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礼是怎么一回事,犹太人都是白种人吗?
近代以来犹太人的建国运动又被称为“犹太复国主义”。1948年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建立被犹太民族定义为“复国”。“建国”与“复国”看起来似乎只有一字之差,而我们平时也几乎是混用这两个概念的,但以色列人自己是绝不会说自己在1948年建国的,他们一定会说自己是在1948年复国。这是因为早在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的祖先就在迦南(如今的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古代以色列国家。
如今说起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然而可能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这对冤家对手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的祖先都是闪米特人(简称闪族人)。闪米特人并不是单一民族,而是包含了母语属性有关联的一群民族的集合体。犹太人、阿拉伯人、腓尼基人、亚述人、巴比伦人等曾在中东两河流域生活过的民族都可以算是闪米特人的后裔。
犹太人的祖先是古代闪米特人的分支希伯来人,大约起源于4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根据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说法:在闪米特部落中诞生了一位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尊奉的圣祖先知,他被视为是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犹太教和基督教将这位圣祖先知的名字翻译为亚伯拉罕,而在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将其翻译为易卜拉欣,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多国之父。
这位多国之父迎娶了撒拉作为自己的妻子,撒拉因此被称为多国之母。然而多国之父与多国之母之间却长期未能孕育出爱的结晶,于是撒拉将自己的侍女夏甲引荐给亚伯拉罕(易卜拉欣),随后亚伯拉罕(易卜拉欣)与夏甲生下长子以实玛利(古兰经中称其为伊斯玛仪),以实玛利出生后身为正妻的撒拉也生下了儿子以撒(古兰经中称其为伊斯哈格)。
以撒的儿子雅各曾梦见与天使摔跤的场景,于是他的后裔被称为以色列人(意味与神角力的人)。雅各有十二名儿子和一名女儿,其子均为一族族长,这十二个儿子各自的部族就形成了以色列民族的十二支派。以实玛利也生了12个儿子,也繁衍出12个部族,12个部族被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追溯为阿拉伯人的祖先。雅各的幼子后来在埃及成为宰相,晚年的雅各为躲避饥荒率领族人前往埃及与幼子重聚。
此后雅各的子孙在埃及旅居430年之久,大约在公元前1450年他们在部族领袖摩西的率领下走出埃及,迁徙到迦南地区(后来的巴勒斯坦地区)。在这一过程中以色列人曾在西奈半岛辗转逗留过40年。据说在此期间摩西在西乃山接受上帝赐予的法律,由此正式创立了犹太教。公元前11世纪迦南的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联合王国,便雅悯支派的扫罗成为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第一代国王。
扫罗王在位期间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屡屡击败腓力士人,但却并不擅长国家内部治理。南方的犹大支派趁机拥戴大卫为王。大卫王是以色列人最崇拜的国王,如今以色列国旗中间的蓝色六角星就是代表大卫王的。大卫在位的四十年中没有一年不出征:腓力斯丁人、迦南人、亚玛力人被他打了个遍。以色列王国的版图在大卫时代空前扩展:北起黎巴嫩和叙利亚境内,南至埃及边境,包括了约旦的西部。
公元前1000年左右大卫将处于松散联合的以色列十二支派塑造成为真正的统一国家,定都耶路撒冷。大卫死后其子所罗门继承王位。所罗门王在位时期是古以色列王国的黄金时代:这时以色列的疆域东北到幼发拉底河,东南至亚喀巴湾,西南延至非利士、埃及边界。与此同时以色列已彻底摆脱部族时代,国王的权力开始空前集中——全国被划分为十二个行政区。
在全国各地都由中央委派了负责行政治理和收取赋税的各级官吏以取代原来各支派部族的首领。这一时期以色列的农业、养马业、金属冶炼业都得到空前的发展,所罗门王还以埃拉特港为基地发展海上贸易:他的贸易船队航行于红海、地中海,最远曾到达过非洲、印度等地。一时间四方邻国皆慕名前来拜访,因此也留下了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的传说。
来自如今埃塞俄比亚的示巴女王慕名前往以色列访问并与所罗门王生育了一个名叫曼尼里克的儿子,后者成为了统治埃塞俄比亚近似3000年的所罗门王朝的第一代国王。所罗门王死后其子罗波安受到其他支派的反对,罗波安无力平息国内的反对势力,这导致以色列联合王国在他手中分裂成为南北两个国家:北方是由十个支派组成的以色列王国,而南方是由大卫后裔世袭的犹大王国。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中东两河流域兴起的亚述帝国征服。公元前597年推翻了亚述帝国的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占了犹大王国的都城耶路撒冷。犹大王国就此成为新巴比伦王国的属国,然而犹大王国对此并不甘心,于是在埃及的拉拢之下叛离了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8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率军围攻耶路撒冷,在经过长达18个月之久的围城战后终于将耶路撒冷攻克。
尼布甲尼撒二世焚毁了耶路撒冷的圣殿,随后将犹太人俘虏到巴比伦城作为自己的奴隶(史称“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历史上的第一次流散。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攻陷巴比伦城、灭亡了新巴比伦王国,进入巴比伦城的居鲁士大帝释放了作为奴隶的犹太人并允许他们在服从于波斯的前提下返回故乡。波斯人允许犹太人在服从波斯帝国的统治这一前提下享有一定自治自主权。
公元前515年(一说公元前516年)返回故土的犹太人重建了犹太教圣殿,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犹太民族历史上的第二圣殿时期。这一时期犹太人中还出了一个著名人物——波斯王后以斯帖。以斯帖是被人贩子掳进波斯王宫。以斯帖入宫时隐瞒了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当波斯权臣密谋迫害屠杀帝国境内犹太人之时以斯帖王后大胆亮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一边摆事实、讲道理,一边谈感情、博同情。
最终以斯帖挫败了对方屠杀犹太人的阴谋。国王在知晓以斯帖的犹太人身份之后并没怪罪,反而任命了以斯帖的舅父末底改为宰相。以斯帖的事迹被后世传颂于《圣经·以斯帖记》,犹太教的普珥节就是为纪念以斯帖而诞生的。在波斯帝国统治时期犹太人基本能得到较为平等的公民待遇:买房、置地、当官、做生意都不受限制,算是过上了难得的几百年安稳岁月。
波斯帝国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所灭后犹太人又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臣民。亚历山大延续了波斯帝国对犹太人相对宽松的统治政策:犹太人在臣服于帝国的前提下可以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也可以保留一定的自治权。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帝国迅速分裂成为马其顿王国、叙利亚塞琉古王国、埃及托勒密王国三国,而犹太人所生活的迦南地区则长期处于塞琉古王国和托勒密王国的争夺之中。
公元前160年犹太人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哈斯蒙尼王朝(又翻译为马卡比王国)。这个王国周旋于塞琉古王国和托勒密王国两大强国之间,尽管不得不向两大强国称臣纳贡,但实质上相当于一个内政独立的藩属国。后来塞琉古、托勒密两大王国都被新兴的罗马人所征服,在这一过程中罗马人的扩张触角也延伸到了迦南地区:公元前63年罗马统帅庞培兵临耶路撒冷城下。
庞培在经过3个月左右的攻城战后拿下了耶路撒冷。罗马人攻陷耶路撒冷后展开了屠城行动,侥幸活下来的幸存者则被贩卖为奴。此后犹太国家沦为了罗马帝国的附庸,不过在形式上仍保留着一个国家的行政架构。从公元66年起犹太人不断掀起反抗罗马统治的起义。公元70年8月30日罗马人占领并焚烧了犹太人的圣殿。公元73年4月15日罗马人攻陷了犹太起义军固守的马萨达要塞。
此后犹太人又在亚历山大、塞浦路斯等地发动了几次反罗马起义,但最终都被罗马统治当局镇压下去。罗马皇帝哈德良为缓和犹太人的反抗情绪试图修复耶路撒冷的圣殿,然而他很快发现这样做与罗马帝国在当地长期以来所推行的文化政策在目标上并不一致,罗马总督的剥削与勒索也使修复圣殿的工作始终难以完成。哈德良最终变卦了:他不仅放弃重修圣殿,同时还禁止犹太人行割礼。
这一决定极大损伤了犹太人的民族感情,成为了公元132年-135年大起义的导火线。这次起义爆发后许多志愿者纷纷参与其中。起义军成功夺取了耶路撒冷,还控制了利达、刻发尔、哈卢帕、恩马利斯、佐尔、希律堡、隐基底、阿多拉、赫伯罗、伯萨、美拉德等地。起义军发行了铸有“拯救锡安”、“为了以色列的自由”等字样的钱币,征收什一税和地租,组织群众进行生产,恢复了犹太教的传统习俗。
公元133年罗马皇帝哈德良从帝国各地调来七个集团镇压这场起义。公元134年夏季罗马大军攻陷耶路撒冷,起义领导者巴尔·科赫巴率部转移到耶路撒冷东南约11公里处的贝塔尔要塞。起义军在这里坚守到公元135年8月。最终罗马人还是成功镇压了这场起义,迦南地区由罗马的附庸国变成了罗马帝国直接统治的行省。罗马人将当地的犹太人逐出,同时从其他地区移入非犹太居民。
从此犹太人开始了在世界各地辗转迁徙的历史。过去一般认为犹太人在这一过程中遭受了各种歧视、迫害乃至是屠杀。这其实是一种以欧洲为中心历史叙述所造成的印象,事实上真正遭受迫害的只是犹太人中的阿什肯纳兹人这一特定群体。阿什肯纳兹人最早是欧洲基督教国家对生活在莱茵河及日耳曼地区的犹太人的称呼,后来扩展到对所有欧洲犹太人的统称。
随着新大陆发现之后包括犹太人在内的欧洲各民族中都有相当一部分漂洋过海移居北美、澳大利亚、南非等地,所以这些地区的犹太后裔也属于阿什肯纳兹人的范畴。然而古犹太人迁徙的方向并非只有欧洲:古代以色列王国的所罗门王与埃塞俄比亚示巴女王的儿子曼尼里克后来成为了统治埃塞俄比亚近3000年的所罗门王朝的第一代国王,所以如今在埃塞俄比亚境内还生活着一支黑种犹太人。
当初波斯帝国从巴比伦人手中解放犹太人后就有一部分犹太人选择留在波斯境内。这些犹太人的后代在伊朗一直繁衍至今。伊朗的境内的犹太人都是世代定居于此的土著居民。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尽管强调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主体地位,但并不因此排斥少数民族及其信奉的宗教。每当犹太教的节日到来之际伊朗政府都会向国内犹太人表达祝福。用伊朗官方的话说:“我们对以色列国有意见,但对犹太人没有”。
其实远在东方的中国、印度、缅甸等国也都生活有一部分犹太后裔。相当于我国宋代时期一支两万人左右的犹太人来到了中国。和欧洲犹太人所不同的是这支犹太人迅速同化在中华民族大群体中:他们有的参加科举考试,有的从事小买卖,有的耕地务农。他们身上唯一保留的犹太人印记就是他们的宗教“一赐乐业”(以色列的谐音)。一赐乐业尽管源自犹太教,但同中华文明以及同样来自西亚的伊斯兰文明有不少融合。
他们身上唯一保留的犹太人印记就是他们的宗教“一赐乐业”(以色列的谐音)。一赐乐业尽管源自犹太教,但同中华文明以及同样来自西亚的伊斯兰文明有不少融合。他们的宗教场所和穆斯林一样称之为清真寺,也有部分犹太人改宗了伊斯兰,所以这批犹太后裔在我国目前有的登记为汉族,有的登记为回族。如今生活在中国的犹太后裔已和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
公元7至9世纪西迁的突厥可萨部族在伏尔加河中下游建立了可萨汗国(又称哈扎尔汗国)。和其他西迁的突厥部族大多皈依了伊斯兰教不同:可萨人在同犹太人的交往中逐渐皈依了犹太教。可萨汗国灭亡后已皈依犹太教的可萨人迁居到波兰、立陶宛等东欧国家以及中东、中亚、中国等地。由于这些人在宗教信仰和一些文化习惯上已被犹太化,所以这些可萨人的后代也被视为是犹太人。
生活在中国的犹太人完全实现了与中华文明的融合,生活在中东伊斯兰国家的犹太人在漫长的古代历史时期也一直与当地的穆斯林和睦相处。伊斯兰教承认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先知和经典,阿拉伯帝国任命了不少犹太人担任外交、贸易、财政顾问,公元9世纪时希伯来语成为了从巴黎到巴格达和开罗的贸易路线上的主要交流语言。这一时期生活在阿拉伯帝国的犹太人还把阿拉伯、中国、印度的文明成果传入了欧洲。
如今的以色列是由阿什肯纳兹人(欧美犹太人)建立的,而生活在埃塞俄比亚、伊朗、印度、中国、缅甸等地的犹太后裔则被成为亚非犹太人(或东方犹太人)。目前全世界可以考证的犹太后裔约有1600多万人。这其中60%左右的犹太后裔属于阿什肯纳兹人群体,40%左右的犹太后裔属于东方犹太人群体。阿什肯纳兹人基本上未被其他民族同化,而东方犹太人其实或多或少存在与其他民族同化的现象。
长期以来在国际事务中掌握话语权的西方国家把犹太人塑造成为一个备受歧视迫害的民族,然而实际上受到迫害的只是生活在西方国家的阿什肯纳兹人这一特定群体——阿什肯纳兹人的命运和他们的东方同胞们比起来可谓是有天壤之别:犹太人在中国几乎是完全彻底同化融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了。生活在中东、印度、缅甸、埃塞俄比亚等地的犹太人也从未遭受过大规模的迫害。
生活在欧洲的阿什肯纳兹人可就没这么幸运了。欧洲人所信奉的基督教是公元1世纪犹太人耶稣所创立的一种新教义。尽管基督教同样也尊奉《圣经》,然而传统的犹太教尊奉的是《旧约》,而耶稣创立的这种新教义同时尊奉《旧约》和《新约》,最为关键的是犹太教视以色列人为神的“特选子民”,强调以色列民族的独特性;相比之下耶稣宣扬的这种新教义宣扬只要信耶稣基督就都可以获得拯救。
耶稣向世人宣传:上帝不只拯救犹太人,而是拯救世人。基督教认为上帝与摩西所立的《旧约》已被上帝与耶稣所立的《新约》所取代。在基督教的观念中犹太人的选民地位已被基督徒所取代,犹太人已被上帝所抛弃。犹太教并不承认耶稣的先知地位,而基督教则强调是一位名叫犹大的犹太人出卖了耶稣。四处流浪的犹太人在犹太教的作用下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民族身份和文明体系。
中国人和中东穆斯林国家对犹太人的民族身份认同给予了充分的宽容,然而欧洲基督教国家则把犹太人与魔鬼联系了起来。这样一个与欧洲国家在人种、语言、宗教、文化习俗等各方面均存在差异的小众民族几乎成为了所有欧洲国家排斥打压的对象,然而如此排斥犹太人的欧洲国家却又离不开犹太人。在欧洲中世纪的封建采邑制度下犹太人这种与欧洲主流文明格格不入的小众民族无法获得自己的土地。
因此犹太人在欧洲缺乏从事农业生产所必需的耕地,生活在欧洲的犹太人只好从事纺织、印刷、皮革等小手工业生产以维持生计。从中东地区迁来的犹太人通过参与丝绸之路贸易较早与波斯、印度、中国等文明有所接触,所以他们的手工技艺比当时欧洲大陆的日耳曼人要强得多,然而这在无形中就抢夺了欧洲工匠们的饭碗,于是犹太人作为异端分子也被排除在欧洲的手工业市场之外。
欧洲的犹太人既不能种地,又不能靠手艺技术吃饭,他们唯一所能从事的就只剩下了金融业。当时基督教禁止向同教兄弟放贷的行为,然而当时政治上四分五裂的欧洲各封建领主出于彼此征战和享乐的需求又确实需要借贷,于是犹太人就开始扮演起为封建领主敛财的角色。犹太人事实上成为了替欧洲各国封建领主敛财的白手套,所以各国领主们都离不开犹太人,然而充当“白手套”角色的人几乎最终都没好下场。
当封建领主从犹太人身上榨干最后一点价值之后几乎无一例外都会过河拆桥。当时英国一位法学家说道:“一个犹太人本身是一无所有的,因为他得到的任何东西在理论上都是属于国王的,只要国王愿意就可以要求这个犹太人提供任何自己看中的东西”。教义上的分歧、经济上的白手套地位决定了犹太人在欧洲注定被排挤的命运。其实犹太人遭受迫害只是欧洲历史上特有的现象。
犹太人在非洲、中东、中国、印度、缅甸等地都能正常生活,而且这些地区的犹太人或多或少都与当地民族存在同化融合的现象。犹太人在中国几乎是完全彻底被同化,在伊朗、印度、缅甸等地属于半同化。这些东方犹太人从未像阿什肯纳兹人一样遭受过种族迫害,所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东方犹太人与其他民族通婚的现象极为普遍。东方犹太人中白人、黄种人、黑人都有,而且有些也已不再信奉犹太教。
为什么我们懂得很多道理?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懂的再多道理,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事情,还是很难一次就能看的明白,做出正确的判断,洒脱而去。
圣人孔夫子懂的道理哲学恐怕至今无人能及,但他的一生颠沛流离,直到死都没有被重用。他的思想主张在当时得不到认可、被猜忌、被否定、被驱逐。所以懂得再多的道理,在人世间立足还是不够的。
虽然懂得多道理没法让你的一生一马平川般坦荡,但也是有好处的,行的正,坐得端。孔子虽然一生坎坷不得志,但对后世的影响很深远。
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的发展可谓是曲折的,经过了历史上严峻的考验,在汉武帝时期终成大型,使得孔子颠沛流离的一生终有了成果。一直到今天,儒家的思想文化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知道礼义廉耻,知道善良之举,给了社会上面一种强大的正能量。孔子的儒家文化经过历史的洗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真正的儒家精髓留给了我们世人。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读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这篇古文,大概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社会安稳,人民安居乐业。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我们所追求的大道大同,也正是现今我们国家所期盼的社会。多向社会输出些道理、品德和爱,我相信总有一天会达到这个目标。一生很短,道理很多,都要自己慢慢去品。怎么过好一生,也取决于你自己心,平凡无奇是一生,大红大紫是一生,颠沛流离也是一生。
以色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我有个朋友在以色列的一个建筑工地上贴瓷砖,每天的工资是人民币1000块,每个月的工资至少在人民币2.8万元左右。
朋友在以色列呆了两年多时间才回来一次,听他说当地的工资非常的高,并且还问我要不要一起去?不过后来打听了一下,去以色列打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交费、报名、面试、抽签等等一套流程下来,有可能就要用半年的时间,并且还不一定保证能安排去,所以我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以色列的机场安检特别严格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机场安检是出了名的严格,如果发现你近几年出入过一些阿拉伯国家,那么将会被作为重点排查对象。随身带的所有东西全部都要一件一件仔仔细细的检查,绝对不会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
朋友当初一行几个人在机场的时候被盘问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主要就是因为包工头两年前去过马尔代夫旅游。所以在机场的时候,工头被仔细的盘问了很多遍,身上所有东西全部检查了三遍以上,最后才被放行。
以色列是一个工资很高的国家朋友在工地上负责贴瓷砖,每天的工资是人民币1000块钱,一个月最多休息两天左右,所以每个月的收入将近三万元人民币。工地上还有一些瓦工和小工,他们每天的工资是人民币400到800元,一个月也能赚1到2万元。
在以色列从事金融服务的员工每个月的工资在人民币3万多元,在一些学校从事教育工作者的老师,每个月的工资是人民币将近2万元。在以色列就连在餐厅里端盘子的服务员,每个月的工资都能达到人民币1万元。以色列有很多外来工作者,他们每个月的工资至少都在人民币1万元以上。
如果和国内比较的话,以色列的工资标准至少比中国多出一倍,不得不说以色列真是一个高工资的国家。
以色列是一个物价很高的国家一瓶普通500毫升的矿泉水在中国大部分超市里只要人民币2块钱,但是在以色列至少需要人民币15元。以色列的领土有60%都是沙漠,水资源极其的匮乏。
由于对一些肉类的禁忌,以色列大部分人人只吃牛肉羊肉和鸡肉,一斤羊肉在以色列需要人民币将近70元,一斤牛肉需要人民币60元左右,就是鸡肉也要卖到人民币30元一斤。一个汉堡里面放一点鸡肉加一片生菜,在以色列至少要卖到人民币将近50元。
在以色列不光这些食物价格贵,就连出行坐的交通工具价格也很昂贵。在国内的市区里乘坐公交车一般只要2元钱,但是在以色列乘坐公交车起步价就是人民币12元。
在国内普通的理发店理一次发只要20元钱就可以了,但是在以色列随便剪个头至少都要人民币100元。所以好多在以色列打工的中国人,他们直接买一个电动理发器,大家互相帮着对方理发,这样就可以省很多的钱。
以色列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国内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各种自然资源非常的匮乏。很多东西全部依赖进口,所以物价才会如此昂贵。虽然以色列的人均工资很高,但是当地的物价比欧洲一些国家还要贵,如果花钱大手大脚的话,在以色列还真的存不到什么钱。
以色列的一些概况经过数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现在实际控制的国土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900万人。人平均寿命近83岁,也是世界上人口最长寿的国家之一。
以色列有60%的土地都被沙漠覆盖,年降水量极低,人均水资源只占到世界平均的1/33。以色列有耕地615万亩,但就是在这种水资源极度匮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的情况下,在整个中东以色列还是属于农业大国。每年的粮食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并且还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售大量的农产品。
以色列也是一个教育强国,中东排名靠前的10所大学中,以色列一枝独秀占了7所。以色列人均受教育程度很高,有数据表明以色列有24%的人口拥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这个数据也是世界排名第一。
自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共有近900名获奖者,其中有14位来自以色列,所获奖项涵盖生物、医学、物理、文学、化学等。
以色列也是一个军事强国,军事实力在整个中东都是排名数一数二的,这么多年来在中东一直是霸主地位。以色列每年还向世界各国出口大量的武器弹药,同时,以色列也是10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
总结以色列地处中东,本身应该是一个石油储量丰富的地方,但是在以色列石油资源非常的匮乏。就是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很匮乏,土地又非常贫瘠的国家,以色列人民靠着自己的智慧,以科学发展创新的理念,让以色列挤身发达国家之列。
写在后面以色列也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国家,国内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比如死海、哭墙等等。在以色列的大街上,千万不要随意的拍照,更不要去拍警察、军人、军车或者是军用设施之类的东西,因为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告知必删
你带大宝的质量有下降吗?
你好,我是二胎宝妈,我分享个人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我家大宝现在刚3岁,二宝现在1岁,两个孩子相差1岁10个月,生二宝之前大宝特别粘我,不管干什么都要妈妈来陪,后来有了妹妹,我坐月子的那一个月,没怎么陪他,都是一直在照顾妹妹,有一天中午,我去客厅陪他玩儿,他看到我第一句话是:你走,不看妈妈!听到这句话,心碎了一地,孩子第一次对我说这样的话,真的接受不了,反差太大了。妹妹太小,需要经常被抱在怀里,所以老大就没怎么抱过,更多时候是他的爷爷奶奶带着他,因为陪伴孩子时间少了,我发现他会经常依赖爷爷奶奶,我说他哪里做的不对,他会去爷爷奶奶那里告状,会去撒娇,好像有了靠山一样,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是正在疏远你。
有了二胎,我觉得大宝的吃喝拉撒都是小事儿,主要是他精神方面的需求,妈妈满足不了他。有时候想想大宝正在享受爸爸妈妈所有爱的时候,却被老二占有,心理上肯定会有落差,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多陪大宝,不能因为有了二宝,而忽略了大宝。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会有人抵制吗?
圣诞和元旦都来源于西方基督教的节日:一个是耶稣出生日,一个是耶稣割礼日,那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我国吸收西方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民国,中华民国改为西历纪年,(西年的第一天)元旦、西服等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国大部分人已淡化了元旦的宗教成分,认为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其实,原本我们中国历法的第一天尊称元旦,后把这一桂冠戴到西历头上,自己的新年第一天改称春节。
喜迎元旦,抵制圣诞。主要是政府认了元旦,放假一天,全民同乐!政府没认圣诞,所以不放假,你去过节,影响工作,影响生活,影响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