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之杯具名厨,天龙八部中萧峰被任命辽国楚王南院大王?
南院大王全称为南大王院大王, 金庸先生《天龙八部》里的南院大王和辽国历史上的南院大王完全不同。《天龙八部》的南院大王,是个仅次于皇帝的最高职位,相当于拥有王号的中原王朝的节度使;而历史上的南院大王,说白了相当于户部侍郎。在谈历史上的南院大王前,还是先来看看小说里的南院大王哈。
《天龙八部》的作者金庸先生
《天龙八部·第27章 金戈荡寇鏖(ao)》记载,契丹皇帝耶律洪基在身陷绝境,被逼的自杀殉国十万火急。当时,他的义弟萧峰,好言劝慰,随后勇猛和睿智表现得淋漓尽致。萧峰以其一人之力,在五十万军中,先射杀楚王、南院大王耶律涅鲁古,继而又勇擒楚王之父天下兵马大元帅、皇太叔耶律重元。辽道宗耶律洪基见萧峰救了他的命,保了他的位,立下不世之功,感动万分。当时就要要与他分享天下——册封萧峰为楚王、南院大王。
走马上任的南院大王萧峰
萧峰坚决拒绝接受如此高位,耶律洪基极力挽留。辽道宗表示,南院大王是辽国最高的爵禄,要再嫌弃的话,他只能让贤——禅让给萧峰皇位了。那么比起北院大王怎么样呢?南院大王比北院大王更厉害。小说里透露,辽国军国重事,是由南北两院分理。南院大王可是由楚王担任,并且留守上京,几乎是暂时统摄国事。
辽道宗耶律洪基剧照
辽朝与其他王朝一样,基本是不封异姓王的,就是封也得先改姓,就是韩德让也没封王。北院大王一没有亲王,二又随皇帝出外狩猎。根据小说的记载,其官职仅次于南院大王,高于于越,就是北院枢密使也在于越之上。这个有《天龙八部》小说里的职位排名有证——
不多时随驾文武百官进来参见,北院大王、北院枢密使、于越、南院知枢密使、皮室大将军、小将军、马军指挥使、步军指挥室等等。——《天龙八部》
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介绍,南北两院大王的区别:南院大王管辖辽朝的南方,这里基本以汉人为主,南院大王最核心的地盘就是南京。这里的南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一带,所管辖的地方正是宋朝一直都想收回的燕云十六州。辽朝实行的是五京制,为此划分为五京道,南院大王的地盘是五分天下有其三——南京道、西京道、中京道。
契丹五京道
而北院大王则管辖东京道和上京道。不过,我们从地图上来看,东京道、上京道随便一个道都是南院大王地盘的好几倍。耶律洪基让萧峰担任南院大王,除了感谢他外,另外就是希望他南下攻宋,帮他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
第二、历史上的南院大王:不过唐朝户部侍郎。南院大王是辽朝的北面官制。辽朝却是有一统天下的企图,而且辽朝率先实行了两面官制。两面官制分为南北,以北为尊,其次是南。北面官制,属于辽国原有的官制,用以治理辽国境内的以契丹人群居为主的北部。南面官制,直接借用唐朝的官制,治理辽国以汉人群居为主的南部汉人。
福垊认为,一方面是借鉴了中原王朝的边疆羁縻制。另一方面是契丹人获取了12万平方公里的幽云十六州。契丹强势崛起,有汉人韩延徽的完善其制度,而契丹对五代十国的局面也有南下的统一的企图。
幽云十六州地图
在这种情况下,契丹实行两面官制,而两面官制中,也确实包括南院大王,可它并非小说中或者说金庸先生所理解的管理汉人的大王。您别看南院大王有个南字就认为它就是南面官制,其实它是北面官制。前边说了,南面官制直接借用唐朝官制,诸如三公、三省六部等机构,不过没什么权利。中原王朝不可能有大王这个官职,更没有南院这样的官署。南院大王是官署是南大王院,是典型达到北面官制。
南院大王不过相当于个侍郎。北面官制,是契丹传统的官僚机构,之所以北面官制也有南北之分,是因为官署分设皇帝牙帐的南北方向,契丹皇帝为了对称和分权才称为南北,汉人王朝一般称为左右。
大王这个官名很霸气,但他还真不是真正的大王,大王最初官名为夷离堇。福垊认为突厥语夷离堇应当音译为懿俐晋,原意为智慧之意。当初契丹部落臣服突厥时,就被称为夷离堇,可以翻译了为头人(聪明人)。922年还称为夷离堇,到了938年除了南北院、乙室部被称为大王,其他各部改为令稳,966年令稳又改名为节度使。
五院大王(右左上下阅读)
北院大王又称五院大王,南院大王又称六院大王。那么南院大王有多大权力呢?从下面引用的《辽史》中,您就会明白最初迭刺部相当于户部,可能因为权大过大,被耶律阿保机分为南北。契丹人以北为尊,那么北大王院的大王就相当于户部尚书,而南大王院的大王就相当于户部侍郎,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次长)。
凡辽朝官,北枢密视兵部、南枢密视吏部,北、南二王视户部,夷离毕视刑部,宣徽视工部,敌烈麻都视礼部,北、南府宰相总之。惕隐治宗族,林牙修文告,于越坐而论议以象公师。……初名迭刺部夷离堇,太祖分北、南院,太宗会同元年改夷离堇为大王。……南大王院。分掌部族军民之政……《辽史·百官志一》
辽国两面官制及其对比
福垊得出的最终结论:不过,考虑到他们都是南北院的长官都是大王,这也就和清朝的户部满人尚书和户部汉人尚书有点相似。不同的是,辽朝的北院大王和南院大王都有契丹人担任,汉人类似的官员只有户部尚书和户部侍郎了。不过,辽朝南面官的户部侍郎是无法和辽朝的南院大王相比的。
倚天屠龙记的俞岱岩为啥要逼死张翠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们先说一下俞岱岩这个人物的设定,俞岱岩最早于小说中第三回《宝刀百炼生玄光》中出场,张三丰的弟子,武当七侠中排行第三,这是一个行侠仗义,古道热肠,意气风发的大侠,在回武当拜寿之际,路见不平,救助一位老者,并阴差阳错得到屠龙刀,后殷素素假扮船家暗算俞三哥,使其全身麻痹,虽委托龙门镖局都大锦送回武当,谁想被人所骗,被汝阳府旗下“阿三”已金刚指力所伤,全身瘫痪,武功全废,经其师父医治才保全性命。
可以说如果没有那场灾难,俞三哥的人生本可以一帆风顺,娶妻生子。而那场灾难的发生,俞三哥的人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夜之间变为废人,巨大的心理创伤谁也无法体会,他怨恨煎熬,他生不如死,甚至想自杀一了百了,当从言语间认出殷素素是当年夺刀伤己的人,他悲愤交加又加上多年的怨恨积累,直接拆穿她,俞三哥的内心因为太过激动根本没有想那么多,也不会想到张翠山夫妇会被逼到双双殉难的地步,无忌会成为孤儿。我想如果知道这种结局的话,俞三哥也有可能不会说,将自己的痛苦埋在心里,可任谁在这种处境上都会无法抑制的说出真相的,因为太恨了……在张翠山夫妇自尽后,想必俞三哥会每时每刻活在痛苦的煎熬中,别人不会责备他,他一定会责备自己。
而张翠山自尽和其性格也有一定关系,谢逊在冰火岛说过一句话,说翠山心地仁厚,原该福泽恩长,但于是非善恶之际太过执着。当俞三哥拆穿素素时,翠山心里巨大痛苦,羞愧负罪,殷素素虽有错,但也不是罪魁祸首,但张翠山接受不了,只能以死谢罪,张翠山性格太刚,太刚易折,对于是非观念思维太过于执着,所以导致了双双的悲剧。
只能感叹世事难料,命中注定。
金庸写过多少部武侠小说?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5年生于浙江省海宁县(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男主角陈家洛就是海宁县人)。1955年,金庸在香港《大公报》工作期间,写出了《书剑恩仇录》并在《新晚报》上连载。随后一发而不可收,《碧血剑》、《雪山飞狐》,直至《射雕英雄传》,奠定了他武侠小说大宗师的地位。《射雕》后,金庸离开了《大公报》,手创《明报》,随后的《神雕侠侣》等大部分小说均在《明报》上连载,直至封笔之作《鹿鼎记》。至此,金庸一共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除一部短篇《越女剑》,其他十四部长、中篇小说取书名第一字而缀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自己说,这十四部书中,他自己比较喜欢、感情较强烈的几部是:《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飞狐外传》和《笑傲江湖》。我也觉得这几本书中的情感描写确实是超凡入圣,或缠绵诱人,或辛酸诱人,或凄惨动人,变幻万千,扣人心弦。另外,我个人对《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也是情有独钟。 喜欢《射雕英雄传》,可能是有一点怀旧心理。毕竟,那是我看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呵。现在看来,郭靖与黄蓉的爱情,不过是民间故事里“傻女婿与精媳妇”的翻版,比较俗套。倒是花花公子欧阳克对黄蓉的一片痴心让人感动,完颜洪烈对包惜弱的一往情深让人震憾,杨康和穆念慈的爱情也很凄婉动人,便是铜尸铁尸的“贼汉子贼婆娘”,也强过郭大侠一脸深沉为国为民。很抱歉我在书中拍了郭大侠几砖。十多年过去,我已经不再是当初痴迷于他的那个单纯少年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神雕侠侣》从头至尾都在写一个“情”字,但到最后也没有能说得清楚。这世间,又有谁能说清情是何物?但见李莫愁为爱变态,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等人为爱牺牲,杨过、小龙女为爱蔑视世俗,单以写情论,该书在金庸小说中应该排名第一。可惜《神雕》原本应该是一个悲剧,只是为了迎合读者,硬生生改做喜剧收场,便少了震憾人心的效果。十六年之约,我更愿意把它当作童话来读——更进一步想,我们向往和感动的爱情,会不会,都是童话呢? 大家都知道,《雪山飞狐》的主角不是胡斐,而是那个灿烂于众人回忆之中的胡一刀。不过胡一刀和胡夫人的故事太过鲜明,反而没什么可写的了。我倒是对苗夫人私奔很感兴趣。武侠小说中板着脸孔的大侠太多了,怜香惜玉的温情男人严重缺货。田归农固然是个坏蛋,但他懂女人;苗人凤固然是大侠、是好人,但他基本上是一块不解风情的木头。为什么大侠和好人多是木头呢?值得深思啊。 因为《雪山飞狐》写在前面,《飞狐外传》的结局是早已注定了,所以袁紫衣只能变为尼姑,程灵素,干脆让她死了算了。——我有一点怀疑,金庸可能是个好色之徒,你看他书中英雄人物的身边全是绝色美女,长得不够漂亮的只有程灵素和殷离,而两个人的下场都很惨。——扯远了。我对那个火爆脾气的徐诤倒是满怀钦佩和崇敬之心。一个男人明知自己头顶绿云缭绕,还能对妻子好,对“野种”好,真是太难了。我甚至相信,如果不是故事发展的需要(需要让胡斐以及读者明白),徐诤到最后也不会开口说出真相来。 《倚天屠龙记》里的主角张无忌很有点粘粘糊糊,让人气闷。我注意到,张无忌的爱情与乃父张翠山很有点相似,都是女方主动,而且女方都算是邪魔外道,最终都为爱情改邪归正。——爱情的力量真的有这般大吗?但愿如此吧。而对殷离“爱上想像中的无忌”这一理由我不敢苟同,我以为,她只是在为离开找一个借口。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纪晓芙的“不悔”,很是莫名其妙,我提出了一些假设,只是假设,其中真相,谁也无法明了。——关于真相,我们能知道多少呢?我们所知道的,大概也只是我们眼中的真相吧? 《天龙八部》里的三位男主角,小和尚虚竹、爱情替补段誉都有点傻里傻气的,最终却都抱得佳人归,真是傻人有傻福;大英雄萧峰却是事业、爱情双落空,而且对不起祖国人民和“领导加兄弟”的大辽皇帝,只好自杀了事。这世界,真TMD不公道!这部小说里,让我感动和震憾的还有阿紫对萧峰、游坦之对阿紫的痴情。——金庸小说里的正面人物面对爱情常常顾虑重重犹豫不定,倒是反面人物的爱情往往更为执着,更为不顾一切孤注一掷,富有自我牺牲精神,荡气回肠,催人泪下。是不是因为反面人物没有那么多仁义道德责任承诺之类的顾忌,所以才更加敢恨敢爱?就像阿紫,本质上是个坏蛋,但因为她对乔峰无望的爱,我们便对她便恨不起来。据说金庸自己也是很喜欢阿紫的,但后来他离港外游,请倪匡代写了四万多字,倪匡讨厌阿紫,便把她的眼睛写瞎了。《天龙》成书时,金庸尽管大力修改,但大局已定,回天乏力了。陈世骧说这部书“人物情节,可谓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可谓一语中的。 《笑傲江湖》里最懂令狐冲的,恐怕不是任盈盈,而是小尼姑仪琳。她知道令狐冲 “一生最喜欢快乐逍遥,无拘无束,但盼任大小姐将来不要管着他才好”。仪琳也是最懂爱情的人,她知道:爱其实是你自己的事,你爱一个人,并没有理由就要求人家爱你。 《书剑恩仇录》里的陈家洛很让我无话可说。《侠客行》、《碧血剑》、《鸳鸯刀》、《连城诀》也没有什么太值得一提的东西。我在正文中分别有几篇文章,不再一一赘叙了。 《白马啸西风》里最打动我的是这句话:“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地爱上了别人,有什么办法?”每次读到,都不禁叹息。 一般认为,《鹿鼎记》里的韦小宝只有肉欲,没有爱情。可是,爱情到底是什么呢?肉欲,就不是爱情吗?爱情真的是我们想像中的、宣扬中的那般纯净和美好吗
年轻时裘千尺也是一等美女?
即便裘千尺当年是一等美女又如何,毕竟从一开始的时候公孙止看上裘千尺也不是完全因为她的美色,要不是想学裘千尺身上的一身好功夫,公孙止才不会对精明强悍的裘千尺报以青睐眼光。“选择出轨丫鬟”其实是公孙止的本性使然,就算和裘千尺这样精明强干的女人生活在一起,被裘千尺管教的服服帖帖,可是公孙止仍然没有改变他的本性。
绝情谷当中的绝情花,长年累月都会结出不同形状和不同味道的奇花异果,这其实也在象征着人性感情之间的一些寓言。“神雕”中的裘千尺嫁给公孙止之后,从夫妻二人相处的前期来看,两人的生活状态就像是北宋词人李清照在词中所描述的那样,“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只不过裘千尺和公孙止之间的间隙,早在结婚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只不过裘千尺爱公孙止爱的太过深刻了,以至于裘千尺根本就没有发觉出公孙止对她的那颗离间之心。其实裘千尺和公孙止这双夫妻倒也像是长在绝情谷的两颗果实,这两颗果实都长在一朵情花之上,只不过裘千尺和公孙止都是不同形状、不同味道的两颗果实。
既然夫妻二人之间早有隔阂之心,而且一直处于一种“裘千尺有情,公孙止无意”的状态中,没有任何郎情妾意,那二人之间的这段爱情和婚姻就显得没有半点意思了。公孙止一开始出现在裘千尺面前,就是戴有伪装面具的。公孙止虽然也喜欢美人,但是他喜欢的是那种对他百依百顺的美人,不管是公孙止出轨的婢女柔儿,还是之后公孙止想要强行娶过来的小龙女,这两位女子都属于那种柔弱之人。
裘千尺的悲剧,其实可以不被同情你如果站在一个传统女性的角度上来看待裘千尺身处鳄鱼潭的话,其实看到的就是一个直观的悲剧。公孙止对待裘千尺丝毫不念夫妻之情,本就是公孙止出轨在先,到头来公孙止却把裘千尺先弄成了残废,后又丢到了地潭当中。此后十几年的生活,裘千尺在终年不见阳光、深入十几丈的地穴当中依靠野生枣子生存。
裘千尺的遭遇可以看作是一个悲剧,其实也有充足的证据,能够充分证明,我们最直观,能够看到的就是:裘千尺怀孕期间,不仅没有得到丈夫公孙止的细心照顾,而且还亲眼撞见了公孙止和婢女偷情的场景,是可忍,孰不可忍;紧接着,公孙止为了获得情花毒的解药,竟然不惜下重手残害了偷情的婢女柔儿,裘千尺也是重念夫妻旧情,已经原谅了丈夫公孙止,并且准备和公孙止重修旧好,没想到公孙止却暗下毒手。
换作任何一位女性,又有谁能够忍受这般狠毒之人的做法?就算是放眼于古代那个重三纲五常的时代,那公孙止对妻子裘千尺犯下的种种滔天恶行,也足以使他遭受到千刀万剐的惩罚。如果换作是现代法律来制裁公孙止的话,同样公孙止也会受到法律最为严苛的对待。可是,公孙止犯下如此滔天罪行的背后,难道真是他自己一人的本性使然吗?
裘千尺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江湖女强人,而且在和公孙止认识之后,尤其是二人结为夫妻以来,裘千尺总是会压公孙止一头。公孙止和裘千尺的婚后生活,其实一直都不大好过,每天都会被妻子压在头上,时不时的就会遭到妻子对他的毒骂,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当中,公孙止本该享受着“夫为妻纲”的家庭地位,再怎么不堪,也不至于每天过着“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生活啊!
可是,身为封建时代的妻子,裘千尺并没有体会到丈夫的难处。裘千尺本身就是出生于江湖世家,而且还有一层重要身份,她的亲生哥哥是铁掌帮帮主裘千仞。论其自身武功来看,裘千尺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内力招式都要远远高出公孙止一大截,这也是公孙止当初默默屈服在裘千尺面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裘千尺武功水平不如他的话,按照公孙止的歹毒心性,自然不会屈从于裘千尺,尤其是婚后生活,也不至于过得那样悲催低微。
由此来看,裘千尺对于公孙止而言,确实是有些太过于强势了,两人表面上虽然是夫妻关系,但其实更像是一种师徒关系。而且是那种等级森严、关系明确的师徒关系,师徒关系当中,如果师傅不发话的话,那么徒弟又怎么敢肆意妄动呢?其实当时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这样的关系渐渐维持久的话,那么就会发生变质,从而导致二人感情之间的破裂。
柔儿在性情方面弥补了裘千尺的不足公孙止是一个正常男人,更是一个七情六欲甚为旺盛的男人,我相信他和裘千尺在一起的那些年,两人之间是有过一定爱情的,不然当初二人也不会走到结婚生果的地步。但如果你要说裘千尺,不算是一位体贴妻子的话,我倒也不太认同这个看法,毕竟裘千尺倾尽毕生的功力全都毫无保留的交给了丈夫公孙止。
裘千尺并不是不知道公孙止想要学习他们铁掌帮的武功,但裘千尺没有想到的是,公孙止和她结为夫妻,也是为了偷学他们铁掌帮的武功。裘千尺是一番好心,一是毫无保留的传授铁掌帮的武功,另外则是挖空心思指点公孙止的武功。也正是由于裘千尺这样的刻苦和倾心,才使得公孙止在短短几年间的时间,招式和内力得到了精进的地步。
公孙止曾经对裘千尺说过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当时看来,觉得公孙止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但是长大之后再来仔细读读这句话,我觉得公孙止当时能够说出这样一句话,其实早已经决定了他之后和婢女偷情的情节。这句话是这样说的:
“你对我来说,不仅是妻子,更是恩人。”
两人之间是夫妻关系,这是明面上我们最显而易见的,可是在夫妻关系之后,公孙止又加上了一个新名词,那就是他提到的“恩人”。公孙止一直以来不仅把裘千尺看做是自己的妻子,更把她看作是自己的恩人,有读者说,公孙止和裘千尺之间的关系,似乎和小龙女杨过之间的关系有些相像。这句话在我看来确实不错,但小龙女又不同裘千尺,杨过更不同于公孙止,所以这两段感情是没有办法放在一起来衡量的。
那么公孙止和裘千尺之间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的呢?关键之处就在这二人的性格上,裘千尺虽然身为一介女流,但她却不是一个谦和柔弱之妻,公孙止虽然表面上能表现出来一幅逆来顺受的模样,可他又不是一个大度包容之人。所以在这对夫妻当中,妻子是那种苛刻的模样,而丈夫又是那种爱计较的人,没说是古代那个以夫为尊的社会了,就算是放到现代,那恐怕也没有任何夫妻能够忍受得了这种生活吧!
公孙止迫于裘千尺的盛气凌人,可以选择忍气吞声,但难道要让他一个大男子忍气吞声一辈子吗?这放在金庸先生笔下的小说当中是很不现实的,就算抛开小说来看,大家觉得在封建社会,恐怕皇家公主的驸马也不能忍气吞声到这种地步吧!实际上,公孙止当时应该和裘千尺公开谈一谈,现在夫妻二人所面临的这种境遇,两个人只要同时能够敞开心扉,实现心和心之间交流的话,那或许就不存在之后的变故了。
可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就这样僵持着,在丝毫没有得到缓解的基础上,反倒演变成了一场无声的战争。或多或短的时间,公孙止都是会移情别恋的,但可悲的是,裘千尺还十分自信的认为,公孙止是深爱着她的,至少目前公孙止没有对她的一言一行而做出叛逆。紧接着我们来注意金庸先生给那位婢女起的名字——“柔儿”,这是名副其实的,不管是从好几版的影视剧作品当中来看,还是从原著当中的描写来看,柔儿真的人如其名,性格十分柔弱顺从。
如果把裘千尺看似是一匹野马的话,那婢女柔儿就像是一只温顺可驯的小绵羊,把公孙止看作是一头贪婪的野狼或是狐狸的话,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绵羊。在原著当中,裘千尺曾这样和杨过、公孙绿萼描述柔儿的性情:
“这贱人就是肯听话,公孙止说什么她都答应什么,又是满嘴的甜言蜜语,说这天杀的公孙止是当时最大的好人,本领最大的大英雄,就是这么着,才让这杀贼给迷上了。”
裘千尺的这番言语是十分可信的,用最简练的言语描述出了柔儿的软弱,以及公孙止的鬼话连篇。同时也能体现出裘千尺对这对野男女的仇恨,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出这层意味裘千尺在自己所说的话中完全能够凸显出“恨柔儿的程度要远远超过恨公孙止”。只不过与此同时,裘千尺的性格弱点也在无意之间凸显了出来。
亮郎说只是怕临死之前,裘千尺都丝毫不知自己性格的缺点,自己的霸道严苛,在事情发生之后的愚昧无知,总是以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来出发来看待任何人和事物,甚至丝毫不给公孙止解释的机会。以至于她自己这辈子都没能明白公孙止为什么背叛自己,从一代天色美女,变成满脸丑恶的怨妇形象。换做任何一位有着正常情感的男性,恐怕都会犯下公孙止的勾当。
天天想着不能在一起的那个女人?
我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天天想着不能在一起的那个女人,绝对是自讨苦吃,没有任何意义。我曾经无比喜欢过一个人,一直没有向她表白,心里非常懊悔,但过了几年后,我已经释怀了。
对我来说,曾经相处的那段经历已经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我从幼稚到成熟的见证。我现在只会默默地祝福她,希望她遇到对的那个人,然后一生幸福。
而她的现在和未来,已经和我无关。我只会去关注自己的当下,只会去关心自己身边的亲人,不会再纠结于过去之中,这样毫无意义。
我2014年参加高考,后来考上了南京的一所大学。在大学里,我学的是电子专业,我家境不太好,父母为了供我上学,一直在外面打工。
尤其是我父亲,为了多赚钱,每天都要打两份工,身体本来就不好,由于劳累,气管炎经常发作,晚上都睡不好觉。
我看着父母这么辛苦,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能辜负了他们的希望。
所以,我上大学后的一段时间,学习非常认真,成绩也不错。
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出去打零工,赚到的钱也够负担一部分的生活费用。
大二下学期的一天中午,我接到了我妈的电话,说我爸夜里气管炎发作,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经过医生的紧急处理,情况暂时得到了稳定。但医生说,以后不能在继续从事强度很大的体力劳动了,一定要注意休息。
那一刻,我就感觉自己是个废物,爸爸生病了,自己却无能为力,一点忙都帮不上。下午的课,我都没去上,一个人躲在被窝里,脑袋里一团乱麻。
我甚至还在想,读书真的有用吗?四年以后,出去能找到好工作吗?还不如现在就出去打工,既能积累工作经验,还能为家里解决一点负担。
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有个室友回来了,他问我怎么不去上课,我说心情不好不想去。他就说要不一起出去打游戏,减减压。
自从上了大学,我一次都没有去游戏厅玩过。当时,我也想减减压,就跟着他去了。
当天一直玩到了晚上9点,后来想起学校宿舍要关门了,就赶紧回来了。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我在玩游戏时,特别投入,什么都不用想,一直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心情也解脱了许多。
随后一段时间,我几乎天天逃课去玩游戏。游戏带给了我从未体验过的刺激和快乐,可以让我忘掉一切不愉快。我甚至一连几天吃住在游戏厅里。
饿了就点个外卖,困了,就靠在椅背上休息一会。连接一个星期,我都没走出过游戏厅。
我也知道自己是废了,眼看着打零工赚来的钱都要花光了,却依然没有勇气走出游戏厅的大门。
就在这时,有个人出现了。说实话,我对她并不了解,甚至可以说不认识。
其实一开始,是班主任让她来找我的。因为一些任课老师向班主任反应,我一直没有去上课,到底是什么原因。
班主任就让她来找我。
她先是去找了我的室友,知道我一直在外面打游戏,但不知道在哪个地方。
于是她利用休息天的时间,跑到学校附近的游戏厅来找我。
她找到我的时候,我正坐在椅子上打盹。前晚玩的时间太长,身体太累了。
我隐约感觉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李威,醒醒。
我好不容易睁开眼睛,看见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孩站在我身边,她问我,你是李威吗?我说是啊。她说班主任让我来找你,看看你在干什么。
我说,打了一晚上的游戏,太累了。你有什么事,你说吧。
女孩说,班主任让你回去上课,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和班主任说。
我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她说,我叫陈小芸。
陈小芸?你是我们班的吗?
当然了,陈小芸显得很惊讶,你到底多久没来上课了?
我朝他挥挥手说,我知道了,我等会就回去。
陈小芸最后提醒我一定要回去上课,不然期末挂科太多的话,会被学校开除的。
我说,我知道了,你能不能帮我点份快餐,送到我宿舍里,我一天没吃东西了。
陈小芸转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叹了口气,就走了。
我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脑袋一阵晕眩,差点站不住。随后踉踉跄跄地走出游戏厅。外面的阳光刺痛了我的眼睛,让我产生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我怎么会在这里?
回校的路似乎异常漫长,我看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各种景致,才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现实之中。
经过楼道口时,我在一堆快餐中找到了我的名字。回到宿舍后,我一口气就把快餐吃完了。我的身体实在是太累了,我衣服没脱,就直接倒在床上睡着了。
下午快5点的时候,我才醒了过来。我打开微信,有人添加我为好友,备注名陈小芸。我心想,不知道她找我又有什么事?
我通过了她的好友申请,不久,她给我发来一段消息:星期一一定要去上课,不然我也救不了你了。
我一看时间,5点多了,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可口袋里似乎没多少钱了。室友周末都出去了,我就想问陈小芸借点钱,吃饱肚子再说。
我给她发了一条消息,想问她借100元。
我一开始也没抱多大希望,我和她也不熟,不借我也能理解。可没想到的是,她一会儿就转来了200元,也没问我借钱的原因。估计是在游戏厅里看见我那个样子,对我有点同情。
但我还是有点感动,出去吃完饭,又去浴室洗了个澡,回宿舍刮了胡子,换了身衣服。我照照镜子,眼神也有些暗淡,皮肤也少了一点光泽,明显憔悴了许多。
当天晚上,我很早就睡了,都不知道室友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第二天一早,室友张学军对我说,老李,你再不回来上课,要被除名了。
我说,昨天陈小芸来找我了,和我说了这件事,我也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不回来了吗。
上午第一节课,我看见陈小芸坐在第一排,我给她发信息:欠你的钱我晚点还你。她回我说,现在在上课,别发消息,还钱的事情,等你有了钱再说,不急。
我当时虽然坐在课堂里,但是一段时间没来上课,好多知识点都很陌生,有些知识点对我来说一头雾水,听都听不懂。
下课后,我问张学军,陈小芸成绩怎么样。张学军瞄了我一眼说,女学霸,被老师表扬的那种,你要是有啥不懂的可以问她。
她会教我吗?
就看你人缘怎么样了。不过,你最好去试试,还有两个多月就要考试了。我跟你说,她除了吃饭、睡觉和上课,其余时间大多在图书馆里,你可以去那里找她。
傍晚吃完饭后,我就带着书本去了图书馆,看见她正坐在窗户边上认真看书。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她抬头看了我一眼,什么话都没说,继续看书,时不时还在书本上写着什么。
我直接问她,同学,今天有些知识点,我不是太懂,你能不能教教我。
她看看我说,竟然被你追到了这里,厉害。你有什么问题,说吧。
我就把写了问题的笔记本放到她的面前,她研究了一会,给我讲解了起来。她解题的逻辑很清楚,讲得也很详细,我所有的疑惑都被她解开了,思路一下子就捋顺了。
听完她的讲解,我对她无比的佩服,不仅是因为她的学习能力,更是因为她肯花时间在我的身上。
最后,我对她说,浪费了你这么长的时间,实在是不好意思。
她微微笑地说,没事,你知道费曼学习法吗?其实,我在教你的同时,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学习,可以帮助我重新梳理各类知识点。所以以后,你有不懂的问题,尽管来问我。我平时不是在自习室,就是在图书馆。如果这两个地方找不到我,可以直接微信联系我。
我原以为对她来说是个打扰,没想到她会这么说,完全消除了我的紧张情绪。
我说,你借我的钱,可能要晚点还,我这几天出去找份工作,到时候发了工资再还你。
她说,我不急,都是一个班上的同学,不用太放在心上。前两天我闺蜜对我说,她常去的一家小吃店在招服务员,要不你去看看?我把地址发给你。
我说太感谢了,我明天就去看看。
第二天,我循陈小芸提供的地址找到了那家小吃店。因为生意非常火爆,老板急需一名服务员,工作时间在晚上,待遇也不错。我当场就和老板签了合同,每个月的生活费算是有着落了。
陈小芸非常贴心,考虑到我晚上要出去工作,她就利用中午的一点时间来辅导我。本来我的基础就不错,经过一个多月的辅导,我基本可以跟上正常的学习节奏了。
不过我已经习惯了和她一起去上自习,期末考试成绩出来,我一门都没有挂科。
我非常开心,想请她吃饭。她说不必了,你赚点钱不容易,还是留在自己花吧。
后来,张学军告诉我,陈小芸谈恋爱了,对方据说是财经系的学长,家里非常有钱。
我说,有钱就了不起啊,陈小芸怎么会看上他的?
张学军说,这叫门当户对,人家陈小芸家里也不是吃素的,父母好像是餐饮公司的老板,你说一年能赚多少钱?
我听了张学军的话,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其实在我心里,早已对陈小芸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感,但考虑到自己的情况,实在是无法向她表白。我怕她会嘲笑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我在她的面前有一种自卑感,我知道自己配不上她,但是听到她谈恋爱的消息,我还是有点莫名的心酸。我知道我已经出局了,没有机会了。
我的学习已经进入了正轨,所以中午我也很少去图书馆和她一起自习了。其实我是怕打扰她谈恋爱,引起对我的反感,虽然我知道她不是这种人。
自从陈小芸谈恋爱之后,我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喜欢与人交流,每次看见她也不和她打招呼了。我的嫉妒心让我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我有时候特意去图书馆看她,很多时间都没有找到她。张学军告诉我,她的男朋友在外面租了房子,也许在那里复习功课呢。
张学军这家伙,告诉我的都是坏消息。
有一天,我终于熬不住了,就发了条信息给陈小芸,问她怎么不去图书馆自习了?几个小时过后她才回我:我另外找了个地方学习,不用占座,比图书馆的环境好一点。
我一看就明白,张学军说的都是真的。人家真的在和高富帅谈恋爱,我算什么啊。
她还贴心地问我,是不是又有学习上的问题了,如果有的话,可以随时联系她。
她总是这样温情脉脉,但又好像隔了一层玻璃,可望而不可及。我宁愿她对我凶一点,让我走远一点,不要来打扰她。这样一来,我就会断了所有的念想,也会彻底死心。
后来一直到毕业,我也只是一厢情愿地暗恋她。我忘不了她的温柔,她的言谈举止,还有她的聪慧。在我的眼里,她是如此的完美无瑕,是我无法企及的女神。
在临近毕业时,她发信息告诉我,她和男朋友分手了。
她请我在外面的餐馆吃了一顿饭。她自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悲伤的神情,只是淡淡地说,我和他也许真的是有缘无分,不过这样也好,早分手早解脱。
我坐在一边,看着她咕噜咕噜喝下一罐啤酒,就像是一个东北大爷们。而我,就像是个女人,心里有一肚子话,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这是我记忆中和她的最后一次见面,从此之后我们各别东西。
如今,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真爱,生活得非常幸福。深夜时分,我偶然也会想起她来,也许她在另外一个城市里,也已经找到了值得她珍惜的另一半。我除了在心中默默祝福她永远幸福之外,不想再去打扰她。
过去已经成为过去,我们需要珍惜的还是眼前的人。
结语我认为,天天想着不能在一起的那个女人,根本就不是重感情的表现,而是一种对身边的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真正重感情的人,应该对家庭和老婆负责,老婆才是天天陪伴在你身边的那个人。才是最值得你关心和付出的那个女人。
我有时候也会和老婆聊到学校里的事情,也会坦诚地说出我的那些故事,但我会向老婆保证,现在和以后,我的心里只有老婆一个人,我所做的一切,都会对这个家负责。
当然,承诺谁都会做,最重要的还是行动。幻想只会带来痛苦,对谁都没有好处。
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