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糖和可乐,可乐和薄荷糖加在一起会怎样?
可乐会与薄荷糖发生反应,将薄荷糖扔进可乐中几秒钟后,可乐会喷涌而出,同时食用两者可能会引起胃胀、二氧化碳中毒等不良反应。
可乐能够喷出来,靠的就是其中的气体——二氧化碳,而这种气体溶于水遵循亨利定律,即在一定温度时,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这种气体的压力成正比。
在汽水的生产过程中,工厂会利用高压装置往水里添加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溶解在水中,并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灌入饮料瓶中时,一部分二氧化碳会从汽水中溢出,但因为瓶子是封口的,气体出不去,于是瓶内压力比较高,汽水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也能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但当瓶盖突然打开的时候,瓶内气压迅速变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低了。
于是此时汽水中的碳酸就是过饱和的状态,而过饱和的碳酸会自发分解出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人饮用碳酸饮料后,产生出的气体会通过胃部贲门正常排放,但如果胃部在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则有可能使胃部剧烈膨胀,导致胃部受损,严重者还可能造成“贲门”撕裂,甚至危及生命。
曼特斯薄荷糖放在可乐汽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沸腾可乐”的游戏源于网络,将几颗“曼妥思”薄荷糖扔进汽水,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喷射出来。
一些论坛上还链接了游戏视频:一名外国壮汉一口气吃下14颗薄荷口香糖后喝可乐,接着大量可乐从他的嘴角喷了出来,壮汉倒在地上痛苦万分。
可乐和薄荷糖混在一起会变致命的“沸腾可乐”?日前,可口可乐(中国)接受记者采访时首次发出声明表示,“这完全是一个不确的谣言”。
近日,有人将饮用“沸腾可乐”作为游戏来玩,专家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这种“沸腾可乐”的成分是否具有安全问题,但不提倡这样的游戏。
前段时间,网上有传言称一名巴西儿童在饮用健怡可口可乐并食用一种薄荷味软糖后死亡。
对此,可口可乐(中国)发言人赵彦红表示,“这完全是一个不确的谣言”。
新闻回顾:可乐加薄荷气体喷射 “沸腾可乐”可致命 她表示,可口可乐是已经有多年历史的成熟产品,与其他任何食物共同食用,包括薄荷口味食物,都不会导致人体任何病症。
她同时强调,可口可乐产品中的各种原料,以及上述薄荷味成分,都是安全的食物成分,在全世界各地各类食品饮料中广泛使用。
生产该种糖果的制造商不凡帝范梅勒糖果(中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也称,他们的产品经过了质量检测,所用原料都绝对符合规范。
记者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关于“沸腾可乐”的视频,显示将“曼妥斯”糖果投入可乐瓶内,瞬间可乐便从瓶中喷射而出。
还有不少试验者表示,只要将薄荷糖和碳酸饮料混合,都会出现类似现象。
对此,赵彦红认为,这种现象应该是由于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与糖果疏松易吸水表面的渗透作用所致。
“但是现实中人们食用这种糖果时,牙齿的咀嚼会破坏其疏松易吸水的表面,令这种现象不会发生。
” 广东省疾控中心一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是第一次听说薄荷糖与碳酸饮料混合之后会发生喷射的现象。
她解释,柠檬酸等酸性物质与碳酸饮料中的碱性物质混合后,会形成柠檬酸钠,过程中还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因此如果糖果中含有柠檬酸,那么“沸腾可乐”产生的原理就有可能是酸碱物质混合后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进而造成喷涌。
但她表示,这只是简单推测,具体的原因还要通过实验进一步分析。
专家指出,“如果大量气体瞬间在胃部产生,轻则会带来不舒服的感觉,重则有可能会导致胃部受损。
”因此,尽管目前薄荷糖与碳酸饮料或者啤酒混合后产生喷涌的具体原因以及混合物的安全性还无法完全弄清,但建议消费者应尽量避免尝试将两者混合食用,尤其不应作为游戏来进行。
薄荷糖加可乐的科学原理?
薄荷糖入水后释放出的凝胶和树脂破坏了可乐液体的表面张力,而薄荷糖里有很多细密的微孔结构,是形成二氧化碳泡沫的理想场所。
“曼妥思”薄荷糖含有阿拉伯胶,这个成分会让水分子的表面张力更容易被突破,使可乐以惊人的速度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能喷那么高。
薄荷糖含有许多果胶类物质,这类物质的孔隙结构和碳酸发生物理反应,会加速二氧化碳的释放速度。
100个可乐和100个薄荷糖能不能把一个玻璃震碎?
不能。因为玻璃的强度非常高,100个可乐和100个薄荷糖的冲击力无法对其造成足够的压力,从而使其破裂。此外,玻璃的脆性很强,即使受到一定的压力,也可能会产生小裂纹,但并不一定会破裂。所以,100个可乐和100个薄荷糖不能把一个玻璃震碎。如果想破坏玻璃,需要使用更大的力量,比如重物的冲击或者高压水流的喷射等方式。
薄荷糖和可乐谁反应最大?
薄荷糖。薄荷中的薄荷油具有辛凉的芳香气味,能够刺激神经,使人振奋、提神醒脑;薄荷中含有的薄荷油有挥发性,在体内具有行气作用,能够疏肝解郁;薄荷的气味对消化道以及呼吸道有着缓解作用;薄荷糖能够帮助清新口气,防治口臭。
可乐一种饮料,用可乐果树的子实为原料加工配制而成,含二氧化碳,不含酒精,味甜,呈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