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应力方法,切削消除应力的原理?
切削消除应力原理是将零件与材料加热到适合材料的温度,保温足够的时间,使得被处理件内部的晶格排列发生变化,恢复到用来的稳定状态。
例如,零件受到外力作用,晶格歪扭了,位置错动了,平衡被破坏了。消除应力热处理就可以去除这些现象
材料为40Cr的较大型工件的去应力退火工艺?
40Cr的去应力退火工艺:加热保温温度 550--600度;保温时间 每毫米3--5分钟;保温后冷却 以冷却速度50--80度每小时冷却到500度后空冷。
该如何消除内应力?
所谓内应力,是指当外部荷载去掉以后,仍残存在物体内部的应力。
它是由于材料内部宏观或微观的组织发生了不均匀的体积变化而产生的。消除内应力的几种方法:一是对物体进行热处理(针对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工件)。
二是放到自然条件下进行消除(即自然时效消除内应力)。
三是人工通过敲打振动等方式进行消除。
四是通过超声冲击震荡来优化应力 ,或改变应力的方向。
退火方法?
1、不完全退火
不完全退火是将铁碳合金加热到Ac1-Ac3之间温度,达到不完全奥氏体化,随之缓慢冷却的退火工艺。不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中、高碳钢和低合金钢锻轧件等,其目的是细化组织和降低硬度,加热温度为Ac1+(40-60)℃,保温后缓慢冷却。
2、球化退火
只应用于钢的一种退火方法。将钢加热到稍低于或稍高于Ac1的温度或者使温度在A1上下周期变化,然后缓冷下来。
目的在于使珠光体内的片状渗碳体以及先共析渗碳体都变为球粒状,均匀分布于铁素体基体中(这种组织称为球化珠光体)。具有这种组织的中碳钢和高碳钢硬度低、被切削性好、冷形变能力大。对工具钢来说,这种组织是淬火前最好的原始组织。
3、去应力式退火
去应力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Ac1以下的适当温度(非合金钢在500~600℃),保温后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去应力退火。
去应力加热温度低,在退火过程中无组织转变,主要适用于毛坯件及经过切削加工的零件,目的是为了消除毛坯和零件中的残余应力,稳定工件尺寸及形状,减少零件在切削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形变和裂纹倾向。
去应力退火的温度怎么选择?
去应力退火的温度,一般应比最后一次回火温度低20~30℃。
进行去应力退火时,金属在一定温度作用下通过内部局部塑性变形或局部的弛豫过程使残余应力松弛而达到消除的目的。
在去应力退火时,工件一般缓慢加热至较低温度(灰口铸铁为500~550℃,钢为500~650℃,有色金属合金冲压件为再结晶开始温度以下),保持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以防止产生新的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