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行,巴黎24万人参加反劳工法改革游行?
衡量一件事情“对与错”,有很多标准。
林则徐曾写过这么一首千古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避趋之“。有的事情做了,对国家有好处,对个人没有好处,甚至还有害处。那么,这件事,于国就是”对“的,于已就是”错“的。
9月22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爱丽舍宫签署《劳动法改革法案》政令,一定意义上说,他所做的,就是这么一件事。
由于马克龙强力推进劳工改革,削减对劳动者的过度保护,引起激烈反弹,工会组织纷纷组织抗议游行。但是,马克龙如果不推行此项改革,会出现什么情形呢?由于法国现有现有劳工法对劳动者过度保护,在解雇职工限制、工时长短、加班费、劳动时间安排等方面设置了严苛的条件,使得法国企业主苦不堪言,企业竞争力下降,所以,无论是此前的右派总统萨尔科奇,还是左派总统奥朗得,都想推动这项改革。
但是,法国毕竟是经过大革命和巴黎公社洗礼的国家,劳工保护意识是根深蒂固的,作为普通劳动者而言,他们不关心全球化以后的竞争格局,也不关心欧盟统一后东欧廉价劳动力的涌入,要动他们的奶酪,工会不答应。
所以,在抗议声中,萨尔科奇、奥朗的先后黯然下台,而且,法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支持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奥朗德最后一次民调只有3%支持率。
这个时候,马克龙横空出世,以很高的民意支持率当选法国新一届总统,并且在上台不到半年,就推出此项改革,那么,马克龙是否会延续前两任总统的悲剧,最后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呢?大观君认为,可以稍微乐观一些:
1、马克龙上台以后,在加强欧盟的作用方面迅速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达成一致,法德同盟空前稳固,这样,可以让他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内政问题,推出一些重大改革;
2、马克龙刚刚上任,任期还有四年半的时间,在上任初期就迅速推动此项改革,有利于在余下的任期内进行细化、优化,赢得更多的时间消化政策。
3、马克龙刚刚39岁,年轻有冲劲,精力旺盛,更重要的是,年纪轻,反而想得长远,也有摔跟头的资本,大不了沉寂一段时间后,再出山,所以,少了一些瞻前顾后。
4、前期,萨尔科奇、奥朗德已经冲杀过一阵了,马克龙此番推动改革,也是有了一定的基础,很多改革的成本,已经由他的两位前任给买单了。
最后,再说说劳工改革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德国的例子。如今德国的经济在欧盟一枝独秀,但十多年前,施罗德任期之内,失业率一度高达500万人,而身为左派的施罗德也正是因为强力推行劳动改革,得罪了其大批的支持者,最后也是黯然下台,但其改革的成果却保留下来了。实施证明,削减了劳动保护,德国的就业率不降反升,如今的失业人口只有250万,只有当年的一半。
关于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说,没有施罗德的改革,后续如果默克尔上台,一样可以改革的。说这话的人,显然对西方的政治运作模式很不熟悉。关于劳工改革的事情,左派党做比右派党做更有效果,因为右派党是代表资方的,所以推行劳动改革很容易引发社会尖锐对立和冲突,反而是代表劳工的左派党,推行此项政策,更像是"人民内部矛盾”。但代价,往往是政治家可能会搭上自己的前途。
而马克龙,既在左派的奥朗德政府担任过部长,如今其创立的党派又是中间偏右的,可谓左右通吃,在此,我们也祝愿他好运气,能在经历过这段困难时期以后,做到“左右逢源”
如何看待德国柏林爆发反防疫措施游行?
这与美国长期以来宣传的民主、自由、人权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国家深受美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一切都向美国看齐,特别是在这次疫情爆发后,美国倒行逆施,违背科学,坚持不带口罩,随心所欲,这就是他们的人权、自由。
德国发生抗新冠疫情措施的示威游行,也不新鲜了,前面就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反抗疫措施游行,示威者普遍认为针对新冠疫情的措施过于严苛,危害人权,还有的人认为这些措施甚至是政府有组织的伤害公民人权的阴谋。甚至有的人还说要捍卫自己得新冠病毒,从而产生抗体的权利!多么滑稽可笑。一些右翼政客更是抓住机会鼓吹保持间距和口罩防护是错误的。
美国的福奇博士,一直秉持科学的防疫态度,却被特朗普政府边缘化。针对疫情,特朗普及其团队在公众场合,胡言乱语,大放厥词,与科学的防疫措施背道而驰,但福奇一直坚持科学的态度,对于这些不负责任的、不科学的、对抗疫不利的言论进行了纠正,在网上获得了很高的的支持率,远远超出了特朗普及其他所领导的政府的支持率,这使得特朗普大为不满。
“应不应该保持间距”“应不应该戴口罩”看来这个普通常识性问题,在美国及其西方国家已经是个政治问题,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次严峻的交锋。
西方国家尽管比较发达,但一部分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不很高,与这些国家的发达程度极不相称,令人匪夷所思。
当地时间8月1号,德国柏林爆发的大规模抗议活动中,大多数示威者既没有佩戴口罩也并未遵守社交距离,甚至还有一些示威者高呼高呼:“我们就是第二波疫情!”真是太奇葩了。有的网民指出: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重自由轻生命就是他们的一般共识。西方民众屡屡抵制防疫要求,这是他们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他们认为,病人才戴口罩,病人不应该出门,生病主要靠免疫力,健康人戴口罩是浪费资源,我戴口罩别人就误以为我是病人,好人戴口罩是违法的,等等。他们认为戴口罩是为了保护他人,而对己不利。
西方人都是利己主义者,不讲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这与中国文化恰恰相反。在戴不戴口罩这个问题上,就能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他们的做法我们不理解,我们的做法他们同样也不理解,但结果却是不一样的。中国很快就控制住了疫情,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等资本主义国家却陷入了疫情的巨大漩涡中不能自拔。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怎么看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与通用公司为期4年的劳资协议到期,双方由于在工作岗位、薪酬和福利方面僵持不下,于是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号召通用汽车工人举行全国大罢工。从9月15日起美国范围内约5万名通用汽车公司员工举行大罢工,涉及到通用汽车在美国的33个制造厂和22个仓库的工人。
在美国,工会一般势力比较强大,在同资方谈判时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所以很多工人为了自己利益都会加入工会。如果工会与资本无法达成协议,通常情况下工会会组织罢工进行抗议,通过罢工向资方施加压力,直到双方能够达成新的协议。
美国汽车行业目前不景气,通用汽车为了削减成本,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计划今年11月份关系4家美国工厂。通用的这个决定激怒了工会,成为本次罢工的导火索。但是,在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看来,通用汽车的做法是对工人的背叛。因为在2009年通用面临破产危机时,为了使通用汽车渡过危机,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做了让步,现在通用关闭4家汽车工厂,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和通用汽车经过数月的谈判,但在工资、医疗保险、临时雇员、工作保障和利润分享等问题上分歧仍然很大,因此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只能通过号召工人罢工来维护工人的权利。如果这次通用汽车工人罢工导致北美汽车生产线停产,那么将会导致通用汽车每天损失4亿美元,这也会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汽车行业在美国早已不景气,很多汽车厂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工厂转移到国外生产成本地区的国家,美国面临制造的萎缩局面。虽然特朗普政府号召企业将工厂迁回美国本土,但是没有多少企业响应。而美国工会的存在也是推高美国用工成本的重要因素,曹德旺曾说过,通用就是被工会搞垮的,所以福耀到美国建厂之后坚决不要工会,如果要建工会,福耀宁可关闭工厂。
为什么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也跟着示威游行?
美、加两国白人都是英国的后裔,包括澳大利亚,它们同宗同源同文,社会制度相同,美加还都是移民国家,加拿大又是英联邦成员,它的国家“一把手”总督直接由英女王任命。这些国家历史上长期由白人统治,与生俱来种族优越感,它们认为天生就是贵族,就是统治者,就是吃人的人,强盗的基因代代传承,积淀了顽固的种族歧视的劣根性。欧洲的文明史就是血淋淋的侵略史,数以百年的积垢给所在国少数族裔人民带来了数不清的灾难,而统治阶级及其贵族们毫无怜悯同情心,它们趾高气昂,利令智昏,造成了少数族裔和白人之间水火不能兼容的尖锐矛盾。这些国家间的矛盾的通病,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
弗洛伊德事件是成千上万种族歧视的代表,再加上今年三月以来疫情的肆虐,吃饭、就业、自由等等的憋屈!暴力执法如火山喷发的诱因,全美大乱,英、加少数族裔同病相怜,闻鸡起舞!美疫雄冠并牢牢登顶疫发数和死亡数世界冠军,现今又“锦上添花”暴乱冠军。如此势头,帝国的大厦必将遭毁灭性倾覆,而喝惯了美国肉汤的英、加两国还怎么再去世界各地虎假狐威为虎作伥?被侵略被压迫被讹诈被抢劫的世界各国人民怎么可能饶恕这些作恶多端的走狗?!
印度接连发生示威游行?
虽说美、英、比、印 接连发生示威游行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一点相通,那就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公开化,民意汹汹,表明民心思变。
当前处于疫情与通货膨胀煎熬之下的各国一般会出现两种不同情况:第一种,国家没希望,个人无前途,整个社会将会动荡不安,频频出现示威游行;另一种,国家有前途,个人无希望,“躺平”将会成了主流,“宅男”或被“宅男”人口大幅增长。
上述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出现在一个国家,对于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来讲,都是不祥之兆。唯一的区别是,前一种表明这个国家基本上“无解”,后一种还可以“抢救”。
统治阶级治理能力低下,让国家失去了希望,自然也让民众对个人的前途感到绝望,因此,美、英、比、印接连发生示威游行,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一一量变引起质变,该来的必定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