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中央通讯社,以色列宣布加入反伊朗的护航联盟

天美资源网

朝鲜中央通讯社,以色列宣布加入反伊朗的护航联盟?

以色列摊牌了-------“伊朗,你等着”;伊朗--------“你终于来了”。伊朗早就想揍以色列了,以色列也想锤伊朗。两国针尖对麦芒,已是水火不容的宿敌。巴列维王朝时期的盟友兄弟,如今船翻友尽,此生只有兵戎相见,没有握手言和。 【以伊地理位置】

中东紧张局势愈演愈烈,火药桶蠢蠢欲爆。根源是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重新对伊朗施加制裁,随后伊朗反制,美国大军压境进行威慑,波斯湾伊朗扣油轮报复,美国组织“护航联盟”保护油轮。以上就是最近一年中东局势的快进版播报,美伊互有胜负。

朝鲜中央通讯社,以色列宣布加入反伊朗的护航联盟

8月6日,以色列的一则声明,再次把中东局势添了一把烈火。以色列外交部长卡茨在议会外交和国防委员会的闭门会议上表示:“为了打击伊朗、加强与海湾国家关系关系,以色列自愿向美国主导的反伊朗联盟提供情报,并协助在‘其他未指明的领域’执行任务。”传递的信息有两个:一个是以色列将用其强大的情报网为美国提供信息资源(以色列摩萨德是全世界六大情报机构之一)。二是在未指明领域执行任务,就是波斯湾巡航。

美国原计划是呼朋引伴,要求60多个盟友派出舰船一同巡航。结果是悲凉的,曾邀请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比利时、韩国等国加入,但得到的回应无一不是态度冷淡。最后只拉来了英国一个。英国是油轮被伊朗扣押,以及国内正在脱欧需要特朗普支持,另外脱欧后要与美国建立自由贸易关系来弥补脱欧后的损失。因此,英国有求于人,不得不听从美国的指示,参与护航。

【英国在波斯湾的护航军舰】

以色列这个中东强国按耐不住,没受邀请竟主动请缨派船给情报。美国知道自己这位中东代言人的秉性,国土一万多平方公里在地图上都看不见,却有蛇吞象的勇气,打叙利亚,打伊朗总是不请自来做先锋。美国也怕他这臭脾气把冲突搞成战争,自己被绑架拖入泥潭,那时可就难以自拔了。伊朗可不比伊拉克,国家体量和实力在中东是数一数二。况且美国如今已是日薄西山,无法像当年的对伊拉克发起海湾战争那样,一呼百应,几十个国家参与。综合考虑,美国没敢喊以色列这个宝贝疙瘩参与,如今以色列主动表态参与,美国还未回应,可能正在权衡利弊关系。

【以色列海军】

以色列和伊朗有什么解不开的结,如此势如水火?以伊矛盾主要是从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开始,在此之前两国还是亲密的盟友。两国的矛盾根源主要有:

第一、地缘政治格局的竞争。苏联解体后,对以伊两国的共同威胁解除,亲苏的叙利亚对以色列的威胁也减弱。美国发动海湾战争,把伊拉克打趴下,卡在以伊中间的威胁亦解除。如此,中东板块伊朗和以色列的影响力逐渐上升,两国已经没有共同的对手,也就没了合作的根基。以色列是美国中东盟友,还拥有核武器,是军事强国,伊朗慢慢发现自己想成为中东话事人,以色列是一大阻碍。伊以彼此成为中东地缘战略的竞争者和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矛盾也就随之而来,龌蹉不错!

第二、伊朗利用巴勒斯坦来制衡以色列。巴以冲突快上百年了,和平协议也签了无数回,签了撕毁,撕了再签,反反复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伊朗不希望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和解(巴勒斯坦为其中之一)。每次巴以刚停火,伊朗就从中作梗,高举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旗帜,策动新一轮的冲突,这让以色列愤怒不已,埋下仇恨种子。

第三、反以色列,煽动反美情绪,做带头大哥。伊朗非常不愿意以色列在中东,更不可能让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和解。如果和解了,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伊朗了。因此,伊朗一方面把自己树立成反美的旗帜,把美国对中东的压迫进行放大,自然而然阿拉伯国家就把怨气撒在了美国一直偏袒的以色列身上,自己伟岸的话事人形象就出来了。然后,伊朗整合阿拉伯国家,自己做大哥,迫使美国在中东退兵。如此,以色列彻底难容伊朗。 【伊朗总统鲁哈尼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伊朗总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大国思想,即根据伊朗的面积、人口、教育水平和自然资源,伊朗认为自己就应该是该地区最强大的国家,应该在该地区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以色列不允许中东有强于自己的大国出现,因为自己本身是犹太人国家,与阿拉伯人矛盾重重难以融合,如果有大国再加以策动,以色列岌岌可危。

【以色列设想空袭伊朗的三条路线】

以上主要三点就是以色列火急火燎的想参加护航联盟行动的原因,也是打击叙利亚特别积极的原因。一个国家的安全是排在第一位,为了安全只能不惜一切代价。而伊朗也想消灭这个潜在的强大对手,剔除美国在中东的所谓“毒瘤”。因此,在波斯湾如果遇到,很可能擦枪走火,引发不可收拾的中东战争,美国到时也不得不介入,有点被以色列绑架的意思。目前,美国护航联盟成了笑话,也想有更多盟友加入,处于比较矛盾的心理。美国会如何决定?我们拭目以待。

日本与德国深化防务技术合作?

近年来,日本在军事领域动作频频,企图打破二战以来国际社会的限制,扩大其政治军事影响力。推进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安保法案、连续多次增加军费预算等等,使得日本自卫队的能力不断提升,活动范围持续扩大,远远超出“个体自卫”需要。据美国之音7月28日报道,近日,日本与德国在柏林“秘密”签署《防卫装备品与技术转移协定》,意图深化两国防务技术合作。日德两国相去万里,远隔重洋,却依然携手防务合作,令人警惕。

悄无声达成协议

据德国外交政策网站7月28日报道,由于日本武器市场不断扩张,而德国也在扩大和日本军队的合作,不久前,德国国防部和日本方面签署了“深化防务技术合作”的协议。日本驻德国大使八木毅和德国副国防部长凯特琳·苏德尔共同签署《防卫装备品与技术转移协定》。由于德国方面要求保密,本协定日本防卫省既没有预告也没有公布,仅仅是外务省事后在网络上刊登了相关内容,而相关的报道稍晚才出现。

美国《防务新闻》7月25日刊文称,德国和日本之间的军事技术转移协议自2015年就开始谈判,直至今年7月17日终于签署该协议。根据协议,日德双方将在“防卫装备品及技术的联合研究、联合开发、联合生产和加强其它安全及防卫合作方面”加强联合。德国官方发言人表示该协议还未涉及具体的武器装备计划,但日本方面对此“高度重视”。日本《朝日新闻》报道,防卫省官员表示,“将与德国合作提高研制武器的能力,这对未来有积极意义。”日本有关媒体认为,此举“将为国防科技发展开辟大门”。

自2014年制定《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以取代禁止武器出口的《武器出口三原则》以来,日本已与美国、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英国、法国、意大利7国签署类似协定,并且德日双方的军事互动也早已开展。德国外交政策网站称,德日两国军事合作目前涉及多个领域,两国海军保持经常性的互访联系,有时还进行联合战术演习,并相互派遣士兵到对方国家参加训练,共同打击海盗等等。这些为本次签订协定打下了基础。

除了武器装备技术层面的合作,日德还将成立联合委员会,确定未来合作项目。该委员会成员来自两国的经济、外交和防务部门。

冷处理难掩野心

美国《防务新闻》指出,近年来日本扩大了全球防务伙伴关系的搜寻半径,不仅与美国进行合作,还不断谋求与欧洲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对此,德国之音24日撰文分析称,日本近来寻求多元化和扩大化的安全伙伴关系,是因为其面临着日益强大的中国和朝鲜半岛局势所造成的双重威胁。《俄罗斯报》则认为,日本主动塑造“安全威胁”的系列行为,无非是在掩饰其日益壮大的政治军事野心。而挑起亚太地区的热点冲突,将为日本巩固地缘政治阵地和扩充自卫队提供充足的借口。

“德日乃至欧洲与日本的军事合作,主要推动力来自于日本。安倍政府上台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对外军事合作和武器的出口,在军事上野心勃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分析认为,“相较于此前与英法等国的防务合作,德日之间的谈判低调而进展迟缓,原因就在于德国在这方面表现十分谨慎。”

虽然德国军火企业从多年前起就致力于更好地进入日本武器市场,但受制于国内各种原因,迟迟未能取得突破。据报道,迄今为止,德国对日本的武器出口还很少,其规模一直停滞在每年几千万欧元的水平。美国之音分析称,本次日本与德国缔结协议过程十分低调,其原因“是依照德国要求,因为德国国民一向反对扩大武器交易”。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吕耀东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日本与德国以及其他欧美国家进行防务合作,一方面是通过武器的进出口,刺激本国军工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武器装备和技术上的合作来推动双方军事合作机制的建设。以此来提高日本在国际政治军事格局中的地位,最终实现其军事大国的野心。

无约束加剧紧张

日本同德国之间的防务合作仅仅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吗?目前来看,并非如此。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从以往经验看,日本想要与他国成为伙伴,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从技术合作开始。透过军事技术合作进一步结成与他国的军事伙伴关系,已经成为日本的“套路”。

崔洪建认为,本次德日之间虽然只是签署了武器技术方面的合作协议,双方防务合作还只是局限在技术层面,但这不是个好的开始。他说,“日本与英国、法国等国在防务合作上走得更快,他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两国间外长、防长磋商(2+2)的常态化机制。虽然德日在政治军事间还没有实现‘2+2’磋商机制,但这次防务技术上的合作无疑是开了不好的头。”

近年来,日本一直试图摆脱和平宪法的制约,通过修宪解禁集体自卫权。吕耀东说:“日本已经超越美日同盟的关系,与北约等组织和国家进行军事合作,给亚太乃至世界的稳定和平局势增添了更多不稳定性因素。这也恰恰证明安倍打着所谓的‘和平主义’旗号破坏和平。此举与当前国际社会通过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双赢的主流模式相背离。”(来自 人民网)

朴槿惠什么时候会出狱?

今年5月份的时候,首尔高等法院判处朴槿惠35年有期徒刑。考虑到2020年朴大妈已经68岁高龄,如果再熬35年,那就要103岁了!

所以等到35年后出狱,显然是不现实的,通过劳动改造,狱中表现优异减刑,倒是有一点可能,但是哪怕减去20年吧,那也要等到83岁了,83岁再出来选总统,然后报仇?

除非你是曼德拉,能活到95岁,问题是曼德拉做总统的时候,也才76岁。83岁的朴槿惠?还是歇歇吧。

那么朴槿惠有可能通过其它方式提前出狱吗?

黄教安

黄教安曾是朴槿惠的指定接班人,就像李明博卸任后,朴槿惠参选一样,黄教安是他们那一派重点培养对象,正宗的储备干部。

朴槿惠在2016年12月被弹劾下台后,就是黄教安担任的代理总统。可是我们会发现,随后进行的韩国新一届总统选举中,黄教安没有参加,为什么?因为朴槿惠把他们那一派名声搞臭掉了,谁站出来参选,谁都是注定要败北的。

于是2017年5月,文在寅顺利当选了。

文在寅

文在寅是带着使命来的。

2002年好大哥卢武铉参选的时候,文在寅是他的左膀右臂。谁料卢武铉卸任后,含冤而死,从此,文在寅就背负了为兄报仇的使命,矢志不渝。

2012年底败选后,文在寅没有放弃,3年半就熬到了朴槿惠的闺蜜门爆发。于是不用再等5年,文在寅在2017年上半年就开始手握大权。第一件事,就是为好大个卢武铉讨回公道,李明博、朴槿惠一个都不放过。

更何况,朴槿惠本身就犯了一大堆法,根本用不着欲加之罪。

朴槿惠

于是朴大妈只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5年之后,也就是文在寅卸任的2022年,或者想办法中途就把文在寅给弹劾了,就像当初大家把她弹劾下台了那样。

结果2020年的抗疫成功,为文在寅的支持率输送了一股强大的真气!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韩国国会换届选举中,文在寅一派一口气拿下了180个席位,意味着以后任何不利于文在寅的提案,大家就别想通过了。至于弹劾,别做梦了!

这样一来,2022年之前,朴大妈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提前出狱。那么2022年文在寅卸任之后呢?早在2018年的时候,文在寅就向国会提交了一项议案,建议国会把韩国5年一届的总统任期,改成4年一届,但是可以连任一届。

当初是被否决了的,但是现在不同了,只要文在寅放下身段,再联合一个小派,然后拿到三分之二的赞成票,也就是在180票的基础上,再拿到20票,他就可以得偿所愿,再多任3年总统。如此一来,朴槿惠出狱就要等到2025年,那时候朴槿惠已经73岁。

再假设文在寅在国内深耕细作的话,始终能保持极高的支持率,难保接班人还是他那一派的,然后再来个8年任期,那朴槿惠就真的要把牢底坐穿了。

被诅咒的青瓦台啊!

(本回答到此为止,请大家点赞支持)

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为什么拒绝签署禁止核武器条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禁止核武器条约》就是这么一个存在。这是一个效仿《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一样的条约,一旦缔约就意味着受到条约约束,禁止核武器研发和试验。其在2010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就开始酝酿,2017年7月7日在联大表决通过,在9月20日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开放签署。然而截止2018年9月69个国家签署,其中1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该条约。

(表决现场)

任何一项条约必须认清现实,否则都是镜花水月!

这个条约所强调的东西是个很好的东西,然而其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国际社会的本质和国家之间的竞争,有点过于理想化。在一个无政府条件下的国际社会国家之间主体地位确实平等,但是实力却参差不齐,国家之间的争斗和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真正主导国际秩序还是那些掌握着权力的大国,而维持大国之间没有撕破脸,造成大规模军事对抗的主要因素就是“核平衡”。

(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

彼此之间确保相互摧毁,从而使得争斗仅限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其他方面。从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五大国要发表声明拒绝签署这一条约。他们的声明中就特意强调了这一点,认为其忽视了国际安全环境和区域挑战,并没有增加国家之间的信任和透明度。它无法达到最高标准的不扩散,而且还会使得拥核国之间的核裁军谈判陷入停滞,加剧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核武器分布)

为什么说着条约过于理想化?

在对待安全问题,国家必须认清现实,尔虞我诈已经基本成为常态,其次从《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履行情况就可以看出。对于一般的缔约国而言,由于受到自身的实力、安全环境、大国的威慑会切实履行该条约,然而仍有一些具有一定地区影响力,而且有一定化学工业基础的国家,为了谋取地区霸权,在缔约的情况下可能仍然在秘密研发和保有化武。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组织)

小国尚且如此,就更何况美俄等大国了。他们关于化学武器的研究其实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或秘密进行,或者以预防性研究为名公开进行,而且还有部分国家利用化学战剂从事暗杀活动。可以说这一条约对于“野心家和流”氓而言根本没有任何约束作用,其反倒是成为讹诈相关小国的政治工具,比如西方国家以化武袭击为名,威胁对叙利亚动武。1968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其本质就是大国讹诈小国的政治工具。

(反对化学武器)

大国之间的真正意图

这些五大国的联合声明其实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除了粉饰太平强调秩序以外,更多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权力。核武器毫无疑问就是权力的象征,这五个大国而且还是《核不扩散条约》确认过的合法拥核国家,地位超然。这个《禁止核武器条约》说起本质而言,其实就是小国在逼大国放权。国家之间的实力也是动态变化的,五大国的这种权力格局,其实已经受到彼此之间实力对比的影响,开始变化。这其中有两个例子其实最能说明问题。

(联合国总部)

第一个就是就是印度,作为一个区域性大国向世界性大国迈进的国家,其在1998年公开进行核试验,而核计划最早可以追溯到1948年,而核武试验最早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印度核试验之后,并成功列装核武器后,虽然受到了国际制裁。然而鉴于其综合国力扩张,其核国家的地位已经被事实承认,制裁最后也不了了之。从这可以看出印度其实是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者,并且已经靠自身努力突破了束缚。相反的例子就是俄罗斯,五大国中俄罗斯的实力衰退的最为厉害,如果没有了核武器,毫无疑问俄罗斯可能会立刻沦为二流国家甚至三流国家。所以关于五大国《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新闻来源,也主要是来自俄媒,塔斯社、俄新社、RT电视台、卫星通讯社的报道十分详细。欧美媒体并未着重报道,有的甚至根本就没当成新闻。

(有了它就不会衰落)

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关注!

韩国奉献爱心?

韩国🇰🇷“奉献爱心”,在星州郡的萨德基地兴建官兵宿舍。

韩美双方的这个举动表明,这两个狗日的家伙就根本无视中国和罗刹,以及金氏朝鲜的强烈反对,要一意孤行的推进“萨得"的部署了。可是反观作为受害者的中国🇨🇳、罗刹(俄罗斯🇷🇺)、金氏朝鲜,除了在口头上说了几句“抗议,强烈反对”之外,似乎是拿不出什么手段来反制美韩的一意孤行了。朴槿惠这娘们还在台上时,中国对萨得的抵制,似乎也是做得轰轰烈烈,半年之中,韩国就因为中国的抵制而在经济上损失惨重。但是,正如韩国的乐天集团董事长辛东彬所说的那样:“这些中国人非常市侩,他们往往在经过一小段时间后,就恢复他们的往日的姿态了。”辛东彬的话不幸而中,抵制韩货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伤疤还没有好,就已经忘了疼的中国人,就一波又一波又一波的,屁颠屁颠的、前赴后继的奔向韩国了。而中国政府,好像也丢了记性似的,对美韩部署萨德的行为,也是不闻不问的了。相比于韩国民众持之以恒的反对活动,中国的政府,中国的人民,是应该作出深刻的反思了。虎头蛇尾向来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劣根性之一,正是这个劣根性,才会让很多的外国政府和人士,在极度鄙视中国人的同时,又可以大售其奸,从中国捞取不少实惠还不说,同时又干出了无数伤害中国的利益的事情来!就比如题主所说的“韩国奉献爱心”吧,它哪里是“奉献爱心”?它是在中国的伤口上撒盐,它是在明摆着的故意伤害我们!如果说韩国是在奉献爱心,那么它也是在向美国奉献爱心,而不是向我们奉献爱心!萨得基地的官兵的宿舍翻修好了,萨得的装备也布置到位了,韩美两国笑了。而我们,我们的一举一动就都在别人的眼皮底下,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私可以藏住了。题主,难道这就是你所说的“韩国奉献爱心”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