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防沉迷,晒晒你手机上有什么好玩的游戏?
这游戏发行方很厉害人民日报推出。不过够好玩
这款手游它有一个非常王道的名字《家国梦》 。不过有一说一,当队长第一次听到这款手游的时候,队长脑中如同走马灯从鸦片战争一直回想到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让我的爱国心爆棚,我迫不及待的去下载它。点开后,这Q版的画风,这模拟经营,这熟悉的买地赚钱,不经让我发觉与《家国梦》过于相似的,《闲置城市建造者 Build Away》,这一想法让我的爆棚的爱国心逐渐冷却下来。闲置城市建造者 Build Away
当时队长甚至想直接删掉游戏,因为过多相似的元素有抄袭的感觉,但是我并没有这么做。
因为队长想看为什么这款游戏能过审并且能够被冠以,《家国梦》这个伟大游戏名字。
在经队长一番游玩后,我承认是自己孟浪了,《家国梦》这个名字名副其实,为什么呢,接下来好好给大家介绍一下。
游戏介绍
《家国梦》是由天美工作室群研发的一款展示新时代国家发展的,休闲放置建设类游戏,是一款为建国 70 周年献礼的游戏。
《家国梦》 在简化了《闲置城市建造者 Build Away》琐碎的操作后,进一步的把中国的扶贫攻坚、绿色出行、减税降费等政策,融汇到《家国梦》 中。
并且把祖国大江南北的地域文化特色,诸如趵突泉、兰州拉面等元素当做奖励加入其中。
趵突泉
游戏玩法《家国梦》游戏方式简单明了,就是让我们成为这座城市的领导者,进行城市的经营,定期收取金币,打造新的建筑为城市添砖加瓦。
一开始一共有 9 个建筑位置,三个住宅区,三个商业区,三个工业区。这就是为什么我想在点开时删掉游戏的原因,因为它和《闲置城市建造者 Build Away》太过相似。
这些建筑区域随着建设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比如便利店可以增加居民区的收入等。
所以在选择建筑时要选择最佳的搭配方式,扩大城市的收益。
当然建筑也是分三个等级从金色为最高等级依次为紫色,蓝色。当然金色非常稀有需要你不断的抽卡才能获取。
我没有找到他的充值窗口,它不用氪金!也没有广告,没想到有一天腾讯真的出了一款不氪金的手游 ,这就是我留下来体验的原因之一。
正因为没有充值,所以这款游戏及其依靠游戏在线获取资源,就如同你在使用抖音时间会不知不觉的从你指尖流逝,虽然线下可以获取资源但只有线上的百分之四十。
游戏特点正因为 《家国梦》的游戏特点,我来决定给大家推荐这款游戏,《 家国梦》最大特点就是运营策略和经营的模式。
运营策略策略十分用心去设计中你可以选择耳熟能详的国家政策来指导你的城市,比如一带一路、全面深化改革等。
这些政策会一步步影响你的城市并且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这些政策也影响着你,你可以体验祖国发展的进程,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祖国。
《家国梦》的运营模式不同于其他的手游首先它有氪金点,它不设置充值这是前提,因为这样的前提会导致先去玩 《家国梦》的人会有过于强大的优势。
正因如此《家国梦》的运营者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版本回述”,让一切从头开始。
游戏核心
当然说了这么多整个游戏的核心还是建设自己的城市。你所建设的城市并不是孤军奋战,在进入游戏的时候会选择自己的家乡,一旦选择就无法更改。因为并且你所为自己城市做出的贡献值会影响到对应的家乡。可所谓是全民同心共建家乡。游戏的小彩蛋就是各省玩家贡献的排名和各省 GDP 排名接近一致。游戏中排名
现实中排名
广东、江苏、山东还是稳坐前三哟。
结语
总而言之《家国梦》做为一款模拟经营类的手游无疑是成功的,虽然有部分借鉴的嫌疑。
但队长不能否认游戏中所含有的大量的中国文化和民族知识是其他同类型游戏所不包含的。因为这些东西《家国梦》拥有了魂,一个只有中国人民才能了解到的魂。
最后队长想说这是一款没有充值、没有套路、没有广告的游戏。
也是一款很好的把中国特色最为核心的游戏,一款能够真正了解中国现代进程的游戏。
有没有男女之间发生的尴尬的误会?
分享两件男女之间尴尬的事情。
异国他乡,情窦初开的男男女女女2005年的事情了,那个时候公司在新加坡接了一个大单子,整整一年,我们50个人左右全部在新加坡上班,客户报销全部的出差新加坡费用包括机票、房租、每日上下班从居住地到客户公司的班车等。
我们公司租用了Chou Chu Kang附近的房子,那个时候这里比较便宜。
由于结婚的没有几个,所以采用男女混住模式,领导的思路和小心思也很明确,肥水不流外人田,能内部消化尽量内部解决掉,毕竟接下来是长期的战争,要一年多呢,哈哈。
事实证明领导就是领导,英明无比,确实成了好几对,现在孩子都早过了打酱油的年纪,那些美好的时光啊,总是那么短暂,手缝之间悄悄溜走了。
可以想象,50人的大团队,男性60%,女孩子40%左右,女性比例算比列挺高的,因为我们IT项目除了需要开发人员,还需要业务分析人员和客户谈需求,测试人员进行系统测试。
女性天然有语言优势,所以业务分析和测试大部分都是女孩子,因为客户公司除了有会说中文的新加坡华人,还有印度人,而且一般开会都说英语。
事情很多,说一件发生在我们一哥们的糗事,而且直接导致我们长期驻外人员的福利待遇自现下降,可恶得很。
租用的房子,一般都是三室两厅,我那哥们幸福,两个女孩子和他一个男人混住,其中一个女孩子毕业没多久来公司大概半年也被排遣到了新加坡,哥们已经结婚了只是还没孩子。
平常周六不加班没事的话,一般是睡到下午,然后出去踢个球或者打个羽毛球,到了晚上就是那些厨艺大好的男人们显身手的时候了,也奇怪那个时候那么多女生,烧饭的以男生为主,大概为了要博得女孩子欢心,希望工作和老婆一起解决。
有一次周六晚上,开心嘛,新加坡的酒确实很贵啊,喝了国内带来的白酒,不少人已经差不多过了,东倒西歪,哥们有点多了,虽然在一个小区,我们也就送他到门口,没在意就各自散了,以前平时也是这样过来的。
哥们平时很斯文,也很注意,毕竟结婚了,几个月下来,可能女孩子对他也很放心,没啥防范心。
那天确实喝过头了,也没开灯摸索到了那个才毕业半年的女孩子房间,直接趴到人家床上就睡了,可以想象那个女孩子的惊恐,隔壁还有另外一个女孩呢。
新加坡的天气一年四季比较热,晚上睡觉穿的也不多,不用啥被子什么的,他有没有摸到啥我们也不好问他们两个,就事后情况看来,应该还是有点啥的。
那天晚上搞得我们也手忙脚乱,他们两个人也挺尴尬的,从那以后基本就没有看到他们一起合作,开会之类的,连坐班车也是一个头排,一个末尾,没多久,女孩子就辞职回上海离开公司了。
而我们也结束了这福利,男归男,女归女分开住了,为这个这哥们还被我们敲诈了几顿饭作为弥补。
误闯女厕所的尴尬有一次拉肚子,实在忍不住,就在附近一个以前没有进去过的办公楼找厕所,当时里面挺黑暗的,由于旁边的其中一个厕所有女的在说话,所以很自然的选择了另外一个厕所迫不及待的进去,招了一个空位就开始办公了,那个门关不上,也没在意。
才蹲下没多久,门被一个女的拉开了,两个人都吓了一跳,女的还大声尖叫,搞得我一下子都憋回去了,直接说:“这是男厕所。”
女的以为走错了地,头也不回的跑出去了,我也提起裤子准备出去,这个时候看了一下才发现没有给男人的小便池啊,全是蹲坑,知道自己跑错地了,还好没有被当做变态抓起来。
事后估计,隔壁应该是几个女的刚好在打扫男厕所才那么喧哗,自己行色匆匆加上灯光昏暗,才闹出这这事挺尴尬的事,还弄得那个女的以为自己跑错厕所,不知道她会不会到隔壁男厕所去。
二年级孩子如何大量看书?
不管是几年级的孩子,想让孩子爱上看书,除了找准他的兴趣之外,家长还得懂得配合才行。
随着“大语文教育”时代的来临,拉开学生成绩的科目,已经不再是数学和英语,而是此前一直不被重视的语文了。据老师说,现在语文考试的内容,知识面几乎涵盖全宇宙,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教学生了;而如今唯一能够想到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大量地阅读,不管什么类型的书籍,多多益善。
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得从他的兴趣下手。有的孩子喜欢军事、有的孩子喜欢神话、有的孩子喜欢科学……不管孩子喜欢什么,先买他自己选的书。在孩子爱上阅读之前,不能有过多“功利”的要求,不要过分关注书本内容,能让孩子静下来看书,才是最重要的。
等到孩子能够静心读书,再引导孩子选择阅读其他种类的书籍。
创造阅读的良好环境。如果能有个书房是最好不过的,实在不行有个“读书角”也可以,最主要是有这么一个专门读书的地方,让孩子潜意识里就存在这件事。
没看完的书不要急着放进书柜,就放在桌子、椅子、茶几等随手能够拿到的地方,方便孩子闲下来时,一眼看到就想起来读。
如果在孩子读书的时候,家长也能够自己看书,那是最好不过了,这是营造读书环境的最高境界。如果家长实在看不下去书,那最起码不要在一旁玩手机、玩游戏,拿张报纸看看都是好的。
二年级的孩子,读过一本书之后,是能够对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的。家长如果能够就书中的内容(自己先简单翻一翻),和孩子交流探讨一下,除了能加深孩子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更能刺激孩子多多读书的欲望。
想让孩子大量看书,家长得积极参与、配合才行。
如何看待游戏产业被称为精神鸦片?
如何看待游戏产业被称为“精神鸦片”?
对于网游之弊的讨论,这些年从未止休,而其成瘾性对未成年人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存在很大共识。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也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虽然网络游戏的主要受众并非未成年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随着手机的普及,玩网游呈现出低龄化的特征。很多调查都显示,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成了网游痴迷者。这些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未成年人群体,一旦沾染上网游,有些的确很难抽身,痴迷其中,对于身心发展不利。正因如此,近些年每次全国两会,都会有代表委员关注这个话题,舆论场隔三差五也会有所聚焦。具体到行动,国家层面的防沉迷实名认证平台也已经建成,很多网游企业都接入其中。另外,对未成年人玩网游的时间、内容等,大多数网游平台也都有具体的限制规定。当然,现有的这些管理方式很难说收效完美,未成年人痴迷网游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怎么有效加强管理,依旧值得监管部门以及各大游戏平台探索。但同时需要提醒的是,未成年人沉迷网游,不仅是行业问题,同时也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过去,媒体报道过不少青少年沉迷网游的案例,其中不乏一些共性问题,比如父母做生意疏于照料孩子、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只能玩手机打发时间等。某种程度上说,网游是这些孩子逃避现实世界的手段,是问题的结果,而不是问题的原因。如果父母、学校、社会,能提前多注意孩子的教育和疏导,孩子们就会少一些沉迷网游的可能。游戏是所有孩子的天性。玩网游争议的本质,其实就是怎么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多为孩子提供有价值、有趣味的活动,那他们自然会减少玩网游。其实,不仅是网游,网络直播、短视频、社交软件等,同样制造了不少“网瘾少年”。互联网使用者越来越低龄化,一味把未成年人与互联网割裂开来,并不现实。在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就呼吁,要给青少年网络游戏监管设立分级制度。网游本身有没有原罪?成年人用来打发闲暇时间无可厚非,在全世界都是一种普及的娱乐产品。网游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也不可能全是未成年人“贡献”的。重视网游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很有必要,但它到底够不够得上 “精神鸦片”“电子毒品”的标准,可能还需要更深入的讨论。“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这句话说得没错。因此,对于防沉迷落实不到位、确实危害青少年的网游平台,该管就要管,该罚就要罚。有病治病,没病防病。无论如何,一切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要。下葬时还要以发遮面用糠塞口?
魏文帝黄初三年,魏国陈思王曹植途径洛川,得遇洛水女神宓妃,有感所遇,才高八斗的曹子建挥笔写下名动千古的《洛神赋》。
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子建在全文的最后毫不避讳地直言“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而就在曹植对洛神写下浓墨重彩的前一年,也即黄初二年,他的哥哥魏文帝曹丕刚刚将文昭甄皇后,也就是艳绝天下的甄宓赐死。
世人都说,曹植是因情生幻,他看到的洛水之神宓妃,其实是嫂子甄宓的倩影,又或者说,他是借用此种文学创作手法,来悼念那个死于非命的他的一生挚爱。
传说曹丕将甄宓赐死时,命人将甄宓弄成以发遮面、以糠塞口的样子,致使甄宓死状凄惨,毫无一代大魏皇后的高贵端庄。可是最初对甄宓一见钟情的子桓,又为什么最后对甄宓这般薄情甚至恨之入骨呢?我们首先来看,曹丕和甄宓的初遇。
结合《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共同来看,乃是在曹操征伐袁绍攻破冀州时,世子曹丕最先进入袁绍的府邸,看到甄宓伏在袁绍之妻刘氏的膝上,吓得瑟瑟发抖,曹丕很客气地说道,你们不必如此,老刘太太你膝盖上趴着这位是何许人呀?
刘氏,回答,是次子袁熙新娶的媳妇刘氏,回答,是次子袁熙新娶的媳妇甄氏,由于袁熙出镇幽州,甄氏不肯远行,所以和婆婆留守在家。
子桓见状便命甄氏将头抬起,这惊鸿一瞥可了不得,《三国志》中说甄宓“姿貌绝伦”,《三国演义》中说甄宓“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总之当世美女,就算是江东二乔也未必能比得过。曹丕把一双眼睛看得直了,后来曹操得知此事,便允诺了曹丕和甄宓的婚事。
然而《世说新语·惑溺篇》开篇就有如此的记载:“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曹操对美貌的人妻是没有抵抗力的,他之前霸占过张绣的寡婶邹氏,结果间接导致了典韦战死。后来又在下邳看上了秦宜禄的妻子。所以根据他的爱好来判断,虽然事实不一定像《世说新语》所记载的“今年破贼正为奴”那么夸张,但是曹操对甄宓垂涎已久倒是确有可能的。
那么我们就此可以分析出第一层原因了,由于曹丕实际上可能抢了他老子的女人,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极有可能在面对曹操时感觉自己理亏,或者即便是他没有感觉理亏,当时是故意先一步进入袁府的,那这件事也一定多少会影响他面对曹操时的心理状态,对之后与曹植关于继承王位的争夺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长此以往,他也许会后悔当初自己年轻气盛的选择,对甄宓的感情也越来越淡薄,甚至由宠爱转为厌烦和责怪。
而通过《洛神赋》中曹植对洛神的描而通过《洛神赋》中曹植对洛神的描写,我们确实会有疑问。首先,曹植不可能真的遇到了什么仙女。这个“洛神”一定是有原型的,再加上《洛神赋》原名《感鄄赋》,而在诸如《战国策》、《史记》以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等不少典籍中,“鄄”和“甄”这两个字都是通用的,再加上后人的牵强附会,就把《洛神赋》和甄宓联系在了一起,认为洛神的原型就是甄宓。那么曹植甄宓死后的第二年,写下了感情如此真挚饱满的《感鄄赋》,难道不能说明,曹植对嫂子甄宓一直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愫吗?或者说,是不是二人的感情很早就开始了呢?曹丕对甄宓最后的恨意,是不是也和此有关呢?
我的看法是,应该不能。因为“鄄”多用于地名,严格来讲和“甄”字并无太大的联系。而且关键在于,甄宓生于公元183年,曹植生于公元192年,甄宓比曹植在年龄上整整大了九岁,再者,曹军攻下邺城是在公元204年,这时曹植不过十一二岁,而我们假设曹植和甄宓是旧相识,那这相识也只能是发生在曹丕娶甄宓之前,曹植作为一个书生型的王子,是不太可能明目张胆地给亲哥哥戴绿帽子的,但是公元204年曹植不过十一二岁岁,发育可能还没有成熟,不太可能对甄宓产生什么想法。所以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后人的臆想罢了。
那么曹丕最后如此对待甄宓,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我们仍然可以从时间上来推测。这里最有趣的事实是,甄宓的长子,也即后来的魏明帝曹叡,恰恰也出生在公元204年。我们来罗列几条事件:公元204年,本来已经和袁熙成婚的甄宓嫁给了曹丕;公元204年,曹叡出生;女人怀胎十月方能一朝分娩;三国时期主要使用的历法为《太初历》,和现在一样一年仅有十二个月。。。
答案显而易见,曹叡的出生太快,这答案显而易见,曹叡的出生太快,这个男孩很有可能不是曹丕的亲生儿子,反而极有可能是曹丕娶甄氏的时候,甄氏已经怀有了袁熙的骨肉!可是在技术落后的古代三国时期,即便曹丕心有所疑,也并没有什么完全准确靠谱的办法可以验证这件事情(滴血认亲是谣传,不准的),再加上历史中记载甄氏因为曹丕移情别恋而又怨言,那么曹丕在赐死甄宓时对她加以报复,也就多少可以理解了。
最后讲一个故事吧,唐代李善在对《昭明文选》中《洛神赋》的注解中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忘食。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甄后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饮,仍以枕赍植。植还,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情能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言迄,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
简单来说就是,是曹植先看上的甄宓,但是被哥哥抢了先,之后便陷入了深深的四年,后来有一次上朝,曹丕给他看了甄宓用过的枕头,表示自己后悔处死了甄宓,曹植很伤心,结果曹叡在宴请曹植的时候,干脆把枕头送给了曹植。后来曹植在洛水之畔休息,见到了甄宓之灵,甄宓还跟他表白了,并且告知了赠枕的深意,曹植因此写下了《感甄赋》(《洛神赋》)。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时至今日,“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时至今日,“一女乱三曹”的往事已经随风而逝,甄宓与曹家父子三人的情感纠葛也经过了无数次的加工和讹传成为人们口中的谈资,河南省安阳市柏庄镇里,甄宓之墓也已经荒草萋萋,我们作为后人最该做的,就是还先人一份安静,在现实生活里,不要做有违人伦之事罢了。
还是以义山的一首《无题》作结: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