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师,中国红军长征渡大运河是哪一年

天美资源网

红一师,中国红军长征渡大运河是哪一年?

1 935年5月21日,中央红军从冕宁泸沽地区分左右两路北进.5月24日,中央红军先遣队红一师第一团夜袭安顺场(在四川石棉县境内),消灭守敌两个连,夺得渡船1只.5月25日 ,红一团一营二连17名勇士,由连长熊尚林率领,乘木船战胜激流骇浪,冲过敌人的重重火网,强行渡过了大渡河.红军从当年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没之地杀出一条生路.尽管红军大部队没有全部从这里渡河,但这一英雄壮举震撼了敌人,也为红军沿大渡河两岸北上夹击泸定桥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红军夺取整个大渡河战役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代湖北名将有哪些?

人类的文明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战争史。从最早的原始部落到如今的国家林立,这之间的发展过程中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争。尤其是在近代,两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规模空前,参战国家和参战人数都是历史上没有的。在近代混乱的百年历史中,也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军事将领。名将的标准是什么,治乱兴邦谓之名将,开疆拓土谓之名将

红一师,中国红军长征渡大运河是哪一年

第十名——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第九名——库图佐夫

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库图佐夫(英语:Mikhail Illarionovich Kutuzov;1745年9月16日—1813年4月28日),是塔塔尔族人,是俄罗斯帝国元帅、军事家,由于在战斗中瞎了一只眼睛,故人称”独眼将军“。出身于军事工程师家庭。在炮兵工程学校毕业。曾指挥独立支队;参加过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战功卓著。受伤后到外国治疗。回国后晋升极快。写过专门的军事训练指南,制定出一套新的战术方法。1792年曾任驻奥斯曼帝国大使。1805年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因为与拿破仑作战失败被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免职。拿破仑一世于1812年发动对俄战争时,重任俄军总司令,指挥博罗迪诺战役和塔鲁丁诺战役。1813年率领俄罗斯军队参加第六次反法同盟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但不久便去世,并未参加改变欧洲未来命运的莱比锡会战。

第八名——施瓦茨科普夫

诺曼·施瓦茨科普夫(Norman Schwarzkopf;1934—2012年),美国陆军上将,中央司令部司令,海湾战争多国部队总司令。生于新泽西州特伦顿市一军人家庭。1956年自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毕业后入空降兵部队。1961年入本宁堡步兵学校学习。1964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机械和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同年6月到西点军校民事和机械工程系任教官。1965至1966年作为美军顾问参加越南战争。1969至1970年任侵越美军步兵营长。回国后在国防部陆军部做人事工作。1972年8月进修于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后任步兵旅副旅长、旅长。1978年7月任美军太平洋总部计划处副处长。1980年8月任驻联邦德国美军第18机械化步兵师副师长。1982年复入国防部,在陆军副参谋长办公室主管人事。1983年6月任美军第24机械化步兵师师长。同年10月参加美国入侵格林纳达,任副总指挥。1985年再次调国防部,任陆军副参谋长助理。翌年6月任美陆军第1军军长。1987年4月任陆军主管作战和计划事务的副参谋长。1988年11月任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晋上将。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任美军参战部队司令和多国部队总指挥,在海湾战争中组织实施“沙漠风暴”行动,表现出较高的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1991年8月退休。

第七名——徐树铮

徐树铮(1880年—1925年),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皖系名将、民族英雄。字又铮,号铁珊,又号则林,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因区别于同时期的另一政治人物徐世昌,人称“小徐”。徐树铮早年考中秀才,1901年从家乡赴山东投奔袁世凯,开启了军旅生涯。1905年至1910年东渡日本学习军事。他是段祺瑞的心腹谋士,在辛亥革命、洪宪帝制、张勋复辟时辅佐段祺瑞“三造共和”,又在与冯国璋的斗争中引张作霖奉军入关,以巩固皖系权力,并主持“武力统一”。他还成立安福俱乐部,操纵国会选举,活跃于民初政治舞台。后因南征失利及军阀间的不和,徐树铮转向西北筹边。他以武力为后盾,于1919年11月迫使外蒙古无条件撤销自治,回归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并以西北筹边使身份坐镇外蒙,加以经营。1920年夏返回北京,参与直皖战争,败北后逃亡日本。后来他试图扶植段祺瑞东山再起,联络孙中山、张作霖形成反直系三角同盟,曾攻入福建,组织建国军政制置府,但很快失败。1924年以后出国游历,1925年冬回国,欲联合孙传芳和张作霖反对冯玉祥。因徐树铮曾暗杀冯玉祥的舅父陆建章,故冯玉祥对他更加仇视,命张之江在1925年12月30日徐树铮乘火车离京经廊坊时将其劫持并枪杀。徐树铮文武双全,才华横溢,著有阐述他政治思想的《建国铨真》及文学作品《视昔轩文稿》《兜香阁诗集》《碧梦庵词》等。

第六名——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美国著名军事家,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和父亲阿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同时获得荣誉勋章的父子。麦克阿瑟是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也是美国将军中唯一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人。麦克阿瑟是美国最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被美国国民称之为“一代老兵”。

第五名——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日文平假名:やまもといそろく;1884年4月4日-1943年4月18日),原名高野五十六,日本帝国海军大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偷袭美军珍珠港和发动中途岛海战的谋划者。山本五十六1916年毕业于日本海军大学校,曾于1919年到192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历任驻美武官、第1航空战队司令、海军航空本部长、海军次官。大力发展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并组织部队进行严格训练,对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39年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日本海军中当时唯一反对加入轴心国的高级军官,反对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但在日本右翼势力庞大的压力和日军高层的压力下最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妄图先发制人,在对美开战之初以舰载航空兵袭击了珍珠港,消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后为确保日军进攻东南亚的翼侧安全。同时重视海军航空兵在海战中的作用,但未能完全摆脱“巨舰大炮制胜”理论的束缚,企图在美太平洋舰队得到加强前以海上决战的传统战法将其歼灭,结果导致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遭惨败。1943年4月18日,59岁的山本五十六在视察部队途中座机被美军飞机击落而毙命。

第四名——埃尔温·隆美尔

埃尔温·隆美尔(德语:Erwi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出生于符腾堡邦海登海姆市,纳粹德国陆军元帅,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隆美尔绰号“沙漠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一起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1910年7月从军,一战时随军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被德皇授予蓝马克斯勋章。一战后曾担任过步兵营长、陆军学院教官。1938年隆美尔少将任元首大本营司令。1940年2月任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1942年6月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隆美尔被卷进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被迫于在1944年10月14日在卡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3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够做到生前声名显赫,身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只有隆美尔一人。对他的评价也逐渐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战神,他高明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战术指挥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的尊崇,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对的人根据他战略的失误,将其称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但鉴于隆美尔既曾经是希特勒麾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又是纳粹政权的侵略工具,因此也被称为“二战纵火犯”。

第三名——霍雷肖·纳尔逊

霍雷肖·纳尔逊(Horatio Nelson,1st Viscount Nelson,1758年9月29日-1805年10月21日),英国18世纪末及19世纪初的著名海军将领及军事家,在1798年尼罗河口海战及1801 年哥本哈根战役等重大战役中带领皇家海军胜出,他在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战役击溃法国及西班牙组成的联合舰队,迫使拿破仑彻底放弃海上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但自己却在战事进行期间中弹阵亡。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纳尔逊位列第9位。

第二名——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第一名——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包含各法国殖民地、荷兰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在最辉煌时期,欧洲除英国外,其余各国均向拿破仑臣服或结盟。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拿破仑于1814年退位,随后被流放至厄尔巴岛。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后再度战败于滑铁卢后被流放。1821年5月5日,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1840年,他的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荣军院(巴黎伤残老年军人院)

长征最重要的战役?

1、乌江战斗

1935年1月1日,左路先遣队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逼近江河界口,发现渡口大道是敌人防御的重点,遂决定佯攻渡口大道,主攻渡口上游的小道。在强渡未成的情况下,于当日晚间改为偷渡。3只竹筏只有1只到达对岸。

2日上午,第四团再次强渡成功,经过激战,击溃第三旅2个团的防守,下午占领黔军"前敌总指挥部"所在地珠场(今珠藏)。至3日,军委纵队和红五军团由此相继渡过乌江。1月1日,右路先遣队红一军团红一师第一团由龙溪到达回龙场渡口,当日下午偷渡未成。

夜间,强渡成功,击溃黔军团1个团,占领滩头阵地,并掩护后续部队渡江。至4日,红一军团主力及红九军团由此渡江完毕,残敌向湄潭方向退却。随后,红三军团第十团也在茶山关渡过乌江。至6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乌江。此役,击溃国民党军黔军3个团。

2、湘江战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

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3、嘉陵江战役

嘉陵江战役是指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3月至4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四川省西北部强渡嘉陵江,对国民党四川军阀部队的进攻战役。

红四方面军为了向川甘边境发展,配合中央红军在川黔边的活动,决定在苍溪、阆中之间西渡嘉陵江。为保障渡江作战的顺利,1935年3月5日,红四方面军向苍溪、仪陇之敌发动攻击,攻克苍溪等地,歼敌5个团,扫除了东岸障碍。

3月28日,红四方面军发起渡江作战。第1梯队以偷渡和强渡相结合的方法,迅速渡江,歼敌一部,并向敌两翼和纵深发展;第2梯队亦渡江,加入战斗。至4月3日,攻占阆中、剑阁、南部、昭化及剑门关,歼敌7个多团。

随后,红四方面军以第31军主力包围广元;以第30军一部进至青川、平武迟滞胡宗南部南下;以方面军主力向江油、梓潼地区进攻。4月10日,红军包围江油,并攻占梓潼。

14日和15日,红军集中4个师,在江油以南地区,击溃援敌,歼敌4个团,并乘胜攻占中坝、彰明。同时,红30军攻克青川、平武,红4军一部于21日攻克北川城,胜利结束此次战役。

4、土门战役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口向西挺进时,在四川阿坝州茂县土门乡一带展开战斗,一举粉碎了国民党“30余万封锁土门,全面守备北川河谷”的计划,并牵制了50万大军围追堵截,胜利向茂县进军,迎接北上的中央红军。这次与敌斗争称为土门战役。

5、包座战役

1935年8月29日红三十军和红四军向国民党军发动包座战役,此役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一个大胜仗,红军歼灭包座地区守敌及援敌49师的大部,共毙、伤、俘敌5000余人、歼敌四千余人。

缴获轻重机枪50余挺,长短枪1500余支,还缴获了红军急需的牦牛、骡马、粮食、弹药等军用物资,使北上红军得到了基本补充。

开国十大将分别担任哪些职务?

一.55年将帅授衔前,粟裕是曾被列入元帅候选人名单,但粟裕三辞帅位,而被列入开国大将第一人。

红军长征前,粟裕曾在伟人离开红军养伤期间,担任过三个月的警卫连长,对他的军事才能迅速提升,有着很大帮助。粟裕后来被任命为红七军团参谋长。

1934年7月,参与指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团转战闽浙赣边。失利后同刘英率余部挺进浙南,先后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直到建立新四军时,伟人才兴奋地告诉朱老总:"粟裕还活着。"

二.徐海东大将在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后,留下来和程子华等人重建了25军、28军,分任副军长、军长。

1935年7月,得知中央红军到达川北松潘地区,徐海东即率25军接应。9月到达陕西永平镇,与26军、20军合编为第15军团,任军团长。

中央红军到达延安,伟人向徐海东"借大洋一万",徐海东慷慨解囊,将大洋大部:5万大洋和许多粮草送给中央。

大将授衔前,伟人深情地回忆说:"海东对中国革命是有大功的!"

三.陈赓大将曾是上海地下中央特科队长,转赴中央根据地先后任团长、师长。负伤后到上海秘密就医,还拜会了鲁迅先生。不幸被捕后,老蒋亲自诱降,坚贞不屈。后来宋庆龄女士为营救陈赓,亲自对老蒋说:"陈赓是你北伐时的救命恩人,不可杀。杀了将遭千古骂名。"

陈赓脱险后,回到中央根据地,在长征前夕被任命为干部团长,保护老少妇幼的特别战斗团,在长征中抢渡皎平渡,为全军突破金沙江立下大功。

陈赓是唯一敢在伟人讲话时,上前拿伟人杯子喝水的人。授衔时,伟人笑着对他说:"我比蒋校长待你好吧!"陈赓回道:"我与老蒋不共戴天!"

四.谭政大将原是陈赓连襟,一同入黄埔一期。红军长征前是一军团组织部长。他和罗荣桓元帅等,都是秋收起义、井冈山的老人马,一直做政工,从指导员等一级级走上领导岗位。

五.罗瑞卿大将,长征前任一军团政治保卫局长。长征后,任红军先遣队参谋长、陕甘支队副队长。到达延安后,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长。

建国后,罗大将就是公安部第一任部长。

六.许光达大将,因伤在莫斯科两个大学留学,没有参加长征。他是炮兵出身,又在莫斯科学习坦克,建国后被毛主席破格提名担任装甲兵部队司令员。

55年授衔,许大将作为装甲兵司令和留学经历,又作为贺老总的二方面军丶八路军120师的代表,评上了大将。他三辞大将。伟人赞叹:"古有徐达,今有许光达!"(二方面军原副总指挥肖克被列为第一上将)。

(上,

待续)

井冈山反围剿时期活捉张辉赞是哪个部队?

红27团。 李聚奎是随平江起义队伍上的井冈山,任红27团团长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中就活捉了张辉赞,任红一师师长在长征途中率部队又强渡大渡河,大名鼎鼎的猛将。建国后为首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开创者。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