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擅长画什么,郑板桥号什么?
职 业:画家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郑板桥的怪脾气指的是什么?
一怪,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从不画鲜艳的花朵。他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尤其酷爱画竹子,他曾有诗写到;“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他少年的时候,卧室旁边有一片竹,他于是在窗上糊上白纸,白天的日光和夜晚的月色将竹影投放到窗纸上,他觉的凌乱的竹影就是天然的图画。
在《题画竹》中,他总结自己的画竹之法,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
第二怪,郑板桥做官的时候,审案怪。他审案子留下不少的美谈至今传诵,据说有一个他审石头的故事,说他在潍县做县太爷的时候,潍县东门外的沙滩上一到大集就人山人海很是热闹。这天大集,县太爷郑板桥正在城墙上看百姓来来往往的做买卖,忽然听到城墙下有人嚎哭。他低头细看,原来是一个老妇人来卖鸡蛋,挎着篮子往集上走,不小心被石头绊了一跤,一篮子鸡蛋摔了个碎。老妇人心疼的哭嚎不休。
板桥大人听了,发话说:“大胆的石头,竟然敢绊倒老人,摔碎鸡蛋,让老人家怎么过活?来人,立即将这个讨厌的石头锁上大堂,本官要审问!”,手下的衙役听了心里感觉好笑,又不能违抗命令,所以就把这个石头锁了,领着老妇人到了县大堂里来。这一下惊动了满集的人,大家听说县太爷要审一块石头,都好奇的不得了,看热闹的人都跟着进了县衙里看热闹。结果郑大人问了老妇人摔倒的经过以后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人帮百人难,百人帮一人易。在场的诸位,一人帮老人一文钱,可救老人一难”大家明白了郑大人的用意,纷纷拿出钱来放到老妇人的篮子里。
第三怪,郑板桥卖画明码标价还不准砍价。历来的文人画家卖画都会感觉不好意思,但是他不同,他觉得既然已经迈进市场,索性就大大方方的。他制定了《板桥润格》,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哦!可见他活得潇洒自我,桀骜不驯,不惧世俗的眼光。
郑板桥做官的时候政绩显著,造福了一方的老百姓,他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深得百姓爱戴。他常常身穿便服脚穿草鞋到民间察访,对于百姓的疾苦,他时时刻刻都挂在心上。他离任的时候,百姓争相为他送别,甚是不舍。
郑板桥一生最爱画竹,其实 ,郑板桥画竹,也是画自己,他就是这样一位坚韧、孤傲、清高的艺术家,不攀权附贵、不哗众取宠、为官清廉、胸中浩然,瘦劲而独有风骨。他的《修竹篁新图》流传至今,被人们喜爱、赞叹
郑板桥不良嗜好?
怜惜屁股。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中最为有名的人物,在71岁参加聚会的时候就曾有过一段有趣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他的率直也暴露了他鲜为人知的特殊爱好。那天与会的还有诗人袁枚,两人幸甚至哉,侃侃而谈,这时候郑板桥借着酒劲对袁枚说“如果朝廷立法能让我去,有一件事我一定得做!”袁枚不明所以,有些诧异的反问何事。郑板桥毫不顾忌的说到“如今这衙门一点都不晓得怜香惜玉,尤其是那些美少年,那么重的板子就朝那白花花的屁股直接打下去,好好的屁股就这样被糟蹋了,真是暴殄了这龙阳好色”,刚说完又喝一口酒,不等袁枚插话又尽自说道“我要是有机会参与立法,非把这笞臀改成笞背,这才对得起白花花的屁股”。不仅如此,郑板桥的书房中还有一副赞美屁股的对联,写的是:诗歌图书画;银钱屁股屄。将琴棋书画与屁股并称,可见其的痴迷程度着实让人多少有些脸红。
郑板桥画竹故事?
李婵和郑板桥外出到镇江,金山寺的大和尚知道了就给李婵送了请帖,没有给郑板桥。于是李婵就想郑板桥炫耀,郑板桥说我们一同来,那么明天一同去,我没有请帖就装扮成你的书童吧,李婵也同意了。
第二天两个人就来到了金山寺,李婵知道金山寺的大和尚叫自己来就是求自己的墨宝的,于是就到了内屋,想为大和尚留下墨宝。这时候李婵想捉弄一下郑板桥,于是就让郑板桥给自己磨墨,郑板桥笑嘻嘻的就开始了
就在郑板桥给李婵递毛笔的时候故意将笔掉在了纸上,李婵非常生气,就说这没法写了,你来写吧。大和尚看到自己珍贵的纸竟然这样就被一个书童浪费了,真是可惜,但是面对李婵他又不好意思发火。
郑板桥说自己不会写,就画一下吧。于是就在纸上开始作画,不久以后就画好了一幅竹子,还在上面盖了自己的印章,大和尚看着竹子栩栩如生极为喜欢。当大和尚看到印章上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郑燮的时候彻底惊呆了,赶紧道歉并让小童为郑板桥上好茶。这就是郑板桥画竹的故事。
郑板桥的画的竹是玉竹还是石竹?
石竹。
郑板桥的人生中绘画多以兰、竹、石为主,其中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花和竹子尤为出名,尤其精通墨竹,是当时著名的墨竹大家。
郑板桥在画竹中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境界,将墨竹画提高到了崭新的艺术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