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还珠格格永琪结婚,还珠格格第二部大结局说了什么意思

天美资源网

新还珠格格永琪结婚,还珠格格第二部大结局说了什么意思?

个人觉得意思很明显。

1.结婚时上错花轿,反衬小燕子和紫薇的身份对调,剧情前后相呼应。

新还珠格格永琪结婚,还珠格格第二部大结局说了什么意思

2.小燕子吃了苹果,说明小燕子的个性在皇宫仍然是格格不入,暗示小燕子最终不属于皇宫,只是暂时的妥协而已。

3.萧剑晴儿相视一笑,为第三部的内容做铺垫。

4.萧剑最后见了皇上,并没有放下心中的仇恨。说明故事还是有后续的。

总之,这个结局其实还是挺美的,就是第三部太多曲折啦。

却被美化成深情男的角色?

比如这6位,哪一位你早已看透,至今都非常作呕:

第一,《斛珠夫人》方鉴明

如果说是大义,方鉴明是一个好臣子,把一生献给大徵,献给帝旭,毕竟人家不只是和帝旭缔结柏溪之契,好不容易解除之后,就因为帝旭去世,小皇子先天不足,为了保住皇家最后的血脉,方鉴明再次做了小皇子的柏溪。但是对心上人海市,方鉴明真的很坑爹,最初明知道海市痴恋自己,却坚持避嫌。

可是避嫌却总是漏洞满满,要么就当断则断干脆斩断情丝,他又要动不动关怀海市,打着师傅关心徒弟的名义,海市对方鉴明对她好一点都无比感动,这怎么能让海市放手;主动求亲海市,过后因为代替帝旭中毒,又不想连累海市,故意刺破她女儿身的身份,让她去帝旭身边。表面看是方鉴明保护海市,不过从头到尾,似乎是海市自救加保护帝旭和大徵吧?海市做了帝旭的妃子,可是大臣质疑不断,方鉴明帮了啥了?

海市是自己靠着幼年认识琅嬛,得到鲛人印记,以及舌战群儒,把方鉴明夸成花,不只是救了自己还救了方鉴明,在地方因旱灾出问题后,也是多亏海市去解决了问题的,方鉴明这是搞什么?哦,对了,最过分的是,大徵被各地逼着找出龙尾神,以及方鉴明最后解毒,全是靠着海市找来琅嬛,而方鉴明却最终让海市孤单的活着,还得帮他兄弟照顾儿子,海市一辈子只能站在那个高位上,却不得不孑然一身的活着。

第二,《情定三生》迟瑞

迟瑞对顾知夏一见钟情,但可惜却没能得到顾知夏的姓名,由于土匪向天抢走了迟瑞家在顾知夏寄住的顾家订购的药材,顾家赔不起,被迫用顾知夏作为诱饵,让土匪绑票,其实一开始就是一个计划,顾知夏根本不是真的和迟瑞相恋嫁进门的,也就是说,迟瑞根本没资格禁锢顾知夏。顾知夏从土匪窝死里逃生,却被迟瑞家审判,还要赶走。

顾知夏不满迟家颠倒黑白当众休妻,要求自己休夫,迟瑞佩服这个女子不屈服命运的勇气,却没想到这个人就是自己找了很久的女孩,为此迟瑞想要留住她,决定不休妻,可是顾知夏不爱迟瑞想离开,迟瑞却变相囚禁顾知夏,这种强制爱能算爱吗?爱情不该是两情相悦吗?顾知夏和迟瑞本就是一场交易婚姻,迟瑞却在顾知夏爱上向天有了孩子后,一直折磨她,明知道奶奶和沈凌雪如何伤害顾知夏,却依旧坚持把她禁锢在身边,害人害己啊。

第三,《情深深雨濛濛》杜飞

杜飞对如萍的痴恋一直被各种夸赞,还作为对比来贬低何书桓,是,何书桓绝对是优柔寡断的渣男,杜飞难道就这么好吗?首先,他给不了如萍美好未来,虽然说不能看家世,就看个人,杜飞大手大脚,出门吃饭全靠尔豪和书桓付钱,吃兄弟的软饭,这还不算,之前给如萍送礼物,那个葫芦做成的傻瓜,被乞丐捡到,葫芦是如萍付的钱,杜飞为了追葫芦把整个菜市场闹得鸡飞狗跳,还是如萍付钱善后。

之后为了破坏石磊和如萍约会,骑着偷来的摩托车一路横冲直闯,最后善后,还记得吗?杜飞死皮赖脸的让如萍帮他给钱。其次,说到石磊,是王雪琴给如萍联系的一门相亲,杜飞连石磊人都没有见过,就在如萍面前诋毁一个没见过面的人,人家石磊是名牌大学学生,家世好,人也帅气,和如萍相亲尽显绅士风度,如萍并没有那么抵触。

杜飞认知里就是如萍不爱书桓,那就是自己的,只许杜飞他自己追如萍,别人就不行,凭什么?如萍当时根本没有答应杜飞任何事,如萍是自由的,杜飞不务正业,工作全丢给书桓和尔豪,只知道透支工资追女孩,这样算是深情还是花痴?花了如萍那么多钱,似乎没见过杜飞说过还钱的事情吧?

第四,《甄嬛传》果郡王

果郡王对甄嬛一直守护,确实是事实,但是有些地方做得无比坑爹,首先,甄嬛都说了要回宫,果郡王如果真的还这么爱甄嬛,至少应该知道如果皇上发现他们两个人的关系,甄嬛得死的有多惨吧,那为什么要进宫都带着装着甄嬛小像的荷包呢?

就算浣碧不撞出来,果郡王就不会露馅?合着你又不是天天进宫,进宫前放在家里,也安全多了吧?其次,明知道是陷阱还要追甄嬛。甄嬛被逼和亲,浣碧都知道是陷阱,当时在果郡王带兵追出去之前,皇上已经因为果郡王对甄嬛和亲一事过于愤怒开始产生怀疑。

果郡王就算追回甄嬛,也免不了让甄嬛背上和果郡王有私情的质疑,仍旧会害了甄嬛,要知道普天之大莫非王土,果郡王追回甄嬛又如何,又无法保全她,何苦呢?甄嬛之所以答应和亲,就是为了保全孩子和甄家,果郡王太不懂甄嬛了。

第五,《萧十一郎》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对沈璧君一见钟情,萧十一郎偷割鹿刀,虽然是造成沈家受害的其中一个原因,但至少在逍遥侯要绑架沈璧君时救了沈璧君多次,但沈璧君已经决定接受命运安排,萧十一郎也决定放手,那就该放个干脆,可他又因为割鹿刀的护刀使命非要进驻连家堡,明知道自己和沈璧君的关系惹得众人质疑,可他还坚持去,让沈璧君心绪不宁,让连城壁对沈璧君的怀疑加深,每次沈璧君和连城壁误会重生全都来自于萧十一郎。

还有在沈璧君的奶奶逼着萧十一郎离开沈璧君,他真的把沈璧君交给连城壁,要不是风四娘开解,萧十一郎只会默默等着沈璧君被解毒,沈璧君什么性情,如果连城壁和她圆房,沈璧君肯定活不下去;在沈璧君奶奶中了时辰到之后,萧十一郎被逼割下沈璧君奶奶的头颅,他做了不解释,觉得是对沈璧君好,可是沈璧君那些年真的过得好吗?

一个人支撑谅解和沈家,抱着心上人杀了自己最亲的人的疑惑和悲伤,而萧十一郎在干嘛,在和连城瑾互相扶持,这算什么?最后沈璧君知道真相,根本没有怨恨萧十一郎,那说明啥,萧十一郎早点说出真相,沈璧君何至于那么多年一个人孤零零的独自痛苦的活着。

第六,《水月洞天》童博

童博只爱豆豆没错,也确实拒绝赵云了,不过,有些行为还是挺容易引起误会的,那就是童博让赵云误解的根源是曾经抓过她的手,之前两人摔在一起,可以说是意外,但是在豆豆家外面废弃的院子里,童博帮助赵云避开铁衣卫的抓捕后,干嘛主动拉着赵云的手呢?看赵云之后一直纠结于童博曾经握过她的手,足以看出这对赵云的意义。

不过,童博当时非要做这一步,虽然挺多此一举,不过联系之前的一个细节,童博这可能也就是普通的关心,就是童博担心豆豆去尹家庄要去救豆豆,结果赵云那个时候就有些喜欢童博,不想让他犯险,就拦着他,童博坚持要去,两人动了手,童博抓到了赵云的那只断掌,可能有这个原因,童博觉得伤到赵云了,才握着她的手安慰,不过对于古代这种男女授受不亲的前提下,童博还要这么做,确实容易引起非常大的误会了。

6位角色明明是渣男,却被美化成痴情男神,哪一位让你作呕?对此,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看法的,欢迎多多在评论区留言,希望读者朋友们都能争做文明网友,也希望大家能动动手,点击关注,点赞,收藏,多多评论,一定别忘了转发,支持作者,非常感谢!

还珠格格第三部永琪是第几集娶知画?

第二十和二十一集

第20集

宫中为了知画和永琪的婚事,再度忙碌了起来。太后非常重视知画的婚礼,景阳宫也为了迎接新福晋,到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小燕子看在眼里,无奈又难过,太后派了一个宫里的桂嬷嬷和几个丫头,以后专门侍候知画,排场之大,像是给小燕子下马威,有太后撑腰,即使永琪再宠爱小燕子,知画也不会吃亏。紫薇几乎天天进宫,不知如何安慰小燕子,只能陪在她身边。

第21集

新房里,永琪有些手足无措,之前,小燕子是他心爱的女人,一切都这么亲密自然。知画却是他一点都不了解的女人,何况此刻,他心里依然装满了小燕子的笑和泪。知画深知永琪的感觉,定定地看着永琪,希望永琪在想念小燕子的同时,留一个小小的角落给她就好。永琪坦白地对知画说出他俩这段身不由己的婚姻,请知画原谅他们的自私,知画不以为意,如果他的牺牲可以救回箫剑,那也值得!至于她和永琪,还有长长的日子要过,她会与小燕子和平相处,也希望永琪在深爱小燕子的同时,留一点空间给她就满足了。一会儿,知画要永琪上床,放下帘幕,握在手上的匕首划过手指,将血滴在床单上,如此一来,就能向老佛爷交代了。知画的善解人意,深深打动了永琪,她也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孩,嫁给自己是受委屈了。两人谈着谈着,无意间睡着了,就这么度过新婚的第一夜。

小燕子最后和五阿哥成亲了吗?

生了三个孩子,是五阿哥的,最后老佛爷接受他们了,他们结婚了

为什么其生母珂里叶特氏生前只是个妃位?

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但要说最让乾隆喜爱,也是乾隆心目中最属意的继承人那还得是皇五子永琪了。乾隆曾多次公开表示永琪是自己心目中最合适的继承人选,如果不是永琪英年早逝,那皇位根本轮不到嘉庆来继承。连永琪的生母愉妃珂里叶特氏都跟着沾光,在70岁的时候还能被乾隆翻牌子召来侍寝。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愉妃在雍正时期就嫁给了乾隆,还生了乾隆最喜爱的儿子永琪,70岁的时候还被乾隆翻牌子点名侍寝,但是为何生前却一直只是妃级地位,她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提升呢?

愉妃在乾隆后宫中一直并不得宠

愉妃其实很早就嫁给了还是皇子的乾隆,虽然史料中没有记载她具体嫁给乾隆的时间,但是按照已有史料推测,大概在雍正五年(1727年)时,乾隆大婚前曾纳了八、九名侍妾格格,这些人中很可能就有愉妃,因此愉妃嫁给乾隆比他和嫡妻富察皇后结婚还早。

然而别看愉妃嫁给乾隆很早,但她并不受乾隆喜爱和重视,主要和珂里叶特氏家族出身低微以及愉妃本人性格有很大关系。

珂里叶特氏是蒙古姓氏,愉妃实际上是蒙古人,其家族世代居住于科尔沁,但并不是蒙古贵族,只是蒙古平民家族,珂里叶特氏家族在明末时期被清朝收编为蒙古镶蓝旗,珂里叶特氏家族投归清朝之后,又把姓氏满化为海佳氏,故此又称海佳氏。

愉妃的先祖海潮龙在清朝入关后被划归到汉将吴三桂手下当军官,后来在三藩之乱中曾跟随吴三桂起兵反清,被吴三桂任命为将军,结果在海潮龙看吴三桂打不过清朝,于是又背叛吴三桂向清军投降,由于海潮龙当过叛将,因此他的家族后来被编入上三旗包衣之中,成为包衣奴才身份。

愉妃家族由于祖先当过叛将,因此族人在清朝政坛都没有太高的政治地位,愉妃的父亲额尔吉图只官至内务府员外郎这种中级官职,不过也正是凭借他在内务府当官的关系,才能把女儿送给还是皇子的乾隆当侍妾。

清朝时期妃嫔地位高低与其家族出身高低有很大关系,曾经抚育过乾隆的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在康熙的后宫中就是这样,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是康熙亲舅舅佟国维的小女儿,是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的亲妹妹,也是康熙表妹,她其实并不受康熙宠爱,嫁给康熙三十多年都未曾生育,但是由于家族出身高贵,因此她很快就被康熙册封为佟贵妃,并且一直以贵妃身份统摄后宫二十多年。

因此愉妃先人曾为叛将,后来家族又被编入包衣奴才身份,家族政治地位并不高,当然家族出身只是一方面,受不受皇帝喜爱还和个人有关系。

所以愉妃不受乾隆喜爱和重视也和她本人性格有很大关系,从现有乾隆册封愉妃的册文和在愉妃死后的祭文可以看出,愉妃这个人性格温柔恭顺,为人淳朴厚道,用现代的话说是标准的老实人一枚。

通常这样的老实人都很可能不太会说话,也不太会来事,在现代职场这种人是很难获得上司青睐而晋升的,因此愉妃这种性格很可能讨不到乾隆喜爱,所以她在乾隆后宫中的地位很难晋升。

虽然愉妃嫁给乾隆很早,在雍正时期就已经嫁了过来,但是愉妃一直没有受到乾隆宠幸,在雍正时期也一直没有给乾隆生育过子女。

而在乾隆继位之后,早期嫁给乾隆的几位侍妾格格都被封妃或者封嫔,愉妃却只被册封为海常在,在清朝后宫妃嫔等级中常在是仅次于最低级的答应的低等妃嫔,从这就能看出乾隆压根就对愉妃不喜爱和不重视。

愉妃在常在这个级别就熬了两年,直到两年后乾隆觉得她毕竟也是未登基前就跟随自己的侍妾,按资排辈给她从海常在晋升为了海贵人。

此后一直到乾隆六年(1741年)愉妃才迎来了人生转折点,愉妃在嫁给乾隆十五年之后终于怀孕生下了皇五子永琪。虽然永琪刚出生的时候乾隆也不知道他将来会有多么优秀,但是永琪毕竟是个儿子,因此乾隆很高兴,永琪出生六天之后乾隆就将海贵人晋升成了愉嫔。

随着永琪逐渐长大,在他五岁的时候也就是乾隆十年(1745年),他已经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乾隆十分喜爱他,于是这一年乾隆再次下旨晋升愉嫔为愉妃。

从这些就能看出来愉妃家族出身低微,再加上她本人性格老实厚道不会来事,因此她本身并不得乾隆喜爱,在乾隆的后宫中就如同小透明一般的存在,而她能晋升到妃级的地位则完全是靠了儿子永琪。

永琪很优秀但却英年早逝,乾隆一直都十分怀念永琪

永琪是乾隆十七个儿子中最为优秀的儿子,永琪非常聪明,学习能力很强,他能精通多种语言,包括汉语、满语、蒙语、藏语以及朝鲜语,精通书画和天文历法,永琪还写过一部名为《蕉桐賸稿》的关于天文历算的书,他的儿子绵亿和孙子奕绘也都以精通天文历算闻名于世。

永琪除了在文化方面很有能力之外,他还精于摔跤和骑射,据史书记载永琪自幼就经常与善扑营的侍卫练习摔跤,成年后摔跤技非常娴熟,善扑营中的侍卫几乎没有能赢过他的人,而且永琪在骑射方面也很厉害,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带着永琪去热河狩猎,一向精于骑射的乾隆一时兴起与儿子永琪比试骑射,永琪根本没让着皇帝老爹,两人连比三局都是永琪获胜,因此从这些可以看出永琪的综合素质非常高,真的是文武双全,他也是乾隆十七个儿子中最为全能,综合素质最高的皇子。

永琪聪慧过人,综合素质过硬已经让乾隆很喜爱他了,更加让乾隆喜爱他的地方还是他的孝顺,永琪为人至诚至孝,对乾隆极为孝顺,这也让乾隆一度想立他为继承人,把皇位传给他。

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时,乾隆当时居住在圆明园九州清晏殿,晚上时突然九州清晏殿失火了,在灾难突然来临时,乾隆才发现谁是真正关心自己的人。

乾隆曾经十分宠爱自己的两个弟弟和亲王弘昼和果亲王弘曕,当时弘昼与乾隆在一起,弘曕住的居所离乾隆的九州清晏殿最近,结果火灾一起,弘昼看都没看乾隆一眼,第一时间就跑了出去,而住的最近的弘曕却等火灾被扑灭后才慢慢悠悠最后一个过来探望乾隆,自己宠爱的两个弟弟如此对待自己,这让乾隆十分寒心。

而这场火灾也让乾隆十分暖心,因为火灾发生时,本来居所离乾隆的九州清晏殿最远的永琪却第一时间跑了过来,永琪在得知乾隆还被困在火场中,他不顾自身安危,往自己身上泼了一桶水,就亲自跑了进去将乾隆背负而出,这让乾隆十分感动,乾隆由此认为永琪为人至诚至孝。

乾隆本身有着很强的嫡庶观念,他在继位之后就立刻秘密册立了结发妻子富察皇后所生的嫡子皇次子永琏为继承人,结果后来永琏九岁夭折,后来富察皇后又生育了皇七子永琮,乾隆又想将永琮秘密立为继承人,但还没来得及秘密册立,永琮又夭折了,后来富察皇后也因两次丧子之痛而悲伤去世,乾隆的嫡妻嫡子也就都没了。

而永琪文武双全还至诚至孝,这打破了乾隆的嫡庶观念,乾隆在永琪勇救自己出火海之后就有了打算将其秘密册立为继承人的想法,此后乾隆开始重用永琪,让他多参与政治,希望对他加以历练考察,然后将他秘密立为继承人。

也是在这期间乾隆又想起了永琪的老妈愉妃,乾隆开始对愉妃大加赏赐和表扬,称其教子有方。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乾隆很快就会秘密册立永琪为继承人,而愉妃也很可能会被晋升为贵妃,但是明天和意外让人永远猜不到哪个先来。

乾隆三十年(1765年)永琪不幸患上了附骨疽的重病,永琪病重之后,乾隆十分关心,他为了让永琪开心高兴起来对他治病有帮助,于是乾隆下旨册封永琪为荣亲王,永琪也因此成为乾隆十七个儿子中第一个被封王的人。

而且永琪的封爵荣亲王在清朝是一个很特殊的爵位,清朝自顺治之后历代皇帝封王时基本不会赐予荣亲王封号,这是因为荣亲王封号在清朝历史上是代表着和太子之位挂钩,顺治曾经非常宠爱董鄂妃,后来董鄂妃给他生育了皇四子,顺治很开心曾想将其立为太子,但是皇四子出生仅三个月就夭折了,顺治很难过,就想下旨追封皇四子为皇太子,这个想法遭到了其母孝庄太后的强烈反对,顺治最终没拧过母亲孝庄太后,只得下旨追封皇四子为荣亲王,所以后来的清朝皇帝都默认荣亲王封号与太子封号挂钩,一般都不会轻易册封荣亲王封号。

永琪却在重病期间获得了乾隆册封的荣亲王封号,这也是乾隆的一片苦心,乾隆一是想给永琪封王让他高兴一下,二也是想暗示永琪,他将来有希望成为太子。乾隆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想让永琪对未来充满希望,让他的心态好起来,也对他养病有帮助,真可谓是乾隆的一片父爱之心。

永琪被乾隆册封为荣亲王之后,朝臣们和后宫妃嫔也基本都看明白了,乾隆这是明显的喜爱永琪,看样子永琪如果熬过这一关,病好之后,那太子之位非他莫属了。

因此永琪的老妈愉妃在后宫中的地位也突然跟着水涨船高,由于永琪病重,乾隆既关心永琪也怜悯愉妃,这一段时间对她也是极为关爱,当时乾隆后宫中除了继后那拉氏之外,就属愉妃地位最高,愉妃当时在后宫中的地位比后来受宠的嘉庆生母令妃魏佳氏还要高一些,这就因为乾隆对永琪的关爱抬高了愉妃的身份地位。

永琪所患的附骨疽病其实是类似于现代的骨结核病,病症主要是在大腿外侧生疮烂洞,在病症发作时患处会产生钻心刺骨的剧烈疼痛,这个病其实在当时也不完全算是绝症,依靠中药也是可以治好的。

但是永琪的病很厉害,重病需要下猛药,而给永琪治病的御医都知道他是乾隆最钟爱的儿子,因此下药十分谨慎,不敢给永琪下猛药,都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所以御医的谨慎反而把永琪的病情给耽误了,中药的药量不够猛其实很难治病,衡量一个中医的好坏就在于这个中医对病症的判断和把握以及药量的用法上。

御医的谨慎保守治疗,使得根本压制不住永琪的病情,即便乾隆册封了永琪为荣亲王,还暗示着他将来能成为太子,这些也都抵不过疾病的无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年初,永琪死在了在当时本不算绝症的附骨疽病上,年仅26岁。

乾隆在得知永琪去世后悲痛欲绝,他既心疼儿子去世,也心疼大清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继承人,乾隆悲痛之余则对给永琪治病的御医发泄起来,为永琪治病的御医张如璠和宋国瑞被乾隆追责问罪,两人家产全部被抄没充公,两人及其全家都被流放宁古塔永世不得回京,这也是清朝历史上对御医惩罚最严厉的一次。

永琪去世去年之后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和令妃所生的皇十五子颙琰被秘密册立为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而嘉庆从各方面来说都与永琪很像,似乎乾隆是在照着永琪去寻找继承人。嘉庆文武双全,而且对父亲乾隆极为孝顺和听话,看一看这不就是永琪的类型嘛,只不过嘉庆各方面都不如永琪,堪称弱化版的永琪,这也是永琪去世后乾隆无奈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可以说永琪不死,皇位轮不到嘉庆身上。

这一点从乾隆晚年的态度和对永琪的怀念就能看出来,乾隆越到晚年越发怀念永琪,在晚年时每逢永琪忌日,乾隆都会为他写上一首诗来悼念缅怀这个儿子。

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访华并祝贺乾隆八十大寿,乾隆在寿宴上招待接见了马戛尔尼,寿宴上乾隆当着已经被他秘密册立为继承人嘉庆的面对英国使者马戛尔尼盛赞自己的第五子永琪: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更觉贵重,且汉文、满语、蒙古语、马步、骑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示明言,及复因病旋逝。

看看乾隆当着外国人的面还在夸赞已经去世快三十年的永琪,而且还有自己未来继承人嘉庆在场,可见乾隆对永琪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怀念。

愉妃能获得妃位都是依靠永琪,因此永琪去世她不可能再晋升了

永琪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老妈愉妃还在,乾隆每当怀念永琪时,都会可以翻上愉妃的牌子让其来侍寝,即便后来愉妃已经70多岁,按照清宫规矩妃嫔年过50岁就可以不用再侍寝了,但是乾隆还会经常召70多岁的愉妃侍寝,想一想两名70多岁的老夫妻在一起还会有男女方面的生活吗?其实乾隆召愉妃侍寝,很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向她倾诉自己对儿子永琪的怀念,毕竟此时能理解乾隆的人也就只有永琪的生母愉妃了。

愉妃能在后宫中获得妃级地位都是依靠了儿子永琪,后来她时常被乾隆翻牌子侍寝也是因为永琪,她本身并不受乾隆宠爱,如果没有生育永琪的话,愉妃很可能就像乾隆的婉妃陈氏一样,婉妃也是当初在雍正时期嫁给乾隆的侍妾格格之一,也是由于家族出身低微,加之本人老实不会来事,嫁给乾隆六十多年一直都是婉嫔,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78岁时才被晋封为婉妃。

愉妃和婉妃的唯一区别就在于愉妃生育了永琪,而婉妃一生都没有为乾隆生育过子女,所以愉妃才能升为妃位。因此愉妃连妃位都是靠永琪得来的,永琪去世后,她自然也不会再被乾隆晋升了,乾隆还能因怀念永琪时常召她侍寝就算是对她不错了。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愉妃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79岁,虽然历经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但她也算是高寿而终了。愉妃去世又让乾隆想起了永琪,连愉妃都去世了,以后乾隆恐怕再想找人倾诉对永琪的怀念都找不到了,于是乾隆也很悲痛,因此下旨追封愉妃为愉贵妃。

愉妃死后仅被安葬在了乾隆的裕陵妃嫔园寝,并没有获得陪葬乾隆帝陵的待遇,也可看出她并不受乾隆喜爱。

同样也是当初还是皇子的乾隆纳得侍妾格格,皇长子永璜的生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都要比愉妃更受乾隆喜爱,这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与富察皇后可不是同一家族出身,哲悯皇贵妃富察氏家族出身十分低微,而且她去世的还很早,她是在乾隆未登基之前就去世了,可即便如此由于她是比较受乾隆喜爱,所以死后被追封为哲悯皇贵妃,并且还获得了陪葬乾隆帝陵的待遇。

与哲悯皇贵妃资历和出身差不多的愉妃,还给乾隆生育了最优秀的儿子永琪,却都没获得陪葬乾隆帝陵的待遇,可见乾隆压根就不太喜欢愉妃,所以愉妃能获得妃位都是因生育了优秀的儿子永琪而获得,永琪死后她自然是得不到晋升,继续停留在妃级这个身份地位了。

所以愉妃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母凭子贵的事例,永琪一死她的身份地位也就不可能再提升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