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因材施教,是什么意思?
释义:
因:依照,根据。材:指人的天资、性格、志趣等。施:施行,实行。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是什么意思?
因材施教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指 根据不同的对象,也就是针对学习者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方法。
如何在班级授课制下实现因材施教?
1.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训练的层次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分组讨论和质疑问难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活他们的思维,展现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后,分别给予积极的精当的评价,能构成师生的直接交流,因材施教就蕴含其中了。同时,在布置课堂练习时,我还经常设计几道附加题,鼓励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比如在讨论第15课《孔子语录》中“温故而知新,不亦说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时,学生朱希就提出“孔子为什么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作为一段独立的语录?”结果学生讨论热烈,各抒己见,有的说“孔子把学习中获得新感受等同于老朋友从远方来相会,都是令人愉快的。”有的说“孔子认为有朋友来与他一起分享获得新知的快乐,这是一件愉快的事。”还有的说“孔子认为用新知识来结交新朋友,这是天下第一美事”,真是众说纷纭,精彩粉呈。这时我就对这些见解分别作了点评,在求知、交友、修身养性等方面作了不同的阐述,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拓展了知识面,同时有效地进行了因材施教。
2.在班队活动中注意分工的明确性。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在班队工作中做到“人尽其才”,这是因材施教的最终目的。比如蒋斓同学学习成绩不佳,可做事细心负责,我就委派她负责卫生角每天的清理工作,替换纸篓和垃圾袋,结果她做得尽心尽责,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又如冯琨同学热情奔放,在校运动会时委任她做班级的“啦啦队”队长,结果她的加油声感染了其他同学。至于根据学有所长,明确每位学生的工作职责,那更是责无旁贷的事。
3.在个别矫治中注意奖惩的针对性。学生难免犯错,如何将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因素,这又是因材施教的一大课题。恰当地处理好奖和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我班的张思熠同学,是个才气和心气都很高的女孩子,可她由于受到“韩寒现象”的影响,待人处事往往比较偏激和苛刻,尤其是对她看不顺眼的一位女同学,进行孤立,嘲讽和打击,情节比较严重。如果按一般处罚的方法,撤了她的班长职务,这也不为过,可这又会更加加重她性格中的叛逆因素,使事情更为不利。所以,在进行严厉批评的同时,也疏导她清楚认识到对方的优秀之处,以及她的行为给对方所造成的危害,唤起她的良知,然后就要求她和我一起去登门道歉,并代表全班同学让她送去一束鲜花。对方的感动的泪花也感动了张思熠同学,结果两位女孩子的手紧紧拉在了一起。但事后也明确地告诉她,要扣她的操行分,她还是十分乐意地接受了。这样,因材施教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因材施教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具有丰富的现代内涵,它的实施需要贯彻四个方面的原则。因材施教对于教师、家长、学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文名
因材施教
应用学科
心理学
出处
论语·先进篇
近义词
因性施教
还是语数外物理化全面发展好?
感谢邀请。
题主想问的应该是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之间的问题吧。因为“因材施教”通常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有正对性的进行教学,这跟后面的语数外理化全面发展没有任何关联。
那么我就谈谈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问题吧。80后的领军人物韩寒曾经说过一句很叛逆的话——全面发展,导致全面贫庸。在学生时代,对这句话我的确是无比认同,因为我中学的时候英语严重偏科,就这一科硬是把我一个优等生变成了中等生,那个时候经常常会觉得“委屈”——如果不考英语,老子天下第一。
但工作十多年后,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增长,我觉得韩寒那句话太过武断了。而我现在的观点就是:基础教育必须要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可以有正对性的培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学科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打个比方说如果你一点儿物理都不学,装个插座,换个灯泡还得请人帮忙;如果一点儿英语不学,你甚至连好多进口商品、药品的包装都打不开;数学就更不用说的了,不会算账还得了吗?
而高等教育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这也是上大学要选“专业”的原因。因为高等教育关系到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就必须要往深里钻,才能不断站在科技的前沿。
总的来说,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其实并不矛盾,目前我们国家教育层次的设置已经充分考虑过这个问题,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