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入梦来,如何评价陆游的钗头凤

天美资源网

金戈铁马入梦来,如何评价陆游的钗头凤?

谢邀。

如何理解和评价陆游的《钗头凤》?

金戈铁马入梦来,如何评价陆游的钗头凤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凭借两首《钗头凤》火了一千年。关于这段情史,历来的文学爱好者扼腕叹息之余,演绎得非常多。包括这个回答里面,也有很多朋友着重于他与前妻的这段故事发散描写。

我们就大概交代一下背景,主要讲作品。

陆游十九岁与唐婉成亲,婚后如胶似漆。年轻人沉迷闺阁之中,自然是长辈不愿看到的。所以在母亲干涉下,两人离婚,陆游另置别院,金屋藏娇——可见他对唐婉是不舍的,以至于敢对母亲做出阳奉阴违之事。不过最终还是棒打鸳鸯,分手后各自成家。

十来年后,两人在沈园相遇。陆游留下一首《钗头凤》,至于个中细节,每个版本记录不同。有些说当时唐婉经丈夫赵士程同意后,送了酒水给陆游,他哽咽而成诗,唐婉自和一首;有些又说唐婉是七年后才看到陆游留在墙上的词,心中感慨万千,和上一曲。这些都且听且信,个人也没有深究考证这些的欲望,就怎么凄美怎么相信吧。

有一点是肯定的,唐婉没有多久就郁郁而终了。很多人都认为是相思催人命,从另一角度证明两人的爱之深切。不过个人认为,其实唐婉的死和陆游并没有什么大的关系——不说没有,因为情绪波动造成病情加重是有可能的。

我们还是专心来看陆游的《钗头凤》的内容,再分析下唐婉的词,看看有些什么瓜葛在里面。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这个词牌原名“撷芳词”,又名“折红英”、“摘红英”、“惜分钗”等。因为唐代无名氏的《撷芳词》中有句“可怜孤似钗头凤”,陆游将它改名为“钗头凤”,可能是觉得原格式两片五十四字,词虽委婉,却嫌稍舒缓,无法表达自己内心那种激动、郁闷的纠结心情,所以他在每片的最后添加了三个仄声字,三字三叹,对整体的音调起了急促、顿挫的作用。

这种六十字的《钗头凤》也就更加局限了表达内容和情境,当然在表达这种局促、急切、遗憾、后悔的心情时就更加贴切。后来“钗头凤”的名声渐渐盖过“撷芳词”,就形成了变体,而“撷芳词”原体为正体,陆游和唐婉的都是变体。

陆游和唐婉的作品虽然都是六十字,但在韵脚上又稍有不同——其实很可能是当时在和这首词的时候,唐婉没有那么讲究罢了——不过格式一成,到了今天,我们就只能以变体视之。

词牌的平仄韵脚都是固定格式,我们这里就不详述,大概知道一些渊源就可以了。具体来看内容。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这一句是沈园邂逅,唐婉敬酒的直接记叙。你端起酒杯,玉手纤纤,红润如酥,满城春色,宫墙处处,绿柳飞丝。“縢”,是缠束的意思,“黄縢酒”即黄封酒,宋代时官酿的酒,用黄罗帕或黄纸封口,故而得名。这一句起笔,如果单看,肌肤如玉,柳色如烟,美人佳酿,春色飞扬,是看不出任何问题的。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这几句就情势直转,将前面三句塑造的美好情境完全击碎。什么叫“东风恶,欢情薄”?东风不就是那个东风吗?显然诗人将自身的感触投入了自然现象,表现出极大的厌恶之情。是因为“欢情薄”,才觉得“东风恶”。这该死的东风啊,将你我之间的缠绵情绪吹到哪里去了呢?我们之间如此生疏了吗?

都说陆游情深,不过这种诗词,在赵士程极开明地同意唐婉来为陆游置酒的情况下,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实际上唐婉的表现才是正确的,七年之前的欢情,到今天问什么厚薄?当年为什么不私奔,不誓死捍卫?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陆游当年是个妈宝男,如今是个不通世故的大直男。要知道赵士程和他也是文友,当年毫不犹豫地接手唐婉,这份心胸和真爱,在那个礼教严苛的时代,何其难得?如今给老婆面子,让他和旧友端庄地敬酒叙旧,你居然觉得“欢情薄”?

陆游这种不知感激,只以自身感情发射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想起视频平台上一个段子,前女友对前男友说:“我不希望他知道我们的关系。”前男友回答:“你我素昧平生。”这也许才是真正的爱和尊重吧,既然分手,就不要再叨扰。

陆游显然没有这种想法。他活得好长,到老了还在写诗纪念唐婉——即便已经过世了四十年,唐婉还是他的私人物品——这种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很多文人为之感动,中国文人的大男子情节太根深蒂固了。

其实这种情感、这种遗憾、这种爱而不得的白月光,谁没有过呢?写诗做日记固然是陆游的习惯,但是这种单方面的精神约束并不值得提倡。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三连仄收尾,单字成句,音调下垂,给人的感觉就是悔不当初,恨得在原地连跺了几下脚的样子,从字词、声调、感情融入来说,这三个字的添加是神品,也是成就这首作品的关键所在。满怀的忧愁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凄凉。遥想当初,只能暗自感叹:错,错,错!

实际上呢,和唐婉离婚第二年就再婚,然后连赶着生了几个大胖小子,哪里“离索”了?这里觉得凄凉只是觉得唐婉居然另投他抱罢了。后悔啊,遗憾啊,错得远啊,但又能怎么样呢?就不能看着她和赵士程幸福?

下片进入想象。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注意陆游这首词的主人公是谁?看上片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指唐婉,因为“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这种感受,和三连“错”应该是表达自身的后悔。但是下片明显就是写女子,而且并不是写席上情景,进入了大男主的想象中去了。

在陆游的想象中,唐婉必然是因为和他分开肝肠寸断,朝思夜想的,毕竟我才是男主,就算不要你了,你也要继续想和我在一起。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这是假想唐婉思念他,为他消瘦,泪水不干。春色还和当年一样,人却因思念憔悴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这是正常的,任一对刚在一起的恋人被棒打鸳鸯,都会泪眼难干。不过陆游这里写得很漂亮。“浥”,湿润。“鲛绡”,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这里指手帕。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一句虽然也看不出主角是谁,但是从前面来看,依旧是写唐婉。桃花被可恶的东风吹落,飘落在亭台之间,世事也就像这落花,一去再难复返。曾经的誓言还在耳边,却无法再和你联系。罢了,罢了,罢了。

我们对陆游的印象大致来源于他的《示儿》(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一个为国担忧,一心北伐的主战派文人,是个伟岸、高大之人。但是看他对待前妻的这些感情处理方式,当时为母命是从,后来却以为一直掌握着前妻的心门,这个人就算是性格上完整起来了。他并不只是爱谈兵,他也爱谈情,有主战的勇气,却没有对抗礼教的勇气。

这在宋朝这种理学大兴的时期是正常的,当然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种性格是被礼教所残害的,但是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影响并不大。而对于唐婉来说,七年前在生活中摧毁了她,七年后又在感情上摧毁了她,这是极其不公平的一件事。

唐婉当时的憔悴,应该是病容,她的去世,虽然未必是陆游的缘故(那些说她因为这首词而抑郁致死的人出发点是为了宣扬唯美爱情),但是总是多少受了打击的。

十年都过去了,还不放过一个已婚女子么?

有朋友就觉得不对了,那唐婉不是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么?不证明他们两确实心心相印吗: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首词就不详解了,也不难。只看结句“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我多想你啊,又不能在夫家露出马甲,只能不断欺瞒。

这是一个正常的为人妻子的心态吗?赵士程皇家后裔,不嫌弃唐婉休妻身份,气度、本身条件根本不是陆游能比的。作为一个大家的夫人,我们不讨论她是否还是思恋当日和陆游在一起的青春岁月,不过就算是有,她难道会把自己这种思念写成词牌和出来,好让万世传颂?

这不是爱,这是傻逼。

实际上唐婉这首作品,多传为伪作,就是后世文人情感被陆游撩拨起来,觉得放翁如此多情,唐婉一介女流,居然不作出回应,就不八卦、不好玩了。所以才会有这首词的出现。作品本身当然是好的,但是也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而有些方家考证,整首词可能只有前面六个字“世情薄、人情恶”是唐婉手作,后面都已散佚,为后人伪作。

反正大家都是写。历史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更何况文学作品了。

不妨假想一下,唐婉这首词以这六个字开篇,难不成是要斥责陆游当年不念情分的行为,如今不知分寸的无礼?

这位邀请我赏析《钗头凤》,想听唯美爱情故事的同学,可能要失望了。

陆游本身没什么问题,毕竟有时代局限性在那儿,放在当时这种爱情感受确实是可歌可泣的,可放到今天,这就是挺渣的一件事儿。

分手了,再遇到,相视一笑,一别两宽。

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陆游这事上可怜?因为他们都把自己带入了主角,以为自己就是当年的情种,分手了情人也应该想着自己,可是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带入的角色只怕是赵士程,而性格和胸怀却远远不及。

你喜欢去爬山还是喜欢看古建筑?

我喜欢看古建筑,也喜欢去爬山,因为这两种户外活动,都是挺有意义的。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我们先人不单勤劳勇敢,还聪明机智,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设计建筑了难以胜数的亭台楼阁,这众多的古建筑群,虽经风云变幻,沧桑巨变,但仍然闪耀着熠熠的光芒。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北京故宫,设计奇特,建筑精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具有王者气势,不愧为帝王之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我们在游览之时,禁不住发出由衷的赞叹:我国劳动人民真伟大伟大。苏州园林,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最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设计者的指导思想是:“务必使游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苏州园林突出四个“讲究”: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我们身临其境,只见雕镂精美,山水相连,鱼跃莲池,小径幽深,翠竹摇风,芭蕉掩映,真是美仑美奂,若是雨天游览,又是另一番景致:亭台听雨,烟雨濛濛,若隐若现,如蓬莱仙境,又何似在人间?赵州桥,座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37米宽的河面,建筑于隋朝时期,已有1400年的历史,由我国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的,是世界上当今唯一的一座最古老最完整的单拱敞肩石拱桥,它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如同“长虹卧波”横跨洨河之上,开创了我国桥梁建筑的崭新局面。

这众多的古建筑,在我的感情世界中,都是很美丽的,我喜欢它们,是因为这些建筑里流淌着我们先人的血汗,凝聚着他们无穷的智慧。看那秦砖宋瓦、明清古屋,我们穿越了历史时空,仿佛回到了金戈铁马的年代,真是“冰河铁马入梦来”。

如果说古建筑可以勾起我对历史的回忆,那么爬山登高就更容易使我产生联想,让我感情飞扬。

泰山观日出,那雄伟壮观的气势,你不觉得天地之大、山河壮美吗?华山天险,那危崖高耸,苍鹰穿涧,你不感到造物神奇、钟灵毓秀吗?登长城看绵延万里、雄关铁锁,自然会激发你那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慨。大凡登高者,自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他们不怕困难,一路攀登,坚信“无限风光在险峰”。登上高山之颠,让你萌生“一览众山小”的无限感慨,看苍茫林海,云卷云舒,你定然会壮志凌云,豪情万丈,试问天下英雄,华山论剑,谁与争锋?

我的家乡一一广东省阳春市八甲镇,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有我们祖先建筑的楼园古楼、大坡堡、黄垌石山堡、徐屋福攸古寨……我常会在周末之时,邀上几个好友或独自一人,去看看它们,寻找先人的足迹。这里有粤西最高峰一一八甲峨凰嶂,我们会登临其巅,眺望南海日出之壮观。不论是观古建筑也好,还是登山也罢,这里都会留下我们美好的回忆,触动我们的怀古之情。

我喜欢爬山,不但可以锻炼我的意志和毅力,增强我的体质,而且更能使我眼界高远、心胸广阔,激发我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头顶青天,脚踏大地,此时此刻,我会禁不住仰天长啸,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呼喊。

月下箫声写了哪些小说?

《宫倾》

《凤落明宫》

《恍然如梦》

主角:瓜尔佳.婉然

《江湖》 《红颜情泪》

《冷焰传》

《金戈铁马入梦来》 《隔云相望》

主角:柳凉夏,慕少天

男主是由黑漂白的,很有钱,两个人爱的有点曲折,很虐心,不过结局是美好的。

《携手同行》

主角:陆媛,林浩,凌君天

有些人注定狭路相逢,有些情总是终不能免。 她和他曾经青梅竹马,却不想在成长的岁月中形同陌路,究竟是谁负了谁? 重逢时,她是小记者,他成了大明星,一追一逐之间暗自试探,究竟是谁先动了心。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漫漫人生路,谁会与谁携手同行……

《若可相依》

主角:易晨,林未未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主角:叶离,秦朗(在隔云相望里出现过) 配角:刘天青 莫邵东

女主很可怜,从小就如浮木,一直飘来飘去,兜兜转转中,不断的被伤害,然后长大,想爱又怕受伤,不过最终还是和男主在一起了,在中间也有复杂的情感,看后很让人疼惜!

《谁都知道我爱你》

主角:萧尚麒,何笑然

爱和被爱,那个更幸福一点?希望渺茫,是不是还要坚持?我对你的爱,人尽皆知,你真的知道吗?文案无能者简单说,这是一个关于守望的故事。

《同居新时代》

主角:连乐乐

连乐乐是个神经有时候大条有时候纤细但大多数时候大条的女人。善良,但是有时候也偶尔有点小刻薄。不算精明,也不太糊涂,当然小状况不断。搬新家遇到腹黑“芳邻”,简单说,大龄男女的追爱故事。

《转身之后,不哭》

《花好月圆人长久》

主角:慕云,凤翔鸣 配角:宋濂

《奢恋》 未完结

主角:柳穿鱼

对柳穿鱼来说,爱是一件至奢侈的事,再简单的幸福也与她无关,在这个繁华的、充满诱惑的城市里,也封闭着自己,孤独的前行。

《九月少年蓝》原名《稠李花开》完结

林旭的学校门前,种着一排高高的大树,杨树吧,最初她想,直到春天,树上绽开了一串串雪白的花朵,杨树是开不出这样的花朵的……。很多年后,她才知道,那高高的大树名叫稠李,是北方城市一种常见的树,会开很美的纯白花朵,就如同青春时代的爱情,纯洁而馨香。稠李树下,当年,曾经留下过多少的清纯爱恋,回首时,只余回忆……

重生南唐变成李煜的小说?

南唐新世

作者:禹贺千秋

分类:历史

小说简介

军校生李丛嘉穿越到南唐化身李煜,为改变命运,编谶语惊帝心、兴武学建新军,兴商路积财帛,推北伐破一统。

看李煜如何一龙九凤幸福人生,奏一曲兴唐军歌嘹亮环宇,绘一幅江山如画风景,展一强国富国男儿心胸!山川风云动,仕农工商兵。男儿唱大风,一剑沧海中!诗书入画屏,金戈铁马声。娇娃同入梦,自此天下平!

面对浙江好山水或者祖国的大好河山?

浙江,祖国江南水乡,苏杭二州出美女,美丽的城市衍生出美丽的人物。

这就是浙江山好水好风景好的佐证。

我推荐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

原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杭州西边的青山重重叠叠,城中的楼挨着楼。西湖边上的舞厅贵人满座,歌舞升平通宵不断。

湖面上的阵阵暖风拂面,香气宜人,吹的贵人都醉了。这时忘却了烦恼,把林安之当做汴梁开封了。

诗人通过直叙的手法,把山川,楼景,西湖,人物,结合串通,一气呵成,不用太多华丽辞藻,更直接点,到了浙江西湖,杭州的自然美,人物美,地理美,并且超越了北宋的都城。

这是浙江杭州800多年前的写真名片。说明当时杭州也就是南宋都城临安,奸臣当道,昏君误国,边塞将士浴血奋战,皇城之内却通宵达旦的炫舞笙歌,糜烂的贵族生活。

但是通过诗的内容,却看出了古代的临安也是相当的风景秀丽,市井繁华,典型江南水乡风格。

耶骆驼2020年8月28日

💧🖍🌾🐫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