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和被除数怎么区分,除数被除数的和倍问题的解题技巧

天美资源网

除数和被除数怎么区分,除数被除数的和倍问题的解题技巧?

一、四则运算中的和倍问题

1、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商是5,余数是4。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和是103。被除数是多少?

除数和被除数怎么区分,除数被除数的和倍问题的解题技巧

分析:首先要理解在除法算式里,商反应的是被除数与除数的倍数关系。

商5余4说明:被除数比除数的5倍多4。再看被除数+除数+商(已知5) 余数(4)=103。这个加法算式中商和余数已知,那么就可以求出被除数+除数=103-5(商)-4(余数)=94

结合分析可知:被除数与除数的倍数关系知道,它们的和也求出来了。除数是1份数,被除数是多份数,就可以按照和倍问题来处理。下面线段图表示关系:

下面是解答过程:

103-5-4=94

除数:(94-4)÷(5 1)=15

被除数:15×5 4=79

总结:四则运算中的和倍问题:商几余几,实际就是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多几,多的减掉就是一般的和倍问题。

二、小数点移动中的和倍问题

2、甲乙两数的和为55,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得到乙数。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分析: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乙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扩大到原数的10倍,也就是乙数是甲数的10倍,甲乙两数和55,就转化成和倍问题。

甲数:55÷(10 1)=5

乙数:5×10=50

巩固练习:甲、乙两数的和是13938,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得到乙数。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三、三角形中的和倍问题

1、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角是顶角的2倍。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多少度?

分析:等腰三角形说明两个底角相等,而且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题就构成和倍问题,顶角是1倍量,底角是2倍量,注意有两个底角。可借助线段图来理解:

顶角:180÷(1 2×2)=36(度)

底角:36×2=72(度)

2、

分析:∠1=3∠3,∠3=2∠2,先找到这3个角中最小的角,最小的角∠2就是1倍量,然后∠3是2倍量,∠1又是∠3的3倍,这3个角和为180度,下面线段关系图:

由此可求:

∠2 180÷(1 2 2×3)=20(度)

∠3 20×2=40(度)

∠1 20×6=120(度)

除数与被除数谁在前?

被除数在前面。比如9除以3,9是被除数,3是除数。其实你记得时候记住被除数依然就是被除的那个数字啊,所以肯定是前面的那个数。

除数被除数的区别?

除数和被除数是在数学中常常遇到的概念,它们是除法运算中的两个要素。除数是用来除以被除数的数值,被除数则是需要被除以的数。在分数中,分子就是被除数,分母就是除数。除数通常用D来表示,被除数通常用N来表示。在数学中,进行除法运算的步骤就是用除数去除被除数,即被除数除以除数,求出商和余数。所以,区分除数和被除数是很重要的,它们分别代表了除法运算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

怎么求被除数和除数?

不能。除法中有四个变量。现在我们只知道商和余数,不够条件来求被除数和除数。规律就是下面的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如果是只知道商和余数,求被除数和除数,结果有无数种可能。例如,商是1,余数1,根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所以除数可能是2,3,4....都可以对应的被除数分别是3,4,5,....根据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解方程的步骤: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我们举个例子:X+(8X+6)=128-(8+6) 解: X+8X+6=128-149X=114-69X=108X=12 X+(12X+5)=100-(12+5) 解: X+12X+5=100-1713X=83-513X=78X=6

被除数和除数是什么?

除了0以外的任何自然数。我们都知道,自然数0是不能作为除数的,因为除数为0,就说明分母为0,违背了分母不能为0的定理。当然如果被除数为0,那么商无论是什么自然数,都不可能为1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