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亚的木匣,小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第2课《金色的草地》
第3课《爬天都峰》
第4课《槐乡的孩子》
第5课《灰雀》
第6课《小摄影师》
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
第8课《我不能失信》
第9课《古诗两首》
第10课《风筝》
第11课《秋天的雨》
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
第13课《花钟》
第14课《蜜蜂》
第15课《玩出了名堂》
第16课《找骆驼》
第17课《孔子拜师》
第18课《盘古开天地》
第19课《赵州桥》
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第21课《古诗两首》
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24课《香港,璀璨的明珠》
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
第26课《科利亚的木匣》
第27课《陶罐和铁罐》
第28课《狮子和鹿》
第29课《掌声》
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
第31课《给予树》
第32课《好汉查理》
2三年级上册语文版课文目录
1.《大海的歌》
2.《帽子和鸟窝》
3.《庐山的云雾》
4.《吹泡泡》
5.《沙滩上的童话》
6.《山雀》
7.《蜗牛》
8.《寓言两则》
9.《好伙伴》
10.《电脑棋手》
11.《走马灯的奥秘》
12.《孩子考科学家》
13.《空气在哪里》
14.《古诗两首》
15.《庐山的云雾》
16.《锡林郭勒大草原》
17.《赵州桥》
18.《七颗钻石》
19.《平分生命》
20.《倾斜的伞》
21.《一颗小豌豆》
22.《群众也在淋雨》
23.《珍贵的教科书》
24.《“神童”的秘诀》
25.《说话算数》
26.《古诗两首》
27.《父亲、树林和鸟》
28.《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29.《南极,一篇净土》
30.《炎帝创市》
31.《“年”的来历》
32.《阿凡提的故事(剧本)》
33.《哪吒闹海》
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所有课文目录
1、《让我们荡起双桨》
2、《学会查“无字词典”》
3、《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4、《做一片美的叶子》
5、《北大荒的秋天》
6、《西湖》
7、《拉萨的天空》
8、《蒲公英》
9、《三袋麦子》
10、《哪吒脑海》
11、《第八次》
12、《卧薪尝胆》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14、《“东方之珠”》
15、《小露珠》
16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什么顺序记叙?
科利亚的木匠 讲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课文在描写科利亚思考过程时,层次非常清楚,合情合理,富有逻辑性,令人信服。科利亚从妈妈的大木匣没有丢、还在原地得出结论:科利亚的小木匣也不会丢,而且必在原地。为什么没有挖出来,科利亚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经过认真思考,科利亚明白了:时间过去4年,妈妈是成年人,步伐的大小一般不会改变。自己的步子却比那时候大了一倍,埋木匣时从家门口向前走10步,现在只需走5步。科利亚按这样的思考做了,果然挖到了木匣。从这样一件具体的事情中,科利亚懂得时间一天天过去,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这样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道理。小学有关于拙政园的哪些课文?
1我们的民族小学
2金色的草地
3爬天都峰
4槐乡的孩子
5灰雀
6小摄影师
7奇怪的大石头
8我不能失信
9古诗两首
10风筝
11秋天的雨
12听听,秋的声音
13花钟
14蜜蜂
15玩出了名堂
16找骆驼
17孔子拜师
18盘古开天辟地
19赵州桥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1古诗两首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3美丽的的小兴安岭
24东方之珠
25矛和盾的集合
26科利亚的木匣
27陶罐和铁罐
28狮子和鹿
29掌声
30一次成功的试验
31给与树
32好汉查理
科利亚的木匣写作特点?
《矛和盾的集合》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懂得在学习上、生活中,象发明家那样,多观察、多思考,学习别人的优点,互相取长补短。 《科里亚的木匣》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明白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
有关民族团结的小学语文课文有哪些?
第一单元:
1我们的民族小学2金色的草地3爬天都峰4槐乡的孩子◎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灰雀6小摄影师7奇怪的大石头8*我不能失信◎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0风筝11秋天的雨12*听听,秋的声音◎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花钟14蜜蜂15玩出了名堂16*找骆驼◎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7孔子拜师18盘古开天地19赵州桥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22富饶的西沙群岛23美丽的小兴安岭24*香港,璀璨的明珠◎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5矛和盾的集合26科利亚的木匣27陶罐和铁罐28狮子和鹿◎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9掌声30一次成功的实验31给予树32*好汉查理◎语文园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