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忙的反义词,为什么蛇不读she而读yi?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很多字用在不同的词语或成语中,同字却不同音,也不同义。例如参差(cī)齐、乳臭(xiù)味干、含情脉脉(mòmò)、虚与委蛇(yí)等等。
这些读音往往和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读音相差悬殊,也很难让人记住,就像虚与委蛇中的蛇(yí),和生活中常用的蛇(shé)字读音,这中间就有着判若云泥之差别。
蛇(yí)和蛇(shé)貌似也把一个简单的字变得更加的复杂了,为什么蛇(shé)字放在虚与委蛇(yí)这个成语中,便要读(yí)音了呢?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虚与委蛇(yí)最早出自《庄子·应帝王》,意思是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它是由一个什么故事引申而成的呢?据说在春秋时期郑国有个占卜识相十分灵验的巫师,名叫季咸,此人知道人的生死存亡和祸福寿夭,
预卜的年、月、旬、日都准确应验,仿佛是神人。由于季咸太过神乎,郑国的很多人见了他便躲,害怕让他看到一眼就算出了自己的死亡和凶祸。
郑国有个灵验的大巫师这可都不是什么好事,知道了反而心中惴惴不安。可壶子的徒弟列子听说有此等高深的巫师存在,他却从内心折服。
回去便在师傅面前夸炫了一番,并在壶子面前直言,原先我以为师傅的道行最为高深,如今又有更为高深的巫术了。
壶子一听这话大为不爽,我教给你的东西还只讲了道的外在,还未讲道的实在,你用所学到的皮毛就跟世人相比较。
而且一心求取别人的
列子信任,因而让人洞察底细而替你看相,这怎么行?壶子把列子批评了一顿之后,便让他把季咸叫过来,
表示要亲自会会他,让他给自己看看相,到时你就知道真相了。列子约了季咸来拜见壶子,一连见了四天。
第一天:季咸看了壶子的面相,大惊失色的对列子说:“呀!,你先生快要死了!我观察到了他临死前的怪异形色,神情像遇水的灰烬一样”。
季咸第一次给壶子看相这番话把列子吓得惊魂失色,急哭了他,他伤心地把这些话告诉了师傅壶子,壶子有条不紊地将原因告诉了列子,
“我刚才就是故意将那样寂然不动的心境显露给他看,他恐怕只能看到我闭塞的生机”。如果不信明天再试试。
第二天:列子又按照壶子的吩咐,约季咸巫师来看相,这次季咸一看壶子的面相大有改观,回去时他对列子说:
列子第二次带季咸给壶子看相“幸好你的先生遇上了我,征兆减轻了,有救了,我已经观察到他闭塞的生机中神气微罢的情况”。
列子回到屋中,又把季咸的话告诉了壶子,壶子又向列子亮了剑,他说:“刚才我故意将天与地那样相应的心态显露给他看,
名声和实利等一切杂念都排除在外,而生机从脚跟发至全身。这样恐怕就是他看到的我的一线生机”。现在你明白了吧,若不信,明天再叫他来一试。
季咸第三次给壶子看相摸不着头脑第三天:列子叫来了季咸巫师,一看面相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今天他看到的面相答案是:“壶子的心迹不定,神情恍惚,今天他的这种面相我看不了,要等他心迹稳定后才能再看”。
列子又把这话告诉了壶子,壶子说,这又是我故意的,刚才我把阴阳二气均衡而又和谐的心态显露给他看。这样恐怕就是他看到我内气持平的生机”,明天你可以再试着叫他来看看。
第四天:列子果然又叫来了季咸,季咸一进门还未站定,就不能自持地跑了,列子也没有追上,让他跑掉了。
第四次季咸直接被壶子吓跑季咸逃跑的行为让列子十分的疑惑,从来都是巫师吓人,这次巫师竟然被壶子吓跑了,之后壶子又跟他解释道:
“起先我显露给他看的始终未脱离我的本源。我跟他随意应付,他弄不清楚我,于是我使自己变得顺从,所以他逃跑了”。
从这一个典故中,我们不难看出壶子的超凡智慧,他从学生那得知有巫师这号人物存在,就知道是在装神弄鬼,戏弄世人。
壶子给列子传授道理季咸巫师以自己极有限的所知来揣度万物,是自信过了头,于是壶子通过此次对巫师的虚与委蛇将他的心理防线攻破,把季咸吓得落荒而逃,也不敢再来欺骗世人。
这就是藏在成语虚与委蛇背后的故事,也是这个成语的根源和出处。了解了这个成语典故和意思之后,我们再研究它的读音,虚与委蛇(yí)中的蛇为什么不读(shé)而读(yí)呢?
一、“蛇”字是多拼字为了搞清楚这个字的读音,我特意去查阅了新华字典,在字典中蛇有两个读音,一个是(shé)音,另一个是(yí)音。
中国多音字当这个字念作蛇(shé)时,表示的是一种爬行动物,身体圆而细长、有鳞、没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吃青蛙等小动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兽类。
那读作蛇(yí)时,又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在字典上并没有详解,只写了个见1412页【委蛇】。
我们把目光再移到字典中的1412页,找到委蛇(yí)这个词组,委蛇(yí)它有七种基本释义:
汉字多音多义的演变1、绵延屈曲的样子。
2、曲折行进的样子。
3、迂远的样子。
4、雍容自得的样子。
5、随顺、顺应的样子。
6、古代传说中的蛇。
7、草名。
一字多义从这个字典上的解释来看,蛇字就是一个多拼字,读蛇(shé)作名词用,读蛇(yí)时,不能单独使用,与委组成固定搭配,蛇(yí)才有其意义。
从而我们也可以根据虚与委蛇(yí)背后的故事可得知,委蛇(yí)在这个成语中就是随机应变,顺着对方的思路来对付对方。
之后根据这个典故又引申出了敷衍了事,随便应对的新含义。因此在读音上也由蛇(shé)的本音引申出了(yí)的读音,是为了区别两者之间的不同意思。
一字多音二、“委”与“蛇”组成一个联绵词读(yí)在汉语中,有一种词叫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例如窈窕、玲珑、委蛇等组成的词语都是联绵词。
像蛇在委蛇这个词语中,不读(shé)也不指爬行动物,因为联绵词是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组成词的两个字只表音,而不表义,
往往一个联绵词也有多种写法,比如委蛇还可以写作委它、逶迤、逶蛇、威夷等词形,在读音全部读作wēiyí,含义也都是绵延曲折的样子。
联绵词当然在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名字意动的用法,也就是把名词动用。这会从一个字的本义上引申出新的解读,
有了新的释义,根据其意思的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区分和理解,也就引申出了相对应的读音。
三、蛇(yí)是古音的延续蛇在古代就是一个多音字,宋朝最著名的发音字典《广韵》就有记载:
古典记载当蛇这个字表示那种爬行动物的时候,就读原音,当蛇表示曲折通过时,读音戈支切,同“移”。也就是说在特定意境下有特殊的读音,不仅在古代汉字中很常见,现代也是屡见不鲜。例如“乐”字,表示快乐的时候读lè,
表示音乐的时候读yuè,表示喜好欣赏之意时读yào,用于地名时又读lào了。
汉字读音考研"委蛇"有很多的例子,《楚辞·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二十八字之间,委蛇曲折,含不尽之意。”
清唐甄 《潜书·匪更》:“委蛇合度,是谓从旧”。在这里说的都是绵延屈曲的样子,就读wēiyí。在明朝的《雅虐》笑话集中,还记载了宋朝欧阳修外甥关于蛇(yí)字读音的一个笑话:
欧阳修有个朋友叫刘原父,两个人经常斗嘴调侃。刘原父晚年娶妻,欧阳修就调侃他老牛耕不了地,刘原父就找机会反击欧阳修。欧阳修被调侃刘原父带欧阳修的外甥读书,读到《毛诗》里“委蛇委蛇”这句时,告诉他这个“蛇”字读(yí)。第二天这位小朋友在路上看人耍蛇,很晚才到家,大家就问他怎么回来这么晚。小朋友说:“我刚在路上看见有人弄小姨,先弄了大姨,又弄了小姨,所以回来得晚。”一群人哈哈大笑。这位小朋友的大姨和小姨都是欧阳修的妻子,欧阳修先娶姐姐为妻,后来姐姐病故,又娶了妹妹为妻。刘原父玩段子的高手刘原父为了报欧阳修的一次调侃之仇,他居然利用蛇字的读音就有力地回击了欧阳修的调侃,欧阳修只能甘拜下风吧!
这个故事虽然有点小污,但是也可以从侧面证明,在古代“蛇”在"委蛇"中就是读yí音,所以还用得着奇怪吗?蛇读yí音,也是古音的延续。
写在最后汉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具魅力的语言文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体现在字的意境中,还体现在了字的读音上。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同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场景词语中,就会有其玄妙的变化,一字多音多义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很常见。
也难怪老外一学起我们中国的多音字,就会闹出很多笑话来,这也怪不得人家,我们中国文字的深邃并不在于只了解到一个字的表面。
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是需要下点功夫才能摸索清楚的。好了!旁话说了很多,最后言归正传。还是要回到“虚与委蛇”这个成语上来。
这个成语中的蛇为什么要读(yí),我们已经解释清楚了,但这个成语的意思还需要再强调一遍,这个成语教给我们的是一个做人的道理。
在生活中,或是在职场中,面对季咸那样的人,我们就可以学习壶子老师的手段,用应付顺从的方法去打心理战,这也叫做“虚与委蛇”。
但是把“虚与委蛇”放在今天,它的引申意思已经赋予了他更多的贬义色彩,指对人假意殷勤,敷衍应付。
对于季咸那样的人,同意适用,但是对于以诚相待的人,我们就不能虚与委蛇了,应该返还一份真诚,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做人不能虚与委蛇,而是要从心出发,当然季咸那类人依然除外。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成语寓言故事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的故事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忙闲的反义词是什么?
闲反义词:忙。
【拼音】 mang
【解释】事情多,没空闲,急迫,急速地做。
【示例】你现在忙不忙,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忙组词
急忙、忙乱、忙人、大忙、赶忙、帮忙、繁忙、连忙、慌忙、忙碌、忙里偷闲、不慌不忙、手忙脚乱、匆匆忙忙、奔忙、忙不迭、穷忙、忙音、忙乎、忙活。
汝子是什么意思?
应该为孺子可教矣,意思是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孺子可教
读音:rú zǐ kě jiào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近义词:程门度雪、尊师重教。
反义词:朽木不雕、朽木难雕、不堪造就。
典故: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拣起来!”,张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对方年纪很老,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那老人见了,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张良很不高兴,但转念想到鞋都拾起来,又何必计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果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请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第五天早上,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老人约会,应该早点来。再过五天,早些来见我!”,又过了五天,张良起了个早,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你又比我晚到,过五天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下决心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于是他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天蒙蒙亮时,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桥来,赶忙上前搀扶。老人这才高兴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老人说着,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张良对老人表示感谢后,老人扬长而去。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镇定敏捷恳求的近义词?
镇定的近义词:冷静、从容、沉着、平静、镇静、沉稳
敏捷的近义词:灵敏、矫捷、伶俐、灵活、敏锐、机敏、快捷、灵便、迅捷、灵巧、聪明、飞快、火速、急迅、活络、灵动、快速、麻利、圆活、迅速
恳求的近义词:哀告、哀求、苦求、乞请、乞求、请求、央求、要求、仰求、央浼、吁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