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侯的名人,姓杜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天美资源网

姓侯的名人,姓杜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周代末年,七国称王,杜宇始称帝于蜀,号曰望帝。

杜仓: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相国

姓侯的名人,姓杜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杜周(?—前95):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人。御史大夫中丞,赐谥曰荒侯。西汉著名酷吏,以执法严刻著称。

杜延年(?—前52):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人。西汉大臣,御史大夫杜周少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御史大夫建平侯。谥号敬侯。

杜子春(前30-58):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人。西汉末年著名经学家。

杜度(生卒年不详):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即杜操,魏晋人因避魏武帝曹操名讳,改称杜度。东汉著名书法家,杜度以善章草著名。崔瑗、崔寔父子学杜度书,后人并称为“崔、杜”,为张芝师

湖北随州有哪些历史名人?

上古有炎帝神农;

春秋有季梁、随侯;

战国有曾侯乙;

唐时有胡紫阳;唐代诗人刘长卿曾在随州任刺史;

北宋有欧阳修,他4岁随母亲来随州投靠叔叔,24岁才离开随州北上求学;

南宋有名将李庭芝;

元朝有明玉珍,农民起义军领袖;

明中后期有著名谏官杨涟,因与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作斗争而死,谥号“忠烈”。

韶关古代十大名人?

一、陈璘,1532年3月3日出生,陈璘字朝爵,号龙崖,韶州翁源县(今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人,明代名将、抗倭英雄。

二、谭大初,(1504—1578),字宗元,号次川。始兴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初授工部主事,历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尝力荐海瑞。卒年七十五。著有《次州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四等有传。

三、余靖(1000~1064年),本名余希古,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北宋政治家,“庆历四谏官”之一。

四、廖燕(公元1644-1705年),初名燕生,字梦醒,号柴舟,曲江人。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一介布衣,既无显赫身世,又乏贤达奥援,所以生前死后,均少人知,但是在当地还是有很多人知晓的

五、张九龄(673年~740年) 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聪明敏捷,善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

六、候安都(519-563),字成师,曲江人。工隶书,能诗文,兼善骑射,文武双全。举兵跟随陈霸先平“侯景之乱”,同镇京口,任半陵太守;他定计擒拿对手王僧辨,以功授南徐州刺史,佐陈霸先建立起陈王朝(南朝)。又奉命率军败北齐徐嗣微,督水师南破余顷与肖孜,晋号平南将军,改封西江县公,享受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

七、邵谒,广东韶州翁源人。是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邵谒少为县厅吏。

八、麦铁杖(574年—612年),南雄百顺人(亦说始兴江口或重庆潼南)人,生活于陈朝和隋朝期间。青年时即勇敢,有臂力,且步行如风,跑及奔马,能“日行五百里”。性开朗、喜酒、好交游、重信义。陈朝太建年间,铁杖曾结伙为盗,被广州刺史捕获,罚为官府奴隶,为皇帝执掌御伞。后为隋朝大将军。随杨素征突厥立功,后战死在征讨高句丽的战役中,时年38岁。赠光禄大夫、宿国公。谥号武烈。

九、杨洞潜(?~935)

杨洞潜,字昭元,广东始兴人。自少喜读书,博通经史。唐末,任邕管(今广西南宁)巡官,后寓居南海。刘隐为清海军(今广东)节度使,驻南海,聘杨为辅佐,以师礼相待。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刘隐任清海、建武(今广西)两镇节度使,推荐杨为试大理评事,清海、建武节度判官

十、胡宾王,字时贤,广东省乳源县官寿里(今乳城镇新兴村)人。少时读书勤奋,精通经史,多能发挥,因而名声显赫。

胡宾王,两次考中进士,历任五代十国南汉中书舍人、知制诰和北宋翰林院大学士等职。他在乳源当地负有盛名,深受百姓尊敬。

萧何为何被称为开国第一侯?

萧何和韩信、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是刘邦手下非常重要的人物,刘邦取得关中三秦之地后,一直为刘邦镇守后方,很少在前线冲锋陷阵。

那为什么刘邦建立大汉后,大封功臣,以萧何功劳第一、被称为开国第一候呢?

萧何虽然很少在前线冲锋陷阵,但他是为刘邦管理他的大后方,也因为萧何的治理能力,让刘邦没有后顾之忧,让刘邦一直有一个稳定的后方支援力量。

因为有萧何治理的后方,这也是刘邦在楚汉相争时,虽然刘邦屡战屡败,每次都却能很快东山再起。

而每次刘邦打败仗的时候,都是萧何给他补充兵士和粮草,解决了刘邦当时的困境,退一步话说,如果当时萧何稍微有一点二心,那刘邦的结局可想而知。

所以说,如果没有萧何,没有萧何给刘邦治理的大后方,刘邦是很难每次都能东山再起,也很难最后建立大汉天下的。

刘邦登基为帝,建立大汉后,大封功臣,排定坐次,群臣提出曹参是参加战阵多,杀敌多,攻下城池多、身上受伤多,应该是曹参第一。

但是刘邦却认为萧何是第一,同时有人提出萧何在楚汉相争时,刘邦打败仗后,萧何无论有没有刘邦的命令,都会及时的送去兵士和粮草,让刘邦很快归附元气,这是建立大汉流传后世的大功劳,若没有萧何弄供应,哪有将军能冲锋陷阵的机会,怎么能把曹参等人的一时战功和萧何大功相提并论呢!

就这样定下萧何第一,曹参第二,准许萧何穿鞋带剑上殿,同时又封了萧何父子兄弟十多人,萧何位列功臣之首,萧何也因此被称为开国第一候。

第一侯人物介绍?

《第一侯》中有许多人物让读者印象都很深刻。像武鸦儿,属于正面人物,深的大家的喜欢。像项云属于反面人物,为大家所讨厌。但也有一些人,他的形象多变,具有复杂性,比较惹人争议,如项南。

让人讨厌的项南:对着自己的妻子连射十箭,得有多大的血海深仇啊!前一刻还含情脉脉甜言蜜语的写情书,转眼间杀了整个妻族。尽管后来我们多少明白了他对这段婚姻的不满意,但这不是他对一个无辜且不知情的人下如此毒手的理由。这样的项南真是狠毒的让人讨厌。

让人可怜又可恨的项南:项南与明楼之间的第一次谈话让我们初步了解了项南,项南不愿意这桩婚事,不是因为明楼不够聪慧,不是因为明楼不够漂亮,不是因为明楼家世显赫,只是因为项南不喜欢家族安排,不愿意像项北一样听从家族安排,不料却丢了性命。不管明楼有多好,只要是家族的安排,就足以让项南不满意。从这点来看,项南像现代的人追求婚姻的自由,爱情的自由。但项南不够胆量,没有反抗家族的勇气,只能寄希望于明楼。同时对外又传递一些暧昧的模棱两可的引人遐思的言论,误导大家思维。可怜没有婚姻自由的权利,可恨虚伪狡诈做作的男白莲花。

让人可敬的项南:孤身闯出范阳军,只身一人成一军,千军万马避白袍。这时的项南完全体现了他出色的军事能力与杰出的身手。他机敏善变,聪慧果敢,一往无前,英勇无畏,作为一个军人,他保家卫国,做为一个臣民,他忠诚英勇。这一段让我们看到一个值得尊敬的项南。

让人好气又好笑的项南:项南光州府三顾茅庐求见李明楼,那种不见到李明楼绝不罢休的无赖行径让人好气又好笑。但他又是真得为李明楼着想。项南对李明琪回信的敷衍让我们知道了当年他对明楼的回信定然也是这般,他认为你在骗我我自然也能骗你,却不知当年的明楼是真的不知情。

项南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会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项南。这里仅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薄之见,随时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