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几次十字军东征攻占了君士坦丁堡,476年东罗马在谁的打击下灭亡?
罗马帝国到了395年,其最后一位统一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在去世前,把两个儿子分别委任为东西罗马的皇帝,就此东西罗马帝国成立。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雇佣军灭亡,东罗马帝国一直保存到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在其长达1058年的时间里,其大部分时间被历史学家分为并无血缘传承关系的狄奥多西王朝、利奥王朝、查士丁尼王朝、希拉克略王朝、伊苏里亚王朝、弗里吉亚王朝、阿摩里亚王朝、马其顿王朝、科穆宁王朝、杜卡斯王朝、安杰洛斯王朝、拉斯卡里斯王朝和巴列奥略王朝。
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
公元7世纪初,统治中东地区的波斯帝国萨珊王朝走向衰败,取而代之的便是强大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主要分成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公元632年到公元661年,四大哈里发时期。这一时期,有点儿类似尧舜禹禅让的意思。第二个阶段,公元661年到公元750年,倭马亚王朝时期。该王朝巅峰时期,曾经一路打到了西班牙,灭亡了西哥特王国。第三个阶段,公元750年到公元1258年,阿拔斯王朝时期。该王朝的远征军,曾经击败过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军队。唐朝及其以后的史书中,将阿拉伯帝国称之为大食。倭马亚王朝的人喜欢穿白衣服,所以被称为白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人喜欢穿黑衣服,所以被称为黑衣大食。综合来看,还是倭马亚王朝最强。一、四大哈里发时期,不断扩大地盘。伊斯兰教的领袖是穆罕默德,公元630年,他得道以后,跑到了麦加传教。结果被麦加的一帮贵族老爷们给赶跑了。穆罕默德骂骂咧咧地走到了麦地那,在这里他非常受欢迎。由于吸取了上次被人赶跑的经验,这回穆罕默德组建一支伊斯兰教军队。当大军压境以后,麦加的那帮贵族老爷们,也不得不选择低头,答应让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因此阿拉伯帝国的雏形就出现了。穆罕默德之后,阿拉伯帝国进入到了四大哈里发时期。这一时期只有29年,但是却有4位最高领袖,也就是哈里发统治着阿拉伯帝国。第一位哈里发是穆罕默德的老丈人阿布·伯克尔,他同时也是穆罕默德的得力助手。在穆罕默德死后,他成为了最高领袖,主要负责向叙利亚进军。第二位哈里发是穆罕默德的同族欧麦尔,他同时也是穆罕默德的左膀右臂。他在位期间努力拓展疆土,占领了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于公元638年,拿下了圣城耶路撒冷。此后他又向东进军,击败了波斯萨珊王朝,占领了伊拉克、伊朗、法尔斯等地。第三位哈里发是穆罕默德的女婿奥斯曼,他也是穆罕默德的得力助手。他在位期间,拿下了亚洲的霍拉桑、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以及非洲的利比亚。不过也正是在奥斯曼统治期间,阿拉伯帝国内部发生了分裂。穆罕默德的堂弟阿里,组建了一个什叶派,反对出身于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继续担任哈里发。支持奥斯曼的这一派,则被称之为逊尼派。第四位哈里发便是穆罕默德的堂弟阿里。公元656年,奥斯曼遇刺身亡,阿里在什叶派的帮助下顺利继位。但是逊尼派的代表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却坚决反对阿里上位,双方打了很长时间。结果打着打着,伊斯兰教内部,又冒出了一个新的派系,那就是哈瓦立及派。这帮人觉得阿里连倭马亚家族都搞不定,不配做哈里发,所以刺杀了阿里。这么一来四大哈里发时期就这么结束了,其中后2位哈里发,都被刺杀身亡。前2位哈里发,不断扩大地盘,巅峰时期,应该在第二位哈里发欧麦尔在位期间。二、白衣大食,倭马亚王朝时期。公元661年,出生于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成为了新任哈里发,他将都城设立在大马士革,就这么建立了倭马亚王朝。此后阿拉伯帝国的君主,就在这个家族内部开始世袭。公元664年,倭马亚王朝占领了阿富汗,此后又兵分两路进据帕米尔高原,与唐朝的安西都护府的军队相遇后停下了脚步。因此他们在东方的疆土,一直达到了西藏边陲地区。不是唐朝和吐蕃的对手,倭马亚王朝的军队只好向印度进军,在这里他们征服了印度大陆上的各种诸侯国。在东方没什么发展空间以后,倭马亚王朝又调转枪头,继续和欧洲的东罗马帝国交战,兵锋直指君士坦丁堡。只可惜,由于东罗马帝国的奋起反抗,使得这次倭马亚王朝的入侵以失败而告终。倭马亚王朝知道君士坦丁堡的守军不好对付,只好再次转移目标,带兵跑到了北非,消灭了这里的东罗马军队,占领了突尼斯、摩洛哥等地。尝到甜头以后,倭马亚王朝再接再厉,他们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踏上西班牙的地盘,征服了这里的西哥特王国。一直到公元732年,倭马亚王朝的军队,与西欧的法兰克王国交战,最终战败。从此倭马亚王朝开始收缩力量,再也没有对外扩张。因此公元714年,倭马亚王朝灭亡西哥特王国,标志着倭马亚王朝达到了巅峰。这一时期的阿拉伯帝国,东到唐朝,西到西班牙,南到印度,北到里海,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统治人口达到了3400万,占地面积达到了1340万平方公里。三、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时期。当倭马亚王朝不再继续对外征战的时候,阿拉伯帝国内部的矛盾也就逐渐凸显出来了。这个时候不仅什叶派、逊尼派等老牌派系互相争斗,而且还冒出来一个阿拔斯派。阿拔斯派的代表人阿布·阿拔斯,自称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叔叔阿拔斯的后裔。他积极联络各地反对倭马亚王朝的力量,于公元750年,成功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同时建立起了阿拔斯王朝。其实就是改朝换代了,可老外非要这么算,你也没办法,就跟罗马帝国一样,分明换了好多不同家族的皇帝,偏偏说自己还是罗马帝国。阿拔斯王朝是阿拉伯帝国最后一个王朝。阿拔斯王朝建立以后,在怛罗斯之战中,与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军交战,最终由于葛逻禄军队倒向了阿拔斯王朝的军队,因此唐军战败。此后唐朝爆发安史之乱,抽调了安西都护府的军队回去平叛。而阿拔斯王朝的军队,也无力继续向东拓展。不过这不影响唐朝和阿拉伯帝国之间的领土界限。阿拔斯王朝的中心在伊拉克,公元762年,都城迁徙到了巴格达。公元8世纪到9世纪这段时间,是阿拔斯王朝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巅峰。光人口就有4000多万,地盘也有1260万平方公里。总结:看来还是倭马亚王朝时期最强。公元714年,倭马亚王朝灭掉了西哥特王国,将地盘拓展到了西欧眼皮子底下,这时候的阿拉伯帝国,绝对是神话一般的存在。因此很明显,这一时期的倭马亚王朝是整个阿拉伯帝国的巅峰时期。无论是地盘还是人口,无论是国力还是经济,都处于巅峰状态。后来的阿拔斯王朝虽然也很强盛,不过更多是沾了倭马亚王朝的光。他们能维持住当时的地盘,已经很不容易了。土耳其从古至今做过多少无耻的恶事?
土耳其从古至今做过的无耻恶事实在是罄竹难书,看到其他答主的回答十分全面,肥鹅在此就不多加赘述了。而现代土耳其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把以前做的恶洗成好事,做成游戏搞文化输出。
最近在国外有一款由土耳其开发的手游十分流行,叫《苏丹的游戏》。主要讲述作为主角的你如何一步步登基成为奥斯曼苏丹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如何征战四方和开启庞大后宫的。
这是游戏中征服路线示意图,囊括了当年奥斯曼的实际控制和希望控制的所有地区。
上面这位具有异域魅力的姑娘是玩家的第一个可以纳入后宫的嫔妃。按照剧情,主角上街微服私访时,看到她跳舞,听人说她不是本地人。巴尔干半岛一个名叫亚历山大的基督教领主占领了她的家乡马其顿,她才逃难到了奥斯曼。(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然后玩家去旅店向她求婚,把她纳入后宫,再去攻打亚历山大。
这个游戏里,最让人吐槽的地方,就是对历史上土耳其敌人进行丑化。第一个敌人亚历山大是个“小王八蛋”(游戏里的原话),满嘴粗鄙之语,而奥斯曼苏丹和将军们温文尔雅,一脸正义。而且目前打到的三个BOSS,无一不是奥斯曼之前地中海地区的著名君主的名字,虽然重名的确实多,但是真有点“天不生土鸡,万古如长夜”的意思在里边。
与这些敌人相反,奥斯曼是“热爱和平”的“正义使者”。消灭亚历山大,是为了给美人主持正义。消灭莱昂蒂奥斯,是因为他是亚历山大的老大哥。灭查士丁尼,是因为他杀了和平使者。这剧情是不是很无语?
这个游戏里还有“理藩院”,作为天朝上国的奥斯曼土耳其让各国进贡珠宝,哦,还有女仆。一开始有奥地利和伊朗,以后还会解锁俄国、威尼斯、葡萄牙等等(毛子:MMP,老子什么时候给你进贡过,十次俄土战争是开玩笑的吗?)。
苏丹(玩家)还要收小弟,也就是培养大臣。比较搞笑的是,有个副本“海神岛”,打的BOSS是海盗头子“巴巴罗萨”,苏丹要让作恶多端的海盗“尝尝我们奥斯曼正义的铁拳”……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历史上的巴巴罗萨兄弟两人,都是苏丹的编外军队,海上军阀,弟弟海雷丁·巴巴罗萨更是官拜海军帕夏(总督)。苏丹给他们提供枪炮船只,算是大股东,他们兄弟俩抢到的金银珠宝和女奴,要挑最好的给苏丹送过去。苏丹后宫里的女人,很多是海盗从海上的客船里抢来的欧洲人,甚至威尼斯执政官的女儿都被抢到后宫了。
在这个游戏里,苏丹扩充后宫,主要是通过“寻访”。游戏里有个“少女塔”,你们听名字就知道是干什么的——关押女奴的地方。在少女塔里,会随机遇到一个NPC或者少女。NPC里有个不法商人,他说“苏丹,您瞧瞧这些货”苏丹则道貌岸然地问:“又是赃物吗?”
(赃物也是我的,快点挑好的送到皇宫里)
苏丹处理政务,有一些外国统治者给他送了书,要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为什么要配奥斯曼大败基督徒国家军队的图?意思是把他们打服了吗?
这个游戏可不是土耳其人玩着自嗨的,现在它的广告在各大社交媒体上都能找到,外国玩家很多,游戏里最大的联盟是用印尼语的,第二大才是土耳其语,排前十的联盟。比如我朋友在俄国玩游戏的,据她说连土耳其的世仇毛子也沉迷于苏丹开后宫的游戏无法自拔…..俄语玩家俨然成为了游戏中的第三大联盟。
上面两张图是世界频道的聊天记录截图,用俄语的玩家可不在少数。
这样的文化侵略可不比当年的日韩差。
如有疏漏,还请多多斧正。
我是肥鹅,一个热爱历史的码字鹅,请切莫吝啬您的赞,它将是俺不断前行的动力!
带兵打仗好玩的游戏有哪些?
率领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简直不能再刺激,也许这就是战争的魅力。当然,这种类型的佳作还是有很多的,下面,棒棒堂就单机网游各推荐几个吧。
单机
全面战争系列说到带兵打仗的游戏,世嘉的全面战争可以说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存在了,精致的画面,丰富的MOD,良好的策略性,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它上万人战斗的超大战争场面了。
从罗马全面战争一路走来,游戏已经推出了众多的版本,例如中世纪2,阿提拉,帝国,拿破仑,战锤等等,每一代的游戏品质都是相当之高,史诗的战争场面,巨大的地图,如果你喜欢战争策略的话,那么这将是你绝不能错过的佳作。
游戏采用了策略回合制以及战斗即时制,在大地图上玩家们可以运筹帷幄,决定外交内政,国家走向,而一旦士兵相遇,就会切换战斗地图,进行短兵相接,如果你的配置足够的话,实现上万人同屏战斗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场大战下来,特别是以少胜多的史诗战役,其刺激和爽快简直难以形容。
就个人而言,最喜欢的还要数中世纪2了,虽然游戏发售距今已经有些年头,画面也已经落伍,不过凭借着丰富的国风MOD,依然热度不减。
最后,值得高兴的是,那就是本系列终于要推出中国背景的官方正作了,这对于广大全站粉来说,无异于天大的惊喜,虽然游戏已经宣布跳票了,不过它终究还是来了,值得期待。
骑马与砍杀系列这是一款土耳其小作坊制作的冷兵器战争游戏,一经推出就火爆连连,估计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即使在中国,如此粗鄙的译名也没有阻挡住它的火热,其游戏质量可见一斑。
不同于全站系列,玩家只能扮演上帝的角色,进行统筹规划,在本作中,玩家们是可以化身为统帅,亲自上阵杀敌的,想一想拿着长枪盾牌,在万军之中,七进七出,将会是何等的刺激,而目前,只有骑砍做到了这一点。
游戏有着广阔的大地图,在这里,玩家们可以四处游荡,拦路抢劫,化身烧村狂魔,也可以成为雇佣兵,为了金钱而战,更可以加入阵营,成为一方诸侯,不过最刺激的还要数独立建国,然后与各国战斗,逐步统一世界了,而当你完成的那一天,成就感一定爆棚。
不过,游戏由于时代和引擎的原因,画面不是很好,同时出战的士兵也不是很多,不过瑕不掩瑜,凭借着高超的自由度,众多的MOD,还是相当值得一玩的,此外,骑砍2估计还有个十年八年就出了,大家可以耐心等待😄
网游:
战意作为网易旗下的冷兵器战争大作,游戏可谓是内测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在前不久开始了限号不删档测试,庞大的沙盒地图,多样的兵种,自由的排名布阵,看起来真的会是一款不错的战争大作。
实际体验却是差强人意,糟糕的匹配机制,浓浓的氪金环境,新人想要入坑真的太难,一旦等级差异过大,基本就等着被无双,所以就目前来看,游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游戏采用了明朝背景,以及东西会战,庞大的地图,创意的玩法,底子还是相当优异的,只要能重新策划一下,多多修复BUG,游戏质量还是毋庸置疑的。
游戏目前还在内测当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最后,希望网易能够不负玩家的期望。
铁甲雄兵就网游来说,这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款冷兵器战争佳作了,最大近千人的战斗场面,众多的武将兵种,再加上还不错的画面以及收费机制,还是相当值得一玩的。
游戏采用了武将收费机制,在这里,玩家们可以使用对局获取的银币或者抽奖获取,这一点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
此外,英雄的技能也是各不相同,也不存在什么强化升级设定,而是更加考验玩家间的兵种配合,从而使得策略性大增,这一点对于其他用类型网游更是异常良心。
最后,游戏的打击感也还可以,最然比不上骑砍,但在网游里面也还算不错了,选择好大汉或者西方等不同武将,然后和小伙伴们一起上阵杀敌,运用智慧和谋略去取得胜利,绝对开黑佳作。
当然,好玩的佳作还有很多,欢迎大家畅所欲言,另外,想要获取游戏推荐或者下载链接的朋友,也可以关注一下棒棒堂,非常感谢。
晚期拜占庭帝国的历史特点?
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实际始于八世纪)。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 拜占庭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军事上已经与古罗马大相径庭了,在罗马分裂东西之后,西罗马继承了古罗马的步兵方阵的战斗方式,而东罗马则开始尝试着以重骑兵代替步兵作为战斗主力。但拜占庭人将自己视为罗马人,对东罗马的罗马人来说,这并不自相矛盾。他们的语言是希腊语,他们的文化在许多世纪中是希腊文化,但到7世纪为止他们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他们周围的国家(东方的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西方的欧洲国家,北方的俄罗斯)都将他们称为罗马人。假如有人将他们称为“希腊人”,那么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希腊人”表示“原始人”。一直到17世纪这个帝国不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从17世纪开始,西方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的罗马帝国与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个称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 拜占庭之名原起于一座靠海的古希腊移民城市,公元 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此建城,作为罗马帝国的陪都,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位于连接黑海到爱琴海之间的战略水道博斯普鲁斯海峡,扼制海陆商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公元395年庞大的罗马帝国饱受各路蛮族侵扰,为便于管辖而将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帝国即以君士坦丁堡为首府,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经历了包括匈奴和诸多日耳曼部落的反复侵袭之后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拜占庭遂成为唯一的罗马人帝国——实际上他们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 330年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君士坦丁堡。 527年 查士丁尼一世成为皇帝。 532年-537年 查士丁尼一世修建“索菲亚大教堂”。 1054年 教会分裂:君士坦丁堡教会和罗马教廷决裂,成为希腊东正教。 1204年 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陷。 1261年 拜占庭皇帝迈克尔八世‧帕里奥洛加斯解放君士坦丁堡。 1453年 奥斯曼突厥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