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五服,连她的女儿太子妃萧氏也被唐德宗杀死?
郜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历史上它遭到周边的鲁国、宋国和郑国的轮番蹂躏。1500年后,以郜国为封邑的大唐郜国公主,却活得“有声有色”。
这位郜国公主是唐肃宗的女儿,唐玄宗的孙女,成年后,她被嫁给了虢国夫人的儿子裴徽。虢国夫人就是杨贵妃的三姐,也就是说郜国公主嫁给了“奶奶”的娘家姨侄。
这位裴徽在《太平广记》中,留下一则惊悚的故事。说有一天晚上,他碰到一位独身的绝色美女,这家伙忍不住心旌摇曳,仗着肚里有几滴墨水,用艳词勾引她。
这位美女也很上道,不光不反感,还把他带进了一座豪宅,那里连侍女都美得出奇,走路全都身后飘香。就当他幻想着美妙时刻到来时......突然他佩戴的古剑发出寒光,顿时身边的豪宅美女全都不见了。
裴徽定睛一看魂飞魄散,自己居然身在孤墓的荆棘丛中,顿时吓得号啕大哭。
故事虽然光怪陆离,但却反映了那个时期,唐朝贵族阶层的奢靡与荒淫。裴徽出身河东豪族,姨妈是杨贵妃,老妈是唐玄宗的地下情人,老婆是大唐公主,想不飘都难。
可惜裴徽的幸福时光并不长,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他跟着唐玄宗一路南逃,在马嵬坡之变中丧命。
裴徽的死,按理来说对郜国公主来说是场悲剧,但别忘了人家是公主,扭屁股就梅开二度,又嫁入另一豪门兰陵萧氏,丈夫叫萧升。
萧升比裴徽还要牛,人家祖上几代人都是宰相,他老妈就是唐玄宗的女儿新昌公主,也就是说萧升是郜国公主的表兄。
郜国公主给萧升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后来被嫁给唐德宗的太子李诵。
唐德宗是唐代宗的儿子,唐肃宗的孙子,郜国公主的娘家侄子。别迷糊,简单一点说,郜国公主跟侄子唐德宗做了亲家,太子妃既是唐德宗的儿媳,也是他的表妹。
没办法,古代皇家婚姻流行“出口转内销”,回流时难免会出现“不匹配”,习惯了就好。
不知道是郜国公主命太硬,还是豪门子弟命太软,萧升又早早地跑路了,让郜国公主二度守寡。
此时郜国公主人到中年,又当了太子的丈母娘,梅开三度不大合适了。可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的,什么狼啊虎啊的,咱水平低想不起来了,反正郜国公主追求性福的愿望依然强烈。
从那以后,公主府上常常有公子哥,三三两两地出入,坊间传出了各种“有声有色”的花边新闻:
“贞元中,蜀州别驾萧鼎、商州丰阳令韦恪、前彭州司马李万、太子詹事李昪等出入主第,秽声流闻。”
别驾、县令、司马、詹事,这些人的级别不高,但是一看姓氏就知道他们不是一般战士。不用说他们都是豪门家族的小鲜肉,企图贴着郜国公主这根老藤往上爬。
值得说一下的是萧鼎,此人正是萧升的亲弟弟!伙计,你对哥哥家照顾得也太贴心了吧?你这么做你哥知道不?
恍惚间,我觉得当年裴徽的荒坟艳遇,应该是一场穿越,那位贵妇人就是若干年后的郜国公主。
堂堂公主府,几乎成了大唐臣民津津乐道的风月场。这件事传到唐德宗耳朵里,他勃然大怒,一道圣旨,李万被杖杀,李昪、萧鼎、韦恪杖刑后被流放。
皇帝一怒,快乐窝被拆了,郜国公主很气愤,你饱汉子不知“饿婆子”饥,凭啥啊?你不仁别怪我不义,咱女人也有女人的看家本领,我咒死你!
于是郜国公主玩起了“核武器”——巫蛊压胜,祷告文由她的儿子萧位亲自捉刀。真是好儿子,为老妈的幸福两肋插刀,够哥们!
够哥们!唐德宗也禁不住夸赞,那就一块进局子?他又一道圣旨,郜国公主废封号,她与萧升的四个儿子萧位、萧佩、萧儒、萧偲,及与裴徽的儿子裴液,全部被流放。
事件还牵连到太子妃,唐德宗借口太子生病,就是中了诅咒,于是杀太子妃,给太子驱邪。
原本想放个炮仗泄泄愤,结果一座府邸被烧光,郜国公主瞬间家破人亡!在惊天巨变下,她度过了郁郁寡欢的两年幽禁生活,孤零零地离开了人世。
故事到这儿,本该可以画句号了,可我忍不住问:唐朝公主私生活放纵值得大惊小怪吗?那不是传统吗?郜国公主的儿女们,凭啥拿命支持老妈的出轨行为?这种事虽说不稀奇,总不至于那么正义吧?
所以,我们需要擦擦眼睛,用放大镜找点蛛丝马迹。结果我又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旧唐书》记载,事发后太子李诵很惊恐,请求与太子妃离婚。这个举动简直就是唐肃宗当年的翻版,难道李诵也遭遇了政治打压?
果然,在《新唐书▪李泌传》中,有一段记载,解开了所有谜底:
“太子妃萧母,郜国公主也,坐蛊媚,幽禁中,帝怒,责太子,太子不知所对。泌入,帝数称舒王贤,泌揣帝有废立意,因曰......”
郜国公主被幽禁后,唐德宗又把怒火发泄到太子头上,搞得太子不知所措。李泌眼毒,他一眼看穿了唐德宗的醉翁之意——想废掉太子李诵,改立舒王李谊!
原来如此,郜国公主只是唐德宗隔山打牛的工具,太子李诵才是目标!
提到李谊,让人有点无语,他居然不是唐德宗的儿子,而是侄子!废掉儿子,要把皇位传给侄子,唐德宗太博爱了。
其实博爱这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应该用“泛滥”,唐德宗还有个“儿子”叫李謜,此人其实是李诵的儿子,也就是唐德宗的孙子,被他收养为子了。哈哈,别奇怪,李唐皇帝就这么搞怪,除了唐德宗,至少还有三例同样的情况。
宠孙子宠成这样,让儿子如何自处?
李泌开门见山,直接指出唐德宗就是别有用心,警告他传位不是小事,当心引发政治动荡。
李泌就是《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那位李泌的原型,李密的后人,五朝元老。他一辈子在朝中时间不长,但是却深得李唐皇帝的信任,帮李家几代父子,数次解决内部危机。
唐德宗见心思被说破,干脆也不遮掩,甚至对李泌的劝告发出威胁。李泌苦口婆心,那段时间不断出入皇宫,拿武则天与李贤、唐肃宗与建宁王的悲剧,反复劝说。终于唐德宗被他说得“流涕阑干”:“非卿切言,朕今日悔无及矣!皆如卿言,太子仁孝,实无他也。”
一场易储风波,才安然度过!
其实李诵此人口碑非常好,他书读得好,为人仁孝,又谨小慎微,唐德宗本不该产生废太子的想法。原因就出在中唐时期,豪门政治死灰复燃,皇权不振,唐德宗难免对豪门大户产生猜忌,而郜国公主,正是这些豪门的中心。
当然,唐德宗很清楚,郜国公主之所以受到豪门势力的追捧,不是因为那地方是“快乐大本营”,而是她太子丈母娘的身份。
这会儿全明白了,四个小白脸不光是“小鲜肉”,还代表了各大家族的势力,萧位、萧佩、萧儒、萧偲和裴液,也不是替老妈“维权”,而是为家族的政治利益而奋斗!
唐德宗一怒之下干脆来个连根拔,太子妃杀了,太子废了,看你们还能折腾个啥!
唉,豪门的日子也不好过啊,皇帝也愁人呐!最倒霉的是太子和太子妃,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一个差点被废,一个送命。
难怪事情解决完,李泌说自己被这件事搞得“惊悸亡魂”,坚持归隐山林。人嘛,得活得通透点!
您知道九族五服是指什么吗?
"五服"制度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
斩衰,"衰"(读做"催")就是指不缝缉的意思,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对夫,都要穿斩衰,是最重的孝服。
齐衰,丧服名。齐,下衣的边。齐通纃,衰通缞。是次于"斩衰"的丧服。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因称"齐衰"。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下摆贴边都在砸边际。服期分三年、一年、五月、三月。服齐衰一年,用丧杖,称"杖期",不用丧杖,称"不杖期"。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齐衰"的礼制。
大功,亦称"大红"。丧服名。是次于"齐衰"的丧服。用粗熟麻布制做。服期为九个月。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衰"用料稍细。为伯叔父母、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都要穿这种'大功'丧服。
五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更轻的服.丧方式,叫"袒免"。在史籍中记载:朋友之间,如果亲自前去奔丧,在灵堂或殡.葬时也要披麻;如果在他乡,那就'袒免'就可以了。袒,是袒露左肩;免,指不戴冠,用布带缚髻。
农村所说的"五服",指的是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这九代以外的本家族的人是"出五服"的人,关系较远。今人以为,这一说,最正确。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流行这一说法。
我们都在五服上能结婚吗?
出了三服就能结婚,最好是男方的父亲和女孩的母亲是亲戚,这样最好,也就是男孩娶姑妈的女儿,以后生孩子畸形的可能性小。
邻居52岁时老婆癌症走了?
夫妻感情深厚,一方去世,另一方不久再婚,看似不尽人情,实则人之常情。
老孙和媳妇感情特别好, 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两个人原来是技校同学,毕业后一起进工厂,自由恋爱多年,顺理成章结婚生子。后来老孙念职大,当了干部。媳妇支持老孙读书,自己照顾孩子和公公婆婆,没少受累。而且媳妇待公婆像亲生父母一样,公婆逢人便夸媳妇孝顺。说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儿媳妇让他家遇到了。一直到孩子念高中,为了孩子读书,他们才与父母分开住,但是每周都回家,媳妇给公婆包爱吃的饺子。老孙与媳妇感情一直特别好,加上家庭关系和睦,媳妇付出很多,老孙都看在眼里。平时尽量多做家务,减少点媳妇负担。为了让家庭条件更好,在孩子初中的时候,老孙接受外派工作四年,得到了更高收入。本来以为日子会越来越好,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老孙回来两年后,媳妇体检查出了肺癌。而孩子还有半年高考,媳妇坚持不做手术,陪孩子考完大学,才进行手术。术后恢复不错,但是三年后复发发生了转移,老孙陪着媳妇进行了五年的抗癌岁月,个中心酸外人很难体会。最后也没有留住人,媳妇还是去世了。媳妇去世的时候老孙哭成了泪人,公婆也对参加葬礼的朋友说媳妇去世前一周还给他们包了饺子。媳妇去世后,老孙一人生活,常常思念去世的妻子,感到特别孤独寂寞。孩子本来在外市工作,在老孙的同学帮助下,儿子调回了本市。可是孩子忙工作忙恋爱,能陪他的日子无几。妻子去世后,不少朋友同事帮他介绍女友,他都拒绝啦。可是孩子结婚后,日子越发寂寞难耐。父母儿子都劝他再找个伴一起生活。尤其父母特别担忧的样子,让孝顺的老孙有点受不了。于是,在妻子去世两年后,老孙与同是丧偶的小李组建了新的家庭。老孙说,虽然组建了家庭,但是对前妻的思念依然不会变,新婚的妻子与他同病相怜,他们互相理解,相信他们相扶相持,生活会越来越好。夫妻感情深厚,一方去世,另一方再婚,无可厚非,毕竟生活不会停留在原地,还要向前走。生活的本质就是活着,最好的活着就是活好当下。相信曾经的爱人,也希望留在世上的亲人好好生活。同根同族出五户可以结婚?
"同根同族出五"服指的是同一个高祖的兄弟姐妹之间不能通婚。
也就是往上捯,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不是一个高祖父就是出五服了。
其实这只是民间传统的提法。
和《婚姻法》规定是有区别的。
《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也就是说,同属曾祖父或外曾祖父的兄弟姐妹或表兄弟姐妹是允许结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