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异人的简介,吕不韦为何允许秦始皇妈妈找嫪毐?
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令太后闻之,以啗太后。——司马迁《史记》
秦国在统一华夏之前,有一次危机,差点颠覆了秦国的社稷,而罪魁祸首是嫪毐。
正是这次宫闱内乱,让秦国面临最大的一次危机,但是好在秦王政也非庸人,不仅迅速平定了嫪毐的政变,连带着从吕不韦和赵姬手中夺回了政权,可谓是一石三鸟。
而这一切的发生,秦王政还要多谢自己的生母,如果不是她在后宫出现了问题,秦王嬴政想要亲政,还得多费不少周折。
那么吕不韦为何允许秦始皇妈妈找嫪毐?不单因为嫪毐有特长,关键是出现的时间对,并且能够使吕不韦从赵姬的控制中解脱出来,所以说嫪毐从一开始,只是吕不韦的棋子罢了,只不过这枚棋子烫手。
不过嫪毐的发家从一开始也就注定了要失败,没真实本事,全靠太后的裙带,这样的人得到权势之后,又怎能不目空一切呢?
关于嫪毐的故事,我们还得慢慢说。
嫪毐的“声名鹊起”。嫪毐,是秦始皇生母赵姬的男宠,起初只是一个江湖浪子,后来投靠到吕不韦门下,专门为吕不韦和门客们表演,自己转车轮的好戏,这项绝技引起了吕府上下一致拍手称赞。
可以说,他的发家之路上少不了吕不韦的提携,正是因为吕不韦想要避祸,而把嫪毐伪装成宦官,送入了赵太后的后宫,自此嫪毐开始平步青云。
吕不韦千金买国之后,坐上了大秦帝国相国的宝座,吕不韦本来并没有想着能在秦国只手遮天,但命运却推着他前行,因为秦庄襄王被吕不韦资助回国继位后,没几年就去世了。
年幼的嬴政继位,秦国的国家政权就落在了吕不韦和太后赵姬的手中,赵姬原本就是吕不韦的歌姬,后来被赢异人看上,吕不韦就把赵姬送给了异人。
吕不韦和赵姬旧情复燃。异人死后,吕不韦和赵姬这两人的关系又密切了起来,毕竟也是,一个大秦丞相,一个大秦太后,两者又是旧交,这一切似乎都是水到渠成,吕不韦也经常在赵太后的后宫谈论“秦国的大事”,你还别说,秦国在这两人的联手下,不仅没有衰弱,还愈发强盛了起来。
时间慢慢推移,吕不韦看着逐渐长大的嬴政,心里的担忧越来越大,嬴政小的时候,还比较好糊弄,对他说,自己去太后的后宫是去谈论秦国政事的,当他长大了,自然能明白其中的猫腻。
为了明哲保身或者渐渐不能满足赵太后的私欲,吕不韦就想到了一条妙计,那就是把有着“特长”的嫪毐,送给赵太后,只不过吕不韦没有想到的是,嫪毐并非常人,他对权力的欲望,比吕不韦还要重。
嫪毐被送入后宫之后,赵姬如获至宝,或许是因为赵姬的年纪到了如狼似虎的年纪,又或者是因为吕不韦年纪大了满足不了赵姬,再或者是因为嫪毐本身特别有本事,嫪毐让赵姬渐渐忘了权力、忘了吕不韦,满脑子都是嫪毐,对嫪毐也言听计从。
嫪毐和赵姬有了“结晶”。赵姬和嫪毐的事情,很快就有了结果,因为赵姬接连为嫪毐生了两个大胖小子,有了儿子的嫪毐,心中的权力欲望更甚,因为他想让自己的儿子当秦王,自己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太上皇”。
欲使其灭亡,先使其疯狂,嫪毐被封为长信侯后,狂妄的当真是没边没沿,一次在喝酒之后,还与大臣争执,说自己是秦始皇的假父,这下秦始皇就有了三个爹,赢异人生父、吕不韦仲父、嫪毐假父。
嬴政听到嫪毐的言论,那叫一个气啊,吕不韦对自己父亲和整个秦国有功,自己叫个仲父也没觉得有什么,但是一个假太监也自称是自己的父亲,嬴政忍无可忍。
但他知道,自己现在还不是时候和嫪毐翻脸,嬴政要等,等到自己亲政,这样才能有底气收拾掉这个假太监,不过当嬴政等地的时候,嫪毐渐渐地等不了了,嫪毐和嬴政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嫪毐的最终结局。眼看着嬴政离亲政越来越近,嫪毐真等的坐不住了,因为秦王政只要亲政自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开始招兵买马,利用赵太后的后印,调兵遣将,意图在嬴政加冠之际,杀死嬴政。
于是乎,当嬴政在雍城举行加冠仪式的时候,嫪毐发动了政变,令嫪毐没想到的是,秦王嬴政这时候的羽翼已经丰满了,当嫪毐信誓旦旦想要夺权的时候,嬴政一举击溃嫪毐的政变,肃清了赵太后和嫪毐在秦国的权力。
这还不止,既然引起这件事情的是吕不韦,他亦不能独善其身,结果吕不韦也被免了职,秦王嬴政用自己的权谋,实现了一石三鸟,从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秦王嬴政被称为千古一帝,丝毫不足为奇。
嫪毐兵败被杀,死后被夷三族,他和赵姬生的两个儿子,也没能幸免,被嬴政装进麻袋里,活活给摔死了。
飞鱼说:没有真实本事,只靠太后的裙带,嫪毐的发家,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嫪毐和吕不韦相比,差得实在是太远了,他比吕不韦的野心大,但却没有吕不韦的本事。
秦始皇
吕不韦在秦国当政期间,不仅使得秦国继续强大,还带兵灭了东周王室,更是粉碎了山东诸侯合纵攻秦的阴谋,此外,还编撰了一部名流千古的巨著——《吕氏春秋》。
不过既然说到了赵姬,我们就不得不提秦国历史上另外一位宣太后,赵姬和她思想上是相似的,在私生活方面,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但是赵姬给秦国带来了内乱,而宣太后却帮助秦国灭了义渠国。
所以,女人有了权势,也未必就会导致政治上的混乱,关键还是看人,如果非要把赵姬和宣太后进行比较的话,它们中间的差距估计有一个光年。
参考资料:《史记》、《吕氏春秋》等。
电视剧大秦赋全剧多少集?
电视剧《大秦赋》一共78集。
大秦赋剧情介绍
《大秦赋》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张鲁一饰演)在吕不韦(段奕宏饰演)、李斯(李乃文饰演)、王翦(尤勇智饰演)等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故事。
先说尊重历史的一面。这部《大秦赋》从秦国攻打赵国邯郸,秦异人紧急回咸阳讲起,引入秦异人、吕不韦、嫪毐、华阳夫人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在讲故事的态度上,这部电视剧秉持着严肃认真的态度,与那些粗制滥造的历史戏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大秦赋》当中出现的人物,力求还原历史真实,在大家既定的纬度当中找寻历史人物的性格与态度等等。
人物真实之外,则是这部电视剧角色行为举止上的真实。这一真实,包括至少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物言语的真实,一个是人物礼仪上的真实。人物行为对白,要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当中去创作。古代人,操持着现代人的思维和对白,就显然是戏说的创作模式了。在《大秦赋》当中,已经出场的每一个人物,操持的,都是可以在历史记载当中找到真实对应的言语内容。当然,可能会有观众对部分半文不白的对白表示听不懂,但我相信,更多的观众,会非常认可这种有历史质感的对白台词。这种说话对白方式,才是秦人的,而不是戏说的。
而《大秦赋》另一点的优势,则是古战场战争场面的还原,也非常真实。好久没有这么真实的古战场电视剧作品了。在《大秦赋》当中,古战场不搞一窝蜂,更不搞戏说,而是古代战争怎么打,或者说秦代战争怎么打,这部电视剧就怎么拍。还原历史,就是最大的看点。这里,不妨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秦军攻城邯郸。一个人,赵将围捕嬴异人。
首播的剧情也可谓惊心动魄,主要分为并驾齐驱的两个主线。第一条主线是秦赵两国的交战场面非常宏大。秦国热火朝天地攻打赵国,赵国虽小,勇士们却非常英勇,秦国将士攻城非常困难。也正是此次胶着的战事,主创为广大观众尽可能地还原了历史上秦国是如何打仗的。
秦国士兵列队整齐,且在作战中不停地变换队形,这些在史书上都是有记载的。通过这一幕幕宏大的交战场景,我们也惊奇地发现,该剧的服化道是多么地用心。这些士兵的穿着打扮像不像兵马俑?
据悉,这部剧在造型上颇下功夫。造型团队为剧中各诸侯国、各阶层不同身份的角色设计和制作服装11000余套、盔甲4000余套。而仅秦国军士盔甲甲片的机械切割,就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了几个月,其中秦始皇嬴政一人的服装就多达80多套。
括战车、轺车、攻城车在内的大型道具设计制作了80辆,剑盾戈矛等军事道具数量上万。除了嬴政多达80多套的服装外,其他这些服化道我们已经在首播的剧情中尽收眼底。这不愧是大制作。
吕不韦为何要把大阴人嫪毐献给秦始皇母亲赵姬?
大阴人嫪毐(lào ǎi)实际上就是吕不韦的一个政治工具,吕不韦用他来将秦始皇赢政的母亲赵姬牢牢的控制在自己身边,从而达到长久把持朝政的目的。
吕不韦只有一个极具头脑的“政治商人”。他在早年便将宝压在了秦王儿子秦异人的身上,而此时的他并没有成为太子,而且还是以质子的身份在赵国做人质。秦孝文王继位三天之后便死了,立储成为了最大的麻烦。秦孝文王的发妻没有子嗣,异人的母亲夏姬却并不讨秦孝文王的喜欢,但在吕不韦多方的努力之下,终于使得秦异人坐上了秦王宝座,他就是秦庄襄王。
吕不韦因此成为了大功臣,秦异人继位之后将他封为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之前就将自己的爱妾赵姬包装好之后送给了秦异人,秦异人将其娶为嫔妃。
吕不韦成为相国之后,也为是权极一时,被秦异人允许可以随便进入王宫汇报工作,期间很容易遇到自己的“老相好”赵姬。据《史记》记载,赵姬本性赢荡,时常欲求不满。秦异人身为一国之君,既要处理政务,而且还要将仅有的精力分割给后宫若干嫔妃,赵姬自然是难以按耐寂寞。所以,她和吕不韦旧情复燃,时常有通奸的事情发生。
赵姬在嫁给秦异人之后,生下了一子,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赢政。所以有一种说法是“吕不韦是赢政的生身父亲”,也便是基于这一种说法。
秦异人死后,赢政继位,但是吕不韦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青年却是一个极具报复的君王,吕不韦是借助着先帝秦异人的扶持才坐上了相国的位置。但是在赢政眼中,吕不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作用。吕不韦很是慌张,急需更多政治资源,他将眼光瞅准了皇太后赵姬。
此时的吕不韦人老体衰、精力有限,日渐感觉无法满足赵姬的欲求,但是他又没有办法失去赵姬的这一份政治力量,也不想因为自己和赵姬关系东窗事发而受到牵连,于是吕不韦送上儿大阴人嫪毐。
嫪毐事迹大阴人嫪毐,一个吕不韦从万千人海之中找到的具有“特殊力量”的人。据《史记》记载,嫪毐“阳物极巨”、“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也就是说,嫪毐可以用阳物使一个桐木轮子移动。吕不韦将嫪毐以宦官的身份献给了送进了后宫,并且成功的替代了吕不韦,成为了赵姬的男宠。
秦王赢政自登基以来,十分勤政,并不过关注后宫的事宜,所以就连嫪毐与赵姬生了两个孩子也并不知晓。嫪毐得宠之后,越发骄横跋扈,目中无人。仅仅是因为他与太后赵姬的私情,嫪毐就被封为长信候,而且有了自己的封地,并且开始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
后来的嫪毐越发胆大,竟然公开在宴会上宣称自己是赢政的“假父”,这件事情终于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赢政开始对嫪毐下手了。但是嫪毐狗胆包天,决定先发制人,偷走了赵姬的太后玺与赢政的兵符,发动了“蕲年宫事变”。
但是嫪毐严重低估了千古一帝赢政的能力,“蕲年宫事变”被顺利平定,嫪毐窜逃后被抓回来五马分尸,而赵姬是被以“淫乱后宫”为由逐出咸阳,他与嫪毐生下的两个孩子全部被当场摔死。
吕不韦千算万算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机想要以此将赵姬笼络住,没想到却因为嫪毐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早就对吕不韦不满的赢政以他送嫪毐入宫为由,将其削职罢官,逐回乡里。但是吕不韦整天疑神疑鬼,总感觉赢政回借机处死他,所以服毒自杀。
对于赵姬的评价,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是最完美的描述,那便是:“太后淫不止!”
那些影响政治的女人们?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四起,遍地风烟,能人英雄辈出。当中亦有很多女性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之上,参与政治并影响了历史的进程。给大家介绍下下。
1.西施。
西施,又作先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美女,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出身贫寒,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之美誉,其中的“沉鱼”,讲的就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苎萝山下得西施、郑旦二人。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宫,教以歌舞礼仪,饰以罗 ,教以容步,习于土城6,临于都巷。三年学成,使范蠡献于吴王。
吴王夫差大悦,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二女于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于国政,而宠嬖西施尤甚。勾践灭吴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一说沉江而死,一说复归浣江,终老山林。
2.钟无艳。
钟无艳,又名钟离春、钟无盐,是齐宣王的妻子,同时还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但是很有才华。钟无艳虽然容颜丑陋,但德才兼备,40岁都未嫁,一心只问政治。当时执政的齐宣王,政治腐败,国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欢听吹捧,钟无艳冒死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条,并且指出如果再不悬崖勒马,将会城破国亡。齐宣王大为感动,把钟无艳看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不仅采纳她的建议,还立她为王后,从此齐国得到很好的治理。
3.芈月。
芈月(芈八子)宣太后(?―前265年),芈(mǐ)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芈八子”在秦惠文王在世的时候,地位并不高,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赢稷。秦惠文王一死,为了排除隐患,芈八子的儿子赢稷就被嫡母和继位的哥哥秦武王送到燕国去当了“人质”。后秦武王因举鼎暴亡,因秦惠文王的儿子众多,惠文王后和武王后两婆媳共谋,欲趁此另立公子壮为王。秦国登时内乱起来。就在这时,在燕国为质的赢稷被燕赵两国严密保护送回了秦国。
芈八子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在秦国任职,此时挺身而出,和姐姐以及背后撑腰的燕赵两国一起,要拥立自己的外甥公子稷为王。经过长达三年的王位争夺战,魏冉所代表的公子稷一方最终胜出,赢稷便成为新一任秦王。
而倒霉的公子壮、惠文后,以及其它的惠文王王子们,都被魏冉杀得干干净净,秦武王的王后也被赶到了魏国。曾经的小姬妾芈八子终于翻了身,成为了堂堂的秦国宣太后,她的儿子也成为了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即位后,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统治秦国三十六年,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4.骊姬。
骊姬(?-前651年),或称丽姬,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的生母。
骊姬姿色艳美。前672年,晋献公打败骊戎,骊戎求和将骊姬与其妹少姬献给晋献公。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获立夫人,并生下儿子奚齐,而骊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
骊姬以美色获得晋献公专宠,阴险狡诈,献媚取怜,逐步博得晋献公信任,参与朝政,但骊姬仍不满足,使计离间挑拨晋献公与儿子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迫使申生自杀,重耳、夷吾逃亡,改立自己所生之子奚齐为太子,史称骊姬之乱。
前651年,晋献公病危,嘱托大夫荀息主政,保护奚齐并辅助他继位。晋献公死后,荀息遵旨立奚齐继位,骊姬为太后。但在丧礼过程中,里克杀死奚齐,荀息于是改立卓子为君。不久,里克又杀害卓子。
你知道哪些明明是同一时代的人?
1、秦始皇与刘邦;
秦始皇和刘邦一直都给人感觉是不同时代的两位历史人物,但实际上两人仅仅相差三岁而已。
秦始皇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冬,而汉高祖刘邦则出生与公元前256年冬,也就是说秦始皇仅比刘邦打三岁。而且,刘邦早年还曾打算投奔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门下。只是刘邦西行到大梁时,魏无忌已经死了。不过,刘邦倒是结识了魏无忌的一位门客,那便是张耳。因此,秦始皇和刘邦实际上都属于战国末期的人物。
而我们之所以会产生“秦始皇和刘邦是两个不同时代人物”的错觉,主要是因为两者虽然同处一个时代,但彼此的成名时间不同,并且分别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秦始皇是少年得志,而刘邦是大器晚成!
当年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时,那时的刘邦还不过一位10岁小少年而已;当秦始皇开始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时,刘邦当时也就是一位市井之徒罢了。当秦始皇建立秦朝,巡游四海时,刘邦也不过是位小小的亭长。也就是说,在属于秦始皇的时代里,刘邦自始至终都不过是个小人物。但秦始皇驾鹤西去后,随着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发展,刘邦开始展露头角,并通过艰苦卓绝的四年楚汉争霸,开创了四百多年的大汉天下,开创了属于他自己的时代!
2、顺治与牛顿;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而牛顿是西方著名的科学家,被后世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顺治和牛顿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前者是古代人,后者则是近代人。
但实际上,顺治和牛顿也是同一时代的人物。顺治皇帝出生于公元1638年,而牛顿则是出生于1643年,两人仅相差5年而已,他们出生时明朝都还没有灭亡。
3、乾隆与华盛顿;乾隆和华盛顿就更典型了,前者是清朝第六位皇帝,而华盛顿则是美国的首位总统。他们两人同样给我们留下一个是古代人,一个是近代人的错觉。但实际上,两人都是在公元1799年离世的,也算是同一时代的历史人物。
其实,顺治与牛顿也好,乾隆与华盛顿也罢。他们之所以会给我们留下不同时代的错觉,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了,尤其到了清朝时期,中西方的文明差距更是越来越大。
当我们还沉浸在康乾盛世的虚假繁荣之下时,当时西方的工业革命的齿轮已经滚滚转动。大洋彼岸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成立之时,这边的清朝还在闭关锁国中,继续过着古老的统治生活。而这种时代的落差感,才是导致清朝历史人物与世界同时代历史人物,产生了不同的时代画风......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