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糖去冰什么意思,你们大姨妈还来吗?
提起大姨妈就来气!我是73年的,虚岁51了,身边比我年龄还小几岁的同事一个个都告别了大姨妈,而我却被它变本加厉地折磨。每天掰着指头数日子,盼着她早点滚蛋。
从2021年夏天开始,就不正常了。有一个月突然就拖拖拉拉20多天也没完,每天量还很大,搞得人浑身发软,路都走不动了,头晕脑涨,加上我又是贫血体质,这样一来,更是身心疲倦。
眼看着快30天,我开始着急了,赶紧去医院看大夫。因为没干净,也不能做啥检查,大夫说先止血吧。
于是我吃了七八天止血的药,终于是止住了,那时候顿时感觉一身轻松。
之后的一段时间,还算正常,都是一个月按时来。
时间到了2022年4月份,这一次大姨妈来了想住下不走了。竟然一来二去,活活折磨了我60多天。
真不知道那段日子是怎么过来的,买了之前的止血药,吃了十来天也没管用。
心想这样下去不行啊,再拖会出大事吧。赶紧上医院吧。
还是只能做彩超,医生也看不出个啥,只说是子宫内膜厚导致的宫血,让刮宫吧。还说除了刮宫,别无他法。
我当时就蒙了,因为我以前住过医院,做过妇科手术,当时同病房有个姐妹,她每三年刮一次宫,每次都痛苦不堪。因为子宫肌瘤,刮了两年就又以长出来了。
所以我一听到刮宫这两个字就抵触。我说回去考虑吧,其实根本就是想逃避。
无奈之下,想到了中医调理。西医就知道切,就知道割,还是中医痛苦小。
正好当时县医院有个省城来的老专家每周坐诊一天,头发花白的老中医,看起来让人很有安全感,但是他开的药差点没把我送走。
老中医摸完脉说我气血不足,太虚了,反正就是那一套,他说给我开止血的和补气的。我听了感觉挺靠谱的。
等我把中药拿回家,天天熬了服用,越喝越不对劲,第一天感觉不明显,第二天开始,出血量大了,我以为是大姨妈回光返照,再过一天出完就好了。
谁知到了第三天第四天,多得惊人,大大超过了我以前正常经期的量,就像是水管子拧开了关不上,很吓人。
我害怕了,赶紧停了药,还剩两副药也不敢吃了。这家伙,还要我的命啊。
去了单位,苦恼万分,跟同事姐妹聊起这事,她说她家附近的村里有个中医,看得不错,让我去试试。
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理,反正不想刮宫再试试呗,实在没办法只能找西医了。
这个中医五十多岁,身体还略有残疾,他很低调,诊所里患者寥寥无几。
他给我把了脉后,说我是脾虚,湿气重。所以脾不统血。
我当时挺诧异的,脾虚还会影响妇科?这可是头一次听说。
他给我开了三天的药,说三天后再来开。我说一次开十天的,他说得看情况再随时变更药方。
前三天的药效果不明显,但是出血量没有再增加。
三天后又开了三副药,第四天头上,明显出血量减少,
之后的每天,都神奇地越来越少,八九天的时候彻底止住了。
出于巩固的心里,又继续服药,前后将近二十天下来,整个人都有精神了。眼皮沉重睁不开的毛病也改善了,大夫说都是因为湿气重引起的,因为湿气重,导致吃下的东西营养不吸收,看起来人是浮肿的,虚胖的,恶性循环。
都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这话一点不假,我就是常年湿气重,吃得不多但是看起来又虚又胖,脸色苍白。
从那以后,我整天盼着大姨妈快点滚蛋,但差不多每个月都来,有时候两个月一次,反正是不规律了。也不知道是快绝经的正常现象,还是子宫肌瘤导致的,只要不是大量出血,也懒得管了。
现在,好羡慕那些已经告别大姨妈的姐妹们,两个同事比我小三四岁人家都干净了,我就是不见迹象,心里那个着急,但是急也没用。
你们说,有没有强制性地让大姨妈走的办法啊?
2020年北极冰川融化数据?
当北极海冰在2020年9月15日达到最小范围时,它的范围只有374万平方公里(144万平方英里),这是自1979年开始有卫星记录以来第二低的最小范围。近几十年来,北极的融化季节越来越长,许多较老、较厚的冰层已经消失。
今年冬天的年度冰层最大值形成于2021年3月21日,其范围被测量为1477万平方公里(570万平方英里),远远低于1981-2010年1564万平方公里的平均值。2021年3月是43年的卫星记录中第七低的北极冰层最大值。
梁冬冰川崩塌原因?
梁冬冰川崩塌是由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梁冬冰川崩塌的主要因素:
1.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导致了梁冬冰川上部气温升高,积雪和冰川融化速度加快,从而使得冰川内部产生压力,导致其结构不稳定。
2. 地震活动:西藏地区经常发生地震,2015年尼泊尔地震也对该地区造成了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梁冬冰川结构的不稳定性。
3. 红外相机监测: 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到的热量异常-可能暗示着山体裸露情况在加重,从而将原本支撑着梁东东极其不稳定的土壤、岩石及碎屑等支撑物移走, 进一步削弱了冰川的支撑能力;
4.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如采矿、建设而引起地质环境变化对于梁东东这样的垂直面积大、高耸陡峭的冰川有着较大的影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梁冬冰川崩塌的发生。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叠加,最终导致了梁冬冰川的崩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因素也反映了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影响。
全糖去冰什么意思?
本来是买奶茶时的要求的一种,“全糖”即加满份糖(满份是多少糖一般每家奶茶店有自己的规则),去冰就是不要加入冰块(奶茶本身一般是热的)。按这样的要求做出的奶茶,一般是甜甜的、暖暖的。所以用来形容人,比如“全糖去冰女孩”,就是形容这个女孩儿长相甜美,脾气温柔。
还有好多文案称“2021全糖去冰”的,即是表达对2021全年甜蜜温暖的一个美好期许。
冰河融化是几月化?
不同地方冰开始解冻的月份时间都不一样,例如青海湖通常每年12月中旬开始进入封冻期,至次年4月中旬完全解冻,封冻期历时5个月左右。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
青海湖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青藏高原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对柴达木盆地、三江源、祁连山等地区均有较大影响。
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青海湖自2020年12月24日开始封冻,至2021年1月18日完全封冻,封冻过程历时24天,完全封冻期较去年推迟2天,较近10年推迟1天。
2020年11月19日青海湖周边水体开始出现零星结冰,至12月24日,青海湖西部边缘、北部湖岸区、鸟岛、尕海、沙岛湖和海晏湾均出现成片结冰区,结冰面积达到湖体面积的10%,表明青海湖开始进入封冻期;受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和2021年1月10日两次寒潮天气影响,1月3日除西北部、西南部小范围区域未结冰外,湖体大部分区域结冰;1月12日开始结冰面积迅速增大,1月14日仅在靠近黑马河镇和尕日纳村的西部岸区存在未结冰区域;1月18日湖体完全封冻,1月20日湖体结冰面积保持稳定。
青海省气象科研所相关专家表示,与上一年度相比,青海湖完全封冻日期推迟2天,封冻历时延长1天;与近10年(2011-2020年)平均相比,完全封冻日期推迟1天,封冻历时缩短9天。根据青海湖周边天峻、海晏、刚察与共和4个气象站点资料分析,受2020年12月中旬冷空气影响,气温偏低,加速青海湖封冻,封冻历时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