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伦敦的秘密指令,秘密科技实验室什么用?
秘密科技实验室是《红色警戒2:尤里的复仇》中的一种科技建筑物,由“工程师”进入占领得到,有秘密科技实验室的国家会增加一种其他国家的特色单位。
特点介绍
1、提供一种国家特色兵单位、建筑的制造权(除了伞兵和黑鹰战机);
法国:巨炮;
英国:狙击手;
德国:坦克杀手;
韩国:黑鹰战机;
苏俄:磁能坦克;
古巴:恐怖分子;
伊拉克:辐射工兵;
利比亚:自爆卡车;
尤里:尤里复制人;
2、不受心灵控制和神经突击车的毒气影响;
3、摧毁后不会有破坏,会残留废墟(超时空军团兵的裂缝枪攻击则不会产生废墟);
4、不可建造,只能使用工程师占领;
5、不可出售;
6、可在其周边建造建筑/防御设施。
注:在地图编辑时,该建筑必须有ini指令才能获取特色单位
梅重返唐宁街十号的可能性有多大?
英国首相约翰逊被迫辞职,英国前首相特雷莎.梅重返唐宁街10号的可能性几乎也很低。主要原因在于英国老百姓已经给她机会了,然而她当时能力也实在有限,既不能够帮助英国老百姓经济发展,又不能够摆平其执政党内部的各种关系。因此已经被党内同伴淘汰了。
英国目前的问题就在于整个经济都空心化了。他们空有老牌帝国主义的傲慢。空有剑桥牛津这一类老牌子的所谓名牌,大学生的荣誉之称。然而由于整个的工业能力的退化。又加上高新技术产业的落伍。所谓的这些著名的大学研究院,没有什么前沿的东西可以研究。仅仅只是吃老本。那样的话,英国人在世界上的落后位置就会日益的显现出来。会被一个又一个国家所超越。
英国目前的窘境在于一方面,他们现在充当了美国人的小跟班。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脱欧以后,在经贸合作上面有必要加入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区之内。这样才能通过美国的大市场,美国人的投资帮助英国经济续命。
另一方面英国有英国自己的国家利益。英国老百姓有自己的发自内心的傲慢。他们对于领导人当美国人的走狗实在是看不上。所以对于过于对美国摇尾乞怜的人,他们也是不愿意去支持的。作者为高级#策划##经济师#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英国首相##怎么生活才能开心快乐##在头条看世界##我要上头条##写作##杭州头条##分享你的今日感悟##我在头条搞创作#
人民发明了哪些奇技淫巧的东西?
大家看到“奇技淫巧”这个词可别想歪,它指的是古代的新奇发明和技术。华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老祖宗有很多神奇的发明,比如下面这些。
01 公道杯现代的公道杯是茶具,古代的公道杯可是酒具。茶具的“公道”体现在每个人的茶汤质量都是一样的,而酒具的“公道”是确保大家的酒水数量一样多。
我姥爷在给我介绍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这玩意要是放到舅舅的酒场子里,估计很受欢迎。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喝酒时,总有些“热心”的朋友巴不得你赶快醉,给你倒的酒满满的,而他自己的酒却很少很少?要是有了公道杯,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种杯子采用的是“虹吸”原理——龙颈部位有个最高点,通过孔洞与杯底相通。只要超过这个最高点,杯子里的酒就会通过孔洞漏出来,一滴不剩。这样,每杯酒的酒量就固定了,你再也不用担心别人使坏了。
02 懒人印古代的印章实在太多了,有发公文的公文用印、有给皇帝上奏章的上书用印,还有自己写私信的书信用印。
印章多了容易丢,而且容易弄混。万一给皇帝上奏章的时候,盖了个“信启事”,那意思就是通知或命令皇帝要做某件事。碰上心眼小的皇帝,这可是要掉脑袋的。
懒人印的发明者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岳父”独孤信,三个女儿嫁了三个皇帝,正宗的“皇亲国戚”。
由于官职太多,独孤信每次出行都要带一堆印章,叮叮当当响,非常的不便。于是,他就发明了懒人印,即多面印章。
他的懒人印上共有26个印集合在一起,公文用印、上书用印、书信用印分门别类刻制,避免印章丢失和盖错。
兴许太多当官的人怕盖错章掉脑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效仿独孤信,而懒人印也越来越流行。
当然,这种技术在现代可能实现不了,因为大多数生意人都是用机器刻章的。
03 百宝箱小时候看电影《杜十娘》时,别人都在为杜十娘的悲惨命运哭泣,而我居然好奇的是这个百宝箱能装多少东西?杜十娘一辈子的积蓄居然用一个小箱子就装完了。
问了我姥爷,才知道这种百宝箱有多么的神奇。比如“清乾隆紫檀多宝格”这个小箱子,尺寸是长25公分,宽25公分,高21公分。
什么概念呢?成年人拇指和中指张开的距离叫一拃,大概20公分。这个“清乾隆紫檀多宝格”也就相当于长、宽、高各1拃。
但能装多少东西?你可能想不到!
多宝格箱子分为上下两层,上面打开是4个扇形盒子,盒子里又有各种各样形状的匣子;下面的底座有多个格子,也可以放东西。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多宝格,居然可以放得下56个物件。
由此,我也就知道了杜十娘的箱子真叫“百宝箱”。恐怕里面装的金银首饰放到今天的话,价值不少于100万。
04 铜车马古代皇帝出行没有宝马、奔驰,但有很多马车。但是遗憾的是,很多马车都是木质的,经年累月早已腐朽不堪。但秦始皇兵马俑的车马是铜做的,居然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据说考古队发现的时候,个个欣喜若狂——终于见到皇帝的真正座驾长什么样子了。现代很多电视剧里的车马,也是按照这个模型做的。
参观兵马俑时,导游说这个车可神奇了。整个铜车马是按照真人真马的50%比例缩小制作的,非常逼真,而且纹路精美,跟活的一样,据说那把伞还有点隐形功能。。
伞柄底部有机关,可以随着太阳的方向左右移动调整朝向,避免乘车时被晒着。而且伞是活动的,可以取下来。遇到有坏人时,伞面可以做盾牌,抵御伤害,伞柄可以作为兵器还击敌人,简直可以称为古代“黑科技”了。
05 卧褥香炉这种香炉,我姥爷家里就有一个,小巧精致。
古代的人贼讲究,衣服上戴着香囊包,被子里藏着香炉。卧褥香炉除了可以冬天暖被窝,还能把被褥熏得香喷喷的。
卧褥香炉厉害的地方在于,无论怎么翻滚,里面的香火都不会跑出来点燃被子,用的可是现代飞机上的陀螺仪原理。
它由陀螺仪、平衡环、旋转轴和旋转轮组成。陀螺仪是香炉的外表,香炉小盂串在旋转轴上。当香炉转动时,在平衡环和旋转轴的作用下,小盂随之调整方向。无论香炉怎么转动,内里的小盂总能保持水平状态。
可惜的是,我们这种神奇的发明居然被用在熏被子上,而德国人用在了罗盘上。
结束语其实中国古代的奇技淫巧发明,很多是可以用在当代的。比如鲁班锁,利用卯榫结构制作儿童玩具;再比如七巧桌,已经成为了很多饭店可以收纳的实用型桌子。
再好的发明,如果我们不去挖掘,不去利用新技术发明光大,都将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遗忘。而保护并发扬古代文化,是我们每一位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奇技淫巧》
文章创作:@老顽童大辉
德国闪击波兰的全过程是怎样的?
参战兵力:
德军投入44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1939架飞机,2800辆坦克,总兵力88.6万人。波军拥有7个集团军、4个战役集群、870辆坦克和装甲车、400余架飞机,共30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2个摩托化旅,总兵力100万人。
战争结果:
波军亡6.6万余人,伤13.3万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10万人逃至邻国;德军亡1万余人,伤3万余人,失踪3400余人。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西方的第一战,此战标志着大战在西方的爆发。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地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
波兰位于欧洲的东部,东接苏联,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是欧洲的交通枢纽,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妄图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力量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若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又可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因此,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后,便选定波兰为其下一步侵略目标。1939年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通牒,要求波兰把但泽“归还”给德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纳粹德国的无理要求,遭到波兰政府的严词拒绝。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然后于31日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保证。有了英法的保证,波兰态度更加坚决。
1939年4月3日,希特勒下达了代号为“白色方案”的秘密指令,要求德国三军部队于9月1日前完成对波兰作战的准备工作。希特勒在指令中强调指出:“一切努力和准备工作,必须集中于发动巨大的突然袭击”。
二战德国闪击波兰
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德军统帅部计划以快速兵团和强大的空军,实施突然袭击,闪电般摧毁波军防线,占领波兰西部和南部工业区,继而长驱直入波兰腹地,围歼各个孤立的波兰军团,力求在半个月内结束战争,然后回师增援可能遭到英法进攻的西线。
为了实现速战的目的,德军共集中了62个师,160万人,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组成了南路和北路两个集团军群。南路集团军群:由陆军一级上将伦德施泰特指挥,下辖布拉斯科维兹上将的第8集团军、赖歇瑙上将的第10集团军和利斯特上将的第14集团军,共8个步兵军和4个装甲军。其任务是首先歼灭西里西亚地区的波军集团,而后从西南方向迂回华沙;
二战德国闪击波兰
北路集团军群:由陆军一级上将包克指挥,下辖屈希勒尔上将的第3集团军和克鲁格上将的第4集团军,共5个步兵军和1个装甲军。其任务是首先切断“波兰走廊”,彻底围歼集结在那里的波军集团,而后从东普鲁士南下,从背面攻击维斯瓦河上的波军,并从东北方向迂回华沙。面对德军的准备,波兰军队也相应的展开作战计划……
二战德国闪击波兰
波军统帅部也制定了代号为“西方计划”的对德作战计划,该计划规定:如果德国进攻波兰,乘德军主力尚未东调之机,波军首先向北进攻,夺取德国的东普鲁士,以消除北方威胁,在西部和西南边境采取守势,阻止德军的进攻,等待英法在西线发起攻击,东西夹击,打败德国。为此,波军共动员了40个师又22个旅,870辆轻型坦克,824架飞机和4300门火炮。组成了波莫瑞、莫德林、波兹南、罗兹、克拉可夫、喀尔巴阡、那雷夫7个集团军,沿北部边境部署了2个集团军,沿西和西南部边境部署了4个集团军,另外1个集团军部署在维斯瓦河以东地区,作为预备队。在波兰国境线上双方的兵力和兵器的对比表明,德国占总优势,在各突击方向上德军的优势则更大。此外,波兰军队的战斗素质,特别是武器装备,大大落后于德军。显然,这一情况对德军极为有利。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军事大忌就是同时在东线和西线作战。希特勒即使再狂妄自大,也绝不敢违背这一原则。面对这一窘境,德国人想出了什么高招来解其燃眉之急呢?在战前最紧张的时刻,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到底发生了哪些戏剧性的变化,希特勒是如何下定决心将战斗日期确定在9月1号呢?闪电战的序幕又是怎样拉开的呢?
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于8月23日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达成了共同瓜分波兰的秘密议定书。希特勒得到苏联的一纸保证后,当即下令于26日凌晨4时30分发起攻击。但到了25日夜间,攻击令却被突然取消了,一些提前开动的部队又被召了回来。原来英波两国于25日正式签订了互助协定,意大利拒绝站在德国一边参加战争。鉴于这种情况,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建议希特勒收回进攻命令,以便争取时间,对局势重新考虑。虽然战争暂时没有发生,但是到了8月31日,希特勒还是下定决心破釜沉舟,不惜冒与英法发生大战的风险,下达了“第一号作战”指令,命令德军于年9月1日凌晨发起攻击。他要求德国军人要有铁一般的意志和决心,速战速决,不给波兰以任何喘息机会。他说:“如果部队停止不前,那就是指挥官的责任。在战争中要不惜任何手段取得胜利,在胜利后人们是不会追究胜利者的。”
二战德国闪击波兰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轰炸机群呼啸着向波兰境内飞去,目标是波兰的部队、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几分钟后波兰人便第一次尝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来自空中的突然死亡与毁灭的滋味。边境上万炮齐鸣,炮弹如雨般倾泻到波军阵地上。约1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同时,停泊在但泽港外伪装友好访问的德国战舰“霍尔斯坦”号也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波军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线飞机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无数火炮、汽车及其它辎重来不及撤退即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遭到破坏,部队陷入一片混乱。德军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波军防线。
当天上午10时,希特勒兴奋地向国会宣布,帝国军队已攻入波兰,德国进入战争状态。他宣称,“从现在起,我只是德意志帝国的一名军人,我又穿上这身对我来说最为神圣、最为宝贵的军服。在最后的胜利之前,我决不脱下这身军服,要不就以身殉国。”希特勒的演说激起了议员们一阵阵狂热的欢呼。
9月3日上午9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之前,提供停战的保证,否则英国即将向德国宣战。据希特勒的译员希米德回忆,当希特勒接到英国的最后通牒时,他沉默静坐不动。而戈林则回过头来对他说:“假使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那么上帝应该饶恕我们。”正午时,法国也向德国发出类似的最后通牒,其期限为下午5时。德国对英法两国的最后通牒,均置之不理。于是,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当晚,希特勒将他的办公地点从柏林的总理府移到了“亚美尼亚”号火车专列上,乘车去前线视察,并在火车上处理东线和西线的战事。
德军进攻波兰成功地运用了闪击战的理论,这也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但是波兰人对机械化战争的作战样式及其理论几乎一无所知,结果坦克里的德国人觉得这已不是战场,而是靶场甚至屠场。战马与坦克搏斗,步枪与火炮对抗,在一次又一次的绝望挣扎中,波兰大地上演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大屠杀。
二战德国闪击波兰
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境腹地突进。伦德施泰德的南路集团军群以赖歇瑙的第10集团军为中路主力,以利斯特的第14集团军为右翼,在左翼布拉斯科维兹的第8集团军掩护下,从西面和西南面向维斯瓦河中游挺进;包克的北路集团军群以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为主力,向东直插“波兰走廊”,另以屈希勒尔的第3集团军从东普鲁士向南直扑华沙及华沙后方的布格河。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当德军机械化部队快速挺进的时候,对于装备极度落后的波军而言,就是残酷无情的杀戮。德国装甲兵创始人古德里安战后在其回忆录中描述道:“到9月3日,德军对波军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当前的敌军都被包围在希维兹以北和格劳顿兹以西的森林地区里面。波兰的骑兵,因为不懂得我们坦克的性能,结果遭到了极大的损失。有一个波兰炮兵团正向维斯托拉方向行动,途中为我们的坦克所追上,全部被歼灭,只有两门炮有过发射的机会。波兰的步兵也死伤惨重。他们一部分架桥纵列在撤退中被捕获,其余全被歼灭。”……
在这场大进军中,德国装甲兵创始人古德里安成功地实践了他的装甲兵理论,率领第19装甲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第19装甲军隶属北路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辖有1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和1个步兵师。它既是第4集团军的中路,又是集团军的攻击前锋。开战后,古德里安率部迅速突破波兰边境防线,9月1日晚渡过布拉希河,9月3日推进至维斯瓦河一线,完成了对“波兰走廊”地区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的合围。在围歼波军的作战中,被围的波军显然还不了解坦克的性能,以为坦克的装甲不过是些用锡板做成的伪装物,是用来下唬人的。于是波兰骑兵蜂拥而上,用他们的手中的马刀和长矛向德军的坦克发起猛攻。德军见状大吃一惊,但很快就清醒过来,毫不留情地用坦克炮和机枪向波军扫射,用履带碾压波军。波兰骑士想象中的战场决斗化成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屠杀。古德里安战后在其回忆录中描述道:“到9月3日,我们对敌人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当前的敌军都被包围在希维兹以北和格劳顿兹以西的森林地区里面。波兰的骑兵,因为不懂得我们坦克的性能,结果遭到了极大的损失。有一个波兰炮兵团正向维斯托拉方向行动,途中为我们的坦克所追上,全部被歼灭,只有两门炮有过发射的机会。波兰的步兵也死伤惨重。他们一部分架桥纵列在撤退中被捕获,其余全被歼灭。” 至9月4日,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的3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全部被歼灭,而古德里安指挥的4个师一共只死亡150人,伤700人。
第二天,希特勒来到第19装甲军视察,古德里安在向希特勒谈论这次作战的主要经验时说:“波兰人的勇敢和坚强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令人吃惊的。但在这次战役中我们的损失之所以会这样小,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坦克发挥了高度威力的缘故。”古德里安对于坦克集群的结论,给希特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战德国闪击波兰
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机械化“闪击战”的滋味。但是,此时的德国也存在致命的弱点,在西线,他们只有23个师的兵力,而另一边,英、法英法联军110个师却躲在马奇诺防线背后,按兵不动,宣而不战。那么,面对频频告急的波兰,其盟友英国和法国究竟想做些什么?这场战争为何会出现如此奇怪的局面?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就此指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波军首脑)的思想落后了80年。”而波军统帅部又对自己的军事力量过于自信,并指望英法的援助,因此便把部队全部部署在德波边境,以为只要实施坚决的反击,就可以取得胜利。这种毫无进退伸缩弹性的部署,使波军在德军高速度大纵深的推进下不是被歼灭就是被分割包围,成为留在德军后面的孤军,抵抗迅速土崩瓦解。英法虽然在西线陈兵百万,却按兵不动,宣而不战。英国军事史家富勒写道:“当波兰正被消灭之时,西线也正发生了一场令人惊奇的冲突。它很快就被称为‘奇怪的战争’,而更好的名称是‘静坐战’。”
二战德国闪击波兰
9月6日,波军总司令斯密格莱•利兹元帅下令所有部队撤至维斯瓦河以东,组成维斯瓦河——桑河线。波兰政府当日仓惶撤离华沙迁往卢布林。大局已基本决定。冯•伏尔曼上校对希特勒说:“剩下来的只不过是打一只兔子,从军事角度看,战争已经结束。”
至9月7日,伦斯德的南路集团军群重创波军“罗兹”和“克拉科夫”两集团军,占领了波兰工业中心罗兹和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其中路第10集团军的前锋霍普勒的第16装甲军于9月8进抵华沙南郊,从南面切断了波军“波兹南”集团军退路。包克的北路集团军群全歼了波军“波莫瑞”集团军并重创波“莫德林”集团军,占领了“波兰走廊”,随后强渡维斯瓦河,夺占了从北面掩护通往华沙道路上的阵地。
二战德国闪击波兰
9月8日,北路集团军群所属屈希勒尔的第3集团军和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从北和西北向华沙总方向实施突击,9月11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渡过纳雷夫河,开始向华沙后方的布格河迅速推进。9月14日,南路集团军群所属赖歇瑙的第10集团军和布拉斯科维兹的第8集团军在维斯瓦河以西一举合围从波兹南和罗兹地区撤退的波军,占领了波兰中部地区,使华沙处于半被合围的状态。至9月15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包围了布列斯特,其第3装甲师和第2摩托化师继续向南推进,以便与南路集团军群的右翼利斯特的第14集团军完成最后的纵深合围。与此同时,第14集团军的前锋克莱斯特的第22装甲军,包围了科沃夫之后继续北进,16日与北路集团军群会师,合围了退集在布格河、桑河与维斯瓦河三角地带的波军。9月17日,德军在完成华沙的合围后,限令华沙当局于12小时内投降。而波兰政府和波军统帅部已于16日越国边界逃往罗马尼亚。
早已同德国商量好瓜分波兰的苏联,只因与波兰签有互不侵犯条约而始终不便动手。波兰政府的出逃,终于使苏联找到了“体面”出兵波兰的借口。苏联政府宣称:由于波兰政府不复存在,因此《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为了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利益”,苏联决定进驻波兰东部地区。9月17日凌晨,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分别在科瓦廖夫大将和铁木辛哥大将的率领下,越过波兰东部边界向西退推进。9月18日,德苏两国军队在布列斯特—力托夫斯克会师。希特勒希望赶紧占领华沙,命令德军必须在9月底之前拿下华沙。
二战德国闪击波兰
9月25日,德军开始向华沙外围的要塞、据点及重要补给中心进行炮击。随后,德第8集团军开始向华沙发起攻击。9月26日,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华沙。9月27日,华沙守军停止抵抗。9月28日,华沙守军司令向德第8集团军司令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正式签署了投降书。9月29日,莫德林要塞投降。至10月2日,进行抵抗的最后一个城市格丁尼亚停止抵抗,波兰灭亡。
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在波德战争中,波军伤亡20万人,被俘40余万人。而德军只伤亡4万人左右。德军“闪击战”的威力第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那么,德军闪击战究竟什么样的全新战略和作战样式?这场匆匆结束的战役,究竟留给人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地实施“闪击战”。德军的“闪击战”,关键是进行突然袭击,并且以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为基本方式。在作战中,为保证首次突击成功,将预备队留得较少,并尽量把其他战略方向上的掩护兵力减至最低限度,力图在战争一开始就以绝对优势兵力彻底粉碎对方的抵抗。在德波战争中,德军把75%的步兵师,93%的装甲师和摩托化师用于第一梯队,使得步兵比波军多50%,飞机多35倍,坦克多14倍。在德军的强大攻击下,一个拥有3400万人口、100多万军队的国家,就这样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破灭了。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总结波兰战役时说:“1939年的战事结局,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在东方,一支陈旧得无法救药的军队,为一支应用新技术的小坦克部队加上占优势的空军所瓦解;在西方,一支动作迟缓的军队,却不能及早施展任何有效的压力。”
俄罗斯有哪些做事简单粗暴的例子?
俄罗斯被称为“战斗民族”说明俄罗斯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崇尚武力的国家,俄罗斯简单粗暴的行为作风也是享誉世界的。
令人大开眼界的核弹和平利用计划上世纪60年代,苏联油田钻井出了问题,不小心钻开了压力特别高的天然气层,是外部气压的300倍,发生了井喷事故以及严重的火灾,持续了两年多,苏联高层最后研究决定用核弹灭火,这是史无前例的。同样是上世纪60年代,哈萨克斯坦干旱地区供水不足,苏联决定在恰刚河滩地区建造人工湖,工程量太大,需要大量的人工和设备,苏联想到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一颗14万吨的核弹埋在地下178米处,爆破出了一个深100米,直径430米的人工湖,60年代是苏联人疯狂的时代。高强度的军事对抗尽显俄罗斯简单粗暴的战斗风格1987年9月13日,挪威空军反潜巡逻机P-3B在苏联沿岸执行侦查任务,越过了国际海域进入了苏联领海,苏联飞行员驾驶苏27从挪威反潜巡逻机右翼下方高速掠过,在P3B右外侧发动机上划开了一个大口子,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充分体现了俄罗斯人的简单粗暴。1988年2月12日,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约克城号出现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附近,搜集苏军电子信号特征,苏联海军排水量仅为2000吨的忘我号直接去撞9000排水量的约克城号,这就是著名的“我舰奉命撞击你舰”,俄罗斯人简单粗暴也是一种无奈的行为。在科技方面也体现了俄罗斯人的简单粗暴。苏联人设计的武器给人感觉就是傻大黑粗,著名的米格25狐蝠高空高速截击机,是世界上首个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这让西方大感意外,苏联人科技进步如此迅速?后来有一架米格25叛逃才明白苏联为了追求高空高速,飞机材料用了大量的不锈钢,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材料,苏联人认为达到设计目标就是好飞机。今天高铁已经是我们出行的交通工具,苏联在1971年也设计了高铁,当时的速度达到了惊人的249千米每小时,但是苏联是在火车头上加装了两个涡喷发动机而成的,简直就是暴力改装。苏俄领导人简单粗暴的趣事1959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抵达莫斯科访问,乘坐的是波音707,波音707的优美豪华让赫鲁晓夫很羡慕,他命令在最短的时间内苏联也要拿出一款新客机,赫鲁晓夫访美时可不想丢面子,图波列夫设计局以图95轰炸机为蓝本设计了图114D专机应急,赫鲁晓夫乘坐尚在试飞中的图114去美国访问,真是为了面子命都不要了。普京给人的印象就是硬汉形象,苏联解体后分离主义肆虐,恐怖活动频发,普京的反恐手段更是简单粗暴,恐怖分子劫持人质逼迫俄罗斯政府妥协,普京即使面对巨大压力,但从不向恐怖分子低头。对付恐怖分子只有一个手段就是将其杀死,从肉体上彻底消灭。普京的反恐名言就是,如果在厕所里遇到恐怖分子,就把他溺死在马桶里。虽然简单粗暴,但也有效,让恐怖分子明白劫持人质达不到你想要的目的,不像叶利钦向恐怖分子低头,严重助长了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