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看漂练习,新手如何判断调漂是否准确?
调钓技术其实非常重要,但少数钓友却不够重视,他们觉得鱼儿有吃口就能钓获,没有吃口,调漂技术再好也不管用。这样的认识我不敢苟同,一般来说,调漂是否准确还是会影响钓效的。虽然调得不好,也有鱼获,但是毕竟效率显得低下。所以我们还是要重视调漂技巧。
身为钓鱼人,没有钓鱼表情包?拿什么在钓友群装B斗图?关注微信公众号:渔乐生活家 回复【表情包】送你一大波钓鱼人必备的表情包。
一、分析错误的认识
是否准确调漂,钓效还是有区别的,这一区别要放在同等条件下才有可比性。不能说你某一次瞎调,钓获不少;别人某次细致调漂,钓获不好。就放在一起比较。一定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饵料相同、鱼情相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对比。在这样的情况下,比一比,试一试?结果只能是,你的钓效好,别人比你的钓效更好;别人钓得差,你只会更差。所以,如果不是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比较,就说不调漂也能钓的好,是绝对错误的认识。
二、不能简单粗暴地说调几钓几
调漂怎样才算调好了,这个问题是不能一句话就能简单地回答的。如果你问:“我钓鲫鱼,应该调几钓几呢?”首先,这样问,就是错误的。无独有偶,如果有人直接这样回答:“调3钓2”,那无疑更加错误,形同儿戏。这样提问、这样回答的人一定是菜鸟。因为,提问者与回答者都没有弄清楚在哪里垂钓,是怎样的水情,又是怎样的鱼情,是什么季节,又是什么样的钓位。连这些基本因素都没搞清楚,怎么可能瞎蒙、直接说调几钓几呢?还有饵料的因素、钩子的大小,漂的类型都会影响调钓,所以不能简单粗暴地随便回答。
三、基本原则
有人说调漂难,的确难。因为调漂必须综合考虑多重因素,某些重要因素是绝不能被忽略的。有人说调漂容易,的确容易。因为调漂的目的就是能上鱼、上多鱼,遵循的原则还是十分明确而简洁的。
原则一,便于鱼儿吸食入口。
原则二,便于钓者根据漂相准确提竿。
调钓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个原则而进行的。调漂其实应该叫做调钓,钓几目钓几目要尽量准确。有时调几目不是特别重要,但是钓几目是非常重要的。调漂的实质是指,通过钓目的变化,让钩饵便于鱼儿吸食,而且吸食的动作能准确而迅速地反馈到漂上。
四、灵活调钓
1、不盲从
钓目的确定是最核心的部分,当调目确定好了之后(不管是调三目,还是调五目),如果钓目确定得不准,就会直接影响钓效。确定钓目需要用心揣摩,不要盲从别人的做法。
如果看到旁人调3钓2钓效好,你也盲从调3钓2。除非你的施钓条件跟旁人一模一样,否则你是绝不会跟别人的钓效一样好的。只从钩饵的角度来说,你盲从的调3钓2,你的钩饵在水中的形态跟别人可能完全不一样,所以你的调3钓2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所以,一定要根据鱼情水情,根据自己的饵料形态与钓钩的大小、以及漂尾的粗细来判断。
2、钓灵乎?钓钝乎?
究竟要钓灵还是要钓钝,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但也有一般的规律,钩自然处于水体,利于鱼儿吸食;钩被绷得较紧,钩饵入口有点不顺。那么哪种情况更适合一些呢?其实无论灵,还是钝,都是能自然控制下钩的,只是难度不同罢了。
对于钓灵,只要能把漂压得下子线稍微弯曲,下钩躺底,也利于鱼儿吸食。对于钓钝,上钩触底,甚至上钩饵部分躺底,也利于鱼儿吸食。只是钓灵时对饵料状态要求稍高,下钩的状态全部由上饵控制,若上钩饵太轻,下钩就被拉直,鱼既不好吸食上钩,也不好吸食下钩。鱼若碰下钩,钩饵就偏向一边,漂讯为很小的顿口;而大鱼远远吸食,也反映为顿口,都难上鱼。所以,一定要将饵料的状态控制好,才能钓灵。
对于钓钝,我们可提高钓目,让上钩不挂饵或挂轻饵沉底,下钩躺底,鱼吃下钩较为容易,吃上钩会很难,不过能让下钩中鱼也是很好的。注意钓钝时,可降低上钩的饵料状态要求,使下钩能顺利地被鱼吸食。
3、控制钩距
钩距过大(大于三倍钩长),会使下子线弯曲太大,鱼吃下钩口较轻时,就很难发现。钓灵时如果上钩饵料太大,就会将上钩压到底,因钩距太大下钩就变得十分迟钝,见口也会不佳。建议保持1-2倍钩距,兼顾鱼口凶猛程度适当调整。
掌握了以上原理,调漂就并不难了。平时垂钓时注意多多摸索,就会熟能生巧,根据水情鱼情调到最佳状态,获得理想的钓效。
了解更多垂钓技巧以及饵料配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渔乐生活家)(yulelife8),是免费关注哦,还有机会领取黄金眼鱼漂哦,每个月还能抢红包哦,你还不快点来?这里也是钓鱼人的垂钓学院,还有大量化绍新李大毛等大师的视频讲解,也有很多美女钓鱼视频等你欣赏哦。
用传统钓或台钓法钓鱼时?
台钓调漂是家常便饭,但是对于新手来说如何调漂找底是一道难题,就算有大师讲解也是一头雾水,其实台钓调漂找底需要实战,只有实战中摸索的多了才能更好的了解调漂的相关技巧。本文就分享下台钓调漂的找底技巧,一起来了解下。前提是得看钓什么.用什么鱼饵和调漂都有关系比如野钓用蚯蚓饵。这种情况就得调1钓2了因为调太高漂压不下去。首先是重铅找底法一般理论上都会说希望可以帮到你
1、首先安装传统的钓法找到水底,然后移动浮漂直到漏出水面4目,这时候铅皮是横躺在水底;
2、接着将浮漂下拉铅作的长度,然后将铅皮剪掉,直到水面再次漏出4目位置
3、第三步就是将浮漂再次下拉子线的长度,也就是底钩到八字环的长度,接着进行拉饵垂钓。
这种调漂找底的方法调漂比较迅速,但是如果鱼钩和鱼饵比重大且鱼漂服了小的时候,上钩重量会将浮漂拖入水中,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双钩触底的现象。
这是双钩挂饵找底法
1、首先将浮漂下拉到半水然后看漂相;
2、双钩挂饵看吃漂的情况,如果之前漏出水面4目,挂饵后漏出2目,则说明双钩挂饵吃漂2目;
3、接着将浮漂缓慢的上移,直到双钩挂饵的状态在水面漏出2目以上的目数为止;
4、再将浮漂下拉1目,接着开始作钓。
这种找底方法会将鱼钩鱼饵的种类都包括,调好后很灵。但是如果遇到小鱼截口或者饵料雾化不佳的话,可能会导致双钩挂饵调漂方法不能一步到位。
底钩挂铅找底
1、首先半水建前排将其露出水面4目;
2、底钩挂铅进行找底,铅皮不能太大,将水面的4目完全拉入水中即可;
3、接着慢慢向上移动浮漂,直到底钩挂铅后鱼漂露出水面2目为止;
4、将底钩铅皮摘掉,然后挂饵垂钓。
这种找底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挂底铅皮不宜太重,水底有淤泥的话很容易深陷其中,这样调漂也就不灵了。
以上就是比较常见的3种台钓调漂找底方法,各有各的优点,也有不足之处,钓友们可根据所需来选择适合的。这就是台钓找底办法我在发一个传统钓找底。 一、传统钓调漂
秋冬季节,传统钓是许多钓友喜爱的一种钓法,一根12米的长杆,钓近钓远任你选,边走边钓人找鱼,简单方便省时间。其调漂方法也很简单,实际垂钓时,一般都是铅坠直接到底(铅坠要小,有现成的卖),不用剪铅皮。重点要关注以下三件事:一是浮豆之间的距离保持在5-8公分,不要离得太远,也不要太近,以免影响鱼汛;二是要根据水深适当调整七星漂的位置,一般留2至3颗浮豆在水面为宜;三是铅坠与钩之间保持适度距离,因为是钓鲫鱼,所以距离保持在3-5公分即可,如钓草鱼等大型鱼类则距离要远些。

二、台钓调漂
台钓以其诱钓结合的优点,深受钓友的喜爱。野钓时,由于水情比较复杂,因此我们要针对各种水域水情鱼情灵活选择调漂的策略。
1. 杂鱼多
野生水域一般杂鱼都比较多,而且生性凶猛活跃,台钓时,经常会因为杂鱼闹窝而导致钓鲫鱼的计划失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调漂时,一般选择钓顿,钓顿可以加快钩饵下落的速度,尽可能避免杂鱼夺食,而且也可以根据鱼情进一步调灵。如调平水钓1-2目,具体调漂方式如下:一重铅皮找底,浮漂露1目定水深;二下拉浮漂(子线长度外加10公分的距离)左右;三剪铅皮直到浮漂与水面相平;四上饵并调整浮漂露出水面1-2目即可。如果杂鱼实在太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钓跑铅,裹上重铅,打开固定铅坠的太空豆,调整浮漂露出水面1-2目即可,简单快速,鱼漂信号多为下顿。
2. 水底复杂
面对水底石头多、杂草多、淤泥多的情况,我们一般选择调灵,确保钩饵立在水底,以免被杂物遮挡。调4钓2、调5钓2都可以,具体步骤和调平水的方式一样,主要区别在于第三步,浮漂应是露出你想要的目数。不过调灵我们也要考虑杂鱼的多少,如果多,还是建议钓顿。另外,夜钓、冬钓鲫鱼,建议钓灵。
滑漂钓鲫鱼最好的方法?
滑漂线组钓鲫鱼的调漂其实很简单,跟通常的台钓调漂没多大区别,就是比较繁琐,需要远投调整,经常需要调整很多次。控制棉线结的位置,先在近岸半水调漂,修剪铅皮到平水。然后调整棉线结位置,延长浮漂座的滑动距离,也就是增加水线长度。远投到钓点,反复尝试,一点点调整棉线结位置,一直到浮漂露出1、2目,这样浮漂就调好了。
用饵的话就是红虫把最好用,三五条红虫用红线绑起来,直接挂钩使用。抛竿到钓点,可以以对岸标点作为参照物,远投到一个方向,确定好钓点以后绑上第二个棉线结。然后每次都是这个方向,回线到刚才的哪个棉线结哪里,这样就实现了定点钓。
鱼钩不沉低如何看漂相?
鲫鱼属底层鱼,也是在水底觅食,见到钓饵,先拱后嘬,将它吸入口中,随即抬头,水面漂子的表现就是先点几下,而后被托起来,这就是鲫鱼咬钩最典型表现。
鲫鱼咬钩送漂都是这种表现,只是水温低时,送漂稍显乏力。如竞技钓鲫,采用悬坠长脑线,由于脑线长,鲫鱼咬钩上抬时,其力量先传到脑线上,钩虽上提了,但脑线来不及上升,使长脑线成“U”字形,托饵的力量反而变为拉漂的力量,所以用台钓法钓鲫鱼,一般会出现黑漂。如果用悬坠,但脑线短,鲫鱼咬钩抬头,又可能出现送漂。淡水台钓要怎么调漂和怎么找底?
调鱼漂:如果看不到漂,就向上移动浮漂,直到露出开始调的四目。然后就提竿,把小钩上的铅皮拿下来,在将钓组入水,看看浮漂露出几目,如果是四目, 就再往上轻微的移动浮漂至水面露出浮漂五目。上浮距离是所未知的。如果上浮大的话,双钩挂一般大小的耳会出现双饵都离地的现象。而不是单饵触地的最佳状态。将 浮漂调到露五目的时候,说明水下单钩真的找到了底,因为单钩着地后,由于脑线的支撑作用打破了原来悬浮状态的四目所保持的力的平衡。 调漂找底后,浮漂应该往下十公分左右。小心仔细的一点点一点点的将浮漂向下移动。直到水面上刚刚、刚刚好露出四目为最佳。 浮漂下拉10-20公分,抛竿入水,此时浮漂应该是全部没入水中,逐渐剪铅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数即调目调漂时离钓点的底越接近越好,因为鱼线也是有重量的,对一只灵敏的漂来说有很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