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 赏析

天美资源网

今天心血来潮,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赏析舒婷的《致橡树》这首诗的。这首诗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就学过,当时就觉得写得真但具体好在哪儿,又有点说不清。这回我可是认认真真地把它从头到尾“解剖”一遍!

我是怎么开始的?

我当然是先把这首诗仔仔细细地读好几遍。不瞒你说,第一遍读完,那种感觉又回来,就是那种... ... 朦朦胧胧的美哈哈,反正就是觉得文字很优美,读起来特别舒服。但我这个人,就喜欢刨根问底,我就想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写出这种感觉的?

致橡树 赏析

然后,我就开始“折腾”。

我先是上网搜一些资料,看看别人是怎么分析这首诗的。你还别说,网上资料真不少!我发现大家都说这首诗用“木棉”和“橡树”这两个意象,而且还说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把这两个东西都给拟人化。我一琢磨,还真是!

  • 橡树:你看,大家都说橡树很高大,木质又紧实,一看就是那种很可靠、很有力量的感觉,这不就是象征着男性嘛
  • 木棉:木棉,也叫英雄树,也是高高大大的,这不就代表着女性那种独立、自强的精神嘛

这么一分析,我感觉自己好像有点开窍!原来这首诗不仅仅是在写爱情,还在写一种平等、独立的爱情观!

我又干

我开始仔细分析诗里面的句子。我发现,舒婷用好多“不”字,什么“绝不像”、“绝不学”、“也不止像”... ... 一连串的否定,这是在干嘛

我琢磨着,这应该是一种对比?她先是说一些传统的爱情模式,比如说“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 ... 这些都是那种一方依附于另一方的感觉。然后,她用“不”来否定这些,就是想强调,她想要的爱情不是这样的!

那她想要什么样的爱情?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看到没?她要的是两个人像树一样,肩并肩地站在一起,互相独立,又互相依偎。

我得到

通过这一番“折腾”,我对《致橡树》这首诗的理解,那可是比以前深刻多!

我觉得,这首诗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它表达的那种独立、平等的爱情观。这在那个年代,真的是非常超前的思想!而且舒婷用的这种象征手法,也让这首诗读起来特别有味道,不会觉得很直白,反而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我觉得《致橡树》真的是一首非常棒的诗!它不仅写出爱情的美更写出一种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对独立人格的呼唤。 说这么多,不知道你们能不能体会到我的感受? 这回的赏析过程,让我收获满满!以后有机会,我还想跟大家分享更多我喜欢的诗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