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是几月几日2019,如何评价邓超执导主演的电影银河补习班

天美资源网

父亲节是几月几日2019,如何评价邓超执导主演的电影银河补习班?

在老一辈的价值观念中,学习就是改变自身命运最大的可能。我们可能出身卑微,可能心怀梦想却一事无成;我们可能仰望星空,追逐流星却面临现实;我们可能无力奔跑,可能总想放弃却仍要奔跑……

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所被灌输的价值观念就是不甘人后,要出人头地,要做人中龙凤,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在面临残酷现实下,都不得不向孩子一再强调的,即便有一些父母总是会和自己的孩子说:“孩子,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再这句话的后面总是会紧跟着另外一句话“但是不好好学习却是万万不能的。”

父亲节是几月几日2019,如何评价邓超执导主演的电影银河补习班

很少会有父母会和自己的孩子直接说明你的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而邓超的这部新作《银河补习班》说要探讨的就是“孩子,你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学习?”

关于探讨教育的电影近些年几乎可以说数不胜数、层出不穷,如果把《银河补习班》与这些电影作比较的话,完全可以说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

而且在探讨教育、成长和残酷现实的电影题材上,显然同属亚洲文化圈的印度、韩国以及日本要比我们走的更长、更远。《银河补习班》过于激进的价值理念和主题思想放在现实来看,也过于超前。

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要实现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都能拥有一个像电影中那样懂得包容、懂得学做一个父亲的父亲,在目前的我国显然是不大可能的。

即便是放到许多年以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想要达到电影中的高度,也是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放到世界其他国家,即便是欧美发达国家,教育也不可能完全实现个性自主,不重视卷面成绩。

那么问题来了,《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放在当下来看,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我看来,电影值得深思的是:孩子,你究竟为了什么而学习?

在电影开场前半部分,当时隔七年,被关入监狱的建筑工程师父亲再度见到自己孩子时,曾经那个哭嚷不要离开父亲的孩童已然变成了那个被学校教导主任拉到操场看台之上当众羞辱并宣布开除的所谓“坏学生”。

他对未来充满了迷茫,老师和母亲一味地斥责,让他丧失了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当父亲问他,你将来想要干什么的时候,孩子不假思索地把老师和母亲老生常谈的调子完完整整的又重复念了一遍给父亲,“我想要考清华北大……”父亲这时说的一句话成为后面一个多小时剧情所要寻找的,“考清华北大,考大学只是你实现人生梦想的过程而绝非是目的,你真正的梦想是什么?”孩子沉默不言,始终找不到答案。

影片中的这个孩子又何尝不是那个在家长和老师督促下拼命学习却不知自己人生理想的你我?

被强迫着拼命学习,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为了什么而学习,就像影片中的一个场景几个女学生为了知名影星张国荣的死而哭哭啼啼,却不能够倾注同样的感情到学习之中,因为这时的她们在哀痛于一个生命停止前进脚步的同时,显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要去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要去往何方?

影片另一个与教育紧密关联的主题思考,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寒窗苦读十余载,当作为人生第一次大考的高考结束,整栋教学楼所飘扬的不是对知识的向往,不是对未来学业深造的探讨,而是漫天飘零的书本与试卷碎片,这又何尝不是教育的无奈与悲哀。

我国从建国之初,文盲率近乎三分之二到如今九年义务教育的完全普及,并进一步向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义务发展,这样的巨大成就在作为世界人口占全世界第一的中国看来是十分不易,也是值得骄傲的。

但是在义务教育闪耀的光环之下,在高考严重升学压力之下,是唯分数论和唯成绩论的严重宣扬和无数学子缺失自身兴趣,只知拼命学习的畸形成长。

让我们回到教育的源头来看,无论是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还是春秋时期的孔子,他们所提倡的教育更加注重的不是对书面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对知识的运用。

老师对学生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启发学生去学习,去热爱和尊重知识,并且通过教育来实现学生自身技能的提升,即所谓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而到了今天,一切却反了过来,学校注重对学生的书面知识掌握,却很少教导学生如何学以致用,如何在学习中学会面对现实。

在电影中用两个简单而生动的事例,对如何教育,怎样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曾经作为老教导主任掌上明珠和心中骄傲的养子,从小到大在身为老师的父亲教育之下,努力学习成为了全省状元,并且考上了一个好大学,同时也成为了父亲心中的骄傲。

但是,在大学的一次考试中,他的成绩十分不理想,为此他很想和父亲好好谈一谈,却被拒之门外,最终选择了轻生,从此变成了一个疯疯癫癫的精神病人。

在父亲马皓文的坚持和鼓励之下,儿子马飞逐渐从一个不善于独立思考、厌学逃课的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小勇士。

而这样的改变帮助他在百年不遇的洪灾之中,在四面封闭、水位渐高的屋子里用废旧的门板制出了木筏。更使得他在多年以后的太空之中面对着九死一生的险境依然能够从容不迫地走出勇敢的一步,去拯救自己和他人。

虽然在电影上映之初就深受恶评与非议,但这依旧无法磨灭这部电影在现实探讨和成长主题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电影从世纪伊始的几部充满中国特色,展现“中国意境”的电影在西方深受赞誉和好评之后,就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突破和发展方向。

直到近几年来,一批兼具现实主义和喜剧氛围的新作品以及融合当下时代主题的诚意之作诞生,才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电影逐渐摆脱过去盲目跟风,失去独有特色的电影制作尴尬时代。

去年的《我不是药神》和今年的《流浪地球》更是分别在现实题材和科幻题材上迈出了中国电影的重要一步。

诚然,如果平心而论,这些作品与西方成熟的商业模式电影作品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我们会看到这些新时代的电影作品身上的闪光之处和进步性是十年以前的中国电影作品所无法企及的。

我很能理解人们对《银河补习班》的评价,诸如什么用力过猛、过分煽情、主题混淆、台词冷场以及故事的老生常谈。

这些问题在电影中确实存在,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电影降低了其本身所想要探讨的现实问题,更像是一出荒诞不经的喜剧寓言。而电影本身在人物塑造上的硬伤也确实造成了电影剧情衔接上的弊病,这一点上最明显应该是对爸爸马皓文这个人物的描摹。

电影中,父亲马皓文一入场就自带“洗脑魔性”,如果只是在小部分的剧情中出现这一点倒也无伤大雅,但是坏就坏在电影为了过分表现邓超所饰演的人物主角光环,居然避重就轻地用了较大的篇幅多次让邓超口若悬河地像一个教育改革家般的发言。

这就把电影本来想要探讨的成长和教育主题变成了对英雄父亲的塑造。

其次电影虽然在时代背景上虽然做了较大的功课,但是在故事情节上却并没有达到同样的精雕细琢,像什么儿子不做作业看看课本最后考个年级前十,期末考试前能不管不顾跑去看航展在现实情况中,估计再开明的父母也干不出这种事情。

老师与学校本应该是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部电影中却完完全全成为了经典二元对立模式中的反派角色。

以阎主任为首的传统理念捍卫者加上手下爪牙般的保安,密闭枯燥的学校环境,这哪是什么学校啊!分明是电影中的另外一个监狱。

除此之外,电影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在这里就不一一累述了。

相比印度这些年拍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地球上的星星》、《嗝嗝老师》等等,摆在眼前的这部《银河补习班》在无数问题的累积之下,确是显得黯然失色。但是电影相较于这些电影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多一丝包容,就能多看到一些电影身上的闪光点。

电影虽然对教育主题本身的表达与刻画效果显得很鸡肋,但是在马皓文人生遭遇和父子最后和好如初这条故事支线上的情节刻画却尤为生动。

作为桥梁总工程师的马皓文亲眼目睹了大桥的坍塌,明知其中并不是自己的过错,却替整个设计院的人背了黑锅,最后锒铛入狱、遭遇离婚,并与亲爱的儿子分离。

最后出狱后,他遭遇的却是昔日同事的冷眼旁观、侮辱诽谤,辛辛苦苦的去准备申诉,去找法院,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推三阻四。这样的情节在现实之中,也常常可以听闻,它把人情世故、辛酸苦辣的人生经历以及小人物间的勾心斗角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这条故事线上堪称神来之笔的,莫过于当两鬓斑白的马皓文在案件终于柳暗花明的时候,兴致冲冲的来航天基地准备亲口告知儿子马飞这个好消息,却被马飞劝住放弃申诉。

因为马飞的领导和他讲,如果一旦入选航天员之列,那么他过往的出身经历等等都会被挖出,而父亲马皓文的执意申诉很明显将会成为他人生前途的“阻碍”。马皓文这时说的几句话,成为了这部电影最令人动情的地方。

马皓文说,“多么可笑啊,我原以为我的教育是成功的,现在才发现,我的教育是失败的……”

一条原本并不是电影重点的故事线,在这一刻成为了电影最具现实的情节点,因为它不仅仅只是在探讨教育,探讨成长,更重要的是它在向观众们发问:一个一生都背负着污点难以向前的小人物,他的利益与名誉和儿子的远大前程究竟哪一个更重要?

在身为父亲的马皓文看来,他的一生大半时间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儿子马飞,而最后却无法在象征着自身名誉的案件申诉中获得马飞的支持与理解。

他一直在教导自己的儿子成长为一个有所担当的人,却最终发现儿子成了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个情节如果往深层次进行思考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很多深入人心的现实问题探讨。

不管怎么说,《银河补习班》作为这两个月国产片的一部饱含野心的作品,虽然可能最后不能够取得与去年同时段上映的《我不是药神》同样的票房与口碑,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它依旧不失为国产片的一次进步与飞跃。

临江仙遥寄父亲?

题记:父亲在2012年我读大学时车祸去世。在此之前,每次回家,父亲都会在村东头等候。16日父亲节,甚是怀念,作江城子追忆父亲制作舢板船。今日再读,有感而作临江仙一首。

春水悠悠东逝久,余波尚带残红。问诗人醉眼朦胧。七年多少次,盼把酒来逢。

那日佳期无觅处,空留梦里音容。依稀往日守村东。而今无限恨,回首问东风。

注释:路远修2019.06.19于深圳 附 江城子-父亲节远住高楼 文 路远修 父亲节远住高楼,片云游,似清秋。 想起家园,闲置打渔舟。 杉树伐来经巧手,镶首尾,抹桐油。 七年光景水悠悠。浅眉勾,梦魂留。 不忍当年,不肖惹君愁。 往事如烟难止步,余岁愿,续君优。 2019.06.16于香港

慧择十三周年司庆活动时间是什么时候?

慧择十三周年司庆—客户活动五重奏即将开始,活动时间如下:

1、儿童节专场(2019.6.1至2019.6.06)

2、父亲节专场(2019.6.15至2019.6.16)

3、家庭单专场(2019.6.1至2019.6.18)

4、老客户专场(2019.6.1至2019.6.30)

5、感恩大回馈(2019.5.22至2019.6.30)

你上一次心动是在哪一个瞬间?

有你的地方,都是大型心动现场

怎么看,你都是我喜欢的类型啊

上一次喜欢你,是在十秒前

不想隐藏的是爱你的心意

低头要我命,抬头要我心

最稀罕的

就是那股对生活的狠劲儿

自律克制倒没什么,但是能一直拧着一股劲儿

一直眼神坚定牙关咬紧前行的人,我真的好爱

这种人就算在人群里,呼吸一次我就为他心动一次。

毕竟我就是那种被生活绊倒了,摔在哪算哪的人……

最近觉得生活不在掌控中的混乱可真有意思啊,呀我又被这个东西打倒了呀,呀我的正常生活又崩塌了呀,真有意思,对此暗自着迷…

其实崩塌了以后更有意思,会笑,会笑原来生活有这么多障碍啊,真特么有意思,脑子也比平常更活跃更灵光,能不断的凭空冒出怪诞异常的能把自己都逗笑的念头出来

或许正常生活崩塌和放飞自我之间,放飞自我和绝对快乐之间,有着某种形式的相互流动。

很自满的觉得自己可能见过地狱的样子,地狱恐怖吗?恐怖,丑陋吗?丑陋,我清楚的记得一切体验和感受,

但是再要有机会回去,我仍然跃跃欲试

父亲节和母亲节是几月几日?

答案:父亲节是在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母亲节是在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

按照国际惯例,每年的父亲节、母亲节的具体是几月几号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来讲,大家习惯把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视作父亲节,把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视为母亲节。

比如2018年的父亲节是6月17日,2018年的母亲节是5月13日,而2019年的父亲节是6月16日,2019年的母亲节是5月12日。所以,想要看当年的父亲节、母亲节十几号,只需看看当年日历本查看就行了。

大家如果想送礼物的话,只需提前关注5月和6月,查好日期,提前准备好给父母的节日礼物。祝全体母亲父亲节日快乐!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