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新四军什么时候改的名号?
1947年1月,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与华中军区合并,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组成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是“新四军”,隶属于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1937年10月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八省境内15块游击区(广东省琼崖地区除外)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于改编而成。
1940年在丁家花园成立了什么?
1940年七月在丁家花园成立了苏北区党委,建立通(南通)如(如皋)靖(靖江)泰(泰兴)临时行政委员会。陈毅还曾多次邀请当地开明士绅到丁家花园畅叙,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争取他们支持新四军抗日。
解放后,丁家花园一度为黄桥镇政府的办公场所。2017年2月,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新馆开馆后,黄桥战役相关展览由新馆承担。丁家花园以“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旧址”为主题,重新布展,同时挂“丁文江故居”牌匾。
新四军在江南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从1937年10月成立,到19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十年间,新四军从最初的1万人发展为30万人,抗日战场从最初的“三南”丘陵地带,发展成地跨苏鲁豫皖鄂浙6省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在战火的淬炼中,新四军凝聚了伟大的铁军精神,筑就起江苏人民的精神高地。新四军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党的领导是新四军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党的领导贯穿于新四军成立、发展、壮大的全过程。1937年11月底,南方各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地方军政当局达成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保持共产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的独立性,保证共产党对红军游击队的绝对领导。此后,在新四军发展每一个关键时刻,中共中央都发来了明确指示,为军事斗争及整个敌后工作的全局指明方向。回顾新四军的历史,不难发现,哪里贯彻中央指示不够坚决甚至发生偏离,哪里的斗争就出现失误,招致重大损失。新四军各部凡坚决贯彻中央指示的地方,都不断赢得发展。
为民情怀是新四军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心系国家人民,新四军在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中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只新四军为民修筑水利工程一项,从宋公堤到惠生堤,从新四沟到雪枫堤,华中大地遍布了这些大小不一、名称不同的工程,它们有的没有刻碑,有的没有留下照片,但在人民群众心中,新四军永远地立起了一座座丰碑。
铁的团结是新四军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新四军铁的团结体现在新四军的组成上,无论是组建之初,还是军部重建之后,各部队间及官兵关系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并肩战斗,众志成城,经受了一次次严峻的考验,奏响了一曲曲团结胜利的凯歌。新四军的团结还体现在其与各党各派各界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他高超处理抗日与反顽关系的能力,这些都充分说明正是新四军对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建立了良好的内外关系,才凝聚、感奋了人心,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成就了卓越功勋。
铁的意志是新四军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强保证。新四军之所以被誉为“铁军”,就在于勇往直前、敢打必胜的斗争意志和奋斗精神。无论多少艰难险阻,新四军始终不改初衷,凭借着坚韧的铁军精神,在华中敌后、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着顽强的作战。八年全面抗战中,新四军共伤亡指战员8.2万人,其中团级或相当于团级以上干部328人。在新四军英雄的画廊里,有着无数的英雄群像,还有许多革命英雄团体,他们都以铁的意志为新四军的铁军传统写下英雄的篇章,成为革命战争历史上不朽的丰碑。新四军铁的意志,是铁军的鲜明特质,是铁军精神的生动写照。
陈毅为何是新四军中唯一的元帅?
陈毅性格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很会做人,如此胖大帅,其实是狠人元帅。
1919年,陈毅赴法勤工俭学,大量青年才俊最好的选择就是留洋,到法国学习成功的革命经验,文化知识。在国外半工半读,陈毅结识了日后名震天下的一群同志:周恩来、聂荣臻、蔡和森、李富春、邓小平等。
后来陈毅在巴黎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议运动,还和同学揍了一顿驻法公使馆秘书王曾思,1921年10月,与蔡和森被驱逐回国。
回国后,蔡和森介绍陈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陈毅转入共产党,开启了职业革命生涯。
1927年8月,总理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了。陈毅在南昌起义爆发后,立即从武汉赶到南昌,10日,他在抚州赶上了起义队伍,总理任命他为团指导员,和陈毅聊天的时候,总理有点内疚,认为派遣他的任务太小了,不符合他的身份,希望陈毅放平心态,好好工作。
陈毅非常大气,他说,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拿起武器武装斗争他都干,哪怕是连指导员,都乐意!
南昌起义部队在南下途中遭遇追兵,总理和刘伯承、叶挺等率主力前往潮汕,朱老总率领4000人在三河坝阻击敌军,陈毅、林粟都在这个队伍中。坚守了3天3夜后,听说主力失败,总理他们各自突围,不知下落。
群龙无首,走到天心圩时只剩下800人,军心不稳定,一把手朱德召集大家讲话,说:“大革命失败了,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我们还是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中国也会和俄国一样,有个成功的1917年。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
一把手说罢,二把手陈毅也说了几句:“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不仅经得起胜利的考验,能做胜利时的英雄,也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能做失败时的英雄。我陈毅去上海、北京、四川都有很好的出路,但我哪都不去,坚决留在队伍里。”
陈毅的回答更接地气,像他这么优秀的人才,都心甘情愿留下,不如陈毅的人离开了,有何出路?这样,800人决定留下来,成了革命火种。
后来朱老总和陈毅上了井冈山和教员会师,1928年7月,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到井冈山,要求井冈山的部队进军湘南。教员听了,马上反对,他认为以寡击众,以弱击强,只会损兵折将。而朱老总和陈毅与教员不熟,不知道面前这个人的盖世才华,他俩还是听从杜修经的指示,指挥红四军的28团、29团进军湘南。
结果正如教员所料,29团损兵折将,28团有人叛变,团长王尔琢牺牲。这是惨重的“八月失败”,因此朱老总和陈毅受到了严肃批评。
1929年,红军刚刚创立,机构职能重叠,很多将士都有旧军阀的习气,教员想要改造,都商量很多次,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教员发脾气了,决定离开前委。
大家推举陈毅代任红四军的前委书记,陈毅跑到上海找总理汇报,并且将前后原委告诉总理,总理听罢告诉他最好请教员回归,陈毅明白了,马上起草了“九月来信”,请教员出山,过了几个月后,召开了古田会议,解决了建军问题。
华野军在解放战争中,纵横天下,所向披靡,只要提到陈毅,大家都想到粟裕,都认为华野的胜仗都是粟裕指挥打出来的,粟裕成了聚光灯下的焦点,陈毅反而成了陪衬。
1948年4月,粟裕来到河北阜平县城南庄,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教员和他阔别17年之久,见面后很高兴,然后教员对粟裕说了一个决定,将陈毅调离华野,到中原局工作,粟裕承担华野的工作,成为华野司令员兼政委。
一向寡言少语的粟裕却顶了回来,教员认为陈毅到中原局是帮刘伯承、邓小平分担压力,粟裕继续要求,就算陈毅去中原局,希望能保留陈毅在华野的职务。
粟裕是天纵英才,却让粟裕如此折服,看来这个胖大帅却有不为人知的过人之处!
回溯三年前9月,陈毅按指令接管山东,在抗战八年之间,陈毅几乎没有在山东干过,之前是罗荣桓负责,之后罗荣桓进军东北,陈毅全面接管山东。
陈毅接手后,发现国军已经调来10万大军入徐州,欲将夺取山东,而山东几乎没有兵力,只剩下4师,8师两个主力,只有5万人。
罗荣桓留下了4师师长廖容标、8师师长王麓水、3师师长王建安、6师师长聂凤智,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陈毅和他们不太熟悉,陈毅到来时,他手上的兵力只有地方武装,应该不足万人。
他来的时候,需要解决问题,第一尽快和将领干部熟悉,充分磨合;第二多扩大兵源,增加武装。国军知道陈毅是共军宿将,但战绩不亮眼,好像不足为虑。
他们太小看陈毅了,他从延安坐美国飞机飞到晋东南,到濮阳,从濮阳入山东,与8师的一个团接上头,再往东走跨越津浦路,陈毅突然停下来,迅速命令这个团的团长组织人力拆毁津浦路。
津浦路北到天津,南到南京,很重要,陈毅敏锐判断出,国军想要北进,肯定会沿着津浦路走,攻泰安、下济南,山东兵弱,国军倾巢而出,守不住的,所以拆掉津浦路是重要的事情。8师把济宁段铁路截断数十里,极大迟滞了国军主力的进攻。
之后,国军10万人开始北进,路没断的地方就坐火车,路断了就用骑车或者马匹,拿下了济南、泰安、邹城、临城等地。
陈毅要么退缩,带着人马退到鲁中山区,等兵力恢复再和国军决一死战,代价就是容易丢了很多地盘;要么他迎头作战,切断徐州和济南的联系,破坏铁路,中间的城市也要攻下来,把跑到济南的国军两个军和他们大军分开,吃掉,但陈毅手上兵力太少了。
结果陈毅选择了后者方案,这时候国军的兵力就像哑铃,两头粗,中间细,陈毅选中了临城、滕县,一共打了三仗。
第一仗拿下邹县,从济徐之间切开一个口子,国军来不及派兵过去,命令伪军2500人,和200名日军,一同占领邹县。陈毅命令8师主力奔袭,日伪军被全部歼灭。
第二仗干掉了吴化文部。吴化文率其第五路军不自量力地前来进犯,陈毅集中8师两个军,设伏全歼了吴化文部。吴化文单枪匹马逃走。此战全歼敌4000余人。
第三仗是滕县之战,8师连胜两仗,以一个师对一个师,全歼守滕县的一个师的国军,毙伤俘敌8600人。8师师长王麓水到一线观察地形时中弹牺牲。
津浦路三战极大破坏了国民党军进占山东的计划,为华中部队北进、山东部队南下赢得了空间。
1947年1月,山东、华中两部分野战军进行统一整编,成立华东野战军,共9个步兵纵队,9个纵队的司令员分别是一纵叶飞,二纵韦国清,三纵何以祥,四纵陶勇,六纵王必成,七纵成钧,八纵王建安,九纵许世友,十纵宋时轮。
9个司令员5个是华中,4个是山东。他们能征惯战的悍将,每个人性格不同,性格火爆的人大有人在,但陈毅直接说,你们收敛一下脾气性格,不要给老子甩脸子,粟裕是华野副司令,我陈毅是总司令,我是镇场子的,粟裕是负责指挥的,谁也不能有二话!
论资格,华野谁都比不过陈毅,他从井冈山开始就革命了,长征抗战都是独当一面,谁敢在他面前说二话?就算如此,陈毅对粟裕非常敬重,粟裕军事能力非常强,陈毅甘心让贤,给粟裕极大的面子,虚怀若谷,九大纵队的司令都看在眼里,纷纷服气,听指挥,让粟裕指挥得如臂使指,把九个纵队调动的如同一起配合了十几年的老部队一样。
就凭这点,粟裕非常感激陈毅,他对华野战斗力的贡献无人可比。
1947年1月底,国军南北两线夹击,想要在临沂一带击溃华野主力。
陈诚是总指挥,吸取了宿北、鲁南诸战失利的教训,命令各部密集缓进,步步逼近临沂城,迫使华野在此决战。
陈毅、粟裕为了诱敌深入,主动出击,灭了国军右翼的郝鹏举部,但陈诚步步为营,缓缓推进。
这打法恶心人,因为国军有60团,华野也是60团,兵力相当,但是国军装备精良,有空军支援,步步推进,华野必然吃亏。
华野看出来了,商讨怎么办,陈毅提出一个新的意见:放弃临沂北上,打莱芜,吃掉北线李仙洲集团。
陈毅敢这么做,他经过大量情报分析,分析出其一,南线敌军推进速度极慢,一天只走了6公里,陈诚喜欢求稳,可以,就让你陈诚龟速到底;第二北线的李仙洲只有9万人,华野有27万人,是李仙洲的3倍,有绝对优势;第三,教员指示可以放弃临沂,陈毅粟裕就没有心理负担,可以在鲁中、鲁南进行回旋;第四,南线是国军嫡系,北线李仙洲是东北军西北军蒋介石军组成的杂军,李仙洲和王耀武关系不好,将帅不和,必败无疑。
陈毅这么说,粟裕大喜,设计了莱芜战役的全盘计划,打了那场3天歼灭5.6万国军的神仙仗。
1948年初,中央决定,华野派出三个纵队的强大兵力挺进江南。这个想法,陈毅也认同,但是,令中央和陈毅意外的是,粟裕反对,他认为暂时不过江,在中原打个大型歼灭战。陈毅非常尴尬,可是粟裕找上了他,和他分析局势情况:第一,我军南渡,战略固然主动,但会不会引起国民党军战略调动?第二,三个纵队6-8万人,南进后能否建立像山东这样稳固坚强的根据地?第三,华野分出主力,黄淮、中原敌之兵力优势更大,华野中野部队将面临更大压力。
陈毅听起来觉得有道理,决定改变支持南进的想法,他作为华野一号首长,和粟裕一起向教员讲述改变战略的方针,粟裕加上陈毅,分量很重,教员最终同意打中原。
若无陈粟一心,粟裕是打不了神仙仗的,陈毅在华野的超然地位,不仅仅是名高位重,而是实打实地打出来的。
解放后,陈毅做了外交部长,对赫鲁晓夫拍了桌子,也做了上海市长,专注经济工作,后又做外交部长。他被评上十大元帅之一,众望所归!陈毅性诙谐,喜作诗,也是一代儒帅!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对外开放吗?
对外开放的
新四军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159号,是全面地、系统地反映新四军抗战征程的综合性纪念馆。
新四军纪念馆全馆由主馆区、重建军部纪念塔和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三个部分组成,占地120余亩,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9000多平方米。截至2020年,新四军纪念馆馆藏新四军抗战文物、史料、藏品、书画作品等10000余件(开幅)开馆时间为每天8:30分至17:0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