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过渡期指的是什么?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政治上反动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新生的人民政权日益巩固;经济上由国营经济领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成分不断取得胜利,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1949到1978的历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一阶段是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949年至197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即“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历史的伟大转折”。
一化三改第几届会议提出?
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1953 年 6 月 15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此作了较为完整的概括“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了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原因应该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制度就是计划经济,不然采用什么制度?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在短时期内发展了经济,但是由于操之过及、急于求成造成了虚假繁荣,经济过于死板,什么都由国家统一调动(有点像苏联战后),后来随经济发展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1953年至1956年的历史时期是?
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是进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解决当时国内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