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恐怖之职业炮灰,瑞幸咖啡怎么样?
瑞幸咖啡:咖啡世界的资本玩家
成立仅14个月的瑞幸咖啡,在全国已经开店超过2000家,以2018年第四季度为例,三个月的时间开了884家门店,每个季度末总门店数量几乎翻一番。
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已开设2370家直营门店。按照计划,2019年,瑞幸将再开2500家,年底达到4500家,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而星巴克苦心经营20年,到今天也不过才3521家门店。
瑞幸咖啡从2018年1月1日试营业至今,有过多轮融资,但却一直活在“亏损、倒闭、下一个ofo”等媒体舆论热词的冷嘲热讽中。
绝处逢生,赴美上市瑞幸咖啡在今年4月初质押咖啡机等实物财产融资4500万,对此,瑞幸的解释为“这是一笔常规的设备融资租赁,符合我们轻资产运营的大思路。通过设备融资租赁等创新金融工具的应用,可以保证我们资产价值最大化。”
就在大家纷纷质疑这个一路烧钱来卖咖啡的瑞幸能否继续撑下去的时候,瑞幸咖啡4月18日宣布获得共计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的新投资,其中星巴克的第二大股东贝莱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1.25亿美元(8.4亿元),瑞幸咖啡投后估值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4亿元)。
瑞幸咖啡拿到1.5亿美元倒在其次,重要的是获得全球顶级投资机构的认可,意味着在美国投资人眼里瑞幸咖啡与星巴克是同一条赛道上的对手。
194亿市值是什么概念?超过80%的A股上市公司。根据A股最新市值数据,目前3604家上市公司中,只有576家市值超194亿元。
一路烧钱,一直开店与其说瑞幸是一家咖啡店,倒不如说是“资本玩家”。
2018年7月11日,瑞幸宣布完成了2亿美元的A轮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
2018年12月12日,瑞幸宣布完成2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后估值22亿美元。
2019年4月18日,瑞幸宣布完成了1.5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29亿美元。
一年三次融资,共计5.5亿美元,速度之快,令人佩服。这样密集的融资节奏在行业内绝无仅有,充足的“弹药”让瑞幸咖啡拥有大量资金“烧钱”扩张。
瑞幸还在不断烧钱,并且还没有盈利时间表,这是公众对瑞幸的普遍认知。
瑞幸曾被曝净亏损达8.57亿元,面对巨额亏损,瑞幸咖啡并没有为了及时止损而关闭一些经营不善、不盈利的门店,而是继续选择扩张和补贴。瑞幸咖啡的毛利率不到40%,咖啡行业毛利率一般在50%左右,最高可达80%,星巴克毛利率就连续5年超50%。
美国时间4月2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了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提交的招股书,拟登陆纳斯达克,瑞幸咖啡代码为LK,此次IPO瑞幸拟募集资金1亿美元,承销商为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和海通国际。
刚到手1.5亿美元没几天就递交招股书,可见瑞幸的缺钱程度。
扩张路上一路高歌,财务表现却一片惨淡。随着门店的扩大,瑞幸咖啡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全年销售咖啡及其它产品合计约9000万杯,回购率超过54%。截至2019年3月31日,2370家门店,累计交易用户数达超1687万人。如何在不依赖补贴的情况下,留住顾客,是瑞幸咖啡所面临的巨大问题。
尽管交易量、门店数量增长迅速,瑞幸的收入却没能跟上,亏损也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2018年,瑞幸咖啡净收入为8.4亿元人民币,净亏损16.2亿元人民币。其中市场费用达7.46亿。占营业成本的比例为30.6%,占同期收入的88.8%,其中一半为广告费(3.62亿元),和1.3亿元的免费产品及促销产品费用、2.42亿元的配送费用。2018全年获客成本约60元,明显高于咖啡行业30-50的正常获客水平。
2018年Q1~Q4,瑞幸咖啡经营亏损率分别为966%、283%、201%和138%。2019年Q1,营收4.78亿,同比增长3594%,经营亏损率进一步收窄至110%。但是今年一季度,瑞幸咖啡已净亏损5.5亿元人民币。
对标星巴克,用行动证明自己选择在美国上市,面对同一资本市场、同一群投资人,星巴克必然是瑞幸咖啡估值的标杆。星巴克最新市值946亿美元,瑞幸咖啡哪怕做到星巴克的十分之一,也值个八、九十亿美元。
截至2018年末,星巴克在全球有超过2.9万间门店,营收、净利润分别为247.2亿美元和45.2亿美元。
瑞幸咖啡开设的门店分三类,自取式门店(Pick-up Stores)、休闲式门店(Relax Stores)、配送式厨房(Delivery Kitchens),其中自取式门店占据了91.3%份额,大部门设立在对咖啡高需求的人群聚集地,例如办公楼、商业区、大学校园等等。这也是瑞幸的未来发发展战略重点。
瑞幸与星巴克的激烈竞争,都是因为看好中国咖啡消费市场的前景。
根据Euromonitor的统计,2017年我国咖啡馆行业总销售规模 1024 亿元,2011-2017年复合增速达13%,未来将持续快速发展。而行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受益于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咖啡文化的逐渐渗透以及咖啡更强的消费粘性。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人年均咖啡消费杯数大约是5杯,与发达国家动辄200杯至400杯的水平相去甚远(临近的日韩为人均近360杯)。这样的落差既显示出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也预示着咖啡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但是中国的咖啡市场却以每年27%的速度在增长,到2025年,中国的咖啡饮料市场将成为一个万亿市场。
在瑞幸咖啡看来, 中国的咖啡市场严重不足。不合格的品质,高昂的价格和不便阻碍了中国新酿咖啡市场的发展。
星巴克在中国遇到了瑞幸、连咖啡这种互联网咖啡品牌的有力挑战。连星巴克的CEO Kevin Johnson在今年一季度的财报会议中也提到,瑞幸咖啡是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一个势头凶猛的竞争对手。
在互联网日臻成熟和渗透下,用户时间都到了线上,受物理、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星巴克开始主动改变。中国星巴克从2016年开始就牵手微信在移动支付、会员裂变、线上线下导流上做过不少尝试。
尽管在美国上市可能意味着更大的融资金额,同时不用三年营利的硬性标准,可也会面临上市被做空的风险。
咖啡外卖的背后,实际上是基于技术、大数据、即时配送、全渠道营销的复杂系统。而瑞幸咖啡如不能在一堆食品里找准定位,上市不是救命药,也可能是催命符。
目前激进的规模化打法,最终是希望形成垄断地位,但是目前来看,瑞幸离安全区还很远,离盈利更是遥不可及。瑞幸咖啡似乎已经做好了继续亏损也要把故事讲大的准备,而这也极有可能是瑞幸咖啡最终选择赴美上市的主要原因。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无从溯源,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想辞职却没有说出的勇气?
我认为:
你想辞职却没说出的勇气,为什么没这个勇气?怕辞了找不到工作!这是为什么?因为你自已不够强大。该怎么办?不断提升自已,让自己强盛起来是唯一选择。一、自身差只怕这怕哪不自信。在一个单位干不下了,干起心里不舒服了,于是想辞积,但又不敢辞,怕辞了这工作出去找不到工作,这是十足的自已太弱小了。
这种弱小表现在文化素质修养,是否有技能,是否人头脑灵活有好的口才,有好的人脉关系,能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等等。
是人的综合能力不够强大才让人变得没有信心。你这种情况如果真的辞职,恐怕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
二、你该怎么办?一)建议你不要轻易辞职。当前,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别说是辞职,不辞职下岗的人都不少,辞职容易,找工作难。你怕辞,说明你对这个工作还是有认同的地方。
但现想走而且一天都不想待,怎么办呢?我只给你说要学会去适应,只有你去适应环境,适应工作,适应领导和同事,没有别人来适应你的。如有什么问题请记住退一步海阔天空。
二)建议你加强学习,提高自我修养。学习什么?文化差学文化,差什么学什么。
如果有什么爱好,特长,可以朝深的方面发展,精的方面发长。有艺不孤生,学好了东西,你才有看家的本领,才不会被人看不起,才看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才看说走就走说辞就辞。
自已不强大,永远说不起硬话,做不起扬眉吐气的事。就好比一个国家,怕说了硬话被人打。
三)平时加强人脉构建。常言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如果你平时爱结交,能去构建人脉,可能想辞职时,先经朋友找好下家,你就不会为此烦恼。
朋友都不结交一个,别说找下家,你连倾诉的人都没有,你说你怎么有底气辞职。
结束语:
想辞职又不敢开口,怕职了找不到工作,这是自已太不强大,太弱小的表现,是因弱小而失去了信心。要改变自己唯一的路子就是加强自身的建设,不断打造自已,经过打造让自已强大起来,增强自信,敢自我作主。(图自网络,侵权删除)
一人之下天师下山杀了全性那么多人?
老天师现在的实力可谓异人界当世最强,战力能比得上老天师的可能也只有已经作古多年的张怀义抑或无根生了吧……
在罗天大醮篇之后本应该接着的是北京篇,也就是张楚岚飞北京帮王也解决一些小麻烦的篇章,属于过渡章节,主要体现的是也总的俗世身份以及引出陈金魁、王霭等藏在背后的十佬势力的小动作。
北京篇之后则是碧游村篇,讲的是以马村长野心为引,哪都通公司临时工们为救世主角又或者是灭村大魔王维护异人与普通人平衡的故事。为什么要介绍漫画大事件的时间线呢?因为漫画中“天师下山”的情节的讲述正是出现在碧游村篇章结尾楚岚离开碧游村之后。不过是以倒叙的形式,事件发生应该是跟碧游村开始的时候差不多。
天师下山线跟楚岚引导的主线属于两个分支,几乎没有交错。所以制作组才想做出一篇番外吧,这样既不会影响接下来北京篇和碧游篇的叙事,也给漫画党和动画党做了福利。
老天师下山的原因,其实原作漫画中也语焉不详,老天师不会自己全盘托出,任何的推测也只是可能性。所以我们先来讲讲老天师下山干了什么吧,以此来推测其动机。
天师下山基本没有告知几个人,二话不说就是干,一个人单挑了整个全性,而且是压倒性的屠杀!
图上的所有柜子,每个里面都是一位倒在老天师手里死掉的全性,天师实力如此恐怖,简直为世俗所惊叹。
《一人》里异能者的设定是不为世俗所知,也几乎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动手,因为害怕引起人类正常社会的恐慌,一旦为人类社会所注意,很有可能引起普通人与异人之间的战争!
连全性都不敢做这种挑战,可能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异常举动的也只有王震球这种疯子了。王震球,男,哪都通临时工之一,外号“西南毒瘤”,会用火,能力多样,以神格面具为主要输出。
老天师的屠杀用了很高明的手段,没有留下破绽,几乎没有引起普通人界的什么恐慌。
他正式在锡林郭勒大草原向全性宣战,到场正道敌不过,但凡应战的全性也没有一个人活下来。老天师逼出了全性代掌门龚庆死于毕姥爷鬼门针之手。然后跟着公司走了。
但是天师此举,让天下的异人包括一些潜伏在暗处的全性或者邪恶势力误以为龙虎山与全性开战,正道正式开始肃清邪道,会有很多搞不清楚状况的亡命之徒闻风而动。异人界没有死刑,所以公司希望给到老天师的惩罚处理是废掉全部经脉。
但可能能动天师的没几个人,老天师也只是在达成目的之后束手就擒,才被大家请到了一个宴席——十佬会谈。
异人界的十大势力代表:吸古阁那如虎、神婆关石花、天下会风正豪、少林寺解空和尚、术字门陈金魁、江湖小栈牧由、四家陆瑾、王霭、吕慈,还有哪都通公司代表。
十大势力对天师做出何种裁决就看动漫吧……
接下来我们谈天师为什么要下山,普遍推测原因是龚庆带领吕良用明魂术从田老记忆盗取了一些秘密,而这些秘密正为老天师在天使度的禁锢下所守护的,所以天师不得不出手,也可能是为了楚岚在清路。龚庆很有可能是和天师和平谈判,以自己的性命换取秘密额保守和剩余全性成员的活路。
有没有宝藏小说推荐?
我看过太多描写孤独的句子、故事,但最难忘的依旧是刘震云那本《一句顶一万句》,难忘那句:“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故事的前言中这样写到:“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是啊,人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寻找与追寻的过程吧,我们都在找寻那个能说着话的伴,却不是谁都有幸能找到那个夜半尚可谈的知心人… 小说的故事情节分为两部分,上半部为出盐津记:杨百顺(后改名吴摩西)一辈子过得七零八落,命运似乎也在捉弄他,换了好多工作都很难找到说得上话的人,偏偏和老婆跟前夫的孩子孩子吴巧玲(后名曹春娥)说得着,但这个孩子却又被杨百顺弄丢了,于是杨百顺走出延津,找了半辈子,也没找着。下半部为回盐津记:曹春娥的儿子牛爱国,为了寻找妻子,走向延津。他们貌似寻找的是人,可实际上是寻找一句话吧,寻一个能说着话的人。 故事就在牛爱国一句“不,得找”中戛然而止,像极了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牛爱国到底在找什么?是曹青娥临终的一句话,还是罗长礼当年的不辞而别,还是妻子庞丽娜和老尚的私奔,还是章楚红的杳无音讯?谁又说得清… 人生能遇一说着话的人当然最好,但希望你不会在寻找的过程中疲惫不堪,正如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说的那样: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些表面的朋友。”一个人的孤独,其实并不孤独…
美国对日本的控制达到了什么程度?
今天的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从政治到经济再到外交全都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用一句“生死操于他人之手”,来形容美国对日本的控制,恰如其分。当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只需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待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1、军事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接受了美国的全面占领。从那时起,美国就对日本实施的全面的军事占领,同时根据《波兹坦公告》第九条内容规定,日本解除全部武装,不得拥有军队,所以从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国内的军事防御力量,基本上都全部被美国所掌控。
虽然在二战结束之后的日本,在1954年成立了前身为“警察预备队”自卫队组织,但是其军事指挥权利始终都被握在美军的手中。同时根据1951年签订的《美日安保条约》中的第六条里,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了美国对日本国内驻军以及建设驻军基地的权利,这就使得美军对日本的军事控制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此外2013年日本陆上自卫队中央即应集团(CRF)司令部,从原来的朝霞驻地(即东京都练马区)转移至驻日美军陆军司令部所在地——神奈川县座间市。此举不但实现了美日两军之间的共存,而且可以使信息共享和彼此间的交流更加的活跃,从而进一步强化美日间的合作关系,可以从根本意义上实现美日两国海空军事一体化。
由此可见,一个没有正规军队的日本、一个被美国大规模驻军的日本,想要实现武装力量国家化,在目前的形势下基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日本在自卫队的军事装备以及规模上屡屡进行了突破,但是这一切基本上都是在美军的默许下进行的,反而加大了美军对日本自卫队的控制强度。
田中角容
2、政治在二战结束之后,日本政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曾经对日本在二战期间所犯下的战争罪行做出过深刻的反思,而且在上世纪6~7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便一直在努力推动与亚洲其他国家比如中国的外交正常化,比如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石桥湛三、福田康夫、村山富市,鸠山由纪夫等首相。
福田康夫
日本这种努力虽然带有一定的自身目的,但是在当时主要开始为了配合美国对中国动作,即拉拢中国来共同对抗苏联。而等时间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意识到中国的威胁之后,在美国的干预下,日本对中国态度随之变冷。
鸠山由纪夫
当时的日本政府对中国变冷的态度来得非常的突然,即使中间突然出现了一个对华亲善的鸠山由纪夫,希望和中国、韩国一起共同建立中、日、韩自贸区。但是鸠山由纪夫执政还没有到1年就立刻被踢下日本政坛,随之消失在日本政界。
难道日本政府意识不到中、日、韩自贸区对日本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么?事实上当时的日本政府以及经济界是非常清楚这中间是有多大的利益的,但是美国对此不认可,日本政府就一点办法都没有,直接换掉首相,从此中、日关系降到冰点。
3、经济今天的我们一提起日本的经济,首先想到的是两件事,一个是日本在1985年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另一个是美国在1985年,强迫日本签订《广场协定》,逼迫日元升值并在日本股市兴风作浪,造成日本股市严重泡沫化并最终崩溃,引发了日本严重的经济危机。
从此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在后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一直都呈现负增长,这段历史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日本失去的十年”。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的是,日本在军事、政治方面长期的“跛腿”,导致日本经济发展呈现畸形状态,也就是日本国内经济并不能受到日本政府的有效控制,反而是美国政府在控制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形象一点的说法,就是对于美国来说,日本就是美国人手中的一个傀儡,需要的时候,美国人就会来割一刀,事实上从《广场协定》签订以后,美国不断的对日本大开血口,不断的要求日本提高对美驻日部队的军费供给。而且时不时的对日展开经济制裁,以削弱日本经济对美国的威胁。
今天的日本经济、军事看起来十分的强大,但是这种强大在美国人的眼里,事实上都是沙滩上的城堡,根本就不堪一击,因为在军事、政治上被美国全面控制的日本,想要自己有所作为何其困难,而日本今天的遭遇,对于我们中国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警醒,要求我们对美国人的压力随时保持足够的警惕,避免以后重蹈日本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