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贝城的毁灭,历史上的楼兰古国经历了什么?
楼兰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人种属印欧白色人种,操印欧语系的吐火罗语。熟悉诗词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了一件事:很多诗词中都把楼兰视为敌人,以致于频频出现斩楼兰、破楼兰等字眼。比较知名的有王昌龄的《从军行》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李白的《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杜甫的《秦州杂诗》“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甚至到了近代革命战争岁月中还诞生了陈毅元帅的“镇江城下初遭遇, 脱手斩得小楼兰”。大家是不是不禁要问:楼兰和中原王朝究竟有什么矛盾?为什么频频被视为敌人?故事还得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说起。
自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尤其是霍去病打通了河西走廊之后西域就成为汉与匈奴竞争的角斗场,西域小国被迫在双方之间选边站队。楼兰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正好处于汉与西域诸国往来的要冲之地,距离汉朝和匈奴都不算远。在两强夹缝之中求生存的楼兰一直采取脚踩两只船的外交策略:楼兰王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送到匈奴和汉朝做人质。汉和匈奴都对楼兰这种一仆两主的反复无常的行为甚为不满,却又苦无良策——因为任何一方迫使楼兰单独臣服于己都会引起另一方的强烈反弹。
楼兰正是基于这样的形势小心翼翼地维持同汉朝和匈奴的均衡外交,然而就像其他所有试图利用强国之间的均势来为自己牟利的小国一样的是楼兰的行为注定会使自己成为汉匈争锋的竞技场:每次楼兰国王去世,新君继位之时都会重复上演汉匈质子争夺大战——汉与匈奴都希望扶植在本国做人质的楼兰王子登上王位。然而汉朝几乎在每次交锋中都落于下风——尤其是公元前92年那场楼兰王位争夺战最具讽刺意味:这次汉朝方面的楼兰质子因触犯汉朝法律而被处以宫刑,汉朝不好让一个太监登上楼兰王位,于是精心编造了一套谎言“侍子,天子爱之,不能遣,其更立其次当立者”。在后来又一次的王位争夺战中汉朝方面又把质子送晚了,匈奴人抓住机会捷足先登。自从亲匈奴的王子继位后楼兰的外交政策就全面倒向匈奴,对汉朝则越发无礼起来。
正当楼兰对汉朝日益表露出不恭顺的态度之时另一个西域小国——龟兹更是公然截杀了汉使赖丹。于是汉昭帝派出一位名叫傅介子的使臣带着诏书去谴责楼兰、龟兹两国。傅介子到了楼兰,责备楼兰王说:“大部队就要到了,您如果不怂恿匈奴,匈奴使者经过这里到各国,为什么不报告?”楼兰王表示服罪,说:“匈奴使者刚刚过去,应当是到乌孙,中途经过龟兹。”傅介子到了龟兹,又责备龟兹王,龟兹王也表示服罪。傅介子从大宛回到龟兹,龟兹人说:“匈奴使者从乌孙回来,正在这里。”傅介子乘机率领所带的汉军一起斩杀了匈奴使者。傅介子回到京城把情况上奏,汉昭帝下诏任命他为中郎,升为平乐监。
公元前77年傅介子向当时实际执掌朝政的大将军霍光建议取龟兹王首级以威慑西域诸国的计划,但霍光认为龟兹较之楼兰路远,如果一定要实践这个计划的话,那么楼兰比龟兹更合适。于是傅介子和士兵一同带着金银钱币,声称把这些东西赏赐给外国。他们到了楼兰,楼兰王看起来不愿亲近傅介子,傅介子假装离开,到达楼兰的西部边界后,傅介子指使翻译对楼兰王说:“汉朝使者带有黄金锦绣巡回赐给各国,大王如果不来受赐,我就要离开到西面的国家去了。”当即拿出金币给翻译看。翻译回来把情况报告给楼兰王,楼兰王贪图汉朝财物,就来会见使者。傅介子和他坐在一起饮酒,并拿出财物给他看。楼兰王只看见了面前堆积如山的财物,却没注意到傅介子身旁的汉朝护卫强壮得足以要了自己的命。他毫无顾忌地与傅介子开怀畅饮,傅介子趁机对楼兰王说:“天子派我来私下报告大王一些事情。”楼兰王起身随同傅介子进入帐幕中,两人单独谈话,两个壮士从后面刺杀楼兰王,刀刃在胸前相交,楼兰王立即死掉了。他的贵族及左右官员都各自逃走。傅介子告谕他们说“楼兰王有罪于汉朝,天子派我来诛杀他,应改立以前留在汉朝为人质的太子为王。汉军刚到,你们不要轻举妄动,一有所动,就把你们的国家消灭了!”
在傅介子的灭国威胁下楼兰贵族只得接受汉朝方面晚到的质子成为自己的新国王。傅介子这次千里奔袭的斩首行动随即受到汉帝国朝野上下的一片赞誉,在汉朝做人质的楼兰王子在汉朝的扶植下登上了王位,汉朝还给楼兰改了一个名字“鄯善”。这次斩首行动令汉帝国的声威响彻西域大地。楼兰尽管改名为鄯善,但身处汉与匈奴实力交汇处的地缘格局并没变化,因此改名后的鄯善国仍只能小心翼翼地在汉与匈奴之间保持平衡。直到东胡永平十六年(73年)改名后的鄯善国又迎来了一批汉朝使团,在此之前由于西汉、新莽、东汉三朝更替带来的混乱使中原王朝无暇顾及西域已有多年,这是东汉王朝建立后派往西域的第一支使团,肩负着重新打通中原与西域之间联系的重任。这支使团的由汉将窦固手下的假司马(代理司马)班超和从事郭恂领衔的。
当班超一行抵达鄯善国后国王对他们嘘寒问暖,礼数非常周到,然而后来突然改变态度,变得疏懈冷淡。鄯善王态度的变化没能瞒过班超,他很快敏锐地意识到事情有了变故,于是在他多方打探之下终于得知:原来北匈奴的使者也到达了这里。为了确认这一消息的真伪,班超便把接待他们的鄯善侍者找来,出其不意地问他:“我知道北匈奴的使者来了好些天了,他们现在住在哪里?”侍者感觉出乎意料,仓猝间难以回答,只好把情况照实说了。班超把侍者关押起来,以防泄露消息。接着立即召集部下三十六人饮酒高会。
当大家喝到酒酣耳热之际班超故意激怒大家说:“你们诸位与我都身处边地异域,要想通过立功来求得富贵荣华。但现在北匈奴的使者来了才几天,鄯善王对我们就不以礼相待了。如果一旦鄯善王把我们绑送到北匈奴去,我们不都成了豺狼口中的食物了吗?你们看这怎么办呢?”众人异口同声道:“唯大人马首是瞻。”班超表示不如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清除匈奴使团。有人说:“这件事应当和郭从事商量一下,毕竟咱们势单力孤。”班超却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现在发起突袭,他们不知道我们究竟有多少人,一定会感到很害怕,我们正好可以趁机消灭他们。只要消灭了他们,鄯善王就会吓破肝胆,我们大功就告成了。郭从事是平庸的文官,他听到这事必定会因为害怕而暴露我们的计划,我们就会白白送死。”
当晚班超率领三十六名壮士直奔北匈奴使者驻地顺风放火,同时在门口埋伏下刀斧手,一时间三十六人前后鼓噪,声势喧天。混乱之中的匈奴人不知汉军有多少人马,于是纷纷乱作一团夺路而逃。班超亲手击杀了三个匈奴人,他的部下也杀死了三十多人,其余匈奴人都葬身火海。次日当班超将此事告知郭恂时特意说明:““你尽管没有与我们一起行动,但我班超又怎么忍心独占这份功劳呢?”不得不感叹班超的情商的确很高——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为国立功于绝域之外,搏一个封妻荫子流芳后世,如果为独占功劳而得罪小人保不齐自己会落到什么下场。随即班超请来了鄯善王,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王大惊失色,举国震恐。班超好言抚慰,鄯善王表示愿意归附朝廷,并把自己的王子送到朝廷作为人质。
公元220年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刘协的禅让,尽管此时刘备还在大西南打着大汉的旗帜,不过还是有很多明白人清楚地知道那个曾发出“虽远必诛”的时代强音,那个曾令四夷宾服,那个曾打通丝绸之路远播国威的大汉王朝已成为历史。接下来的三国时代被视为乱世,不过身处乱世的魏、蜀、吴三国尽管忙于彼此间的撕逼大战,但绝不容许四方蛮夷有犯境之举:曹魏征乌桓、蜀汉平南中、东吴通台湾,可以说三国之间虽战火不断,但从未失去中华尺寸土壤于外夷。早在曹丕刚承袭曹操的魏王爵位时就令苏则平定武威三种胡、酒泉和张掖的叛乱; 曹丕称帝之后命曹真督军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遣使复通西域,恢复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统治并设置了西域长史府。从此曹魏的西域长史府延续着汉代的西域都护府继续治理西域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据《魏书》记载:“黄初元年(222)二月鄯善、于阗、龟兹各遣使者奉献,是后西域遂通,置戊己校尉。”由此可见此时鄯善等西域各国仍是尊奉曹魏的统治的。
此后鄯善又先后臣属于西晋、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等政权。前秦苻坚时期鄯善王休密驮积极建议苻坚出兵西征讨西域并表示甘为向导。382年苻坚派吕光远征西域,任命休密驮为宁西将军并充任向导。420年北凉攻灭西凉,鄯善王比龙率先到姑臧城朝见北凉王沮渠蒙逊,一时间西域各国纷纷向北凉称臣纳贡。鄯善在向前秦、后凉、西凉、北凉等政权称臣的同时也在西域进行扩张征服活动:先后婼羌、小宛、精绝、且末等国,成为西域七强之一。公元448年鄯善终被北魏所灭,至此前后历经约600余年的楼兰(鄯善)古国灭亡。鄯善国灭亡后由于河水改道的缘故使当地人不得不为寻找新水源而迁徙,昔日的楼兰古国逐渐被掩埋于漫漫黄沙之中。1900年3月初楼兰古国的遗址才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
高射炮打飞机没中?
空中爆炸了呗,以前靠钟表定时引信,现在是近炸引信和电磁线圈引信
只有早期小口径高炮才是靠触发引信,直接命中目标来进行摧毁。在二战时期,中口径和大口径高炮主要就是靠钟表定时引信,由炮手发射前定装时间,让炮弹在飞机机群周围爆炸,让弹片扩大杀伤范围来增强打击效果。所以你看到二战照片和影视剧里面,盟军机群在进行轰炸和伞降时,周围都是一片片炮弹爆炸的云朵。那时候大口径高射炮炮弹主要是钟表时间引信,这个引信实际上就是一个机械闹钟,炮弹发射前根据目标方位,距离,速度,设定需要飞行多少时间后在目标周围爆炸。所以发射前有个定装引信的环节,这个环节非常重要,这就导致二战时候对高射炮手素质要求很高。会懂测量算出目标数据,数学要好能够快速计算出结构,还要身手敏捷,抱着炮弹快速调整引信,然后塞进去发射。
苏联的一款钟表时间引信结构,里面实际上就是个小型机械表。
苏军85mm高炮发射前进行定装引信,图中红圈是引信扳手,用来调整引信上调节环来设定需要的时间。德国人后面高级了点,使用机械方式来设定引信,这样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定装引信时间不稳定产生的误差。到现在我们还有少量装备的59式100mm高炮上,也是使用定装时间引信,不过这个时候是采用雷达和射击指挥仪。雷达测算目标数据,射击指挥仪自动计算需要的时间,炮弹发射前进行自动定装。
在二战的时候,美军革命性的发明了VT引信(无线电近炸引信)技术(这一技术实际上是英国最先研究,美国参战后共同研究出来)。这种引信是内置干电池,发射后通电,将整个炮弹弹体作为无线电发射天线,从而变成一部小型“雷达”,发射后的无线电信号碰到物体后反射,距离目标越近,反射信号越强。而反射回波被振荡器放大,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触发引信爆炸,这样可以实现在目标7~15米范围内自动爆炸,极大的提高了防空效率。美军的MARK 53型VT引信,美国在1942年发明出这种引信后,动员2000家工厂生产了2200多万枚VT引信,他极大的提高了防空效率。在VT引信应用前,大口径高炮想要击落一架飞机平均需要200发以上,使用VT引信之后降低到50发左右,可以说是保障美军舰队安全的杀手锏。因而被认为是二战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之一,其保密级别达到原子弹和诺曼底登陆计划同样的级别。直到现在,VT引信炮弹还是军舰上大口径舰炮防空的主要手段,前苏联现代级驱逐舰上两座AK-130双管130mm舰炮,一分钟内抛洒140发对空炮弹,每发炮弹对战机有效杀伤范围30米,对导弹有效杀伤范围是15米,是前苏联舰队防空一道重要防空火力网。
至于小口径防空炮,之前都是碰撞方式触发引信,没有击中目标,则是靠自带的自毁装置来自我毁灭,不会伤害无辜。这种自毁装置通常与拽光管合为一体,拽光管内药柱缓慢燃烧到一定程度后,直接通过传火孔来引爆炮弹,下图红圈即为拽光管。到了近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弹药AHEAD可编程弹药出现。这种弹药又称为电磁线圈引信炮弹,他在高射炮炮口处设置电磁感应线圈。先进行测量炮弹出膛初速,之后通过电子计算机快速计算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时间,然后通过最后道电磁线圈发射电磁信号,编辑炮弹内电子引信,设定爆炸时间。AHEAD可编程弹药工作原理,这种炮弹对于小口径高炮来说,极大提升了防空作战效能。这种火炮最早是由瑞典厄利孔公司在1995年推出,迅速在全球广泛流行开来,而且这种技术还可以对之前旧式火炮进行方便改装。我军现在陆军使用的双35mm自行高炮也是使用这种技术,看这炮口线圈罩就可以明白
那史前文明怎么解释?
人类不是进化而来,而是由后脑勺延长型的尼比鲁星人,以他们自身基因为蓝本,加上一些动物优良基因,用他们的登峰造极的基因工程合成人类,在尼比鲁绕日一周两万年,最靠近太阳和地球时,带人类到地球,并教导人类知识,帮人类开启各种文明,他们各领域几乎都登峰造极,甚至陪伴人类的一万多年,他们知道虫洞,星门,量子纠缠...常常于母星沟通无阻,他们八世纪离开地球,留在地球数以万计的遗迹,几乎都超越现代科技,各领域的遗迹都是未解之谜。
人们可以设想,古人没见过世面,理应愚昧无知,为何他们反而超过人类科学空前发达的现代,起码,他们可以星际穿梭,而现在人类还做不到,生物工程亦复如此。
黄果树瀑布4567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1、第四段写了瀑布的奔腾;
2、第五段写了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进一步认识;
3、第六段写了对瀑布的感受;
4、第七段写了对瀑布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黄果树瀑布》原文:那悬挂在高原上的大瀑布,犹如一只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巨手,从高处向我合拢过来,它抚摸我,亲近我,拍打我,刺激我,使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呼吸着水声,呼吸着潮湿。
我感受着我的生命在巨大的水声中的惊恐、疼痛;在潮湿中的寒冷、收缩。
越走越近,我看见水柱像庞贝城在火山中毁灭时的大教堂的圆柱那样崩裂,轰隆倒塌,栽倒在水里,把水砸出了大坑。
水在变形,在死亡、在合成、在毁灭、在诞生……那时候我魂飞魄散,“黄果树大瀑布”作为一个一直统治着我的与此相关的知识的一个早已干瘪的概念,顷刻间灰飞烟灭。
另一个瀑布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那时,一切都成为说不出来的动词,我不能说,我只看见水在动,在响,那不是马在奔腾,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潮湿,把我淹没了。
后来,我发现人甚至可以绕过瀑布,抵达它的后面。
我看到的黄果树瀑布图片永远只有正面,我一直以为这瀑布是紧紧贴着山体滚下来的,它不存在后面。现在,通过一步一步的接触,我发现它实际和山体之间是还有着一条缝隙,人可以从那里穿过。
我来到黄果树瀑布的后面,犹如哥伦布进入美洲,因为在中国的任何一张关于黄果树的风景图片中,都不存在这个地点。
这里永远不会进入摄影镜头,在为这里太局部,太狭窄,自成一体,与黄果树瀑布正面呈现给人的整体印象无关;在这里犹如置身于水流的内部,看不出丝毫的雄伟、壮丽,没有任何所指,你看到的就是水犹如玻璃粉碎那样的运动。
这里是瀑布的声带,唯一的发言者是瀑布,除此之外,任何话都听不见,哪怕你在赞美,哪怕你像圣经那样说话。
你唯一可做的事就是抚摸。
你可以把手伸向瀑布,抚摸它飘散在外的细毛。
于是你和这瀑布之间建立了一种真正的关系。
水和落水者的关系,这可能意味着死亡,也可能意味着得救。我本来永远不会就黄果树瀑布说什么话,这是一个多么俗不可耐的话题,一篇小学生千篇一律的命题为“春游某某”的习作的题材,一位满脑袋陈腔滥调的诗人的灵感来源,我有什么话好说呢?扩展资料:黄果树大瀑布的成因要上溯至2亿多年前的中三叠纪,那时黄果树一带沉积了一套巨厚的碳酸盐岩。
黄果树瀑布发育在一套“中三叠世中统关岭二段中厚层夹少量薄层状云灰岩”中,位置在翁寨小背斜东翼。黄果树瀑布形成时期的白水河,是一条发育于距今10万—50万年之间,第四纪中、晚更新世时期由“宽谷期”向“峡谷期”演化中的地上河流,后因“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地壳多次间歇抬升,引起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导致河流的侵蚀、溶蚀等下切作用加强。
在该处形成“裂点”(河床因地壳抬升、侵蚀基准面下降及构造、岩性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较大转折处),这个裂点处的裂隙、溶洞、暗河非常发育。
白水河先是形成了一个喀斯特侵蚀裂点型的落水洞型瀑布,后来随着河流侵蚀、溶蚀、侧蚀作用在地壳间歇抬升及晚更新世后期温湿气候中,水动力逐渐加大等因素影响下,落水洞的洞顶逐步坍塌,黄果树大瀑布终于呈现,已经有5万年的历史。
庞贝古城因为什么毁灭?
公元79年8月24日,庞贝古城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庞贝城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纪,它是仅次于古罗马的第二大城市,由于被5米多厚的熔岩和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1748年起考古发掘持续至今,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