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暗黑编年史,索尼克系列上有哪些好玩的wii游戏

天美资源网

生化危机暗黑编年史,索尼克系列上有哪些好玩的wii游戏?

wii作为大逆袭游戏机,经典游戏非常多。比如:马里奥银河1和2,马里奥赛车,异度之刃,零:月蚀的假面,塞尔达传说:天空之剑,大金刚丛林节拍,新超级马里奥兄弟,纸片马里奥,马里奥派对,马里奥运动会,马里奥网球,马里奥足球,星际火狐零和守卫者,星之卡比重回梦幻岛和毛线传说,毛线耀西,银河战士另一个M,瓦里奥创造,超级马里奥RPG,超级马里奥创造,路易医生,俄罗斯方块,皮克敏2,动物之森,火焰纹章晓之女神,生化危机4,生化危机暗黑编年史,战国无双3,战国无双3猛将传,咒怨,任天堂全明星大乱斗,口袋妖怪战斗革命,恶魔城审判,海贼王无尽的航海,死神对决十刃,火影忍者激斗忍者大战,龙珠电光火石3,天下第一大冒险,梦精灵梦之旅程,索尼克系列等

生化危机几是第一人称的?

生化危机系列都是第三人称动作射击游戏,没有第一人称的,第一人称的生化系列就只有WII上面才有的,《生化危机 安布雷拉历代记》和《生化危机 黑暗历代记》

生化危机暗黑编年史,索尼克系列上有哪些好玩的wii游戏

wii生化危机怎么设置中文?

首先我们打开游戏,点击游戏中的游戏设置,然后打开languages,把language的语言切换为中文就可以了。

生化危机系列的游戏大家的评价如何?

2021年,生化危机即将迎来它的25岁生日,作为以恐怖惊悚元素为主打的系列游戏来说它确算的上是一颗常青树了。

随着《寂静岭》和《寄生前夜》这样曾经的大IP悄然消散,先进的恐怖游戏大都萎靡不振,而生化危机却仍然能保持着一线IP的势头,这都得归功于游戏的选题和开发者的不懈努力。

这次,镜魔就来回顾一下生化危机系列的发展史,这里我并不会单独详细的评价每一作,只会结合整个系列的发展点到为止。

生化危机游戏的起源

可能很多人都会说,1996年由“生化危机之父”三上真司接手的处女作《生化危机1》是整个系列的起源。

从游戏系列的角度去看,确实如此。

然而,生化危机系列的真正起源则是一款卡普空自家开发的红白机游戏---《甜蜜之家》

这是一款恐怖解密生存向游戏,其核心玩法和精神与"老生化"(既生化危机1、生化危机2等传统生化危机游戏)是高度契合的。不仅有熟悉的开门动画,还有类似次元箱的设定,甚至连“新生化”中才会出现的各类QTE也都源自这款游戏的创意。

这款游戏本身也是改编自一部同名恐怖电影,而据说游戏比原版电影更加恐怖,甚至有很多后世的恐怖电影都有模仿和致敬其中的各种桥段。

如果你是忠实的生化危机粉丝,可以尝试挑战一下这款游戏,测试自己的耐受力,也能借此更深一步的了解生化危机的历史。

比较可惜的是,由于这款游戏中呈现的画面过于露骨血腥,气氛过于恐怖,在很多国家都遭到了封禁,同时也由于各种版权纠纷麻烦不断,导致它并没有续作,而且直到今天也没有出现重置版。

但在那个时候,这款游戏的开发者藤原得郎---也就是三上真司的师傅---坚信这种类型的游戏一定会在未来大红大紫。

于是他重新企划了这个系列,并将其定名为《甜蜜之家重制版》

而就在这时,藤原得郎奉命接手另外一款PS游戏的开发,这款《甜蜜之家重制版》便面临着夭折的风险,心有不甘的藤原得郎叫来了自己的徒弟三上真司,“半强迫”的让他接手了这个企划。

“老生化“”时代

后面的故事我们也都清楚了,三上顶住各种重压,在预定的时间之内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原始《生化危机1》”(为了和生化1复刻版区分开来)。

原始生化1本打算做成一款第一视角偏向动作类的游戏,主角还会体术等近身攻击招式,然而受限于PS1的机能,最终还是选择了固定视角,以远程武器为主的解密游戏。

生化1保留了很多《甜蜜之家》中的设定,次元箱、开门动画、以及整个洋馆的结构都和《甜蜜之家》中如出一辙,也正是由于生化1脱胎于恐怖游戏,使它成为了整个系列游戏中恐怖气氛最强烈的一作。

由于是冷门题材,且彼时三上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制作人,所以游戏发售初期可谓毫无热度,但凭借着游戏新颖的创意和过硬的素质,单单靠着玩家们口耳相传,居然让生化1慢慢的火了起来,还让它成为了PS1上首个销量过百万的原创游戏。

自此,三上真司一举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游戏制作人,生化危机系列也被卡普空重视,并企划了一系列续作计划,整个系列游戏的传奇由此展开。

有了第一作的经验,以及卡普空为第二作所准备的资金和人员,《生化危机2》的成功基本是必然的。

虽然在制作过程中经历了《生化危机1.5》的推倒重来,但随着1.5越来越多的游戏内容被恢复出来,玩家们发现其实1.5本身也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游戏,其恐怖气氛甚至比2代更强,剧情也更加前卫科幻一些。

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生化系列的某个新作中就会再次用到1.5中的某些设定。

《生化危机2》基本保留了前作中的操作,大幅优化了游戏画面的同时,在人物刻画上也有了飞跃式的进步,游戏主角们再也不是1代中那样几乎毫无感情,而是喜怒哀乐,爱情、友情、亲情俱全,这也得益于卡普空为本作特地请来了一位知名的剧本作家。

2代的成功彻底打响了生化危机系列的名声,也在全球掀起了一阵恐怖游戏的高潮,想必很多国内玩家也是在1998年左右第一次在PS游戏室接触到《生化危机2》,它和《恶魔城:月下狂想曲》,《实况足球》,《FF8》等游戏几乎是当时的标配。

《生化危机3》的问世略带有一些波澜,细心的玩家可能会发现,生化3的游戏设定其实和生化2有高度重合的地方,甚至有些人认为生化3只能算是生化2的一个大型DLC。

对于这种说法,可能有很多生化3的粉丝会愤愤不平,因为《生化危机3》的游戏体验确实和前作完全不同,如果说生化2是一款恐怖生存解密游戏,那么生化3更像是一款恐怖动作生存游戏。

在生化3中敌人更快更强更多了,而主角也同样变得更加强大,制敌手段变的更加多样化,游戏人物之间的互动也比2代更加的频繁,人物性格也更丰满。

但种种这些,并不能改变《生化危机3》其实本该是《生化危机2》的一部外传的实事,而这更是出自生化之父三上真司本人之口,大意是生化危机3本来的定位有点类似于《生化危机2.5》,即是为了补完生化2剧情而存在的外传性质的篇章。

而不管如何,生化3都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游戏,在“老生化”中,它是操作最为流畅,操作感最佳的一作。

老生化的终结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真正的生化3”到底是哪一作呢?

答案其实已经昭然若揭,它就是老生化系列的最后一作:《生化危机:代号维罗妮卡》

如果仔细的对比维罗妮卡和生化3,你就会发现其实维罗妮卡的故事和生化2衔接的更加紧密,2代的女主角是维罗妮卡的女主角,而在维罗妮卡中也提到了2代的男主角里昂,从时间线上更是紧密衔接着2代。相比起来,生化3中反而基本没有涉及到生化2中的任何内容,而是完全从另一个角度展开故事。

实际上,卡普空当年也是准备将维罗妮卡命名为《生化危机3:代号维罗妮卡》,而由于在游戏制作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以及NGC平台独占策略,使得卡普空对这一作信心非常缺乏,再加上计划的开发周期较长,卡普空不想让生化危机这样的金字招牌冷下来,便赶鸭子上架,将原本的《生化危机2.5》改名为《生化危机3:复仇女神》上架发售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生化3发售后很快就突破了百万销量,而维罗妮卡则遭遇滑铁卢。

平心而论,维罗妮卡的游戏质量上乘,和生化3是处在同一层次上。无论是游戏内容的丰富度,还是游戏性和人物刻画都处于”老生化”的巅峰水准,更是首次在“老生化”中采取了动态的背景,所以维罗妮卡的游戏体验和前几作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维罗妮卡能在众多外传作品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时值千年之交,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游戏产业也是瞬息万变,维罗妮卡在销量上的惨败让卡普空认识到“老生化”的套路也许无法再继续用下去了。

“新生化”时代

维罗妮卡的失败经验告诉卡普空,生化危机系列是时候变革了。

彼时恰逢卡普空与任天堂合作的NGC主机惨败,为了挽回颓势,三上真司对于《生化危机4》的开发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值得一提到的是虽名为生化之父,但三上真司亲自负责开发的作品只有生化1和生化4两部)

当时,单单为生化4准备的剧本就有3套,而大家所熟知的《生化危机3.5》其实也经历了3次推倒重来,最后一次的剧本是主角身中生化病毒,产生了奇特的幻觉,在幻觉中与鬼怪进行对战。这样的设定虽然奇特又恐怖,但卡普空高层认为这和生化系列的概念相去甚远,便命令三上推倒重来,这才有了我们今日所见到的史诗之作《生化危机4》

《生化危机4》比起前作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跨世代的,游戏从恐怖生存巨变成FPS生存游戏(这也为后面几代彻底变成射击游戏埋下了伏笔),极大的削减了游戏中的解密内容,剧情的推动再也不需要经过繁琐的解开各种机关或者找到各种钥匙,“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前进,只需要杀光所有的敌人就行了”。

当然,本作中最重要的改变可能就是取消了丧尸这种敌人,这必然会让很多老生化玩家感到难以接受,毕竟丧尸才是生化危机的立足之本。但根据三上真司本人的想法,他认为丧尸出现的已经够多了,玩家们大概已经感到厌烦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更加符合游戏潮流的变动,也为生化系列带来的新的生机。虽然充满争议,但过硬的游戏素质还是征服了玩家的心,使得生化4成为了继生化2之后传播最广最知名的一作,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生化4也经历了无数次的高清化,重置,移植,到了2020年,你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平台上找到生化4的影子。

当然,也是《生化危机4》奠定了卡普空冷饭之王的地位

不过不管如何,如果你想尝试生化危机系列,生化4一定是不容错过的。

生化系列的转折

由于种种原因,三上真司离开了卡普空,生化危机这个系列由他曾经的下属竹内润接手,而正是自此开始,生化系列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生化危机5》并不是竹内润的第一部生化作品,早在生化1和生化2中他就参与开发过,对于生化系列的剧情和历史了然于胸, “我们都无法超越三上真司,那么就开发出属于自己的生化危机吧”竹内润在接手之后是这么说的,但《生化危机4》的成功让这个系列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样子,它只能在FPS生存游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为了寻求创新,竹内润提出了将生化5改为多人游戏的创意,并且要支持在线联机,这种构思几乎完全推翻了生化危机系列游戏的立身之本:恐怖生存,因为谁都清楚,再恐怖的游戏,只要变成多人联机,也会变的毫无恐怖感。

虽然一众开发员工都很难接受这种构思,但也只有这么做才能彻底跳出三上真司画下的框框,于是他们就这么决定了。

这么一决定,便一发不可收拾,当玩家们拿到《生化危机5》时,惊讶的发现这完全是一款双人合作的动作射击游戏了,而且比4代更加强调和敌人贴身肉搏,两位玩家一套组合技甚至可以打的敌人毫无还手之力,而敌人的数量也空前的多,简直有一种玩无双割草游戏的错觉。

熟悉了在老生化中绕着丧尸走的玩家们甚至会怀疑,这真的是生化危机吗?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他就是《生化危机5》,生化危机系列的分水岭,同时也把生化这系列的玩家彻底分为了两派:一派是喜欢杀敌,喜欢射击,喜欢快节奏的新生化玩家,这部分玩家有很多是从生化5入坑的,所以也不得不承认生化5为这个系列吸引来了很多新的玩家。而另一部分,就是喜欢慢节奏,喜欢解密,喜欢恐怖生存的老生化玩家。

《生化危机5》的画面精细,游戏流畅,剧情方面也有比较大的推动,但是比起同时代的其他游戏,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下坡路

《生化危机6》由曾经开发过神作《鬼泣4》的制作人小林裕幸担纲制作,本作的开发并没有什么波折,游戏在秘密开发2年,宣发1年之后顺利上市。

小林裕幸对本作的批语是“《生化危机6》将成为系列进化元素最多,最完美的作品”,此话一点都不假,本作包含了恐怖,射击,潜入,解密等等如此诸多的元素,但却并不是在一个作品中,生化6投机取巧般的设计了3+1条游戏线,分别对应射击类,恐怖解密类,和潜入逃生类游戏。

玩家们不是老为了游戏方式争来争去吗?那么这次你们不用争了,所有的元素我都放在一个游戏里了,你想玩哪个就选择哪个。

这种粗放型的制作方法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后果就是杂而不精,由于拥有多条路线,相当于将好几个游戏合在一起,所以游戏时间极长,剧情却十分的空洞,大量的时间耗在了打怪和跑路之上,很多玩家通关之后都没搞懂剧情到底讲了一些什么,且虽然有两条路线是以恐怖元素和潜入逃生为主,却也还是充斥着不断重复的打怪。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编剧曾编导过《生化危机:爆发》系列剧情,看来老生化短暂而有力的剧情确实难以套在新生化这样长时间的游戏上。

由于本作游戏的争议较大,且基本完全丧失了生化危机游戏的味道,让很多老玩家也难以忍受,所以生化6的口碑一度跌到了谷底,甚至让生化危机这个IP都沦为了一线IP的边缘角色。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发展,生化6的口碑居然迎来逆袭,好评数暴涨,销量节节上升。时值2020年,其销量仅次于生化5,排行生化总榜的第2位。

至于为何会如此,深恶生化5和生化6的镜魔自己也无法给出答案,或许是这样的快节奏游戏真的很符合现代年轻人的胃口吧...

拐点

蛰伏长达四年之久,卡普空带着新一作生化危机主线作品回归了

《生化危机7》在宣发伊始便打着“回归恐怖游戏本源”的旗号,看来卡普空也意识到,不能再在生化5和生化6的无双快打模式上走的更远了,生化危机系列急需一个拐点。

恰逢此时,卡普空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游戏引擎:RE引擎。

借助这款引擎,生化危机能够呈现更加真实有质感的画面,更适合呈现阴森恐怖的场景,它与《生化危机7》可谓是绝配,亦或者说生化7就是用来测试RE引擎的试水之作。

《生化危机7》确实是回归了恐怖游戏的感觉,至始至终都遵循着恐怖生存解密的游戏模式,而新引擎让气氛渲染如虎添翼,贝克大宅的阴森诡谲让不少老玩家找到了第一次进入RPD警察局的那种感觉。

本作突破性采取了第一视角的呈现方式,虽然这种视角更适合惊吓玩家,但却还是让不少老玩家感到不适应,甚至有人表示“再也不碰第一人称的生化游戏”

而另一方面,游戏的剧情和前作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没有任何联系,里面出现的病毒也是全新的款式,出现的补给药品也从红蓝绿草,哇哈哈变成了洗手液,更夸张的是这种洗手液甚至能直接将断手断脚粘合如初,这些都让老玩家们难以接受,甚至觉得是穿越到了哆啦A梦的世界里。

不过,虽然有这样那样的负面声音,生化7还是收获了喜人的销量(目前排在销售总榜第三位),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过硬的游戏素质,其游戏长度和生化4不相上下,剧情发展也跌宕起伏让人难以预料,操作手感细腻不拖沓,场景设计也相当的考究。

总结来说,除了相对较少的敌人种类和与前作生化沾不上边的主题之外,这几乎是一个完美的恐怖生存解密游戏,甚至回归到了《甜蜜之家》和《生化危机1》的那种感觉。

RE引擎的第一次亮相就大获成功,极大的提升了卡普空的信心,而在经过不断的优化引擎之后,《生化危机2重制版》《鬼泣5》《生化危机3重制版》这些作品也都获得了不俗的销量,让卡普空在2019年咸鱼大翻身,捷报频传。

可以说,RE引擎给予了生化危机系列新生,《生化危机7》引来了系列的拐点。

大胆变革

2021年,下一部生化危机正传《生化危机8》就将发布,借助愈发成熟的RE引擎,

卡普空必然会给生化迷们带来新的惊喜。

想必很多生化迷已经看过生化8的预告片了,曾经的英雄主角克里斯很有可能会化身恶魔,成为玩家的对立面。

这样的剧情在以往的生化中是没有的,看来卡普空不再拘泥于英雄击杀反派的常规模式,在剧情方面也要寻求突破性的爆发了,希望卡普空能够给这些老角色一个合理的结局。

写在最后

本来只想写一个短评,但一谈到生化危机,就完全停不下来了,虽然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时间有限也只能先告一段落。

我是一个忠实的生化危机游戏迷,不管生化危机以后怎么发展,只要还有游戏出来,都会鼎力支持,也希望卡普空再接再厉,为玩家贡献更多高质量的生化作品。

Steam上有哪些出了十部以上的系列游戏?

系列游戏的最大优势就是极具收藏感,很多人在成为系列迷以后第一件事可能就是买全该系列的所有作品。能出到十部以上的系列游戏,肯定都是经典的存在,虽然不多,但是仔细找还是可以在Steam上找出很多的。

《古墓丽影Tomb Raider》系列

第一个肯定是大家最熟悉的,活了20多年的顶级IP。1996年古墓丽影1代诞生,到8代时大家一度觉得这个系列已经被抛弃了,没想到SE开启了古墓丽影的重制计划三部曲,随后的9代大获成功,到10代的崛起,以及最新的11代暗影口碑销量都很不错,重制三部曲完美收官,相信古墓丽影11暗影依然不会是古墓丽影系列的最后一部。

其他的周边作品,比如Laura GO以及劳拉与神庙等都在Steam上发行。

《全面战争Total War》系列

全面战争系列游戏一直是一个相对小众的游戏,借着近期全面战争:三国的火热场面,全面战争系列的旧作也进入了老玩家以外的人的视线。本来以为全面战争:战锤2应该是全战系列的巅峰了。没想到全面战争三国一出,马上就刷新了热度上限,全球20W人同时在线,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据。

很多人都没想到这也是个延续了快20年的系列游戏,目前在Steam上架的有15部,这还不包括那些已经绝版下架的游戏,例如全面战争:亚历山大等。

《刺客信条Assassin's Creed》系列

从正统作品2008年的刺客信条1开始,刺客信条2,刺客信条3,,兄弟会,叛变,团体,起源,奥德赛,编年史中国印度俄罗斯三部曲,枭雄,黑旗,自由呐喊加起来也有十五部之多了。

《使命召唤Call of Duty》系列

COD系列因为COD Online事件在国服已经全部下架了,想看到COD系列需要去外服。

下面这个是美服的界面,除了使命召唤3没有上PC平台,在Steam上COD1到COD14都可以找到,但是从COD15开始他们又选择上架自家的暴雪平台了。

《三国志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系列

在Steam叫做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 三國志,1代到13代都有,巅峰是9和11,13代的口碑扑街。

《信长之野望Nobunaga's Ambition》系列

Nobunaga's Ambition,在Steam上竟然可以找到18部作品,似乎光荣游戏的新作因为太吃老本,都逃不掉口碑扑街的命运,最新一代信长之野望·大志只得到了多半差评的评价。

其他

其他的比如年货系列,Football Manager,NBA这些游戏有个特点就是,只会放最近两年的新作,而老作品都会下架,无法被搜索到。

而真人快打系列,虽然最新的已经出到了12,但是Steam上目前只有真人快打9,10,11这三部。

最终幻想也一样,虽然最新的已经出到了15,但是Steam上的只有7代12代和15代,版本较为混乱。

Need for Speed极品飞车系列,与使命召唤一样,似乎是害怕了Steam的抽成,从16代开始也带回自家平台开始独占,Steam上仅有热力追踪与变速2。

目前应该就这么多,Hitman系列应该也有希望冲击下一个超过十部的作品。如果有遗漏的,欢迎大家补充啊。

我最喜欢的就是系列作品全套补全的感觉。就比如古墓丽影1代到8代基本上肯定是不会打开了,但是入手后1代到11代全部都有感觉就非常好。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