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复员军人,2021对复员军人有什么法律规定?
2021年针对复员军人的法律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政策,如《北京市征兵工作条例》、《上海市征兵工作条例》等。这些法规政策对于复员军人的安置、优待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法律规定可能会因地区、时间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咨询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退役与复员区别?
复员和退伍的区别在于概念上的不同、条件不同、实行时间不同以及程序不同。
1、概念不同
复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志愿兵和部分干部退出现役,回参军地区参加生产或工作。
退伍:指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义务兵退出现役。

2、条件不同
复员是指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
退伍是指1954年11月1日之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持有退伍或复员军人证件的人员。
3、实行时间不同
复员: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于1950年6月30日颁发了《关于人民解放军复员工作的决定》,并成立中央复员委员会。
退伍: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进行义务兵退伍工作。
退役军人和退伍军人有什么区别吗?
退役军人包括退伍军人,退役军人包括转业军人、自主择业军人、复员军人,而退伍军人也称为复员退伍军人。
退役军人退出现役,但是可以选择就业安置和自主择业。就业安置是政府行为,需要自己考试;当然,很多三期以上士官(军士长等)退出现役可以选择安置工作或者复员。老士官复员有复员经费,也算是一次性的给予补偿,后续不再负责你的任何薪金发放,你就真的成了自由人;而转业安置一般针对的是军官(干部)。
退伍军人主要针对群体是当两年的义务兵,而军官也可以选择复员,但一般情况下军官会选择自主择业。
自主择业就相当于提前退休,每月由落户所在的军人服务部门(军转办)负责你的退役金发放,有医保但没有养老金,因为退役金一直在发放,工资提升与地方公务员同步(略有推迟,但不会少发放)。
复员意味着什么?
复员指的是战士满服役期正常离开部队。简单的说,就是在退役的时候,拿一笔钱,从此你就与部队没有瓜葛了,国家不会给你安置工作。
义务兵服役2年退役,可以成为复员;服役不满12年的士官,退役也称为复员。符合安排工作的士官放弃安置,可是可以称为复员。
军官在没有满8年,不符合转业安置,需要退役,也称为复员。
军人退伍和复员有什么不同?
复员军人,是指1954年10月3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等,持有复员、退伍军人证件或经组织批准复员的人员。在乡的红军失散人员也按复员军人对待。
1954年11月1日后,军官(干部)和志愿兵(士官)叫转业,义务兵叫退伍。以上人员统称为退役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