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运动,明治维新运动的观点?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
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同年成立新的常备军。1873年实行全国义务兵制和改革农业税。另外还统一了货币。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这些改革遭到两方面的反对:一方面是失意的武士,他们纠集对农业政策不满的农民多次兴行叛乱;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民权论者,他们要求实行立宪,召开议会,万事决于公论。
明治政府在各方面的压力下,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
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为了满足现代化的需要,大量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
明治政府首先采取“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的措施,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此后,明治政府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富国强兵,就是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它是立国之本;殖产兴业,就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文明开化,就是学习西方文明,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相同点:
1.都是为了改变中国落后现状的爱国运动。
2.结果都没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现状。
3.都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打击了封建主义思想和文化。不同点:1.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是为了反对封建主义封建文化的。2.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主力是封建官僚和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则是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3.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在思想文化方面,洋务运动是在经济政策方面,戊戌变法是在制度改良,辛亥革命则是改变社会制度。
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
1840—1898年间科举制度的变化?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传统教育空疏无用的弱点逐渐暴露,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变革以前那种脱离实际,追逐名利的科举制,主张变通科目之制,在常规科考之外,别设一科,以广求科技人才。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两广总督祁贡就奏请开制器通算一科。冯桂芬指出:长期以来,中华“聪明智巧之士,穷老尽气,销磨于时文试帖、楷书无用之事”,建议“于通商各口,拨款设船炮局,聘夷人数名,招内地善运思者,以受其法,以授众匠,工成与夷制无辨者,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
到洋务运动时期,科举制则进一步受到冲击并发生较大的变化。洋务派认为,科举文武两科考试,以章句弓马施于洋务,隔膜太深,建议对科举考试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以资造就”。早期维新派也明确提出变科举的要求,极力主张于“文武岁科另立一科,专攻西学”,力求把西学加入科举之中。因此,这个时期呼吁改革科举制加试实用学科的奏折为数不少。
废八股试帖楷法取士,改试策论
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兴起,科举制作为封建旧文化的堡垒,阻碍了维新变法的推行,维新派力主改变科举。在舆论上,他们尖锐地抨击科举制,特别是八股取士的弊端。严复总结八股取士的三大害为“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坠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娇,昏人神志”,大声疾呼要“痛废八股,大讲西学”。
在行动上则敦促光绪帝发布改革科举制的谕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下诏,废除八股,凡乡会试和生童岁科各试一律改试策论。不久又明令取消诗赋小楷。科举制的主要内容,如八股、诗赋、小楷至此全部更改。以后虽因戊戌政变,这些改革一度落空。但当时人们对科举八股的追求兴趣却大减。这种变化说明了科举制的衰落,维新派改革科举制的思想和实践加速了科举制的灭亡。
清政府变通科举制的举措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清王朝为了支撑其摇摇欲坠的腐败统治,以西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初开始了所谓的“新政”。随之,改革科举制的呼声复起,迫于形势,清政府不得不对科举制采取了一些变通措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29日起科举考试增设中外政治、史事、策论;废除八股;停止武科考试。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2月1日又命以后新科进士一律入京师大学堂肄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7月举办经济特科考试,与此同时
辛亥革命与维新运动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辛亥革命与明治维新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因为分别是中国和日本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爆发的深刻影响中国和日本历史的大变革,因此很多人将两者相互比较,当然辛亥革命与明治维新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
辛亥革命是一场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和平的但是彻底的革命,因为它推翻了在中国维持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此中国没有了皇帝、封建官僚,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虽然辛亥革命只是在少数大城市市民中间产生影响,只在社会上层实行过,但是毕竟是一场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但是明治维新却是明治天皇领导的一场被动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而且还发生过倒藩运动,这场革命的初衷是因为将军架空天皇,天皇在一群保皇党的拥戴下展开的保皇运动,而且当时日本也是在美国的压力下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在内忧外患下明治维新的一系列脱亚入欧的举措,派出大量考察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这是辛亥革命所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