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彤是满族公主吗,关晓彤原本的姓氏是什么

天美资源网

关晓彤是满族公主吗,关晓彤原本的姓氏是什么?

[关]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官佳氏、卦尔察氏、舒穆禄氏、乌苏氏、洪佳氏、洪鄂氏、洪鄂春氏、索尔济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瑚锡哈理氏(赫哲族)、古拉依尔氏(鄂伦春族)等。

关晓彤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关晓彤很好呀,不仅人长得漂亮,又亲善,经常参加公益活动,艾滋病原创领跑者,喜欢她的正能量之举,所以说喜欢关晓彤的就赶快点赞支持一下吧!

关晓彤是满族公主吗,关晓彤原本的姓氏是什么

2019年最期待哪个明星上春晚?

最期待王凯上春晚了 正能量好演员 颜值 演技俱佳 唱歌特别好听 百听不厌。

为何没有高知名代表作却屡屡成为新闻和微博热点?

“国民闺女”关晓彤,出生文艺世家,背景显赫,名副其实的“京圈格格”!

自从2017年鹿晗关晓彤大方认爱后,两个人的恋情就受到颇多关注,一个是顶流归国小生,一个是新晋90后小花。很多网友调侃关晓彤捆绑鹿晗,但实际上,关晓彤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年纪轻轻能有如此成就离不开她的家庭环境。

关晓彤的爷爷关学曾,是北京赫赫有名的琴书创始人,“单琴大鼓”的第二代传人,生前是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有“德艺双馨楷模”之称,与老舍、六小龄童是好朋友。曾经还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爸爸关少曾也是一位知名演员,曾出演过《倾城之恋》《妻子的秘密》等许多经典作品, 都知道关晓彤和鹿晗合作了《甜蜜暴击》,其实该剧里也有关少曾的身影!

母亲李军则是一名话剧演员,曾出演过张艺谋的作品,之后因为关晓彤和姐姐关晓丹的出世,开始在家里相夫教子,淡出演艺圈。

值得一提的是,关晓彤被誉为“京圈格格”,除了显赫的家庭背景,还和她的姓氏有关。关姓在满族当中属于一个古老姓氏“瓜尔佳氏”。在历史上,瓜尔佳氏是满族“八大姓”之一,比较有名的康熙年间的权臣鳌拜、清末的名臣荣禄等都是这个家族出来的。所以要说关晓彤被誉为“京圈格格”,其实也是一半调侃,一半确有其事了。

即便出生在一个好的家庭,没有天赋和努力,也难成大器。高考时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20岁就获得了白玉兰最佳女配角,关晓彤注定会在演艺道路上越走越远。关晓彤的未来,还是值得粉丝去期待的!

为了规范满洲人使用汉姓?

“八旗满洲、蒙古皆有姓氏,乃历年既久,多有弃置本姓沿汉习者。即如牛呼钮氏或变称为郎姓,即使指上一字,亦当曰牛,岂可直呼为郎,同于汉姓乎?姓氏乃满洲之根本,所关甚为紧要,今若不整饬,因循日久,必各将本姓遗忘,不复有知者。”

这是清乾隆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60年,乾隆皇帝专门对满洲人使用汉姓的问题下了一道上谕。

意思是说,我们满洲、蒙古人都有姓氏,而且历史悠久,如今很多满洲人放弃我们本来的姓氏改姓汉姓。比如,钮钴禄氏不用“牛”姓,却用“郎”姓,这与汉姓有何不同?姓氏是我们满洲人的命根子,关系重大,今日若还是不整顿,遵循时间长了,必然忘记了本来的姓氏,子孙不再知道自己的祖先姓什么了。

看到越来越多的满洲八旗人用汉姓,乾隆深感不满与无奈。他如何发泄这种不满?于是乾隆借着钮钴禄氏变满姓“钮”为汉姓,不用“牛”,却用“郎”,颐指气使,狠狠地发泄了一下。

发生这个情况,估计在满洲人创业之初所谓料到的。

公元1635年(天聪九年),还在东北一隅的皇太极正式将族名从女真改为满洲,带领着满洲八大姓子弟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八姓开始了谋求入主中原、夺取天下的征程。

1644年,顺治皇帝入关,开始统治中原。此时,还带着浓厚的原始渔猎民族特征的满洲八大姓子弟,万万没想到,他们多以祖先所居住区域的地名、山河的名称或崇拜的图腾为姓的祖传姓氏,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汉姓取代。

话说,满清入主中原后,就深刻学习了蒙元王朝败走中原的教训,开始学习和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来维护满清在中原的统治。

然而,爱慕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满洲贵族很快就被同化了。比如,同朝为官的汉族大臣,假如出身名门,往往以一个堂号为其家族的通称,比如三槐堂,一听就知道此人是北宋王祜的后人,一听爱莲堂,就知道此人是北宋周敦颐后人。

多么有文化啊,满洲人一听很受刺激,决定也要用汉姓来装文化人。然而,此时的满洲人也有一个困扰,就是要在文书中署名,名字太长了,比如爱新觉罗·舒尔哈齐,那么怎么办呢?聪明的满洲人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在文书中“称名不举姓”。也就是说只写名字而不写姓氏。

时间来到了乾隆年间,跟随着皇太极发誓要入主中原的满洲人,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汉族同化了。如此,就产生了一个现象,就是很多满洲人主动融入汉族文化,改用汉姓了。比如,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我们看到,称汉大臣纪晓岚为纪大人,而称满大臣和绅则为和大人。而和绅本姓钮钴禄氏,如果称呼理应称呼为“钮大人”。

对于这个现象,乾隆皇帝就深感忧虑,希望满洲人不要用汉姓,即使用了也有做一些技术上的操作,以视与汉人的不同。

第一个办法,就是满洲姓氏音译成汉语,不能用已经用作姓氏的汉字书写。比如,在1755年,乾隆就公告上谕说:

“向来满洲名氏,惟取清话之与汉字对音者,书写汉字,不得依附汉姓,故意牵混,从前屡次晓谕。……有喀尔吉善题调都司之何督一员,朕初意其为汉人,及阅该员履历,则系镶黄旗满洲人。伊既系满洲出身,或和或赫,何字不可书写,乃必牵混汉姓?此种陋习,断不可长,著再通行晓谕。嗣后倘有仍前混写者,必当重惩其罪。此亦国朝之祖训, 深恐姓氏之同化于我者也。”

意思是说,满洲人书写汉姓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故意混淆,更不能用“何”字为姓,可以用音译,取“和”或者“赫”。

据说,后来乾隆还发现采用陶姓以及郭姓的满洲人,他下令要他们把姓氏改为“弢”字和“国”。

第二个办法,就是满洲人名字中的第一个字不能多代沿用。比如,姓章佳氏的阿克敦、阿桂父子,乾隆认为如果这样下去,很容易放弃了本姓为章佳,以为姓阿。

于是乎,在章佳·阿桂的儿子阿必达生儿子的时候,乾隆特别规定不能再取“阿”字,于是阿必达的儿子就取名叫那彦宝、那彦成,那彦成的儿子取名叫容安、容照,而容照的孙子又叫鄂素。

第三个办法,就是满洲姓氏翻译成汉语时,只能音译,而不能意译。比如,爱新觉罗氏,意译是金,所以不能用作“金”姓,只能说成“爱”姓。然而,多年之后,大清覆灭,皇族爱新觉罗氏,很多子孙改名姓“金”。

后来,乾隆皇帝的儿子嘉庆皇帝,又出台一个规定,“满洲旗人此种命名并同汉人,今则不许三汉字连用,并不准系以姓氏。”就是满洲人的名字不准用有三个字。

比如,在光绪年间,清廷派盛京将军崇厚去沈阳办理案子,结果发现有个满洲镶红旗人章魁升是案子的主角。这个人是取三个字的名字,慈禧一看,以为是汉人,一查是满洲人,当即要处分办案者满洲人崇厚。

说到这,我们看到乾隆如此急切的不准满洲人用汉姓,或者即使用了汉姓,也要采用这几种规则,原因就是希望满洲人子孙不要忘记自己的老祖宗,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先姓氏。然而,即便如此,也没能改变满洲人纷纷改用汉姓的事实。

到了民国初期,由于担心受到歧视,满洲人纷纷将汉姓提到了名前,除个别姓氏,尚可辨识为满族人的汉姓外,其余已与汉姓无异,也不再拘泥于之前乾隆皇帝、嘉庆皇帝的规定了。

比如,大书法家启功,本姓爱新觉罗,也就是曾经的皇族,再比如,现在的美女明星关晓彤,本姓瓜尔佳氏。凡此种种,一个时代过去,那些满洲人早已走入泛黄的书卷,而历史还在继续。

参考文献:

【《清史稿·那彦成传》《养吉斋丛录》《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