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李绅到底浪费了多少粮食?
目录
锄禾日当午的作者是谁?
李绅写悯农时,真的在心疼农民吗?
传说李绅在李逢吉面前挥霍无度,是真是假?
李绅一生俸禄有多少?真的如传说般富可敌国吗?
李绅作为宰相,对农民阶层有哪些作为?
正文
锄禾日当午的作者是谁?
想来大家对《悯农》这首诗都不陌生,尤其是第一句“锄禾日当午”,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朗朗上口。
但是,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相信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李绅。
没错,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李绅,他是唐朝中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李绅的字是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他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交情匪浅,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李绅写悯农时,真的在心疼农民吗?
《悯农》这首诗以其朴实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农民们在炎炎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很多人都不知道,李绅写这首诗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真的在心疼农民。
当时,李绅刚刚踏入仕途,想要博取名声。他听说农民生活艰苦,便写了这首《悯农》来表达自己的“悲天悯人”情怀。当他真正成为官员后,却忘记了曾经的誓言,大肆挥霍,压榨百姓。
传说李绅在李逢吉面前挥霍无度,是真是假?
关于李绅挥霍无度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据说,有一年夏天,李绅回乡探亲,正巧好友浙东节度使李逢吉经过这里。于是,两个人相约登城东观稼台。
李绅指着田野里的庄稼,对李逢吉说:“这些庄稼都是我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李逢吉半信半,就让李绅拿出证据来。李绅便让人抬来一袋谷子,当众洒在地上。
李逢吉看到这一幕,大吃一惊。他没想到,李绅竟然如此挥霍无度。要知道,在当时,粮食可是非常珍贵的,浪费粮食就是一种犯罪行为。
李绅一生俸禄有多少?真的如传说般富可敌国吗?
李绅作为唐朝宰相,其俸禄自然不菲。据史料记载,李绅在担任宰相期间,年俸为4000石。4000石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今天的大约40万斤粮食。
虽然40万斤粮食听起来很多,但对于李绅这样的高官来说,其实并不算什么。要知道,唐朝的宰相,除了俸禄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收入,比如:
私田收入:唐朝的宰相都有自己的私田,这些私田的收成可以为他们带来丰厚的收入。
受贿收入:在唐朝,官员受贿是一个普遍现象。李绅作为宰相,自然也少不了受贿。
兼职收入:唐朝的宰相往往身兼数职,每兼一个职务,都会有一笔额外的收入。
李绅的实际收入远远不止40万斤粮食。他富可敌国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他的生活确实非常奢侈。
李绅作为宰相,对农民阶层有哪些作为?
李绅作为宰相,虽然对农民的生活疾苦认识不足,但还是有一些措施试图改善农民的处境。
比如,他曾下令减免农民的赋税,并鼓励地方官吏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他还曾下令禁止官员强迫农民为自己修建庄园和田宅。
这些措施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贫困但多少能够减轻农民的负担,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各位读者,你们对锄禾日当午这首诗有什么不同的解读吗?你们觉得李绅作为一个诗人,在写出如此感人的诗句的却过着如此奢侈的生活,这种反差是否合理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