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想读点经济学方面的入门书籍

天美资源网

经济学基础,想读点经济学方面的入门书籍?

前几天某知名问答网站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学习了经济学以及金融学的人实现暴富的人还是很少?

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人对经济学的误解,觉得经济学就是研究钱的。比如我们经常在财经新闻中,看到经济学者对股市或者国家公布的最新财政政策进行评论。

经济学基础,想读点经济学方面的入门书籍

实际上经济学并不是研究钱的,或者说经济学并不是单单研究钱的。自从生物在地球上诞生,所有智能生物的行为都是为了占有更多资源。比如棕熊会杀掉雄性小熊,以确保自己在未来不会遇见对手。狼群会划分地盘,以此来保证族群有足够的食物来源等等。

我们人类的各种行为,同样是为了占有更多资源。比如说战争,尽管胜利方会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粉饰,说白了就是为了抢人、抢粮、抢地盘。

之所以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竞争行为,是因为资源具有稀缺性。经济学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以煤炭资源为例,煤炭是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既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炼钢。那么该分配给电厂多少吨煤炭,给钢厂分配多少吨煤炭才能让收益最大化呢?

这就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学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可以让自己对社会运行的方式有基本了解,可以更好地趋利避害。

在明白为什么我们要研究经济学之后,再来看下面的内容。

《半小时漫画经济学系列》

微博大V二混子的经典漫画系列,这套书目前已经出了两本了。看过二混子的读者都知道,半小时系列的特点就是用简单,有趣的漫画,来解释复杂的内容。

这套《半小时漫画经济学系列》同样如此,在第一本书中,向读者介绍了经济学的起源,货币是如何诞生的。同时还解释了离我们普通人最关心的五险一金,为什么生孩子、如何避免借贷陷阱等等。

这套书的第二本,则重点介绍什么是经济危机,以及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几次经济危机等。

在看完之后,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非常适合作为经济学的入门级科普书。这本书没有什么复杂的公式,也没有大量的数字和图表。以漫画的形式,解释了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常识。

作为一名普通人,选这套书作为入门非常不错。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

这本书是日本人坂井丰贵写的,作者是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相比半小时系列,这本书在内容方面更加专业一点。作者在这套书中,解释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比如无差异曲线、生产者剩余、供给曲线、市场均衡、风险与保险、公共产品等等。

这些概念就属于微观经济学,前面提到的如何分配煤炭,也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理解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则,有很大的帮助。

《原因与结果经济学》

我们之前提到过,经济学并不是研究钱的,而是研究如何将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又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学分支,比如研究货币的金融经济学,研究社会人际交往规则和社会组织规则的制度经济学等等。

在研究社会过程中,统计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研究方向。经济学与统计学相结合,就诞生了计量经济学。

《原因与结果经济学》就是一本计量经济学的科普书,这本书既然是科普书。那么同样遵循着没有复杂公式和图表,内容通俗易懂的原则。

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不一定就是我。说得简单点,就是你以为的不一定就是你以为的。很多人在开始做一件事之后,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一定会得到想要的结果。但是当出现的结果与自己的预期不符时,会否定自己之前的努力。

那么我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误的认知,就是因为建立了错误的因果关系。许多时候两者之间只是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比如努力读书与能否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之间的关系,努力读书会增加成功的可能性,而并不一定就能成功。

这就是典型的相关关系。

在这本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去破解那些“伪科学”。让普通人可以变得更明智,从而减少被骗几率。

《小岛经济学》

最后要介绍的经济学书籍,是2016年出版的《小岛经济学》。这本书在豆瓣上评分高达8.1,总共有三千多人对这本书做出评价,可见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

这本书为读者虚构了一个小岛,道上的居民依靠捕鱼为生。从最开始的捕鱼,到社会化分工。再到建立国家以及对外贸易,最后的经济危机。一连串看似独立,却是一个整体的故事,将前面几本书提及的经济学概念串联在一起。让读者们对社会经济运行有整体概念。

这本书在讲故事的同时,还针对美国政府当时所做出的的经济政策做出评判。让我们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对于美国经济到底发生了什么心里有数。

这本书的作者是奥地利学派,该学派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天生崇尚自由主义经济学。与美国主流的凯恩斯学派是死对头。所以这本书在解释美国的经济政策时,多是批评的态度。

但是并不妨碍我们从整体上,了解社会经济是如何运转的。

以上就是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我今年读过的经济学书籍。除了这基本以外,我还读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系列,但是这两本书的内容过于专业,对于那些是想简单了解经济学的人来说,不推荐读这两本。

看看这厚度,明显就是劝退。

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八大大理论都有哪些?

围观信息经济学八大原理如下所示: 原理一:企业经理做决策时总面临权衡取舍问题 原理二:决策上考虑的成本都是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的经理是从边际的角度考虑问题 原理四:交易能使每个人受益 原理五:时间因素决定了企业经营采取的行为 原理六: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原理七;市场常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好方式 原理八:政府的政策有时会改变市场结。

微观信息经济学,也称理论信息经济学,是指从信息分布的非对称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对于传统经济学在完备信息假设下所提出的论点及命题进行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包括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竞争均衡、统计决策、委托--代理人、风险与不确定性、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等。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对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

学习经济学须看那些入门书?

1.《曼昆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有两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此书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经济学教材,多数本科生在使用。里面的内容很详细,解释的很透彻,语言也很幽默,没有教科书的刻板,很适合自学。

2.《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编著。这是国内大学的经济学教材,比较简单易懂,不是很厚,也是一本不错的经济学笔记式教材。

学习经济学的入门书籍?

1. 《货币的本质与信用经济的未来》(The Nature of Money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作者:Markus Brunnermeier&Harold James

2. 《国富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作者:Adam Smith

3. 《资本论》(Capital)作者:Karl Marx

4. 《货币的历史》(The Ascent of Money)作者:Niall Ferguson

5.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作者:Olivier Blanchard&David Johnson

6.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作者:Robert Pindyck&Daniel Rubinfeld

学好经济学需要哪些数学基础?

基础经济学偏重于理论,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数学知识来用作建模和分析的工具。

大学本科学习的西方经济学的话,则大可不必担心数学问题,主要运用的尽是些2元1次方程组等。

概论论与数理统计等知识会在财政学等课程中有所要求,但到大学后经济专业会开设相关的数学课程,难度也不是很大,楼主在课上认真学习即可。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