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你认为特朗普发动贸易战能给美国带来好处吗?
必须带来好处,否则特朗普单方面挑起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战干什么呢?从现在来看,特朗普并非仅仅是扭转贸易逆差这么简单,他要做的是彻底改革世界贸易组织(WTO)现行规则与国际贸易秩序。借此让美国持续伟大,维护其永久霸权地位。
众所周知,这场由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动的贸易战已经给2018年的世界经济增长蒙上了一层阴影,就是美国的诸多传统盟友也是苦不堪言,比如说,特朗普不断威胁要对来自于欧盟的进口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一事,让整个欧洲尤其是德国人心急如焚,因为相比之前施行的钢铝关税,对汽车征收高额关税的影响那可是大了去了,谁都知道德国汽车产业那是其经济支柱产业。举个例子,德国去年向美国出口汽车达50万辆,可以说,整个美国市场上就是三类车:一就是以奔驰、宝马、大众为主的德系车;二是以丰田、本田为主的日系车;三才是美国本土的福特车等。整个欧盟在去年与美国的贸易顺差为1510亿美元。于是在特朗普看来,就是极为不公平的贸易。当然啦!美国遭遇贸易逆差也不是一两天了,为何要现在搞贸易战呢?
因为,特朗普的竞选口号就是“要让美国再次伟大”,面对巨额贸易逆差,这是他发动贸易战的借口,甚至他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向加拿大等盟友开征高额钢铝关税。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美国霸权地位的逐渐衰落趋势显现,特朗普要做的首先就是要从经济、贸易及金融上维护美国的霸权基础。所以他才会不分盟友及对手一概拿下,甚至他可以说出,欧盟是美国的首要“敌人”。也就是说在他眼里一切不利于美国优先的都是“敌人”。在他的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保守主义。也由此开始了美国政治的巨大转变,即全球优先转为美国优先,自由主义转为保守主义。
很明显,特朗普唯美国优先就是唯美国的核心利益优先,商人出身的他做任何事情都是一种商业行为,就是要谋求利益最大化。所以说,发动全球贸易战的目标就是要重塑世界贸易组织新规则,构建全球贸易新秩序。比如说,欧盟与美国在7月25日于白宫达成协议,其实就是欧盟在美国不断威胁下的一种妥协,也算是暂时的“停火”协议。在当天共同举行的记着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就表示,要加大进口美国的大豆和液化天然气。这不得不说是特朗普的第一阶段的胜利。与此同时,双方有意朝着取消非汽车类工业品所有关税、非关税壁垒和补贴的目标共同努力。
通过以上可知,特朗普要构建一个零关税、零壁垒和补贴的“三零”自贸协定区已经非常明确了,现在与欧盟达成协议,接下来还要与日本、韩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加大自贸协定的谈判。总之一句话,就是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可以让其盟友保持各自的经济繁荣,一起改革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或者说完全搭建新的国际贸易平台以遏制他说的对手。这也就是特朗普以旧换新,打破常规实现美国霸权梦想的终极目标。
但我想说的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历史潮流的浩浩荡荡,巨龙也一定会腾飞!危机当中也有机会,任何一个大国崛起都离不开历史赋予的机遇!
特朗普能通过贸易战达到Make?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是否伟大,不是由这个国家自己说了算的。此外,按照最普通的常识性观点,一个伟大的国家,应该对人类和整个国际社会都做出较大的贡献。比如在世界和平,在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善,在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等方面,都能做出积极和正面的贡献,而不是相反。反观今日的美国,在特朗普的带领下,一切以所谓的“美国优先”为出发点,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全球化历史潮流而动,不仅退出《巴黎协定》、退出伊核协议,更挥舞制裁棍棒,大打贸易战,且整个过程充满了出尔反尔,背信弃义,损人利己,毫无诚信可言的卑鄙无耻,是为极其缺乏远见之举,如此失道,必将寡助。虽然有可能获得一时利益,甚至有助于特朗普个人的争取连任,但从长远来看,非但不能使美国再次伟大,反而只会让全世界都看清其毫无大国担当,见利忘义和仗势欺人的丑恶嘴脸,进而加速美国的分裂和颓败。
贸易战原理?
贸易战的运行原理是这样:特朗普决定加强对美国各种行业的保护,如钢铁和铝。而钢铝关税增加了使用金属作为原材料的公司的成本,例如,钢铝关税将哈雷摩托的成本提高了约2000万美元(或者每辆摩托车超过2000美元)。
在此基础上,欧盟的报复性关税则可能使该公司额外再损失4500万美元。
有人说日韩贸易战的幕后玄机是美国唆使日本出头教训韩国总统文在寅?
这次日本突然对韩国抡起关税大棒砸将过去,韩国措手不及。日本发起的经贸战,已整整30天了,通过表象不断的观察和研析,总觉得诡谲云波,充满着层层叠叠的阴谋,幕后的玄机究竟是什么?美国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究竟是谁和谁鹬蚌相争,谁在渔翁得利?我们先说现象,这提炼观点。
其实这是美国和日本在唱双簧戏,目的是要给韩国总统文在寅以颜色看看,要把韩国好好的修理一通。让他知道马王爷头上有几只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一个月的日韩贸易战争中,作为老大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现出了三个极不正常。
第一个极不正常:趁人之危。
美国好似和日本事先商量好似,对韩国下重手是步调一致接踵而至。特朗普总统的商人本色表现的尤为淋漓尽致。7月初,当日本刚宣布对韩国的三种半导体材料进行管制时,美国便同时宣布对韩国的钢铁出口产品课以456%的重税。这时间点也赶得太“寸”了吧!
日韩贸易战继续发酵,当日本人又威胁要将韩国踢出贸易优惠群即白名单时,美国又不失时机地向韩国提出了驻韩美军的费用承担方案,而且是特朗普下的死命令,不容韩国讨价还价,韩国今年要交纳50亿美元的保护费,比去年翻了5倍。表面上看,是美国在抓住机遇敲诈勒索。其实是美国和日本一左一右双拳出击,好似就是日本在前边打前站,美国在后趁机收割红利。
第二个极不正常:推诿扯皮。
面对日本在经贸上狂轰滥炸,韩国霹雳反制的手段非常有限。除了按照惯例发动国内民粹主义抵制日货外,韩国总统文在寅唯一指望的就是美国主子。这个也很好理解:美日韩三国是小圈子盟国,日韩作为美国的两个小马仔,老大美国当然有家长式的权威和发言权。可是面对文在寅迫切的求救,特朗普打起了太极拳,竟然说什么需要日韩双方都同意他才能出面调解。这不是明显的在偏向日本吗?如果日本同意的话还能发起贸易战?
最近几天,美日韩三国的外长在泰国曼谷将举行会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却故意放话说什么美国无意掺和日韩贸易纷争,不会强行向日本施压,应由两国自行协商解决。云云。这是啥态度?明显是韩国已经招架不住,美国还嫌日本打的不够狠。有一种故意支持日本的感觉。
第三个极不正常:欲擒故纵。
就在日本向韩国发起贸易战的前夕,美国总统特朗普趁着参加大阪g20峰会之际,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进行了密谈。而诡异之处在于,特朗普随后对韩国进行了访问,并如愿以偿的——去了该去的地儿,见了该见的人。还对文在寅总统的超规格接待竖起了大拇指。谁成想特朗普前脚刚走,日本的关税大棒就砸了过来,给正在兴头上的文在寅总统浇了冷冷的一盆;韩国想利用《日韩军事情报合作协定》作为威胁的资本,逼迫日本让步。可没想到的是,韩国刚提出来,就遭到了美国的呵斥:这个红线想都别想碰。事实上这个协定的背后受益的正是美国。
韩国感到了喊天不应喊地不灵的苍白与无助。那文在寅总统为啥不想想:这其实就是美国老大唆使日本干的坏事呢?或者反过来说,是日本为讨美国主子的欢心,而甘愿冲锋陷阵甘当小打手呢?扮演了一个中东的以色列的角色。根本的问题症结在于:文在寅得罪了美国,令特朗普很不爽(至于如何得罪的,不在本篇文章讨论范围之内)。美国本来想修理韩国,没成想日本主动请缨。日本当然更有他的小九九,是挟公带私。美日两国心照不宣——一个新的“慕尼黑阴谋”便产生了。
韩国总自以为在美国的眼里比日本重要,但其实在美国的眼里日本比韩国更重要。文在寅还剩三年的任期,从目前的态势看,日本不可能就此让步,即便是美国出面斡旋,日本会“故意”不听美国的话。如果日韩贸易战不能在短期内解决,就会严重动摇文在寅的执政基础,弄不好会步朴槿惠的后尘。这,正是美日两国所希望看到的。
日韩贸易战升级美日韩军事同盟?
日韩贸易争端升级,是否导致美日韩“军事同盟”体系瓦解?这个问题实际上通过在日韩贸易争端中美国的态度和采取的动作就能得出来。
至于为何韩日外长在曼谷会一谈崩,日韩贸易争端就立刻燃烧到了多个领域,这些需要从韩日贸易争端的源头讨论起来。
1.先讨论第一个话题,日韩贸易争端升级,是否导致美日韩“军事同盟”体系瓦解?日韩因为贸易争端,双方关系持续恶化,还将战火引发到了军事同盟层面上,韩国方面表示或将退出《日韩军事情报保密协议》,这触及到了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议题上。
然而,美国方面似乎并没有诚意,要斡旋日韩两国争端的意思,而且还对韩国趁火打劫。
美日韩8月2日下午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三国外长会谈。美方希望日本与韩国能够缓和两国之间的对立。但没有提出任何可改善日韩关系的具体方案。
而稍早前,在7月23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访问韩国来斡旋日韩争端时,直接向韩国索要了50亿美元的驻军防务分摊费用。
实际上,连日本共同社都表示,美国并没有斡旋日韩争端的诚意。
难道美国不担心其苦心经营多年的美日韩三边联盟会瓦解,实际上美国不会。
因为当前东北亚正在面临巨大变局,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更需要依赖美国,既然需要依赖美国,那么最后美国怎么安排,两国都需要停的。
而当下,美国正考虑借助韩日争端,好好敲诈两国一笔呢——向韩国索要50亿美元的军费,向日本索要日本在美日贸易问题上做出让步。
2.为何韩日外长在曼谷会一谈崩,日韩贸易争端就立刻燃烧到了多个领域?实际上这次日韩贸易争端的导火线是日韩《二战劳工赔偿协议》。
早在签订该协议时,日本就赔偿了韩国一笔巨额的资金,韩国将其投入经济发展中去了。
但近几年,韩国国内个人关于向日本索要劳工赔偿的案件很多,之前韩国一直压着,但文在寅上台后,决定重新定义和审视《二战劳工赔偿协议》,就这些当前出现的劳工赔偿案向涉事的日本公司以及日本政府索要赔偿。
日本方面被激怒了,于是就在7月初掀起了材料限制来促使韩国在劳工赔偿案件上屈服,于是日韩贸易争端就爆发了。
既然日本的目的是为了让韩国返回《二战劳工赔偿协议》最初韩国的官方的立场,那么既然当前的青瓦台当局不屈服,日本只得继续扩大筹码了,于是日韩贸易争端2.0版便开始上演,战火就开始向多个领域燃烧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