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皇帝,关羽死后蜀国又做了多少年?
关羽死后蜀国又做了43年
关羽(?—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109],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东汉末年名将。
刘备当了多久皇帝?
刘备当了三年的皇帝。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武侯祠陪祀功臣透露出蜀汉政治哪些玄机?
成都武侯祠,本为为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墓——惠陵,后人在陵外修有汉昭烈帝庙。南北朝时期,诸葛亮祠堂被迁至此处,而后千年,因诸葛亮的名声远远盖过刘备,君臣易位、反客为主,刘备墓才被悄然改换成了武侯祠。
昭烈帝庙东西两侧连廊陈列有有二十八位蜀汉的文臣武将配享祭祀,名单及理由如下:
西侧:赵云(五虎上将)、孙乾(早期谋士)、张翼(末期大将)、马超(五虎上将)、王平(北伐大将)、姜维(末期主将)、黄忠(五虎上将)、廖化(末期大将)、向宠(出师表推荐)、傅佥(末期烈士)、马忠(镇守南中)、张嶷(姜维北伐烈士)、张南(夷陵之战烈士)、冯习(夷陵之战烈士)
东侧:庞统(凤雏)、简雍(前期谋士)、吕凯(献平蛮指掌图)、傅肜(夷陵之战烈士)、费祎(四相之一)、董和(诸葛亮助手)、邓芝(外交高手)、陈震(外交高手)、蒋琬(四相之一)、董允(四相之一)、秦宓(学术大师,超级嘴炮)、杨洪(诸葛亮助手)、马良(夷陵之战烈士)、程畿(夷陵之战烈士)
如果我们对照三国志,就会发现很多蜀汉文臣武将都没有入主配享祭祀,并不止法正一个人。如李严、魏延、杨仪、刘封、陈袛、董厥、樊建、许靖、糜竺、伊籍、刘巴、吕义、霍峻、王连、向朗、张裔、费诗、黄权、李恢、宗预等等。
法正有才无德,这就是他在标榜忠孝的武侯祠里无法入选的原因
这里面有些人可以找到原因,即德行有亏。例如法正为人“睚眦必报”,又出卖旧主刘璋,从品德上来说极其低下;李严、魏延、杨仪、刘封都犯了罪;陈祗与黄皓勾结,败坏蜀汉政治;董厥、樊建、黄权投降魏国并任官;糜竺是因为其弟糜芳叛逃,受到了牵连;刘巴并不忠于蜀汉,只是被迫效力。其他的,就真不是因为德行方面的原因了。
而且即使入榜的二十四位,也并非全部都是忠肝义胆,德行无亏。例如马超在历史上的评价就不高,认为他不顾父亲兄弟当人质起兵反曹,“以覆其族”。
功臣像反映的是乾隆年间的认知观。例如赵云明明是“强壮挚猛”的武将,塑像却成了文官(右)
很显然,这个祭祀榜,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更大。像吕义、霍峻、王连、向朗、张裔、费诗、李恢、宗预这些没有上榜,就是因为在三国演义里面存在感太弱。而凡是上榜的,都是三国演义里比较活跃且正面形象的,或者是蜀汉烈士。例如马超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就比历史上正面得多,成了为父报仇起兵反曹,那德行方面就没问题了。
马超在史书上是个不孝之人,但在《三国演义》里是个孝子,因此得以入选武侯祠
由于塑像是清乾隆年间修的,当时民间《三国演义》非常流行,相反《三国志》只有少数读书人才精通。所以武侯祠陪祀功臣透露的不是蜀汉政治的什么玄机,那都是现代人牵强附会,人家就是不读史书爱小说而已。
正史上蜀汉大将前5排名?
拨开历史的迷雾,剥去人为的神化。正史中的蜀汉五大名将,应当是关羽、张飞、姜维、魏延和马超。黄忠和赵云只能分列第六和第七。
以上排名分先后。
《三国志》名列“二十五史”,是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是研究三国的信史。
本排名依据是《三国志·蜀书》,与演义无关。不过,适当时候会与演义相互印证。
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拍砖,但别拿演义来说事。那是另外一个体系。
既然是正史排名,我们无须比较单挑武力。武将单挑,是小说家言。双拳难敌四手,再猛的武将,被一百个小兵围殴,必死。
我们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地位、统兵能力和战绩。
蜀汉五虎将名不符实历史上,没有五虎将的说法。三国志·蜀书把关张马黄赵合为一传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基本属于同一时期。
蜀汉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先主刘备治政、诸葛亮开府治事、刘禅亲政。
这五员大将的主要履历,大致都在刘备治政时期,但是地位和战绩差距很大。
关羽封前将军,假节钺,督荆州事,是真正的封疆大吏。他阵斩颜良,威震华夏逼曹操几乎迁都,史书有载。
张飞封右将军,假节,领巴西太守。他长坂坡独当曹军,攻巴西败张合、义释严颜,史书有载。陈寿评价张飞:
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
马超地位甚至在张飞之上,封左将军,假节,领凉州牧。陈寿引杨阜之言,说马超有信、布之勇。
这就是演义中,马超不减吕布之勇的来历。但实际上,信、布指的是韩信和英布,与吕布无关。可惜,他投身蜀汉招降刘璋后再无作为,所以屈居张飞之后。
陈寿评价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马超虽然勇猛,但是可惜没有好表现。
他评价黄忠和赵云是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层次明显低了一等。
接下来,我先讲魏延与姜维入选前五的理由,再讲黄忠赵云落选的原因。
魏延和姜维各有假节蜀书中,魏延与刘封、李严等七人并传。
他先领汉中太守,后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是诸葛亮开府治事时期的第一大将,北进中原时屡立战功。
汉中太守,是所有人以为该给张飞的职位。但是刘备却出人意料地给了魏延,可见他的能力不一般。
姜维与蒋琬、费祎并传,都曾任大将军,假节,总督一国军事。但蒋、费长于军政,疏于战阵,只有姜维继承了诸葛亮北进中原的遗志。
陈寿对姜维评价不高:
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
但他是刘禅亲政时期,无可争议的军事主将。
以地位来看,魏延和姜维有资格入选蜀汉五大名将。而且以他们的实际贡献,位次还要在马超之上。
民间盛传的蜀汉五虎将之二黄忠和赵云,比起前五人差了一些。
黄忠和赵云差强人意黄忠和赵云,从没有过假节的权力。
老黄忠军事能力其实很强。他从长沙投刘备后,
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
这个评价很高。他一战斩杀夏侯渊,史书有载。
刘备进位汉中王时,打算封他为后将军,但是诸葛亮觉得不妥:
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眼熟不?三国演义中,关羽云:终不与老卒同列,就是从这儿来的。
三国志中,明明是诸葛亮借关羽来阻止黄忠登台拜将,罗贯中却让关羽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罗贯中让关羽背的锅不止一个。
三国志里,关羽听说马超来降,因为不熟,就修书一封问诸葛亮,马超怎么样啊?
关羽也就是想了解了解马超,这没什么毛病。但是演义中,却变成了关羽要来和马超比武。
三国志中,赵云表现乏善可陈。400多字的赵云传主要讲两件事,一说长坂坡救阿斗,一说兵败箕谷被贬为镇军将军。
以三国志来说,赵云不够资格列入五大名将。
刘备汉文帝之后吗?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汉族,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相传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典略》则称刘备是临邑侯枝属)。
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有五丈余,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来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长得不像凡间之物,认为此家必出贵人。刘备小时候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刘备叔父刘子敬说:“你不要乱说话,让我们一家遭灭门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