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下一个皇帝,汉武帝当了几年皇帝

天美资源网

汉武帝下一个皇帝,汉武帝当了几年皇帝?

汉武帝,名刘彻,汉景帝之子,是西汉第五代皇帝,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一共坐了54年皇帝.死时70岁. 楼上有人说53年,那是用数学方法死的那年剪去即位的那年得到的结果,但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因为中国古代皇帝即位的时候总是即位的这年还按照死去老皇帝的年号,表示对先皇的尊重,同时也是比较方便记录历史,第二年才改元新纪年,所以汉武帝当皇帝的时间应该是54年. 注:中国皇帝在位最久的是清朝的康熙61年,其次是乾隆60年,再接着就是汉武帝了,排在第三位,也算是历史上少数几个在位时间最长也最长寿的帝王之一了.

汉帝顺序?

1、汉高祖刘邦

汉武帝下一个皇帝,汉武帝当了几年皇帝

(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汉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终年61岁,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

2、汉惠帝刘盈

(公元前211--前188年)。谥号孝惠帝,生于公元前二一一年。公元前一九四年丁未岁,年仅十七岁时登基,在位七年,卒于公元前一八八年癸丑岁,寿二十四岁。惠帝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安陵。

3、汉文帝刘恒

(公元前202--前157年)。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后,周勃等杀死吕产,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病死,终年46岁。葬于霸陵。

4、汉景帝刘启

(元前188--前141年)。谥号孝景帝。生于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乙酉岁登基。国泰民安,世称文帝与景帝统治时为文景之治。在位十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四一年,享年四十八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阳陵,坐东向西。

5、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56--前87年)。谥号孝武帝。公元前一五零年立为太子,公元前一四零年辛丑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病故于出巡途中,享年六十九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茂陵,庙号世宗。

6、汉昭帝刘弗陵

(公元前94--前74年)。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

7、汉宣帝刘询

(公元前90--前49年)。谥号孝宣帝,庙号中宗。生于公元前九0年,卒于公元前四九年,汉武帝刘彻之曾孙。太子刘据因发动夺宫事败,三子同时遇害,刘询为祖母史家收养,居于民间。公元前七三年戊申岁,霍光等将其从民间迎回登基,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一岁。

8、汉元帝刘奭(shigrave;)

(公元前76--前33年)。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生于公元前七六年,公元前四八年癸酉岁登基。公元前三三年,王昭君出塞和蕃,嫁于匈奴呼韩单于。卒于公元前三三年,在位十六年,享年四十三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渭陵。

9、汉成帝刘骜

(公元前51--前7年)。元帝子,元帝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终年45岁,葬于延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5里处)。谥号孝成皇帝。

10、汉哀帝刘欣

(公元前26--前1年)。谥号孝哀帝,生于公元前二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年,汉元帝刘奭之庶孙,父为刘康,成帝养子。公元前二二年,刘康去世,年仅三岁的刘欣嗣立为王,公元前六年乙卯岁登基,在位六年,享年二十六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

11、汉平帝刘衎

(公元前9--公元5年12月)。谥号孝平皇帝,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兴之子。生于公元前九年,卒于公元五年十二月。公元前六年辛酉岁,九岁时登基,后被王莽在酒中下毒害死,在位五年,享年十四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

12、更始帝刘玄

(公元前?--公元25年)。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二五年,汉景帝刘启之后裔,长沙王发之五世孙,公元二三年癸未岁二月登基。刘秀称帝后,被刘秀封为淮阳王,在位3年,被赤眉军勒杀,葬于霸陵。

13、光武帝刘秀

(公元57--公元前6年)。公元25年登基,公元57年去位出生,元前6年--去世:公元57年(在位32年)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25年刘秀称帝。死于公元57年,时年64岁。

14、汉明帝刘庄

(公元75--公元28年)。公元57年登基公元75年去位出生:公元28年--去世:公元75年(在位18年)明帝,刘秀的第四子。明帝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活安定。死于75年,时年48岁。

15、汉章帝刘炟

(公元88--公元58年)。公元75年登基公元88年去位出生:公元58年--去世:公元88年(在位13年)章帝,明帝第五子。章帝好儒术,并且实行与民修养的政策,人口增长.在位时有班超出师西域。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尤善草书,后世称章草。死于88年,时年31岁。

16、汉和帝刘肇

(公元105--公元19年)。公元88年登基,公元105年去位出生,公元79年--去世:公元105年(在位17年)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后杀窦宪掌权。在位18年,死于105年。时年27岁。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

17、汉殇帝刘隆

(公元105--公元106年)。和帝幼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和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终年两岁,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葬于康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18、汉安帝刘祜

(公元194--公元125年)。公元106年登基,出生公元94年,去世公元125年(在位19年),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太后死后掌权。安帝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死于125年,时年32岁。

19、汉顺帝刘保

(公元?--?年)。安帝子,少帝死后被宦官拥立为帝,在位19年,病死,终年31岁,葬于宪陵。死后庙号敬宗,谥号孝顺皇帝。

20、汉冲帝刘炳

(公元143--145年)。公元144年登基,公元145年去位,出生公元143年--去世公元145年(在位1年),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

21、汉质帝刘缵

(公元138--146年)。公元145年登基公元146年去位,出生:公元138年--去世:公元146年(在位1年),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

22、汉桓帝刘志

(公元167--132年)。公元146年登基,公元167年去位,出生:公元132年--去世:公元167年(在位21年)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后他依靠宦官诛杀外戚梁翼,此后又宦官专政。桓帝死于167年,时年36岁。

23、汉灵帝刘宏

(公元156--189年)。168年登基,公元189年去位,出生:公元156年--去世:公元189年(在位21年),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灵帝死于189年,时年33岁。

24、汉献帝刘协

(公元181--234年)。公元189年登基,公元220年去位,出生:公元181年--去世:公元234年(在位31年),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54岁。

西汉皇帝列表及寿终?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即汉惠帝,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在位七年。

汉前少帝:刘恭(约公元前192年—公元前184年),即西汉前少帝,西汉第三任皇帝,汉惠帝七年(前188年)9月至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8月在位。

汉后少帝:刘弘(?―前180年),即西汉后少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汉惠帝刘盈之子,前少帝刘恭异母弟,生母不详,西汉第四位皇帝,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即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腊月初五—公元前141年正月),即汉景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即汉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元平元年(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原名刘病已。

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即汉元帝(前49年—前33年在位),西汉第十一位皇帝。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病死,终年42岁,在位16年,葬于渭陵。

汉成帝:刘骜(前51年—前7年),即汉成帝,西汉第十二位皇帝,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前33年—前7年)在位,共在位25年,终年44岁,谥号孝成皇帝,庙号统宗,葬于延陵。

汉哀帝: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即汉哀帝(前7年―前1年在位),字和,汉元帝刘奭之孙,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

汉平帝:刘衎(kàn)(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即汉平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原名刘箕子,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新朝:新朝(8年—23年),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史称新莽。

新朝皇帝:王莽(公元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皇帝位。

玄汉:玄汉(公元23年2月~公元25年9月)是中国历史上继新朝之后出现的政权,为西汉宗室刘玄所建立。

汉朝更始帝:刘玄(?—25年10月),即更始帝,南郡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自称是西汉皇裔,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

汉建世帝:刘盆子,泰山郡式县(今宁阳县华丰)人,为西汉远支皇族,汉太祖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

成家:公孙述(?―36年),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新莽末年、东汉初年割据势力。王莽篡汉,公孙述受任为导江卒正(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公孙述遂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称帝于蜀,国号成家,年号龙兴,共在位十二年。

汉武帝是中国最早的同性恋皇帝吗?

我天天批判汉武帝罪恶滔天。却是以事实为据。我赞同有理有据的批判,反对歪曲事实的诋毁。

我要说两个方面:一是汉武帝不是同性恋。二是早在汉武帝之前。分桃的卫灵公,其实并非同性恋。

一、与汉武帝类似的第一类。

无论是汉朝,还是其他王朝。皇帝都有宠信的心腹。如商纣王宠信费仲、齐桓公宠信易牙和竖刁、汉文帝宠信邓通、汉武帝宠信韩嫣和李延年、乾隆宠信和珅。

这类皇帝与同性恋没有丝毫干系。就如同今天的领导收下,有两三个拍马溜须的小人。

被皇帝和君主宠信的大臣中,除邓通没有作恶外,大多趋炎附势,祸国殃民。

汉武帝除了宠信韩嫣和李延年外,还有很多宠信之人。如最心爱的女人皇后卫子夫、最疼爱的宝贝女儿卫长公主、最疼爱最得意的儿子太子刘据、最宠信的武将霍去病、最宠信的法家酷吏张汤和江充。

以上汉武帝最宠信的人,皆被刘彻指使法家酷吏,罗织罪名,制造冤狱而灭门。

二、断袖分桃之君。

汉武帝之前有卫灵公,汉武帝之后有汉哀帝。前者分桃,后者断袖。

卫灵公对弥子瑕、汉哀帝对董贤的宠爱。远胜心腹。几乎达到恋人的地步。断袖分桃也被称为同性恋的代名词。

逼人却认为,卫灵公与汉哀帝的性取向应当正常。主要原因是弥子瑕和董贤男生女相。卫灵公和汉哀帝都把二人当成女人了。说明这两个君主,钟爱的还是美女。

就如有网友表示,看到鹿晗后,就会想入非非,甚至有生理反应。其他网游回应,这才是性取向正常的表现。

首先,我认为世间没有同性恋。同性恋是个伪名词。诸如卫灵公、汉哀帝的“同性恋”们,最终喜欢的还是异性。

其次,即使把断袖分桃的两位君主视为同性恋。汉武帝也没有断背之嫌。无论是昔日的君主,还是今天的领导。身边都有几个拍马溜须的狗腿子。这与断袖分桃没有丝毫干系。

汉朝刘彻之后的皇帝是谁?

你好,很高兴能够帮助你!

汉武帝刘彻为王太后之子,窦太皇太后之孙。

原来汉武帝属意的即位者为太子刘据,后刘据牵扯进巫蛊案,其母卫皇后受牵连自尽。

而刘据,则在四处逃亡中自裁了。

从那以后的很久,刘彻无心再立皇后与太子,并为了太子刘据,建立了一座思子宫。

而此时有一位钩戈夫人,深得帝心。

而其子刘弗陵,则是之后的汉昭帝。

可汉武帝依就古法,杀母留子,用绝后患。

而汉昭帝刘弗陵,也是历史上英年早逝的有名明君。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