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三绝,有哪些古琴曲是真正的古曲

天美资源网

乐府三绝,有哪些古琴曲是真正的古曲?

第一级 1.古琴吟 2.凤求凰 3.慨古吟 4.兰花花 5.小白菜 6.秋风词 7.秋风词 第二级 1.极乐吟 2.良宵引 3.清夜吟 4.湘妃怨 5.双鹤听泉 6.拉纤歌 7.满江红 8.泣颜回 第三级 1.春晓吟 2.风雷引 3.精忠词 4.秋江夜泊 5.玉楼春晓 6.映山红 7.小草 第四级 1.石上流泉 2.神人畅 3.酒狂 4.韦编三绝 5.孔子读易 6.阳关三叠 7.归去来辞 8.秋夜长 9.渴望 10.信天游 第五级 1.鸥鹭忘机 2.楚歌 3.关山月 4.高山 5.洞庭秋思 6.碧涧流泉 7,岳阳三醉 8.采茶调 9.茉莉花 第六级 1.梧叶舞秋风 2.长清 3.平沙落雁 4.平沙落雁 5.获麟操 6.山居吟 7.醉渔唱晚 8.双乙反调 9.沧海龙吟 10.普庵咒 11.忆故人

他的诗被称为什么?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极工诗,所著长诗《秦妇吟》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著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乐府三绝,有哪些古琴曲是真正的古曲

韦庄,就是那个和温庭筠并称“温韦”的晚唐著名花间派词人。唐朝灭亡后,他还做了前蜀国的宰相。文人士大夫谁不想建功立业实现抱负?只是韦庄大器晚成,六十岁时才中进士,结果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想到,最后让他走向事业巅峰的,竟然不是故国唐朝。

韦庄的前半生是不走运的,虽然他是中唐山水田园诗人韦应物的四世孙,可是家族到他这代已经衰落。他想科举应第,却遭逢黄巢军攻入长安,未及脱身,困在长安战乱之中。三年后辗转到了洛阳,谁想战火很快又烧到了洛阳。两京陷落,大唐皇帝僖宗逃往四川,很多人也跟着往那跑。

韦庄却想到了江南,“扣角干名计已疏,剑歌休恨食无鱼。辞家柳絮三春半,临路槐花七月初。江上欲寻渔父醉,日边时得故人书。青云不识杨生面,天子何由问子虚。”(《东游归记》)那是他早年“平生志业匡尧舜”时曾经游历的地方,在那段东游经历中,江南的美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再加上江南无战事。

去开封的路断了,彭城又内乱,死尸遍布郊外与河边。可是听从金陵来的人说江南那边风景大不同,四效无战事。我本是京城人,现在却在异乡逃难。我渴盼人身安全,现在倒羡慕能做江南的鬼啊。“仍闻汴舟车绝,又道彭门自相杀。野宿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自从大寇犯中原,戎马不曾生四鄙,……避难徒为阙下人,怀安却羡江南鬼。愿君举棹东复东,咏此长歌献相公。”(《秦妇吟》) 就这样,韦庄举家从关中来到了越中,在金陵、润州、婺州等地流浪辗转。从战火纷飞的关中一路颠沛流离,看够了满目苍夷与民间疾苦,江南这片风景独好的乐土简直就是天堂,韦庄从此沦陷其中。这一呆,就是十年之久。

客居江南的这十年,成为了韦庄人生中重要的历程,也改变了他的词风。虽然也有“避地移家远,天涯岁已周”、“万里逢归雁,乡书忍泪封”的乡愁,但是十年的时光,江南的温柔,足以抚慰一颗沧桑的心灵。

韦庄诗词中的江南烟雨情,读到深处,其实都是回不去的故国,回不去的青春,回不去的爱情,回不去的大唐盛世。江南,其实就是韦庄的精神故土。这里风光如诗如画,山水清丽旖旎;这里有吴娃劝酒,“越女天下白”;有舞榭楼台,十里扬州路,景美、人美、酒亦美。

江南的安定繁华,总算让漂泊的韦庄找到了一点安定感,让他暂时忘却了乱世的凄惨状况。所以说呆在江南的这十年,可以说是韦庄人生中一段比较快乐纵情的美好时光。十年间,韦庄的足迹几乎踏遍整个江南地区,从浙西到姑苏、湖州、杭州,从桐庐到睦州、江西、婺州,在漂泊游历中兼探访友人、浏览名胜。

赴江南避乱之初,韦庄想起的是早年第一次东游江南时的风流情事: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韦庄有五首《菩萨蛮》,前四首都是回忆他的这段江南岁月的:“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江南越好,越反衬出有乡不能归、有家不能回的忧愁。

“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回忆中,韦庄时常在江南的酒楼中喝酒。今夜一醉方休,复管明天如何?有酒喝就要开心,人生能有多少次开怀畅饮的时候啊?!这背后有没有满满的悲凉?身处离乱之世,连及时行乐都浸透着伤感与无奈。

“江南”作为一种意象,古往今来都是文人墨客心中朝拜的圣地,只不过对于盛唐、中唐的诗人来说,江南是梦想,是对隐逸生活和山明水秀的向往,而对于晚唐“南漂”诗人而言,江南则是避风港,是乱世中给予的庇护与归属。“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当韦庄来到金陵台上,看着这个曾经豪华壮丽的六朝帝王享乐所在,如今却破败荒凉地隐藏在江雨霏霏、如茵碧草之中。从三国东吴到东晋,再到南朝的宋齐梁陈,三百年间,六个王朝匆匆如历史过客。台城的奢华已经不再,可是十里长堤上的杨柳却依然繁茂,往事如烟,草木无情!历史的变换更替,如同这江南的烟雨迷雾下的情景一样,又一次真切发生了: 前有黄巢农民军起义,后遇藩镇割据混战,目睹如此山河破碎的韦庄,感受到了大唐将倾的气息,但是他却回天无力。

“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莫向樽前惜沉醉,与君俱是异乡人。”(《江上别李秀才》)明明前年大家离别时还灞凌折柳,谈笑间意气风发,没想到今日竟都变成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难民沦落天涯。既是如此,咱也别怕喝多喝醉了,反正没有了国,没有了家,在哪咱都是异乡人!江南虽是乐土,能给人带来安慰,却并不能让忧国伤时的文人士大夫忘记战火纷飞、分崩离析的故土大唐。亡国之殇、故土之思始终萦绕在韦庄心头,难怪他在《含山店梦觉作》中说:“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国家不幸诗家幸”。江南的经历与文化都深深烙进了韦庄后期的词风创作中,早已深深地融进了韦庄的气质中,成为了他的丰富养料。顾宪融在《词论》评价韦庄的词是“如初日芙蓉,晓风杨柳”——韦庄的诗词像一个淡妆清丽的邻家女孩,很清秀,很真挚。

大唐三绝是什么?

我是爆米花,我来回答!

大唐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

大唐文宗李昂曾御封“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为大唐三绝。

李白,诗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将民间文艺和秦汉魏晋时代的乐府诗歌真正融合又形成自己特色的第一人。其诗大胆想象,抒情至深。

张旭,草圣,狂草第一人,张旭结合前人的书法加以创新,使得自己的狂草艺术在盛唐独树一帜,位列巅峰。

裴旻,剑圣,大唐开元时期的将军。他武艺高强,战功赫赫,最出神入化的莫过于他的剑舞,《独异志》有载:(裴旻)“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这是裴旻的剑舞之术,表演极具视觉冲击性。

此三人,有文有武,各具特色,故文宗年间,皇帝亲封“大唐三绝”。

唐诗十大巅峰佳作?

1,白居易《琵琶行》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虽然诗歌很长,但几乎每一句都是精华,尤其是第二段。《琵琶行》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很高,是古代最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一般来说,叙事诗的文学性都比较低,因为诗歌擅长的是写景抒情,而非叙事。就算是杜甫的“三吏三别”,也没有多少人喜欢。然而,白居易的《琵琶行》却能够将诗歌和音乐奇妙地结合,达到了叙事、写景、抒情的高度结合,给人以全新的体验。

2,李白《把酒问月》

要说李白最好的诗篇,我认为当是这首横跨古今的《把酒问月》。自古以来,中国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在古诗词中能够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张孝祥的《念奴娇》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李白的《把酒问月》也是其中的代表。《把酒问月》超脱了现实,将思考转移到了天地宇宙,“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闻一多对《春江花夜月》的评价很高:“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的的立意的李白的《把酒问月》十分类似,都是站在宇宙高度的诗歌。和《把酒问月》相对比,该诗的辞藻华丽,有六朝之遗风。该诗被誉为“孤篇盖全唐”,但是并非没有缺点,如上半部分是天人之境,但是下篇却急转直下,变成了闺阁诗,可谓“虎头蛇尾”。不过,就凭上半部分也可以排在前三。

4,白居易《长恨歌》

《长恨歌》也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在当时可谓名扬中外。《长恨歌》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面上是赞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恩爱,坚贞不渝,实际上讽刺了唐玄宗晚年的昏庸,敢将本朝皇帝的事迹在诗歌中大书特书的,白居易是第一人。该诗可谓是“史诗”,赵翼评价到:“古来诗人,及身得名,未有如是之速且广者。盖其得名,在《长恨歌》一篇。其事本易传,以易传之事,为绝妙之词,有声有情,可歌可泣,文人学士既叹为不可及,妇人女子亦喜闻而乐诵之。是以不胫而走,传遍天下。”

5,李白《将进酒》

李白曾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这首”将进酒“正是对李白这种“及时行乐”思想的反映。李白仕途失意,于是选择了庄周的逍遥豁达,周游四海,游览名山大川。在李白身上,我们还能够感受到魏晋风流的影子。该诗大起大落,忽翕忽张,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被评价到: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干古无双。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蜗居成都草堂时期的写下的作品。诗歌书写了草堂恶劣的居住环境,但是“圣人居之,何陋之有”,杜甫在草堂依然心怀国家,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该诗充分显示出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是杜甫的代表作。

7,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的诗歌被誉为“诗史”,将唐朝社会的黑暗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不久,由长安往奉先县探望妻儿时所作。始终将忧国忧民、忠君、念家、怀才不遇等感情融为一体,创作了博大浩瀚宏篇巨制。其中对社会黑暗的揭露也是十分尖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就是出自本诗。

杜甫,在唐朝是诗人第一,在古代所有诗人中也是第一。他的成功处首先是在他有高尚的抱负。他自比稷与契,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是迂阔不切事情的抱负,高尚的意境却由此产生,因为事实远不如他所想的那样顺利,使得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坏人坏事采取“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的态度。任何文人都读过《孟子》“庖有肥肉,野有饿莩”,到杜甫才化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在他以前没有一个诗人能造出这样的句子,只因为没有杜甫那样的抱负和意境。——范文澜

8,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此诗以记梦为由,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笔随兴至,体制解放,堪称绝世名作。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9,韦庄《秦妇吟》

《秦妇吟》是唐末诗人韦庄的长篇叙事诗,此诗借妇女之口描述了黄巢起义时的社会乱象,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全诗情节曲折丰富,结构宏大严密,语言流丽精工,在思想与艺术两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中国古代叙事诗树立了一座丰碑。后人把此诗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木兰辞》并称为“乐府三绝”,也是唐朝叙事诗的一座丰碑。

10,高适《燕歌行》

《燕歌行》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诗歌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秦妇三绝指啥?

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把《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秦妇吟》合称为乐府三绝;第二种说法就是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秦妇吟》称为乐府三绝,但人们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