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时间

天美资源网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时间?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政之名,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 中学历史教科书主要介绍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史记索隐》或《荀子》的版本。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时间

《史记索隐》的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荀子·王霸》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中学历史教科书兼顾两种说法。

春秋五霸是哪五国?

春秋时期出名的五国是:齐国、宋国、晋国、秦国和楚国。

1、宋国

宋国(公元前1114年—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宋氏。

周公辅佐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朝故地,建立宋国。宋国地位特殊,与周为客,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以奉商朝祖先的宗祀,继承商文化。

春秋时期,宋襄公在齐国内乱时,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2、齐国

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为今山东。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

齐国是周代重要的封国,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齐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资源,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

3、楚国

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周朝时期华夏族建立的诸侯国, 国君为芈姓熊氏,出土材料中,芈的原字为嬭(nai),熊的原字为酓(yan)。

《史记·楚世家》 “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 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4、晋国

晋国(前11世纪—前349年),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侯爵,姬姓晋氏 ,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 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继位后改为晋。

晋国在晋献公时期崛起,“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晋文公继位后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一战而霸。晋襄公时期先后在肴之战和彭衙之战中大败秦国,继其父为中原霸主。

晋景公时,晋国在邲之战中败给老对手楚国,转而经略北方,在鞌之战中大败齐国后,又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攻入楚国本土。晋厉公继位后连败秦、狄,并在鄢陵之战再败楚国,复霸天下。晋悼公时国势鼎盛,军治万乘,达到晋国霸业的巅峰。

5、秦国

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建立者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连同原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咸阳)之地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 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春秋五霸具体所指,有以下几种说法:

1.孔子—孟子的说法:

孔子删定的《春秋》说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

《孟子》继承它,指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公。(但是秦穆公、宋襄公并未成为中原霸主)。《孟子·告子》:“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又说:“五霸,桓公为盛。”

2.墨子—荀子的说法:

《墨子·所染》谓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所染当,故霸诸侯”。

《荀子》以上述五君为“五伯”。

《荀子·王霸》称:“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所谓信立而霸也。”《荀子·议兵》又说上述五君,“可以霸而不可以王”。

从春秋的历史状况看,此说较为恰当。大国争霸是春秋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时因诸侯割据,未能形成统一的政治核心,诸侯中相继兴起的强国,有的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如齐桓公、晋文公;有的形式上取得周王室认可,如越王勾践;有的则打算取代周王室,如楚庄王。他们都为争夺仆从国而展开政治和军事的角逐以谋求霸主地位。事实上,春秋数百年间,追求并达到这种地位的君主不止5位 ,齐桓公等不过是最著名的几个代表。由于论者取舍标准不同,故而出现了分歧的说法。五霸指的五人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3.后世说法:

东汉《白虎通·号》记:“或曰五霸谓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人阖闾也。”

东汉《风俗通义·五霸》曰:“《春秋》说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是五霸也。”

唐代颜师古注《汉书》云:“五霸谓齐桓、晋文、秦穆、宋襄、吴夫差也。”唐代《史记索隐》用孔子—孟子的说法,说齐桓 晋文 秦穆 宋襄 楚庄。

可见历来解释之歧异。

春秋五霸分别指的是谁?

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春秋五霸都是谁战国七雄都是谁?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的七个强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春秋五霸"七种说法分别是: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索隐》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