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奖令怎么写,红岩每章概括50字

天美资源网

嘉奖令怎么写,红岩每章概括50字?

《红岩》第一章概括:余新江得知炮厂被火烧,他找到甫志高,说明特务放火的情况。余新江传达领导许云峰的指示,让甫志高救济受灾工人,顺便建立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以“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备用联络站,顺便让工人陈松林作为书店的店员,陈松林常去重庆大学送书刊杂志,目睹了学生们反内战、反迫害的游行,结识了进步学生成瑶和黎纪纲。

嘉奖令怎么写,红岩每章概括50字

第二章

天色快黑尽了,陈松林忙着在人丛中忙碌着,听到一些零零散散的对话,大概都是讨论重庆大学的事情。夜渐渐深了,顾客也少了。这时,甫志高来到了书店,浏览着图书。在顾客中有一个头发长长、脸色苍白的青年,正聚精会神的读着书,这个青年常常最近来书店,有时入了神就会情不自禁的读出声来,于是,陈松林主动与他交谈,了解他叫郑克昌,他很歉疚耽误了他们的休息时间。到周一时,陈松林到重庆大学走进了华为的宿舍,看见郑克昌躺在黎纪纲的床上拿着本书读者着,了解到他是黎纪纲的表弟失了业暂时住到这里,陈松林给了他一本《时代》。

第三章

成瑶过江回家找二哥成岗聊天,她把《挺进报》带回来给二哥看,二哥担心她,和成瑶争吵。成岗回忆以前的事情,抗日战争初期,他考进了工厂当了一名办事员,他到总厂的修配厂做管理员,那座工厂即将面临倒闭,机器不能用,工厂面临倒闭,他让工人复工,工厂恢复了。他担任印刷《挺进报》,与江姐见面又担任了写钢板的责任。

第四章

江姐和华为乘船,甫志高送他们,到华为他们家乡的地方,江姐看见布告上写着死去的战友,得知彭松涛也牺牲了,她眼泪盈眶。到了华为他们家,老太婆激动迎接江姐,江姐误认为老太婆还不知道老彭已牺牲,而华为却刚知道。老太婆和江姐眼泪盈眶。

第五章

郑克昌骗取甫志高、陈松林的信任,成岗花费很多精力印刷好《挺进报》。李敬原来到成岗家,成刚想要印刷《进攻》,李敬原拒绝,成岗知道他珍藏着的这份文件是李敬原写的,产生了额敬意。李敬原回想起他参加重庆市委领导与周总理见面的事情。

第六章

在一栋黑沉沉的大楼里,徐鹏飞是这里特务的头子之一,主宰着一切人的命运,《挺进报》到处流传查不到来源使他非常愤怒,徐鹏飞审问共产党,他从魏吉伯、黎纪纲(他们都是严醉身边的特务)口中了解到《挺进报》的来源,甫志高、陈松林暴露。

第七章

许云峰得知沙坪书店甫志高要扩大、准备办刊物,陈松林与许云峰说新来的店员郑克昌,使许确认是特务,陈松林离开。甫志高面对许云峰的命令与审问不以为然。不听从他的命令,要回家于是被捕。郑克昌与魏吉伯来店内抓人,被骗。

第八章

李敬原和许云峰在茶园里接头,许云峰没想到早已断绝组织联系、自己过去的交通员成岗那里骗钱,看见甫志高守在门口,甫志高已叛变,许云峰保护李敬原被特务捕,特务们赶到成岗家,意外发现《挺进报》的来源,成岗急中生智把扫帚挂在窗口保护大家,成岗被捕。成瑶与李敬原在中山公园碰面,成瑶知道成岗被捕和印刷《挺进报》。

第九章

沈养斋打电话祝贺徐鹏飞捕获,徐鹏飞审问许云峰,而许云峰却不为所动,徐鹏飞把他所有的事情挑出念给他听。铁门打开,许云峰发现在里的成岗,已血肉模糊。徐鹏飞了解到,《挺进报》的领导人是许云峰。许云峰有意把敌人的全部注意力都引向了自己,保护了组织和群众。许云峰写“我的‘自白书’”发表自己对党的深厚的感情。

第十章

徐鹏飞和徐太太在客厅中迎接客人,公、秘单位都归徐鹏飞一人领导,毛人凤为共产党正在煽动全市工人罢工,共产党到处散发传单。特务用计妄想和许云峰举杯喝酒偷拍上报纸,结果失败,许云峰识破。他和特务头子毛人凤交谈,毫无退缩

中医接骨七天痊愈是真的吗?

中医接骨七天痊愈是真的吗?作为一名非骨科也非中医的医生,我认为“中医接骨”的范围较大,若已经发生了骨折,恐怕“七天”是不能痊愈的。有一句话叫做“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是前人总结的话语,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如何看待骨折

骨折,顾名思义就是骨头失去了连续性,出现了裂缝,严重时还会有明显的移位及损伤周围的组织。

作为口腔医生,以颌面部骨折为例。一般发生骨折后,局部会有凹陷或是隆起,皮肤淤青,导致视物模糊等。颌面部的骨折还会导致张口受限,面型改变,甚至引起呼吸困难,紧急时需要气管切开等操作。因此,骨折是一个比较严重且带来很大影响的创伤。

如何辨别看待中医接骨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何况作为没有太多医学常识的普通患者呢?不过,中医博大精深,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特别是小儿骨折或者成人的某些骨折,中医接骨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有些医院还开设有中医正骨科。

但是,也不能够神化中医,中医接骨也有局限性,如粉碎性骨折,移位较大的骨折,往往西医手术下复位效果更好。

骨折的愈合有一定的时间

中医、西医各有长处,求同存异才是更好发展的方向,不能一味打压和贬低某一方,当然,也没有必要做无谓的吹嘘。

骨折的愈合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创伤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患者的身体情况等有所差别。拔牙后的创口一般都需要3个月才能趋于稳定,何况明显的骨折呢?因此,中医接骨七天痊愈是有很窄的适应症的,并不是适应很多情况。

总结:中医,博大精深,经过很多的前辈的实践不断总结,有很多独到之处,值得借鉴与学习。但是,也不应该盲目去吹捧,七天痊愈仅仅是噱头,脚踏实地方能好好发展。

纳粹党卫军为什么要佩戴骷髅戒指?

纳粹党卫军所佩戴的“骷髅头”戒指,实际上不是普通的个人装饰品,而是一枚荣誉戒指。下面是它的由来、设计、颁发、回收及消亡的历史。让你零距离欣赏戒指的设计细节,全面了解这枚象征着荣耀的戒指的背后故事。01 由来这枚“骷髅头”戒指并没有被列为国家勋章,因为那是帝国元首的礼物。它是由党卫军首领海因里希·希姆莱于1934年4月10日创立,并以个人的名义授予党卫军的奖品。因此,它被列为党卫军的高级奖项,表彰佩戴者所取得的个人成就、对职责的奉献,以及对元首和理想的忠诚。它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警醒。它时刻提醒着佩戴者,为了帝国的事业,个人要随时准备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 党卫军首领海因里希·希姆莱。

02 设计党卫军“骷髅头”戒指的正面由一个巨大的橡树叶围绕而成,上面镌刻着一个骷髅头和五个呈对称排列的古老而又神秘的如尼文符号。据说,在异教徒的德国神话中,雷神托尔曾拥有一枚纯银戒指,希姆莱在设计这枚“骷髅头”戒指的时候在形态和理念上进行了借鉴。

▲ 骷髅头戒指上的符文标记位置示意图。

戒指设计完成之后,每一枚戒指的制作,都是由慕尼黑奥托·加尔公司专门委托的珠宝商采用纯手工铸造的方式制作完成的。在戒指的内侧,都刻上了受奖人的姓名、授予日期,以及希姆莱手写签名的摹本。

▲ 戒指的正中是一个经典的骷髅头形象。

▲ 在骷髅头的左右两边,各刻有一个三角形的符文,代表着太阳的力量和征服的能量。

▲ 左边的第二个符号:是一个六边形的符号,代表着信念和同志情谊。

▲ 右边的第二个符号:是一个方框内的万字符号,代表着雅利安人的力量。

▲ 与骷髅头正对着的符号,也就是戒指的后面:是一个圆圈圈着两个如尼文符号,代表着救赎。

03 颁发最初,这枚戒指仅仅是颁发给党卫军老卫队的高级军官的,当时老卫队的人数不足5000人。但是后来,该奖项的颁发资格逐步被放宽。到了1939年,几乎所有服役超过三年的纳粹军官都有资格获得这枚荣誉戒指。但是,如果颁发对象因违反党卫军纪律守则而受到了惩罚,则戒指的颁发时间要随之推迟。

▲ 随戒指一起颁发的鉴定证书。

这枚戒指只能佩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和这枚戒指一起颁发的,还有希姆莱的一封标准版嘉奖令,以及一张戒指鉴定证书。嘉奖令以希姆莱的身份写就,全文如下:

我谨授予你党卫军“死亡之首”荣誉戒指:这枚戒指象征着我们对元首的忠诚,我们坚定不移地服从,我们的兄弟情谊和同志情谊。死神的头颅提醒我们,为了日耳曼人民的利益,我们应该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符文正对着死神的头,是我们过去繁荣的象征,我们将通过国家社会主义恢复繁荣。两个符号如尼文代表我们党卫军的名字。万字符和哈格尔如尼文代表了我们对我们的哲学最终胜利的不可动摇的信念。戒指是用传统的德国树叶——橡树叶缠绕而成的。荣誉戒指不能买卖,也绝不能落入那些无权佩戴它的人手中。当你离开党卫军的时候,或者当你死亡的时候,戒指必须归还给党卫军。未经授权取得该戒指的复制品是被禁止的,并将受到法律的惩罚。戴上戒指以示荣耀! 希姆莱 04 回收对于这枚荣誉戒指的所有颁发记录都会记载在《干部年资表》和持有者的人事档案中。所有被党卫军降职、停职或开除的戒指持有者,以及主动退伍或期满退役的人,都必须将戒指和嘉奖令归还给党卫军。如果这些人后来又重新被党卫军所接纳,那么他将重新获得评选荣誉戒指的资格。

▲ 德国威尔斯堡鸟瞰图。

当一名戒指持有者去世后,他的亲属可以保留他的嘉奖令作为纪念,但必须把他的戒指归还给党卫军人事部,然后组织上会安排专人将戒指保存到位于威尔斯堡的城堡中,以作为对曾经的戒指持有者的永久纪念。

▲“骷髅头”戒指是党卫军的荣耀。

同样的,如果戒指佩戴者在战斗中被杀死,那他的战友必须将他的戒指从他的尸体上取下,然后交由部队指挥官归还给党卫军人事部进行保存。这样的规定,使得“骷髅头”戒指更增添了一份神圣的光辉。回收上来的荣誉戒指既是一种纪念品,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不断激励着后来者英勇作战,光荣献身。05 消亡“骷髅头”荣誉戒指在那个年代一度成为备受追捧的荣誉,对于许多没有资格佩戴的党卫军和德国警察来说,尤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为此,他们甚至找到当地的珠宝商,有时甚至是集中营里的犯人,命令他们用金银等材料制作出了各种非官方版本的“骷髅头”戒指,然后自己偷偷地过一把佩戴的瘾。

▲ “骷髅头”戒指上的四种神秘的符文。

1944年10月,希姆莱下令停止进一步制造和颁发戒指。1945年春天,二战逐渐接近尾声,纳粹德国大势已去。为了防止戒指落入到盟军的手里,希姆莱下令将大约11500枚戒指封存在威尔斯堡附近的一座山洞里,然后炸毁了山洞。直到今天,依然没有人能够发现它们的身影。

▲ 如今,一枚仿制的骷髅头戒指市价在几十美金。

据估计,从1934年到1944年间,被颁发出去的“骷髅头“荣誉戒指总共大约有14500枚。据党卫军官方统计,到1945年1月,大约有64%(9280枚)的戒指在“持有者”死后被归还给了党卫军。另有10%(1450枚)的持有者在战场上阵亡,还有26%(3770枚)的戒指,要么被持有者留下,要么下落不明。这意味着,从理论上讲,在战争结束时,大约有3000-3500枚戒指流落到了民间。(文/世界历史那点儿事)

若将其俘虏可是大功一件?

一名少将六名大佐,俘虏一人都是大功一件,为何李云龙放弃了?

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走了狗屎运,本来只是一场小小的伏击战,竟然捞到了“一名少将六名大佐”这样的大鱼。这七个人随便俘虏其中一人都是大功一件,为何李云龙把他们全部击毙了?

在电视剧中,少将服部直臣是日军华北方面军21旅团少将旅团长,而其余六名大佐都是连队长级别的军官,还有180人都是中队长以上军官。他们之所以扎堆出现,就是要观摩三本一木的特种作战方法,从而为华北治安战打开局面。

山本一木偷袭八路军总部得手,政委赵刚苦苦支撑眼看就要全军覆没。可是,三本特战队忽然撤军了。对此,赵刚苦思不得其解,山本一木说,观众没有了,表演还有意义吗?

也就是说,李云龙对战地观摩团的伏击,实际上一箭双雕,不仅自己取得战果,还粉碎了三本特战队对八路军总部的偷袭。

不得不说,《亮剑》的编剧水平就是比较高。

不过,如果李云龙俘虏了这七个人不是更好吗?为何没有把他们俘虏了呢?

编剧和导演不让,李云龙也没办法。

我们可以想象李云龙俘虏了这七个人,接下来会怎样?

李云龙上报第十八集团军司令部,得到了嘉奖和更多的军火弹药支持。

重庆的蒋委员长收到消息,不得已发布嘉奖令“李云龙部伏击日军,斩获颇丰,限日将俘虏押送重庆”云云。

这七条大鱼,要送到重庆去吗?

李云龙是不是跟着要当旅长甚至师长了?

这样的故事情节,恐怕就真的走上抗日神剧的路子了。

不过,更难的剧情并不是这样。而是编剧需要好好编一下李云龙独立团成立“日本八路”的故事了。

整个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总共俘虏了2000多名日军,这些日军大多数加入了八路军,还有一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反战人士。有的成了八路军里面的技术工种,帮助造炮弹操作枪炮,有的则是成了宣传人员,帮助八路军瓦解敌军。

如果李云龙俘虏了这些人,这个故事编下去太难了。

电视剧的编写,要有一定限度,俘虏并且策反日军少将的故事,历史上没有,编剧也不敢随便编。

真实的历史中,李云龙伏击战地观摩团之战,其实就是韩略村伏击战。

韩略村伏击战中,真正的主角是王近山中将。

1943年10月17日,临汾地下谍报站向太岳军区汇报,称日军参谋本部从各地抽调旅团长、联队长、少佐、军官学校学院180人,由旅团长服部直臣率领,即将到太岳军区进行实地观战。

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大将接收到了消息,立即命令386旅旅长第二军分区司令王近山秘密潜伏在临汾附近公路,一定要全歼这个观战团。

王近山号称王疯子,是有名的好战分子,全歼这个180人的队伍,并不需要太多军队,一个团足够,386旅16团,接下了这个任务。

23日,战地观摩团从临汾出发,乘坐3辆小轿车和10辆大卡车,向我太岳军区前进,这支部队过于轻敌,没有大部队掩护,只有军校学员跟随。24日战斗在韩略村打响。

王近山发现,这个观摩团非常顽强,如果不能速战速决,16团有可能反而被日军增援部队全歼。所以,王近山脱掉上衣冲入敌阵,日军很快陷入崩溃。

一场战斗下来,日军少将服部直臣以下,180人全部战死。我军刚刚撤出战斗,日军飞机就到了。

这场战斗,日军战死的人有少将9人,大佐中佐少佐共99人,学员60人,司机15人。这是《党史纵横》中《韩略村痛歼日军军官观光团》的说法。

《侵华恶魔冈村宁次》中讲到,386旅歼灭了180多名日军,其中少将旅团长1名,大佐6名,其余都是中队长小队长之类。这一描述,与《亮剑》基本吻合。

《八路军129师征战纪实》也基本认可了歼灭日军少将1人,大佐6人的说法。

不过,值得怀疑的是,日军的《冈村宁次回忆录》中,并没有提到服部直臣战死的信息。《华北治安战》《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也没有提到韩略村伏击战。

也就是说,服部直臣这个少将,到底有没有在战斗中被打死,这都是一个未知数了。

也许,服部直臣偷偷藏起来躲过一劫了?

反正,这么大的事情,小说和电视剧,是不敢瞎编的。

为什么有些人说亚里士多德是西方人伪造出来的人物?

只能说人是真实存在过的,他的书则可能是真假都有,但是他的思想真实存在:

最新考古证据

根据此网站统计,有四部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出土,分别是《致马其顿国王的书信》,《劝学录》,《尼各马可伦理学》,和《范畴篇》。这些作品根据维基的解释大概在公元2世纪左右抄写而成。

1、中国的证据

亚里士多德的书,正式出现在中国是在明朝。出处,明末李之藻翻译的《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概论》,中文译名《名理探》:

啥,你说看不懂这是啥?

不得不说明末把哲学翻译成“爱知学”可以说很信达雅

别说亚里士多德了,柏拉图(霸辣笃)都有啊

至于著作,明末就认为存世的亚里士多德著作有120卷。当然,何教徒可以黑大明被共济会蜥蜴人脑控了嘛......

在更早的元朝《回回药方》中也出现了“阿剌思他黎西(亚里士多德)为亦西刊达而国王(伊斯坎达尔,即亚历山大)造者”的说辞,大元也需要造假吗》?

2、史料证据

从史料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的大量著作不是在隔离、真空中存在的。他的一生与大量当代人物有广泛而直接的联络,这些人物,包含很多留下文献的历史学家,也都记叙了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交流与互动的具体内容。比如古希腊历史传记学家普拉塔克(Plutarch),查阅无数文献资料,并亲自采访不同人物来写人物传记。历史资料记载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王国的皇家医生,父亲死时亚里士多德是个儿童;亚里士多德17岁时在叔父的带领下成为柏拉图的学生,并逐渐成为了最优秀的学生;46岁时成为亚历山大的老师等。又比如,亚历山大远征过程中嘱咐专人不断采集当地的动植物标本等科学原材料,运回希腊,供亚里士多德做科学研究。亚里士多德在动物学、植物学都做出了奠基性的文献著述,所提到的很多动植物也只有亚历山大征服的东方国家才有。

因此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完整、有机的人物,贯穿在他所处在的整个时空和历史当中,而非隔离下的杜撰。

亚里士多德的弟子亚里士多塞诺斯(Aristoxenus)活跃在公元前4世纪后期,虽然其著作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已经无法找寻,但仍然留下了诸如论音乐、论和声、论乐器这些残篇以及一些对老师和其他名士的随笔,上世纪90年代学者Lionel Pearson将亚里士多塞诺斯的音乐理论残篇整合起来推出了一本《Aristoxenus Elementa Rhythmica》。

接替亚里士多德引领逍遥学派的二代目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是著名的植物学者,他的著作《论植物(Historia Plantarum)十卷》现在还残留九卷,经过英译和拉丁文译后的译本收藏在悉尼大学费雪图书馆,是泰奥弗拉斯托斯在授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注释版本,到他去世前仍然在不断批注和更改。

和亚里士多德曾经处同一个时代但更为年轻的希腊著名医学家希罗菲卢斯(Herophilos)在亚历山大港工作时,曾经纠正过亚里士多德的医学理论,并且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名震天下的神经学专家,他是史上第一个发现神经系统的解剖学专家,留有数篇著作。古罗马医学家凯尔苏斯(Aulus Cornelius Celsus)曾经学习希罗菲卢斯的神经学知识,后来他著作《论医学》时在序言(Prooemium)里评论过希罗菲卢斯和其他医学家的知识理论。

希腊化时期逍遥学派及新柏拉图学派对亚里士多德浩如烟海的注释,起码还留存几百种,表明了在古希腊的时候的确已经存在了一个“亚里士多德思想”——或者您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及比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多得多得多得多得多的希腊化时期关于亚里士多德作品的注释和批判全部是伪造的;

如果认为后世的二手三手记载不可尽信的话,那么就找这个人的继承者、同时代的历史人物或者有联系的相关人物,从这方面证实此人的存在。而且拉丁语英文开始翻译和记述亚里士多德已经是很后期的事,更早期还有拜占庭和穆斯林世界对亚里士多德的记载和作品翻译以及思想传承,可以根据这条线索慢慢往更上面翻。

3、存在的意义

古希腊肯定会有托古而作的伪书——毕竟全世界文明古国都有这样的传统在,而且也不能排除更多伪托之作未被找出来,所以只能说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发生。比如中世纪的拉丁文产物《亚里士多德神学》曾经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所著,是经过拉丁语翻译的译本,多年后才被发现其实是公元3世纪的哲学家普罗提诺(Plotinos)的教学对话汇集典《九章集》。

也有可能亚里士多德领导了一个学术团体,大量著作是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的集体创作。但是现存亚氏著作的语言学研究表明,大部分著作是一个人写的,最起码是一个人最后润色定稿的。

但是要否定亚里士多德的整个人“都是后人虚构”的话,需要更加大量的证据和研究才能证明该观点成立。

不过退一万步说,即便有伪书,也可能是时期稍微向后一段时间的人伪托,对于研究该段历史文化仍有价值;就好比黄帝内经是源流古老的著作,对于研究古代中国医学传统有着重要价值,但你总不会相信黄帝内经真的是黄帝写的吧?

难道因为不是黄帝写的书,这本黄帝内经就没有意义了吗?

亚里士多德那么多书存世,留下的思想可是真实有意义的!思想无法伪造,人和书都可以伪造。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