团长军衔,方天翼最后军衔

天美资源网

团长军衔,方天翼最后军衔?

方天翼(张若昀饰),男,1911年生,梦舟抗战三部曲之《黑狐》主人公。爱国商人顾汉森养子,廖思成义弟,俞梅爱人,国民党浙江特训班教务督察,后在廖思成的影响下成为中共地下党。为人正直、仗义,重视兄弟情义。在多次任务中与中共党员俞梅接触并发展为恋爱关系,后与洪宝顺一同加入新四军皖南支队新编第一团,任副团长。1939年被任命为新四军苏南独立团团长。

现在有没有80后大校?

大校(两杠四星又称两毛四)是我军校级军官的最高级别,一般都是正师级干部。有些资历较浅的副军级干部也是大校军衔,同理一样资历较深的副师级干部也是大校军衔。

团长军衔,方天翼最后军衔

80后大校,是指到今年为止,最大年龄也只是40岁。按照部队军官军衔正常的晋级流程,和平年代少尉晋级中尉大专以上文凭需要2两年时间、其他为3年。中尉晋升上尉、上尉晋升少校、少校晋升中校、中校晋升上校,上校晋升大校的时间各为4年。从少尉到大校,最少需要22年。

现在很多军校毕业生都是直接授予中尉军衔,这样可以减去少尉晋升中尉军衔的时间。但是也需要20年才能成为大校。按照22岁从军校毕业,最快也要42岁才能授予大校军衔。但是在我军80后大校还有的,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有着他人所不及的过人之处。

(陈思思大校,享副师级待遇,中国女高音演唱家。1999年被特招入伍,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荣立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两次,是目前我军最年轻的文艺大校之一。不过这种技术军衔的含金量太低,就不多叙述了。)

重点说一下一线部队的80后大校。

蒋佳翼,1981年出生。现年39岁已经是西部战区空军某部参谋长,大校军衔正师级干部。蒋佳翼18岁入伍,是同期学员中首个实现单飞的飞行员。他曾参加过三代机的改装任务,仅一年时间他就顺利完成三代机改装任务。他曾带领部队多次完成重大军事任务,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和战斗机入藏训练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军校毕业至今参与飞行任务已经19年,参加过国庆60年阅兵飞行任务,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曾三度夺得空军最高“金头盔”飞行员奖,尤其是第一次参赛就以42:0的大比分击败了其他参赛的精英飞行员。2018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如今人民空军最年轻的大校之一。

在我军陆、海、空、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武警部队的一线作战部队中,尤其是技术兵种中肯定有着少数的80后大校的存在。只不过按部队保密条例,人员编制情况都属于机密,不得泄露,具体人数我们就无法得知了。

日本的师团长是什么级别的官?

日本的师团长就是日本陆军的师团这一作战单位的最高军事长官。师团长为将级军官,军衔是中将,其军衔在日本仅此于元帅和大将,可以说地位不低。在当时的日本陆军战斗序列中,师团长的地位高于旅团长、联队长、大队长、中队长和小队长,而仅只低于军司令官。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没啥可说的。根据以上所说我们就知道日本的师团长级别就是中将,也就是将级军官,想想看作为将军他的地位自然不会太低。当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师团长的级别都是中将,但是他们这之间的地位却不一样,因为在日本师团这一作战单位分有4个等级,分别是甲乙丙丁,这其中甲类师团在军中的地位最高,而丁类军团在军中的地位最低。所以作为这些不同等级的师团的师团长,他们军中的地位也就会不一样。

其中一等甲类师团是日军的永久性常备师团,在未发动侵华战争的时候,甲类师团几乎就是日本陆军所拥有的全部武装力量。在当时甲类师团共有17个师团,分为近卫师团、第一师团至第十一师团、第十二师团、第十四师团、第十六师团、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这17个师团为日本陆军最精锐的军队,在当时全日本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都优先装备到这些军队中。

甲类师团人数均超过2.7万人,每个师团都拥有1个野战重炮旅团、1个高射炮联队等,此外有些甲类师团还有着独立的战车联队,如第一师团拥有战车第2联队,可以说从这点可以看出甲类师团的强大。而且在甲类师团中地位最高的非近卫师团莫属,由于这个师团是护卫京都最重要的防卫力量,所以这个师团的师团长几乎都是皇族中人亦或天皇最信任的近臣所担任,也就是如此在当时虽然近卫师团的师团长都为中将衔,但地位显然不是其他的师团长能比。

不过不管如何作为当时日本仅有的17个师团的师团长,他们的地位肯定是最高的,而在当时陆军部、参谋本部等陆军机构的负责人几乎都是由甲种师团的师团长升迁而来的,所以可以想像他们的地位绝非是之后的乙丙丁师团师团长可比的。此外,甲种师团的罪行可谓是累累,在当时除了近卫师团没有直接参与到侵华的战争中,其他的16个甲种师团都曾被派到中国参加过侵略战争。

二等乙类师团是日本在开始侵华战争后极速扩充而来的军团。在当时日本因此前的常备师团已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于是就将那些预备役的人员全部召回,然后组建全新的师团,包括第13师团、第15师团、第17师团、第18师团至第109师团,而这些用预备役组建的师团就被称为乙类师团。

显然作为侵华战争而紧急扩充的部队,乙类师团肯定是不能和甲类师团相比的,它的武器装备和战斗力显然都不占优势,况且它采用的武器大多都是库存的,且较为落后的,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在地位上,乙类师团的师团长绝对是比不了甲类师团的师团长的。

此外,由于乙类师团内部在待遇上也有着些许的区别。比如序号在20以内的是“新设军团”,序号在30至40之后的是“治安师团”、序号在50以后的是“补充师团”。其中新设军团是乙类师团战斗力和武器装备最强大的。而据可靠记载在当时乙类师团有近70个加入了日本在中国的东北、华中、华东、华南等集团军,并参加作战,而剩下的20个则被调往了东南亚、太平洋等地与美军作战。

三等丙类师团是日军在1943年之后为了应对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双线作战而增设的部队。在当时由于日军已经快要穷途末路了,再加上连年的两线作战让日本的兵源以逐渐枯竭,所以此时的丙类师团除了部分高级军官是从其他的一等和二等军团抽调而来的,其他的全部都是未经过训练的新兵。

日本将第110师团至300师团以内的师团都划分为丙类师团。由于在当时日本的资源已接近枯竭,再加上是漫无目的的扩充,所以这些丙类师团的装备可以说很差,能够确保每人一支枪已是万幸,重装备如火炮等几乎已全无。所以可想而知丙类师团的地位较之甲类和乙类肯定是低的,而作为丙类的师团长,他们的地位肯定也是要低于甲乙师团长的。

四等丁类师团是日本师团中战斗力最弱的师团,较之丙类师团都要弱上许多。当时的日本300以外的师团都被称为丁类师团,它就是当时日本为了确保在中国后方的占领区的安全而从混成旅团改编而来的,大约只有4900人,几乎没有重武器。

简单的说丁类师团它就是日本大后方的保安部队,所以战斗力很差,武器装备也就更不用说了。那么自然而然作为如此弱的师团的师团长,他们的地位肯定也是最低的啦。

总得来说日本陆军师团长的军衔都是一样的,但是要论地位的话,那肯定是甲类师团长最高,其次是乙类师团长,再就是丙类师团长,最次就是丁类师团长。当然不管怎么说师团长可以说是日军在前线最高的指挥官,他的地位在军中也是非常高的,毕竟在当时日本的各个方面军、陆军省、参谋本部等陆军机构的负责人几乎都是从师团长升上去的。

你如何看待李云龙被授予的少将军衔?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看都梁作品《亮剑》原著:第八回。

看原著,更深入!

1955年,部队实行了军衔制,起初李云龙拿到新礼服的时候还很高兴,因为再怎么说都是将军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他发现有不少和他同样资历的老战友都被授予了中将军衔的时候,他的心理就非常不平衡了。

虽然李云龙在1927年的时候,就当了红军,在长征的时候就是第四方面军的团长了,过了三次草地。

但是他没有想到,在过草地的时候,他为了让战士们吃饱,就下令抢了藏民的粮食,被首长知道了,全军通报批评,连降两级,成了营长。

后来抗战初期,李云龙又当上了团长。

没半年,赶上忻口会战,独立团抓了几个日本俘虏。按照当时的规矩是要送到八路军总部去。

可是李云龙看到日本兵就手痒,就围着这几个日本兵转圈。

偏偏这几个日本兵不识好歹,顶撞了李云龙,还说:士可杀不可辱。

李云龙就成全了他们,给了他们每人一枪。

为了这件事,李云龙又背了一个大处分,职务上又降了一级,成了副团长。

中间的时间,有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再后来我就知道李云龙为了替魏和尚报仇,把即将被收编的黑云寨土匪给一锅端了。

这件祸事可不小,当时的政策谁都知道,就连俘虏都不许杀,更何况是一支被收编的队伍呢。

八路军总部极为震怒,处分很快就下来了。

记大过处分,职务又降两级,由团长成了营长。

但是对于这次的降职,李云龙是心甘情愿的,就算是降成战士,他也不后悔。

到了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李云龙都还是一个团长,这在全军都是非常少见的。

一个红军时期都是主力团的团长,到了抗战时期还是团长,更是到了解放战争初期,还是团长。

看来这个李云龙是干团长干上瘾了。

而且说来奇怪,这李云龙每次降级之后,就会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又会升一级。

李云龙的师长就是因为华野的代司令粟裕将军听说了李云龙的轶事,就想方设法的把李云龙留在了华野,让他当了十一纵下面的一个师长。

可惜的是,李云龙在徐州会战的时候,就中了楚云飞的炮弹,重伤在医院,没能参加后面的战斗,也就没有了战功。

其实要论起来,丁伟就比李云龙更叫屈,他在东北的时候就是纵队司令了,才被评为少将。

还有就是赵刚,打仗的时候也是纵队政委了,也才评为了少将。

所以我认为李云龙虽然资格老,战功卓著,但是由于他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还是不够丰富的,所以给个少将是非常合适的。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读《亮剑》原著小说:第八回。

喜欢请点赞,加关注,还有后续。

电视剧亮剑中打完仗最后授衔?

李云龙授少将,没有一点问题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仅仅授了个少将,许多人为他鸣不平。他自己更想不通。这很正常。

和李云龙资历差不多的,甚至是资历不如他的,都授了少将、甚至中将,他凭什么只授少将?李云龙和同样不服气的丁伟、孔捷大闹一场。

结果被老师长骂个狗血淋头。

作为观众,我们也为李云龙感到惋惜,但从李云龙自身、授衔时的大环境来看,授少将没有任何问题。

一、李云龙资历老、战功多,不得不服

李云龙的资历确实老。他是黄麻暴动参加队伍的。黄麻暴动是在1927年,与南昌起义也就相差几个月的时间。

李云龙的升迁也特别快,到了鄂豫皖时期他就是主力团的团长了,而在晋西北时期,更是威震山西的386旅麾下的精锐。

如果仅仅凭资历来看,在这一时期当上团长的还真不多,授个中将都没问题。

再看战绩,他灭坂田、山崎,全歼观摩团、特战队,专打硬仗、专杠强敌,在晋西北打下了好大的名头。

二、李云龙的“短板”在哪里

授衔是个综合考虑、全面衡量的事。历经了几十年的战争,一大批优秀将领脱颖而出。李云龙尽管战绩耀眼,但从整体来看还是有短板存在的。

首先,李云龙后期的战功不太出色。在抗日战争时期李云龙打得有声有色,可是到了1945年之后,李云龙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表现了。

他在与楚云飞的遭遇战中负了重任,从此就一直在后方养伤,没等他伤愈归队,全国就已经解放了。

那么,李云龙还有没有机会呢?有,最终却与机会擦肩而过。

首先是攻台,由于大战略的调整,始终没有机会。而到了解放一江山岛的时候,李云龙却偏偏去了军事学院进修,再次错过。

尤其是抗美援朝,连孔捷都去了,李云龙却只能呆在“家”里,急得嗷嗷叫,数度请战却未获批准。

不提别的,仅就战功这一块,李云龙是有“硬伤”的,比他表现出色的太多了。就连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孔捷,不也才授了个少将吗?

三、李云龙犯错太多

衡量一个人,不仅要看成绩,还要看他的“过失”。

李云龙不服从命令是出了名的。无论是苍云岭之战擅自更改突围方向,还是护卫总部时私自带队伍出去打埋伏,严重违反纪律带兵打县城,剿灭黑云寨等,都给他减了分。副总指挥说李云龙犯错的材料和他立的功一样多,可见一斑。

早在在鄂豫皖时期,李云龙就五上五下,可见他犯错误的频率有多高。

由于李云龙出色的战术指挥才能,领导不得不用他,却也总是提心吊胆,生怕李云龙捅个大篓子!

这些过错,在战争时期算不了什么,能打仗就行。可到了授衔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值得说道了!

结语:李云龙授少将,尽管委屈,却也合情合理。

老师长说得好,我们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斗争,能够活到现在,已经算赚了。今天我们为一个少将闹得学院沸沸扬扬,可是和牺牲的战友相比,他们又得到了什么?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独立富强,总有人要做出巨大的牺牲,甚至是生命。在黄麻暴动中,有多少革命先辈举族牺牲?又有多少人牺牲在解放前的黑夜!

再说了,李云龙虽然仅仅授了个少将,却把貌美如花、知情达理的田雨“骗”到了手中,给个上将也不换啊!这笔账细算下来,李云龙还赚了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