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生反服贸,如何评价五月天阿信?
无论如何都必须承认,五月天的歌不仅适合热血青春正年少,也适合回顾,追忆,感伤,一个人静悄悄,情歌能感动自己,摇滚能感染他人。
对于阿信,他真的是深刻又温柔的人。
我在大多数中年男性身上都能看见的特质,圆融,挣扎,精明,眼神浑浊,他统统没有。
从初一开始接触五月天,那时候父母管束严格,电子类的东西不太能碰得到,唯一属于我自己的是一个小随身听,那时候大街小巷还在卖磁带,五块十块一盒,现在想来可以断定是盗版,但那时候视若珍宝,偷偷替换掉英语书配套的听力磁带,再塞进书柜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晚上写好了作业,以做英语听力为由,默默听一会。
磁带的封面很小,上面五个人其实我只认得阿信,偶尔歌曲会有独白,他声音温柔带着台湾腔,说两句自己会笑,像个跟我一样大的孩子。
我就从那个时候开始迷恋和崇拜他。
崇拜他能唱“突然锋利的回忆”,也能唱“改变了黄昏黎明有你都心跳到不行”,崇拜他能唱“会不会有一天时间真的能倒退”,也能唱“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他心里有自己的世界,但不以此为逃避他人的借口,始终觉得他就是那个站在街口给人讲笑话的男孩子,谁听了都会变开心。
看过他不计其数的演唱会视频,个人视频,照片,fb,微博,他眼睛里有着四十岁年纪还没被磨灭掉的纯真,就像二十岁的时候期待明天那样期待一切,服贸风波,慈善的压力,身体问题都没能让他失去原本的样子,太多人做不到看见了世界的恶意还能坦然地面对这些阴影说一句,我唱歌给你听吧。
他于我们而言,是一份礼物。
为什么西方世界有去全球化潮流?
西方世界所谓“反全球化”只是一场闹剧,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私利。
感谢邀请,多日未回答,今天简单分析这个问题:
1.“反全球化”积极倡导者特朗普目的何在?
废除奥巴马最大的政治遗产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禁穆令、美墨边界修围墙、跟X省通话、签署售卖武器协议...熟悉国际局势的都知道,安倍晋三、新加坡李显龙都急急忙忙跑到美国去“面谏”特朗普,希望能够保留住TPP,但现实依然给了这两个“跟屁虫”响亮的巴掌!
“让美国再次强大”、“让美国优先”是特朗普的口号,但在英武看来,特朗普在贸易方面的主张:通过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措施,促使资本回流、产业(最关键的是汽车等制造业)回流、工作机会回美国,使得自己竞选总统的承诺能够落地,所以他现在表现出的就是一种“反全球化”主张,只不过是一种冒险罢了!
2.世界真的能够“自我独善其身”?难!
任何一个想做创业的,都会想到“线上线下”,实体+网络,这就是现实。虽然很多人说:我只是为了能够打开销路,没想过会将产品卖到国外......但说实话,如果有机会,你绝不会放弃走出国门吧?
所以,任何一个想要发展更好的国家或者国际组织,是不可能离开“全球化”的,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
3.特朗普带领的美国“反全球化”已经有收获!
先说美国,特朗普不会不知道全球化对于美国的意义。远的不说,就从禁穆令开始,很多承办移民美国的组织和抱有所谓“美国梦”的个人,都处于“焦虑”之中,因为不知道特朗普是否还会有新的政策下来。
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包括美国经济唯一的出路,作为总统怎么能够不知道这些呢?
但是美国有美国的优势:一是对于美国经济发展方向,特朗普有自己的主张;二是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使特朗普认为自己有更大的胜算;三是特朗普更是利用这种“冒险”为未来的谈判做准备!
“美国优先”、“美国(经济)第一”的政策,特朗普知道首要的竞争者就是中国,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上,特朗普更想限制中国。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印度能够有“勇气”跑到中国边境“闹事”,然后美国带着日本、印度在搞军演,现在有站出来说要“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和谈......这就是特朗普:先将中国周边搞乱,然后迫使很多国际公司离开“是非地”,跑回美国本土。从特朗普上台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公司尤其是汽车制造企业在表“忠心”了!富士康刚刚低头哈腰去见了特朗普:
当然,逼迫北约国家“交会费”也已经成为现实,特朗普的观点是:我美国带着你们玩儿,之前老是让我们当“冤大头”,这种情况在我这里不存在,你们必须“交钱”!
做事商人的本性,特朗普认为美国在全球化下“吃亏”了,尤其是所谓的意识形态斗争导致的额外付出,耗费太多财力,所以特朗普认为:过去十年间,太多的贸易协议没有把美国放在第一位(即美国优先),以致于美国本土的大批工厂关闭迁往海外,美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
4.北约国家的想法呢?
基本上现在说到西方国家,可以特指“美西方”了。老大都要反对“全球化”,下面的兄弟们自然也的表态了,这也是面子问题。
但事实上,美国、欧盟、北约的格局已经演变成了:美国、英国、欧盟、北约的格局。因为英国的脱欧公投,直接导致这个“传统西方国家”集团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只是因为美国一直在强制拉拢、还有来自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导致暂时不会让北约解体,但欧盟内部的想法却要“多很多”:
现在因为英国脱欧,使欧盟的老大德国、老二法国有点生气,尤其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很上火,但因为美国特朗普站出来又支持英国,直接导致的就是:德国一手打造的欧盟内部,出现了很多声音,甚至质疑默克尔的主张(如难民问题)!
欧盟现在打着所谓“反对全球化”,其实更多的是“反对”美国指使、控制欧盟:毕竟,欧盟众多国家都是北约成员国成员!所以,默克尔喊出了所谓的强化欧盟内部团结,很多事情需要“欧盟自己独立完成”的主张。
当然,无论是北约国家还是欧盟成员,很多已经成为中国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所以他们的“反全球化”,更多的应该解读为“态度”!
5.俄罗斯反对“全球化”吗?
客观讲,俄罗斯需要的更为开放的全球化,但现实是:俄罗斯很多方面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现在能够在全球依靠的国家不多不多。
这里需要说明两个方面,大家判断:
俄罗斯想跟中国结盟,但中国坚持不结盟。为什么?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要结盟是最可靠的,毕竟结盟了,就会有很多“依赖症”,到时候来个“釜底抽薪”就会出现重大“险情”。其实,当前来说,普京已经在遣返美方外交人员,能够做出下面两点,将是与中国“背靠背”的关键:一是开始所谓的军工领域的技术合作;二是开放远东地区让中国进行开发。
至于说俄罗斯,他是不反对“全球化”的,但自己拥有的资源是能够让自己在“反全球化”浪潮中提振信心的最大物质保证。
中国地理位置最好的省份是哪个省?
中国地理位置最好的省份是湖南省,又名三湘大地,潇湘大地,地处长江的中游,洞庭湖的南边,山水交错,湘资沅澧四水向北流进洞庭湖;有雪峰山,武陵源,罗霄山脉。是全国的交通中心、连接东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背靠两广,东连赣浙,北连京广线,今年又开通中欧班列。境内的工业有“三一重工”、动车等,农业有杂交水稻袁隆平给湖南留下的种稻谷的优势,服贸商业可通世界。战时是大后方,可进可退,保存实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地震,是天然的地造良港。
图片来源全网
你觉得最能代表台湾文化的是什么?
这个不好回答,因为具有单一性才有代表性,比如熊猫,别的地方没有,比如长城,比如功夫等等,而台湾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中国传统文化了,这里包括中文,中餐,中国节日等等,以前大陆不够开放,香港澳门太小,而且西方痕迹太浓,台湾就成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而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台湾甚至香港,澳门原来的优势都在被大陆沿海城市取代,但是,澳门和香港背靠祖国,会有很多的政策扶持,目前都在转型,而台湾,随着服贸协定搁浅,台湾已经走在一条断头路,那么现在在国际上,台湾还有什么名片呢?真的不多了
如何去台湾定居工作?
在2017年的12月,到台湾长期定居的方法,只有与台湾人结婚。到台湾短期定居(超过三个月,学生不算)的方法,是在台湾买房子。
而到台湾工作的方式,只有是台商、或是大陆公司、外商公司派来台湾的高级主管或技术人员。
台灣並沒有針對大陸居民的投資移民。
先定义:
大陆居民。在这个回答里所称的大陆居民,是指还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人士。不包含:港澳、海外已经有其他国家居留权或国籍的大陆人士。
方法:
1.结婚。与台湾人结婚,以团聚名义入境,办理依亲居留证,半年后可以办理台湾健保,四年后,可以申请长期居留(每年有名额限制),六年可以拿身份证永久居留,如果要入籍拿护照,则有放弃大陆户籍问题。
2.婚生子女。台湾人和大陆人民在大陆生的小孩,户口在大陆。小孩未满14周岁,可以随时以依亲方式在台湾申报户口,然后依亲在台湾生活。
3.收养。台湾人收养未满14岁大陆人民,在具有合法收养手续后,可以比照婚生子女办理依亲等手续后,来台生活。
4.特殊贡献的特殊人士。指的是获得重要奖项、专业学术或特别行为的人士。一般都举例是诺贝尔奖,那就只有莫言了?其实,许多体育项目,如奥运的奖牌选手、篮球等选手都是符合这项规定的。政治因素的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
主要就只有这四种方法。
台湾在马政府时期,曾经在两岸的服贸法案时,包括了让大陆人士投资移民等途径,不过经过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一闹,服贸法案已经胎死腹中,估计是不可能落实。
至于网路上曾经盛传的,先移民到东南亚、加勒比海或什么台湾有邦交的小国,然后再转移民台湾。前提是,要先取得这些国家的国籍,对台湾,那属于外国人,不是我们定义的:大陆居民。
也有人说,先到香港七年,取得什么再移民台湾。依据台湾官方统计,每年约有近千民香港人申请移民台湾。这部份也不是我们定义的:大陆居民。
如果,在台湾置产,则可以每年在台湾居留不超过四个月。台湾对于大陆居民在台湾买房子置产,有「543」规定,即「大陆地区人民在台湾地区取得设定或移转不动产物权许可办法」中,有关陆资来台购屋置产,购屋银行贷款额度不得超过5成、每年居留时间不超过4个月、取得住宅所有权登记完毕3年内不得转卖。
来台湾工作的方法,只有是外资企业、台商企业、大陆公司在台湾的分公司、办事处等等,派到台湾来的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员工是很难长期派到台湾来工作的。
台湾的严格政策,在2017年的确受到很多批评,不仅台湾自己年轻人远走新加坡、大陆与留学国家,连大陆在台的学生,毕业以后都不能留在台湾工作,这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欢迎关注头条号、悟空问答号:台湾自由行。如果有任何关于去台湾旅游、自由行的问题,请在 悟空问答 提问,并指名邀请 台湾自由行 来回答!我们一定尽力给您最周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