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是什么意思,想问一下火车晚点算正常现象吗

天美资源网

冻雨是什么意思,想问一下火车晚点算正常现象吗?

我认为火车晚点不算正常现象。

第一、作为消费者,火车提供的是一种服务,既然我们购买了你的服务,你应该兑现你的承诺,这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契约精神。

冻雨是什么意思,想问一下火车晚点算正常现象吗

第二、作为铁路,提供服务就应该按照之前的约定进行。不能把晚点都归因为其他因素。

从以上因素出发,我觉得作为飞机的在延误晚点方面就做的很好。现在铁路应该也学习下飞机方面,既然你违约了,就应该有相应的处罚,建立处罚机制,没压力哪来的动力。相信影响飞机的因素,比火车更多。这样,我觉得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晚点。

小时候在家里挑水上山砍柴?

我是农村长大的女孩,小时候做过很多家务和农活。虽然辛苦,但是并不觉得是“苦”的,因为家庭环境是如此,农村的孩子早当家,我又是最大的小孩,所以能为父母做分担一下事情,也会感到很自豪。

记得还没有开始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会洗衣服了,那时候洗衣服是没有洗衣机的,也不会在家里洗,而是拿到河边洗的。刚开始是跟着妈妈去河边洗,再大一点就自己拿到河边去洗了。

洗衣服

那时候的河水清澈见底,可以在河边挖的沙窝,潺出来的水,然后挑回家用。有时候还可以和小伙伴在水里嬉戏玩耍、抓鱼,所以挑水、洗衣服那些也不失为一件“美差”。

抓鱼

除了洗衣服,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去香蕉地里拔草了。那时候不明白为什么有除草的农药,爸妈怎么都不买回来喷,非要我们几个小孩去拔草,现在想想,或许是当时家庭并不富裕,一瓶除草剂也要花掉不少钱吧。那时候去拔草天气热的时候就特别难受了,又要被蚊子虫子那些“围攻”,把到手都磨破也常有的事。

拔草

但是有时候也会有幸运的时候,就是爸妈有可能会在地坑里挖到黄鳝或者泥鳅什么的,带回家又可以有“野味”吃了,也算是苦中作乐吧。

黄鳝

还有一件“苦差”就是“托蕉桩”,我们粤西地区多台风,那时候多数农民种的都是香蕉这类农作物,一到夏天台风多发季节,如果香蕉树不用一条长木(俗称蕉桩)在旁边固定,那大台风必定会把香蕉树给吹倒。

香蕉

香蕉树

所以一到暑假,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在家里把这条条“蕉桩”扛在肩上,然后托到香蕉地里,让大人们桩好,然后用胶带和香蕉树绑在一起固定,这样一般的台风就不用担心了,但是如果遇到大一点的台风还是会损失惨重。所以那时候家里也经常遇到这种欲哭无泪的情况。

台风过后

台风过后

以上是我小时候做的一些“苦差事”,但是现在想起来,也会很感恩小时候有这样的经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对比现在小孩真的是太幸福了,有时候也需要给点“苦差”他们做做,起码家务事要多分担,那长大才有担当吧。

降雨量毫米是什么概念?

降水量的单位为毫米

降雨的毫米是指降水量的单位为毫米。降水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并按照12h和24h进行降水量等级划分。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另外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什么是雨加雪?

雨夹雪是指由雨水与部分融化的雪混合,并同时降落而形成的一种特殊降水现象。

雨夹雪词条现象对温度有要求,其主要发生在大气层最接近地面的部分的气温略高于水的冰点时。

当融解层大气的厚度在230m至460m时,雨和部分融化雪将会自然地混合在一起,降落到地面时便会形成雨夹雪。

雨夹雪硬度相对冰雹、冻雨词条较低且更为透明,但其中会带有些许冰晶的痕迹。

人难道不是温度在零下才会冻死人吗?

人不是只有温度在零度以下才会冻死人,只要我们身体散热过快,出现失温现象,即使在大夏天,人也有可能被“冻死”。

户外活动遇到极端天气发生的危险中,失温是较为凶险的一种,因为失温的到来很“隐秘”,它容易我们所忽略,但是它导致的后果却是最“致命”。

5月22日,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突变极端天气,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5月23日,官方最终确认遇难参赛者21人。

这则沉重的新闻,让失温成为了焦点话题。我国目前与失温有关的数据与事故很少,但这次“白银市百公里越野跑”事故足以给全国人民上一课。

为什么夏季也会出现失温死亡现象?

人体其实就是一个热原体,就像一个一百瓦的电灯泡加热一个70公斤的物体一样。人体无时无刻都和外界进行热传递作用,

外部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风力影响都是导致我们身体失温的关键因素。而恶劣极端天气,往往都是低温、大风、高湿的天气,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会造成低温并不奇怪。

即使在夏天,很多地方或者局部地区早晚温差也特别大,加上马拉松运动会造成人体流汗湿度加大,再加上风力加大,就很容易出现热量流失过大,就会造成失温现象。

吃一堑长一智,谁也不能保证我们这辈子遇不到极端天气的情况,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应该了解失温?了解失温是如何发生的?知道当我们遇到失温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自救与互救?

什么是失温?

失温,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核心区主要指大脑、心、肺)温度降低,当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会出现一系列如寒战、意识障碍、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失温按照核心温度的高低,一般将失温分为轻度(33~35℃)、和重度(32℃以下)。

轻度失温

患者体温下降到33~35℃,同时会产生剧烈的寒战、四肢冰凉、脸色苍白、严重疲劳、语言不清、肌肉不受意识控制、呆滞、记忆力减退、情绪改变或者失去理智、脉搏减缓、产生幻觉等。

重度失温

患者体温降到32℃以下,并且失去意识,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肌肉不再痉挛、脉搏和呼吸速度放慢、体表血液循环大幅度下降、丧失意识等。

人体为什么会失温?

人是一种恒温动物,保持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最重要的调节之一。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人体的热量维持动态平衡。

出汗散热和寒战产热是维持核心温度恒定的主要生理机制。在体温调节中,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相对脆弱,极易因体温调节障碍、热平衡被破坏而引发低体温效应。

可以这么理解,就是我们正常体温时,我们的身体产热和散热总是维持在平衡的状态,现在由于外界寒冷天气的影响,打破了我们身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状态。当身体产热和散热出现了不平衡状态,就会出现失温。

我们该如何识别失温?

处于失温状态的人,一般表现为发抖、行为怪异、胡言乱语以及失去活动能力等。

在休息状态下,人体的热量有百分之九十通过皮肤散失,百分之十通过呼吸系统散失,而在运动状态下,热量的散失速度会提高数倍,如果再加上低温、大风、高湿的环境,人体的热量散失可提高数十倍。

对于失温的简单判断。我们可以通过是否可以用意识控制我们身体的抖动来判断。

如果我们可以用意识来控制我们身体的抖动,那就说明了我们的失温目前属于轻度失温状态;如果我们已经无法用意识来控制我们身体的抖动或者已经失去自我行动能力,那就说明了我们的失温目前属于重度失温状态。

另外,只要是在寒冷环境或者极端天气中,出现行为怪异和胡言乱语,也应怀疑其已经存在失温症。

遇到失温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自救与互救?

当我们处于失温状态下,只有我们掌握正确的失温救援方法,才能真正帮助我们脱离险境。遇到失温环境我们该如何去做,以下六点可以供我们进行自救或者互救:

①安全转移:搭建临时庇护所或者寻找避风避雨处,避免热量进一步流失;当我们遇到极端天气,我们应该及时寻找庇护场所,努力寻找背风避雨的庇护场所。

②冷面(地面)隔离:冰冷的地面会加速失温者热量的流失,应当避免其与地面直接接触。失温者应该尽量远离冰凉潮湿的地面,尽量在休息处多铺些衣物或者干草。

③保持干燥:湿衣物会导致热量散失过快,应该及时更换干燥衣物,维持体表干燥。湿衣物对于失温者来说,就是夺命衣物。我们穿着这样的湿衣物根本起不到任何的防寒保暖作用,相反它还能加速我们体内热量的流失,导致我们加速走向死亡。

④增加保暖:增加保暖衣物,或者包裹隔热层,减少热量流失。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保温就穿什么,这种时候我们不应该考虑穿得是否舒服,而是穿得是否温暖了。

⑤核心区域加温:对腋窝、腹股沟、脖子等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进行回温。利用摩擦回热或者暖宝宝对这些部位进行回暖。

⑥能量注入:进食,补充碳水化合物等能量物质。比如巧克力、糕点、热饮、含糖饮料等。

首先对于轻度失温患者

应立即寻找庇护场所,换掉或者脱掉身上的湿衣物、增加我们身上的保暖衣物、多喝热水或者糖水,同时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四肢低温血液回流进一步降低核心体温。

其次对于已经失去自我行动能力的重度失温患者。

要将患者转移到庇护场所,将患者与湿地面分隔开,撤掉掉湿衣物,将患者用隔热材料包裹起来。

如果条件允许,应当利用加热材料对患者腋窝、腹股沟、脖子等部位进行回温,同时立即将患者转运至医院做规范的治疗。

还应通过触摸颈动脉来观察患者是否还有心跳。不要摸患者的手腕,因为他们这时的手腕已经过度冰冷,可能会导致自身已没有脉搏。如果出现了心脏骤停,应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

所以说,每一位户外运动的爱好者都必须要学会必要的急救求生技能,比如包扎伤口、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我们既然从事、喜欢这项运动,就不仅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这些基本急救求生技能可以通过红十字会进行学习。我有幸在红十字会免费学习过两次,虽然每次只学习了两天,但是说实话,这些急救技能对我们真的大有裨益,比如孩子喉咙被异物卡住,我们也可以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

说在最后

对于失温,最主要的是事前预防而非事后治疗。作为户外运动的爱好者,每个人都应该做好保暖防护。休息时应该及时更换衣物,应避免过度运动与劳累。随身携带高热量食物,需要时随时补充身体热量,并且还要熟悉相关的急救知识与技能。

每一次的出发都是为了安全回家。作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我们每一次的出发,都是为了更好的回家,而不是走向人生的终点。因此防患于未然尤其重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