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是什么意思?,尚无证据支持气溶胶传播是新冠肺炎主要传播途径?
谢邀!
如何看待中疾控专家回应称,尚无证据支持气溶胶传播是新冠肺炎主要传播途径?2020年2月8日,上海市政府举行的新冠病毒疫情新闻发布会上,有卫生防疫专家称:
这位专家的宣称,一时间引发轩然大波。
舆论普遍关注的是,“官方确认”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而答主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位专家直接把气溶胶传播当成了排在接触传播之前的主要传播方式。
2020年2月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录召提出了相反的说法: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这位专家还进一步解释说: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一般在1-2米内,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在日常通风环境下,空气中一般不会有新型冠状病毒。那么,新冠病毒到底是不是可以经过气溶胶传播?
是否通过气溶胶传播的意义在哪里?
气溶胶传播就等同于空气传播吗?
接下来答主的话可能会招来诸如“你比专家能,你上啊”之类的嘲讽。
但是,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还是应该实话实话。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我们知道,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通过喷嚏、咳嗽、说话和呼吸的气流排出体外的液滴传播。
这些液滴直径有大有小,直径大小直接关系到传播距离和颗粒的吸附性。
大的液滴传播距离近,容易沉降,也容易被物体表面吸附;相反,小的液滴不容易沉降,也不容易被吸附。
当颗粒直径足够小,在空气中沉降速度很慢,可以长时间悬浮,甚至完全不沉降,这样的微粒簇就形成气溶胶。
至于气溶胶微粒直径的大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一般认为小于5~6μm的微粒就形成气溶胶,小于3μm的微粒就不会沉降。
至于可形成气溶胶的微粒来源,主要包括两种:
呼吸道直接产生的直径小的液滴。一般,喷嚏、咳嗽,特别是刺激呛咳和生痰的医学操作,容易产生大量气溶胶液滴;
液滴脱水形成的分泌物和病毒的干燥颗粒,即所谓“液滴核”。通常认为,液滴脱水直径可以缩小一倍。
气溶胶传播有什么意义?气溶胶传播的意义在两个方面:
远距离传播,主要是指液滴核形成的气溶胶
如上所述,气溶胶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不沉降,其中的病毒就可以传播更远的距离。
理论上讲,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飞沫(大液滴直接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一般认为,液滴传播的距离在1米以内;接触传播的范围也在患者活动范围的1米以内。
因此,如果只通过这两种途径,而不通过气溶胶传播,那么,只有与患者密切接触才会感染。
什么是密切接触呢?
密切接触(close contact),一般定义为:
照顾或者与已知患有同住;
或与已知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和/或体液(包括排泄物)直接接触的可能性很高。
比如,亲吻或拥抱,共享饮食用具,近距离说话(1米以内),身体检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任何直接身体接触。
这样,如果所有的感染者都可以找到与患者明确的密切接触史,那么,这种疾病就被认为不存在气溶胶远距离传播。
相反,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多量而不是偶尔可见的病例存在没有密切接触史的传播,就可以认定存在气溶胶远距离传播。
防护措施的影响,主要指呼吸道直接产生的微小液滴形成的气溶胶
如上所述,气溶胶微粒不容易被吸附,因此,一般的医用口罩和外科口罩不能完全吸附它们。
这样,在与明确患者密切结束时,就应该需要戴防护性能更好的口罩。
医务人员在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比如,支气管镜检查,插管拔管,心肺复苏等,就需要更严密的防护,戴医学防护口罩和全面罩,并且最好在负压房实施操作。
新冠病毒存在气溶胶传播吗?本问题两位专家争论的似乎仅限于液滴核气溶胶的远距离传播。
那么,就目前不包括湖北省(不能用于该目的)的公开流行病学资料看,绝大多数感染者都能找到与患者的密切(直接)接触史,仅有少数病例缺乏接触史。
因此,应该说,尚缺乏足够证据证明新冠病毒存在气溶胶远距离传播。
而上海专家宣称的“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的说法,的确缺乏足够证据。
更为重要的是,他把气溶胶传播列在接触传播之前的主要传播途径,更可以说完全缺乏证据。
气溶胶传播等同于空气传播吗?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等同于气溶胶传播,而且同时包含气溶胶传播以上两重含义。
比如,英国发布的有关2019-nCoV感染预防和控制指南中,将新冠病毒感染列为了经空气传播的高危疾病(2019-nCoV infection is classified as an airborne high consequence infectious disease)。
而美国CDC的“基于传播途径的防护”中,将接触、液滴和空气传播防护并列。
或有人会骂答主崇洋媚外。
答主想要说的是,目前的主流医学体系的确是洋人建立起来的,我们只是拿来主义者。对于这些概念,自然也是照搬来的,如果与之有差异,大概率是我们搬错了或理解错了。
韩国电影寄生虫你们看懂了吗?
《寄生虫》算是今年又一部让我惊喜的电影了,个人很喜欢。看了《寄生虫》,剧中有句台词“过得好的人更容易成为好人”过得好的人容易成为好人,但好人不一定容易成为过得好的人。过得好的人有能力帮助到更多的人,而物质上过得好,跟是不是好人却关系不大。
《寄生虫》寄生虫无疑是一部好电影,韩国的电影总是无声无息却震撼人的心灵,真实且讽刺,探讨了韩国贫穷家庭的悲伤和无力感。奉俊昊导演在对故事和情绪渲染的把控上,一如即往的厉害,故事多重嵌套,“地下世界”对于庭院阳光的渴望,对于有钱和善良之间关系的探讨,以及片尾父子二人隔着信件的对话,基宇在绝望裹挟着希望的地下室里,计划了自己未来的人生。我愿意相信,一切真的会变好,他们的生活将被熨平,那么“在那天来临之前,请好好保重。
汽车dvd导航一体机上cdcinterface接口是什么意思?
这个cdc interface就是拿来连接CD接口的,CD有一根线出来,接到这个导航接口上面
为什么每年流感死几万人?
新冠病毒的危害远远超过普通季节性流感,因为重症患者比例太高,而且青壮年中也有大量重症患者。
图示:ICU病房
看看今天湖北的数据吧。
湖北新增确诊病例14840例(武汉13436例),新增死亡病例242例(武汉216例),现有确诊病例43455例(武汉30043例),其中重症病例7084例(武汉5426例)。
图示:ICU床位比例
确诊病例43455例中就有7084个病例是重症,你知道一家医院收治重症患者的能力是多少吗?一家三甲医院在正常时候,也就最多收治数十个重症患者,注意重症患者不是普通住院患者,他们都是住ICU里的。而上千张床位的三甲大型医院,也就只有几十个ICU床位。
数千重症患者需要接近百家三甲医院才能收治,而且还不是收治传染病危重症患者。看看这次武汉的医院连保护医生的防护服和其它相关医疗用品都缺乏,就知道这次疫情的严重性。都是在冬季流感季节你见不到的。而这次多少病人一床难求,哪怕是重症患者许多人也是住不了院的。虽然,每年冬季流感流行的时候,也常常一床难求,但不至于把医院塞得如此爆满。
图示:大流感爆发的噩梦,从来没有远去,只是它在哪一天爆发的问题,以及能不能提前阻止
最后,必须要说明流感分两类,一类是危害较小的季节性流感,另一类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大流感。提问的人显然说的是季节性流感,不是真正吓人的大流感。对于季节性流感,你什么时候见过,它把一个大城市乃至一个大国的医护人员搞到崩溃的时候?更不要说数百医护人员病倒以及多位医护人员死亡的事情了。要是每年的季节性流感都像武汉这次的疫情那么爆发,那么人们听到流感这个词都有打哆嗦。
为什么大家对季节性流感不担心?有几个原因,首先大多数身体健康的人即便患上季节性流感,也很少需要到医院去住院的程度,最多也就是请两天假在家休息,甚至某些社畜就算得了流感还继续上班的也屡见不鲜,这也是季节性流感爆发期间,患病人众多的原因之一,因为人们完全没有任何防护,并且对生病也不在意,因为很少引起把人弄倒的重症,当然也有人死于季节性流感,但对这些人来说,死于流感只是一个诱因,就像许多老年人摔一跤就死了,但有多少人害怕摔跤呢?虽然,个别倒霉的年轻人也有摔一跤就死的时候,但大多数人摔跤之后都没有大问题,所以我们对走路并不害怕。
图示:特别强调老年人每年去打流感疫苗
其次,季节性流感,通常都有疫苗,如果自觉身体虚弱,那么你可以提前打疫苗进行防范。这里顺便说一下,家有老人或病人的,每年都该去打流感疫苗,否则你得了流感没事儿,但家里的老人或病人可能就被你祸害了。
图示:流感特效药Xofluza,对AB两型流感都有效果
最后,季节性流感已经开发出一些针对性的药物,这些药物对普通人来说可以缩短流感的病程,比如知名的达菲和日本开发的Xofluza都有不错的效果。
好好保护自己吧,别以为自己没生病就是安全的,只有把新冠病毒从人类社会中驱逐,我们才能最终得到安全,为此付出一定代价是值得的。世卫组织开展新冠病毒调查的第一站会是哪里?
5月19日世界卫生大会193个国家一致同意:在最合适的时机到来时,在与(世卫组织)成员经过商讨后,尽早启动一个中立的、独立的、全面的评估。
由世卫组织参与协调的这场对于新冠疫情的国际应对,使世卫获得经验教训上,能够得到对未来危机的应对。
注意世卫大会的用词是“评估”,而不是“调查”,用词可说是相当委婉。那便于理解,我们姑且就按“调查”来论吧。
世卫已经明确,这项决议调查由世卫独立进行,没有任何地域化、污名化和政治化色彩,与西方国家“有罪推定”调查完全不同。
哪个国家会是世卫调查首当其冲的第一站呢?确实让世卫伤透脑筋,而实际上,在世卫没宣布结果之前,每个国家都有可能。
会首先调查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吗?对于中国、美国、俄罗斯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联合国、世卫之间的“爱恨情仇”。
有个网友说得非常贴切:
联合国是教学主任;世卫组织是老师;谁流氓就让谁当班长;俄罗斯是体育委员,谁敢欺负我就打谁;中国是学习委员,学习认真听老师话,成绩优良且总在帮助差生。
班长手下有一帮小打手,但不敢欺负体育委会,眼看学习委员成绩越来越好要成全班第一名了,便命令打手进行干扰。
而老师对于这样的流氓学生束手无策;教学主任也没有权利开除学生;校长职位空缺,全体师生都呼吁校长“快来开除这个流氓学生吧”。
1、对于世卫调查的第一站,大家最希望首当其冲的是美国。
其一,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得有超级大国风范及表率。世界霸主嘛,凡事都要居第一,不甘落后,即使是哪个要崛起的老二,都要被其强力打压。
那即便是新冠调查,美国也首当其冲吧。
其二,美国新冠疫情疑点最多,首先调查美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事例都表明美国是最早发生新冠,而且美国目前仍是全球疫情的重灾区,疫情的“震中”。
只要先调查了美国,很多疑点便迎刃而解。
其三,美国最大的疑点是,美国在全球建造的200多所生物实验室,让人毛骨悚然。
不少人怀疑或许美国一直在研发生物武器,并引发病毒泄露而造成新冠肆虐。还有关闭后又重启的德特克里堡生物实验室。
就200多所生物实验室而言,美国欠全世界一个解释。
其四,对于病毒源头溯源问题,叫嚣最凶,道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最可气的是企图将病毒问题上升成政治问题,而对我国进行栽赃、嫁祸或泼脏水等。
道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最适于美国。
所以,首先调查美国最简捷有效。但是,美国能让世卫调查吗?美国之前的各种恶行,其目的就是要先“单独调查武汉”。
如今结局已让特朗普气急败坏了,还威胁世卫“要断供”,“要退群雄”,永久退出世卫。
连世卫的上级联合国都被美国欺负得遍体鳞伤,世卫又能对美国怎样呢?更反制不了。
很显然,对于最流氓的美国“班长”,作为“教学主任”的联合国,以及作为“老师”的世卫,对其都是束手无策。
如果先调查美国,美国定回狗跳墙,指不定还能干出什么更为疯狂的事,祸及全人类,世卫也会朝不保夕。
如美国再拉着自己的盟友另起炉灶,世卫更是里外不是人。因此世卫对美国的威胁,除了忍辱负重,一点办法也没有。
因此,世卫显然不会先去调查美国。
2、选择澳大利亚呢? 这也是我们的心声
澳大利亚是美国的铁杆小弟,与美国沆瀣一气,妄图污名化单独调查中国,妄图操纵调查结果。谁料世卫不理澳大利亚,要求以世卫组织为领导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公正、独立的评估或调查。
在调查病毒溯源上,澳大利亚一直跳得最凶,蹦得最欢,美澳可以说是惺惺相惜、交情很深。
在中国对澳大利亚实行牛肉禁令和大麦征税后,澳的美国大哥就跳出来维护了:
无论外界施加任何压力协迫,我们都将永远支持澳大利亚,就象澳大利亚一直支持我们一样。
所以,世卫也不会先调查澳大利亚。
当然,首先调查中国就更不公平、不合理了,这个我们早就反对“有罪推定”式调查。而且在今年2月份,世卫就来中国调查过,如果再复查也是要到后面了吧。
还有世卫也早就否定了这一说法。
哪些国家有可能先被调查?决议把世卫推向了风口浪尖,让它无从下手。虽然这几个大国“油盐不进”,但世卫也不能因此而从小国开始,这样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从疫情爆发之初,调查病毒源头就成为大国之间力量博弈的手段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世卫组织想要有所作为,应该从令几个大国都能接受的国家开始。也就是找大国之间的中间国来平衡。
同意一些友友的建议,比如先调查日本、韩国、伊朗、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
日韩两国对美国一直被动跟随,因此于美国而言,日韩都只是一枚棋子,必要时可以随时丢弃。而调查日韩可以成为调查中国的突破口,日韩两国又曾在军费问题上与美国吵得不可开交,美国更可以趁机报复。
显然日韩会成为几大国同意的目标,只要美国没意见,中俄同意,世卫的这个首站调查首站就能进行下去。
美国和伊朗一直战火纷争,一言不合就开打,伊朗曾倒向俄罗斯以寻求庇护,这更加剧美伊敌对关系,最终伊朗遭到了西方国家的联合制裁。
而俄罗斯顾全大局,必不会为伊朗站台。
意大利和西班牙虽是西方国家阵营,但并不受他们待见。意大利是两头草,节操方面碎一地,美国和意大利关系若即若离。
意大利在被西方国家无情抛弃后,只得请求我国支援,但后来却污名我国“没起到任何作用”而闹得不愉快。
在这样的情况下,先调查意大利,中美都会同意。毕竟上次意大利的污名跟我们弄得有些不爽,而调查它,又能让美国了解更多中国的信息,又可以籍此打压意大利以让中国难堪,美国自然同意。
西班牙虽是名副其实的西方发达国家,但早已日薄西山,调查这样的国家不仅让世卫组织脸上有光,也不会引起大国太大的反对。
结语世卫组织的调查,其实就是在大国的夹缝中寻求平衡,无论怎么定,都是非常为难,首站的确认更是把世卫架在火上烤,比通过决议更为艰难。
但毕竟万事开头难,世卫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调查工作会越来越容易。
即便美国不让调查,在使用排除法证明他国不是病毒源头后,它还有何话可讲?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