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东西,翻到以前的银行流水单子,看着上面每个季度末多出来那么几块几毛钱的利息,就挺好奇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以前也没仔细想过,钱放银行给利息,天经地义嘛但具体怎么个给法,咱也不是很清楚。
于是我就琢磨着自己动手算算看。一开始嘛凭感觉想,不就是本金乘以利率嘛但活期存款,钱是经常进进出出的,本金天天变,利率又是多少?这就有点犯难。
我就上网扒拉一下,看不少说法。有的说用年利率除以365天,有的说除以360天。看着看着,感觉银行好像更喜欢用360天来算一年的利息天数,可能是为计算方便,咱也不深究,就按这个来。
他们说的那个计算公式,我看着觉得这个最靠谱:
利息 = 本金 × 日利率 × 存款天数
这里的关键是那个“日利率”。
咋算日利率?
这个就好办,就是把银行公布的那个活期存款年利率,再除以他们认定的那一年有多少天(也就是360天)。
比如,假设现在的活期年利率是0.3% (这个数字是我随便举例的,具体得看银行当时给的多少),那每天的利率就是:
0.3% ÷ 360 = 0.00000833... 大概就是这么个数,小得很。
动手算一笔
光说不练假把式,我找个简单的例子来算。假设我就放10000块钱在活期账户里,放30天没动过(当然实际情况很少这样,活期嘛就是方便随时用的)。
那这30天的利息大概就是:
10000(本金) × (0.3% ÷ 360)(日利率) × 30(天数)
算下来大概是:
10000 × 0.00000833 × 30 ≈ 2.5块钱
嚯,算完一看,一个月一万块钱的利息也就两块五毛钱。难怪平时看着流水单上那点利息没啥感觉。
更复杂点的情况
后来我又想想,咱的活期账户,钱不是天天一样的。今天发工资进账,明天交水电费又出去。银行咋算?
解一下,银行实际操作好像更细致点。他们会记录你每天账户里的实际余额,然后根据每天的余额来计算当天的利息,再把一个计息周期里(比如一个季度)每天产生的利息加起来,给你结算一次。有的说法叫什么“积数计息法”,听着挺专业,但意思差不多就是按天算,每天余额是多少就算多少。
- 今天有1万,算1天的利息;
- 明天花2千剩8千,就算8千的利息;
- 后天又进账5千变1万3,就算1万3的利息。
就这样一天天累加起来。这么一想,银行系统还是挺强大的,咱自己手动算肯定算不明白。
自己动手算一遍这个活期利息,虽然结果钱不多,但总算是搞清楚银行给我那几块钱是怎么来的。过程不复杂,就是那个日利率太低,再加上银行按360天算,感觉好像又少一点点点。不过弄明白总比糊里糊涂也算是个小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