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五水共治试点城市

天美资源网

五水共治,五水共治试点城市?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2014年,温州市“五水共治”投资247.6亿元,水利投资占全省的27%;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2个,消除垃圾河344条共666公里,整治黑臭河398条共530公里,建成生态河道398公里,累计建成滨水公园336个,发动社会捐资总额6.3亿元,上述6项以及市本级财政补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旧厂房改造面积、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增速等9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五水共治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五水共治是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五水指的是河流、湖泊、海洋、地下水和城市水体。五水共治是指通过综合治理,协同作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治理五水问题,达到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水灾害防控等目的。五水共治是中国政府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

五水共治,五水共治试点城市

五水共治和大禹有关系吗?

五水共治和大禹没有关系。

五水共治中的五水,指的是污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五水共治即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五水共治要弘扬大禹治水的精神,遵循客观规律,秉承自然法则,需要学习研究大禹治水,传承弘扬大禹精神。

五水共治条例?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五水共治是一举多得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核心,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可治理自来水、江水、河水等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抓五水,是由客观发展规律、特定发展阶段、科学发展目的决定的。水是生产之要,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治水就是抓转型;水是生态之基,气净、土净,必然融入于水净,治水就是抓生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用、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

五水共治是谁提出来的?

五水共治是2013年11月29日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其具体内容:五水共治即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核心,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可治理自来水,江水,河水等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