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古诗的意思翻译,说说你家乡过年都有什么特色习俗

天美资源网

元日古诗的意思翻译,说说你家乡过年都有什么特色习俗?

谢谢头条邀请,今年跟老婆回福建莆田过年,莆田过年风俗在全国应该算是最有特色的了吧。

1.过年过两次,初一是过年,初四还要过大年。据传说是当面倭寇除夕入侵,初一大家都逃难去了,没有过年,等倭寇败退,初二回来把死者都安葬了,让后初四重新过一次年,风俗流传至今。

元日古诗的意思翻译,说说你家乡过年都有什么特色习俗

2.除夕把家里的灯要全部打开。据传说是倭寇除夕晚上入侵,当时约定杀完一家就把灯点亮,因此,点亮灯的就安全了,是求平安的意思。

3.初二不串门。还是倭寇入侵初一大家回来收拾残局,初二埋葬死者,办理丧事,因此初二都是串门都是吊孝的。风俗流传至今,就是初二串门不吉利。

4.春联上面留白边。还是倭寇入侵初一大家回来,初二埋葬死者,办理丧事,要贴白色对联,初三准备初四重新过年要贴红色春联,这样红色春联就压在白色对联上面。风俗流传至今,春联上边留一个白边是寄托对先人的思念。图1图2

5.闹元宵,莆田春节的高潮是闹元宵,从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八都属于闹元宵的范围,最晚的村据说要持续到正月二十九。莆田海边闹元宵的主题是妈祖菩萨巡游,当地会组织几百号人和几百匹高头大马,组成巡游队伍,大家正想参与,以求菩萨保佑,披红戴绿,敲敲打打,抬着妈祖神像在村中巡游,所到之处鞭炮齐鸣,人们磕头上香,热闹非凡。

闹元宵中还有一个风俗就是每年村里会有几个主角,成为“福首”,大概意思是最有福气的人(图3),一定要带🎩,穿传统的长衫,打扮一番。成为“福首”后妈祖巡游队伍会专门进家门来为你祝福,非常风光。“福首”一般村里男丁轮流担当,每年轮转,由于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次机会,因此这个“福首”在当地被认为比结婚,生子还要重要,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莆田还完整的保留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保留着民族的伤痛记忆,保留着独特的信仰,保留着大城市里久违的年味儿。希望莆田的年俗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写的是我个人的感受,欢迎大家补充!

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

回答问题

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当然‬也是不折不扣‬的诗人‬。

他一生中最为‬惊天动地的事应该是“熙宁变法”,也就是‬彪炳‬史册‬的‬“王安石‬变法‬”。关于其‬变法‬的‬功过‬,那是‬史学家‬、‬政治家‬们‬的‬自家‬争辩‬,我不想谈论他‬方面‬的‬是‬是非‬恩怨‬。

在一般人的印象当中,王安石的诗和散文尽人皆知‬,千古‬流传。

诸如‬他‬的《元日‬》,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成为‬每年中国人‬‬春节‬的‬标签‬;那‬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炼‬字‬美谈‬;“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咏梅》,语言‬朴实‬,却‬高古‬纯真‬;《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通透自然且富有哲理。

他的散文“拗折刚劲,简古瘦硬”,更是为读者所熟知。诸如《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等等。

提到‬他‬的词‬作,‬恐怕‬大家‬还是‬有点‬陌生‬,甚至‬有人‬觉得他‬会不会‬有‬这个‬层面‬的造诣‬和‬佳作‬。事实上,作为文学家的王安石一生流传下来的词并不多,大概一共也就20首,其中一首《桂枝香•金陵怀古》得到了历代词评家的高度赞誉。

古往今来对于这首词的评价甚高,南宋‬杨‬湜‬的‬《古今词话》说“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可见当初“金陵怀古”这个主题很多人都喜欢创作,而用《桂枝香》这个词牌来写的当时就有三十多位,但只有王安石的这首最好。同时代‬的‬苏轼是王安石变法‬中‬的敌对“政‬党”,就‬连‬这位‬一向‬恃才傲物,自视甚高‬的‬东坡‬先生‬看到这首《桂枝香》之后,也‬不得不佩服。

此老乃野狐精也,诗词各一家,惟荆公备众作,艳体虽乐府柔丽之语,亦必工致,真一代奇材。

清代‬梁启超评价这首词,称它是写登临词中的“冠军”。

历朝历代‬的‬“宋词”选本,如果‬涉及‬到王安石诗‬词作品‬,这首“金陵怀古‬”也是必‬录‬无疑‬。这首词到底‬好在哪里?

我们‬为什么说它‬是“豪放派”词作‬之‬典范‬?每个人应该把它‬当成教科书呢?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住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写景高远辽阔富有神韵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填词‬之‬手法‬,通常‬“小令”,所谓‬“景致‬‬”由于‬受‬字数、平仄、格律‬,甚至‬押韵‬的‬限制,要求言简意赅‬,练字‬精‬准‬,而长调‬的写景要求铺叙自然‬而‬富有层次,以便‬为后面的抒情做足铺垫。

这首词无可非议‬,精益求精‬。其‬上阙写景,开篇‬干净利落‬地‬交代了场景:“登临”;时节:“故国晚秋”,同时‬为整首‬作品‬的‬景色描写奠定了基调——“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大诗人‬谢眺说:“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这里的用词应该来自这句诗。也写出了诗人宽阔的视野,极目远眺下的山河美景。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这一句写江上来往的船只,也为下阕的一句抒情埋下伏笔,而“背西风酒旗斜矗”,字字铿锵,笔力惊人。“斜矗”两个字用得最好,换别人可能就不会想到了这样用字了,王安石炼字的功力,由此可见。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仅仅‬八个字,语言‬凝练‬却‬妙笔‬生花。试看后来写登临景色的词作‬无数,有几个能写到这八个字的意境?前面已经‬展示了他自己写景的功力,到最后要收笔了,如同‬恢弘‬大气的‬交响乐‬,在这里‬嘎然‬而止,恰到好处‬。因为再写下去就成了炫技,甚至是‬画蛇‬添足,所以‬说‬“画图难足”。

抒情悲壮不哀,收放自如下阕之‬抒发‬情怀,他‬以“念往昔,繁华竞逐”开头,与‬上阕的“征帆去棹残阳里”遥相呼应‬,道出‬作者‬的‬人生‬之感悟‬:那些过去你争我夺,忙忙碌碌的场景,不就像眼前那些来来往往的船只吗?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金陵六朝古都,门外楼头曾经有过多少历史兴亡的故事。

谢眺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李白有“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刘禹锡有“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韦庄有“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金陵怀古,是每一个‬中国文人的一个情结。所以才会有‬下面有“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毫无疑问‬,这一句来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用这样的一个典故来结尾,更赋予这首词“金陵怀古”深厚的历史感。

结语这样的情感,悲而不哀,既‬没有“婉约派”浓艳凄婉的毛病;放而有节,又不像“豪放派”歇斯底里‬的呐喊‬和‬叫嚣。这正‬体现了‬王安石文学的功力,更是荆公本人气度胸怀的写照。

兵法天下如是说王安石‬一生毁誉参半‬,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改革家,往往有一颗痛苦的灵魂。他是孤独的,他是愤怒的,他的超脱,他的忧愁,他的无奈,他的奉献和牺牲,使中国的改革有了它的独特价值,具有永恒性。他‬没有文人狭隘的眼光,而是有政治家长远的大局视野。用在词上,更是一扫五代以来“花间派”浓艳旖旎‬的词风,为宋词由写花前月下‬的‬男女之情转为抒发家国天下情怀的豪放派做出了表率。通过比较‬,在‬后来‬的豪放派词人中‬,虽然也有名篇警句,但少了‬王荆公的格局,把豪放演绎‬成呐喊‬,有些‬甚至‬空乏无味,充其量‬是‬书生言兵,孺子‬问道‬。怎么能写出气势雄浑的豪放之语?大文豪‬苏轼的豪放词也毫不例外‬。

诸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不难看出‬格局‬的局限性‬,正所谓‬眼界‬决定‬高度‬,没有真正做过宰相,治理‬过天下的人,往往只能把情怀‬寄托于风花雪月之中‬。

最后‬,让我们‬用‬他有句名言来‬结束‬此次‬问答‬。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如此‬之‬言‬,倘若出自一个柔弱‬书生、文人‬士‬大夫之口,难免‬让人‬觉得‬狂妄,痴人说梦‬,但由‬王安石‬说出来,令人‬不尽‬感慨‬万千‬。

纵观‬历史‬,时过境迁‬,我们‬仍然能想象‬一个政治家‬、改革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气势。文如其人‬,能‬写出‬《桂枝香‬•金陵怀古‬》这样‬的千古‬绝唱‬,也是‬情理之中‬。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境界;【留言】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评论】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元日古诗中的屠苏指的是什么?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与苏轼同一时期的诗词?

1、元日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白话翻译: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白话翻译: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爆竹声中一岁除?

除:逝去。 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逝去。 出自:宋代·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翻译: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例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一年转眼即逝,只盼天下早日安定,来年诸事顺遂,平定乾坤。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