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口腔修复领域,烤瓷牙凭借其良好的美观性和功能性,成为众多牙齿修复患者的选择,对于烤瓷牙究竟是怎么做的,许多人却并不了解,下面,我们将详细地为大家揭开烤瓷牙制作的神秘面纱。
术前检查与诊断
在制作烤瓷牙之前,牙医首先会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这包括观察牙齿的整体排列情况、咬合关系,检查牙齿是否存在龋齿、牙髓病变、牙周炎等疾病,通过口腔X光片,牙医能够清晰地了解牙齿的内部结构、牙根的情况以及牙槽骨的健康状况,还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是否有全身性疾病、过敏史等,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烤瓷牙的制作和后期效果。
如果患者存在牙周炎,必须先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控制炎症,否则即使制作了烤瓷牙,也可能因为牙周组织的不健康而导致烤瓷牙松动、脱落等问题,只有在确保口腔健康状况符合条件后,才能进入烤瓷牙制作的后续步骤。
牙齿预备
牙齿预备是烤瓷牙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牙医会根据患者牙齿的具体情况,使用专业的牙科车针等工具,对需要制作烤瓷牙的牙齿进行磨切,磨切的目的是为烤瓷牙的制作预留出合适的空间,同时要保证牙齿的形态和位置符合修复要求。
牙齿的各个面都需要进行磨切,包括唇面、舌面、邻面和咬合面,磨切的厚度通常在0.5 - 2毫米之间,具体的厚度要根据烤瓷牙的类型(如金属烤瓷牙、全瓷烤瓷牙等)和患者牙齿的原始情况来确定,在磨切过程中,牙医需要非常小心,既要保证足够的空间,又不能过度磨切损伤牙髓,还要注意保持牙齿预备体的形态和轴壁的聚合度,以确保烤瓷牙能够良好地就位和固位。
在磨切邻面时,要避免损伤邻牙,同时保证邻面的接触关系正常,在磨切唇面时,要考虑到美观因素,使烤瓷牙修复后能够与天然牙的外观相似,牙齿预备完成后,牙齿的形态会发生明显变化,变得比原来小,表面也会更加平整。
取模
牙齿预备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取模,取模的目的是获取患者牙齿预备体以及周围口腔组织的精确形态,为制作烤瓷牙提供准确的模型,目前常用的取模材料有硅橡胶等。
牙医会在患者口腔内放置隔离材料,如棉卷等,以防止唾液等污染取模区域,将硅橡胶印模材料注入特制的托盘内,迅速放入患者口腔中,让患者咬合在正确的位置上,硅橡胶材料会在短时间内凝固,形成牙齿预备体和周围组织的精确印模。
取模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口腔静止,避免说话或吞咽动作,以确保印模的准确性,印模取出后,牙医会仔细检查印模的质量,确保牙齿预备体的细节、邻面接触关系等都清晰准确地反映在印模上,如果印模质量不佳,可能需要重新取模。
制作临时牙
在等待烤瓷牙制作完成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牙齿预备体,恢复患者的美观和部分咀嚼功能,需要制作临时牙,临时牙通常由树脂材料制作而成。
牙医会根据牙齿预备前的形态和患者的口腔情况,在模型上制作临时牙,制作完成后,将临时牙用临时粘结剂粘结在牙齿预备体上,临时牙的外观和功能虽然不能与最终的烤瓷牙相比,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牙齿预备体受到损伤,同时也能让患者在这段时间内保持相对正常的外观和咀嚼能力。
临时牙可以防止牙齿预备体受到冷热刺激,避免牙髓出现敏感症状,它也能维持牙齿之间的正常间隙和咬合关系,防止邻牙移位和对颌牙伸长。
烤瓷牙制作
取模完成后,印模会被送到专业的口腔技工室,由技师开始制作烤瓷牙。
(一)制作金属内冠(如果是金属烤瓷牙)
对于金属烤瓷牙,首先要制作金属内冠,技师会根据印模灌注石膏模型,然后在模型上制作金属内冠的蜡型,蜡型的制作需要非常精细,要准确地复制牙齿预备体的形态,并且要考虑到烤瓷层的厚度和烤瓷牙的最终形态。
蜡型制作完成后,会进行包埋、铸造等工艺,将蜡型放入特制的铸圈中,加入包埋材料,经过加热等处理,使蜡型熔化流出,形成一个与蜡型形状相同的空腔,将金属材料(如镍铬合金、钴铬合金、贵金属等)在高温下熔化,倒入铸圈的空腔中,金属冷却后就形成了金属内冠。
金属内冠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厚度均匀,并且与模型上的牙齿预备体完全贴合。
(二)制作瓷层
无论是金属烤瓷牙还是全瓷烤瓷牙,瓷层的制作都是关键环节,对于金属烤瓷牙,在金属内冠制作完成并经过处理后,技师会在金属内冠表面堆筑瓷粉。
会在金属内冠表面涂上一层遮色瓷,其作用是遮盖金属的颜色,使烤瓷牙的外观更加自然,遮色瓷烧结后,再逐层堆筑体瓷和釉瓷,堆筑过程中,技师需要根据患者牙齿的颜色、透明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瓷粉,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堆筑。
每层瓷粉堆筑完成后,都需要放入烤瓷炉中高温烧结,烧结温度和时间等参数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瓷层的质量和性能,经过多次堆筑和烧结,最终形成具有自然外观和良好物理性能的瓷层。
对于全瓷烤瓷牙,制作过程则不涉及金属内冠,全瓷牙通常采用二氧化锆等高强度陶瓷材料制作,技师会根据模型,通过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或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制作出全瓷牙的瓷体。
CAD/CAM技术是通过对模型进行数字化扫描,然后在计算机上设计出全瓷牙的三维模型,再通过数控机床加工出瓷体,传统手工制作方法则是技师在模型上直接堆筑瓷粉,经过烧结等工艺制作瓷体,全瓷牙的制作同样需要考虑美观和功能因素,使修复后的牙齿能够与天然牙相似。
(三)上釉和个性化处理
烤瓷牙的瓷层制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上釉处理,上釉可以使烤瓷牙的表面更加光滑,增加其光泽度,同时也能提高瓷层的耐磨性和抗污性。
为了使烤瓷牙更加逼真,技师还会进行个性化处理,模拟天然牙的纹理、颜色渐变等,通过在瓷层表面添加特殊的色素等方法,使烤瓷牙的外观更加自然,与患者的其他天然牙更加协调。
烤瓷牙的试戴与调整
烤瓷牙制作完成后,会被送回牙医处,牙医会先对烤瓷牙进行初步检查,查看其外观、颜色、形态等是否符合要求,将烤瓷牙在患者口腔内进行试戴。
试戴过程中,牙医会检查烤瓷牙的就位情况,确保烤瓷牙能够顺利就位,与牙齿预备体紧密贴合,还会检查烤瓷牙的邻面接触关系、咬合关系等是否正常,如果烤瓷牙就位困难,可能需要对烤瓷牙或牙齿预备体进行适当调整。
在检查邻面接触关系时,牙医会使用牙线等工具,确保邻面接触紧密但不过紧,防止食物嵌塞,在检查咬合关系时,会让患者进行咬合运动,观察烤瓷牙与对颌牙的接触点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早接触或咬合干扰等问题,如果存在问题,牙医会通过调磨烤瓷牙等方法进行调整。
牙医还会检查烤瓷牙的美观效果,与患者沟通,根据患者的意见进行适当调整,如果患者觉得烤瓷牙的颜色与天然牙不一致,可能需要重新选择瓷粉或进行颜色调整。
粘结
经过试戴和调整,确认烤瓷牙的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后,最后一步就是粘结。
牙医会对牙齿预备体进行清洁和酸蚀处理,以增加牙齿表面与粘结剂的粘结力,在烤瓷牙内表面和牙齿预备体表面分别涂布粘结剂,将烤瓷牙准确地就位在牙齿预备体上,使用光固化等方法使粘结剂快速固化。
粘结完成后,牙医会再次检查烤瓷牙的咬合关系和邻面接触关系,确保没有问题后,烤瓷牙的制作和修复过程就全部完成了。
烤瓷牙的制作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专业技术,从术前的检查诊断到最终的粘结,每一步都需要牙医和技师的精心操作,以确保烤瓷牙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美观和功能修复效果,让患者拥有健康、美观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