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哲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区别?
1、性质不同
辩证的唯物论是由杜马克思所倡导的唯物主义理论和历史理论所形成的一个哲学术语。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演变主要是由人为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引起的,具有固定的内在运行规律。
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以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维发展的高级形式。
2、内容不同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理论。它采用辩证的观点来研究世界的本质。它想要解释的是世界的本质和世界的组成。
唯物辩证法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的法律,法律的相互变化的质量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必要性和事故可能性和现实,形式与内容,等,和法律的对立统一是核心。它是宇宙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3、方法论要求不同
辩证唯物主义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从实践的角度去思考和做事,达到主观历史与客观历史的统一。有必要防止主观主义,使主观主义客观起来。
唯物辩证法的出发点是认识到事物的矛盾和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它要求我们从对立统一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联系、发展和全面性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要维护对立统一,就必须反对形而上学。
4、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
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对立根源在于对世界起源问题的不同回答。物质是世界的起源,意识跟随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的首要性是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反,意识是世界的起源,意识先于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的首要地位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辩证法是一种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焦点是对“世界处于何种状态”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从联系、发展和全面性的角度看待问题,属于辩证法。否定矛盾的存在,主张从孤立的、静态的、片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属于形而上学。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区别与联系?
回答:
一、区别:
1、概念不同:唯物论研究的是世界的物质性,是世界的本源;辩证法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性,是世界的发展观变化;
2、源泉不同:唯物论的源泉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事物的客观存在;辩证法是人脑的机能,是研究事物发展的方法论;
二、联系:
1、唯物论是基础,离开唯物论辩证法就成为形式主义;辩证法是动力,没有辩证法事物就会僵化,减缓发展;
2、唯物论与辩证法相辅相成,互为作用,没有唯物论的辩证法是客观唯心主义,没有辩证法的唯物论是机械唯物主义。
唯物与唯心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小时候,妈妈会在一些节日,如春节、中秋节或家里已逝长者的生日摆上鸡鱼肉三鲜,插上柱香,烧上一些纸钱,嘴里念念叨叨说一些纪念的话和乞求长者保佑的话,词时隐时现,听不太清,也听不太完整。妈妈的这些行为我一直认为是封建迷信,人死不能复生,怎么可能来吃东西嘛,我就给母亲戴了一个唯心主义的帽子。后来上学了,一直认为唯物就是科学观,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听到某某名人是唯物主义者,感觉这个人不简单,暗暗发誓要成为像他那样的人。慢慢地长大,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学到的东西也越丰富,很多事情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又有很多东西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冥冥之中被无形的东西控制着这个世界。我的想法又发生了改变,认为唯心和唯物是理解世界的两个极端,都不足取,用一种唯物的态度去对待产品、服务等,在其中获得金钱、收益;用一种唯心的态度去对待信仰、生命,对世界有所敬畏,认真对待每一个生命,做到真正的心安理得,获得永恒的幸福快乐。我没有用对比的手法去找唯心与唯物的区别,希望您能够在我的故事与理解中给您带来一点思考,重新理解唯心与唯物的关系与区别。谢谢阅读!
只谈矛盾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因为唯物辩证法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矛盾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也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范围。一个概念包括那些范围必须搞清,也就是内涵和外延的关系。逻辑、否定之否定,应属于形式逻辑学的范围。因果,我认为应属于唯心主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