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上观山水正确下联,广东观音山森林公园升至70万奖金征集对联?
谢谢邀请!
上联:
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联:
建国路旁建路桥。仄仄仄平仄仄平,国古仄。
下联:
展览馆中展馆藏。仄仄仄平仄仄平。
题目是七字联,但只使用了五个字:第一个字和第五个字,第三个字和第六个字同字。
七字联,第二个字和第六个字同声,第四个字与它们声部相反。假如没有做到,就是失替。这条规则试用于所有七字联。“观音”对“建国/展览”:
动词+名词+(动词)。
“山”对“路/馆”:名词。
“上”对“旁/中”:方位词。
“观山水”对“建路桥/展馆藏”:
动词+名词+名词。
我是画大卫,感谢您的关注。
对对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游人园区游园景
观音山上观山水?
我自己有两个!
一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佛在众生度众生!
二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芸芸众生有善心!
本文两副对联为原创文章,如未得到作者同意不得抄袭和转发转载!违者必究!
谢谢观赏!
观音山上观山水下联获奖名单?
观音山上观山水
梦幻镜中梦镜花
观音山上观山水
梦幻境中梦境心
观音山上观山水
梦幻镜中梦镜心
观音山上观山水
幻影镜中幻镜花
观音山上观山水
梦幻影中梦影心
观音山上观山水
幻梦影中幻影花
观音山上观山水
梦幻镜中梦镜空
观音山上观山水
悟道境中悟境空
观音山上观山水
悟相境中悟境空
观音山上观山水
悟法境中悟境空
观音山上观山水
所有相中所相空
观音山上观山水
自在相中自相空
观音山上观山水
梦幻镜中梦镜空
观音山上观山水
梦幻镜中梦镜花
题解:
“观音菩萨“有两种身, 一为生死肉身, 一为法性生身。
菩萨, 若未证法性, 仍有惑业, 受三界生死分段身者为前者; 证得无生法忍性, 舍离三界生死肉身, 得不生不死位。 菩萨又有的称为“菩萨摩诃萨”, 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摩诃”, 意为“大”;“萨”为“萨埵”的略音。“萨埵”, 意为“有情”或“众生”。 摩诃萨指有大心, 能救度极多众生, 使之得度脱生死的菩萨。
观音山,山名。概形或性吉祥观音菩萨相。
梦幻镜,世间,迷幻之境。
金刚经指点梦幻镜
看破,放下,自在
看 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译文】有为法都如同梦幻泡影,本来不可取不可说,又如同水露,如同闪电,虽然呈现过,瞬间消失,不可取不可说,应作如是观。
无常乃真实有常。何为‘无常’?
无常:即时变为无常。无常永恒之常态,仅仅是时间长短、距离远近、量数大小的关系。
人生如梦似幻,纵然精彩,也不过是转瞬即逝。所有人都会老去,都会死亡。再多的‘事非’、‘物非’、‘悟得’都得归一。一切幻相都是变相。无常,是世间永恒的主题。
佛家讲: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法就是空,皆空。
所有的执念都是障碍。
宣鉴禅师说:佛是臭狗屎。
一休宗纯、马祖道一等等得道高僧都是看破才顿悟性空的。
一切终将失去,所以要懂得珍惜。
放 下
禅机故事有和尚吃肉、老和尚背女子过河等等故事说解,讲明放下执着、执念的经典。
佛曰:“你应当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到了没有可以舍的境界,也就是你免去生死之别的境界。”放下“是心法。修行,是知行合一。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修行。
自 在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译文】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幻的,应当如是生无上正等正觉的清净心,不应当执着在物质现象上,不应当住在声音、香气、滋味、感觉、记忆等现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虚妄心。无所住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也不是什么事都不想。应无所住,并不妨碍起心动念,不妨碍行住坐卧。
自在,活在当下、顺其自然,自然而然,心无所住,而顺其心。保持心灵的平静和清净,人生才能真正自在。没有妄念,坚持本我,心不随外物、外事无常变而变、不随其转就是清净自在。心即世界,心里清净,世界自然干净。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世间乃梦幻镜。世间万事万物等乃镜中花,水中月,别无他言,如此而已。
观音山上观山水?
观音山上观山水
(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联最起码要符合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平)
同时,还要满足:观音山是名词,第二个观是动词,第二个山又是名词,也就是说,下联也要有二个重字,并且属性不同!同时还要第五个字与第一个字相同,第六个字与第三个字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